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读《今日简史》8、我们都被困在无法逃离的“母体”之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解读《今日简史》8、我们都被困在无法逃离的“母体”之中

2018-10-15 08:45:45 作者:晓书童 阅读:载入中…

解读《今日简史》8、我们都被困在无法逃离的“母体”之中

  点击上方晓书童频道,订阅、置顶我!此刻开始我帮您读书!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 ◆

  长按识别右侧*

  赞赏晓书童

       

  晓书童感激一路陪伴的是这样慷慨的您!

  您的赞赏对我极其重要

  解读《今日简史》8、我们都被困在无法逃离的“母体”之中

  本期节目的文案有5300字,我大约会用20分钟的时间为您讲述

  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有两个议题要聊:“母体”和“教育”。

  担心机器人反叛么

  教育大家都知道是啥意思,那母体是什么呢?我们就先来说这个不明觉厉议题。在上期节目当中我们聊了真相,在现今如此复杂世界当中,关于真相、关于正义道德这样的问题,似乎已经没有确切答案了。那我们作为个人也只能是尽可能拒绝欺骗和操纵,尽可能的活的清醒一些。

  关于真相这个话题,其实赫拉利还有一个议题,上期节目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说到的,是关于未来真相的,这个议题非常的有趣,赫拉利说“未来可不是科幻小说,我们是永远都无法逃离母体的。”这话什么意思?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呢?我们普通人并不会去看什么关于人工智能和尖端科技学术报告,但是我们会去看的像是《终结者》这样的电影。然而,就正是这些影像塑造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不过呢,大部分的科幻小说、电影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把“智能”和“意识”搞混了,我们之前就说过:获得人类一样的意识,并不是人工智能掌握力量必要前提。那我们直接把人类的邪恶欲望类比强加到人工智能头上当然就是有问题的。

  所以说呢,我们与其担心那一场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末日战争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少数人类精英通过算法获得绝对力量之后,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彻底控制

  活在“盒子”里

  比如说在《黑客帝国》的世界当中,所有人都躺在一个盒子当中,浸泡在溶液里面,头上插着一个插头,人们的所经历一切都只在他们的大脑当中发生,这一切也都是由一个称为母体的主算法在控制着。这部电影的设计的非常精妙,但是这个剧情设定还没有发挥极致

  因为我们看到在母体之外,人们都还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也还有一个真正的现实存在。所以在经历了许多的考验磨难之后,主角尼奥还是成功的击败了母体,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到达了应许之地。

  但是我们在深想一层就会发现,最后这个所谓的应许之地,和我们想要挣脱的母体并没有什么不同。母体当中存在的那些暴力冲突,在真实世界当中一样不少,我们在现实当中受到恐惧、欲望、爱和嫉妒驱使,也和在母体当中完全一样。

  按照黑客帝国描绘的未来,我们真的是应该担心算法和摄像头控制了真正的现实和现实当中的所有人吗?其实所谓的真实本身他就是虚幻的。我们害怕被关在一个充满溶液的棺材里,但其实我们一直都被困在一个这样的盒子里,这个盒子叫做大脑。在大脑之外还有更大的盒子,也就是现在我们身处的充满了各种虚构故事的人类社会

  我们以为的逃离,不过是从一个母体跑到一个更大的母体当中。我们想要找出这个世界是怎么操纵自己的,找到所谓的真相。但最后却发现我们自己的核心身份不过是神经网络形成的一个幻象罢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担心,如果自己被困在母体当中,就会错过现实当中的某些东西比方说是我就不能亲身去云南大理看到美丽的洱海了。但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只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大脑当中。不管是在母体当中去大理,还是逃出母体在现实当中去大理这对我们自己来说其实没有任何的区别

  因为这一切的感受最终都是我们大脑当中的一阵电流

  那反过来说,我们在母体当中感受到的痛苦、恐惧和爱也当然可以说他都是真实的,母体内外也不会有任何的差别

  您可能觉得这怎么能一样呢?一个是主动选择,一个是被动的操纵,我当然不愿意被操纵了,我们要真实,我们要自由。但是就算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这个所谓的真正的自我,边界是极其模糊的。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用自由意识和心智塑造和改变着外部世界,但与此同时外部世界也在的影响着我们自己。哪边受到的影响更大,就真不不好说了。

  看看目前最顶尖的科学理论就能知道,我们一直都在被操控着,我们听过的所有歌曲,看过的所有电影,接受到的所有教育,这些外在的影响都在不断的重塑我们自己。当您听了这期节目之后,你就已经变了,已经与之前的自己不再是同一个人了。那我们想要守住的真实的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呢?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真实的自我这个概念本身都是有问题的。

  我就是母体

  有一部迪士尼的动画片,叫做《头脑特工队》。故事是一个叫做莱莉的小女孩,和父母一起搬家到了另外一座城市,但她想念自己的朋友,对新环境也不太适应,一心想要回去。

  这个故事采用了最新的脑科学的观点,整部电影就是带我们参观了莱莉的大脑,我们在里面没有看到什么不变的灵魂,没有看到什么真实的自我,莱莉也从来不会有什么自由选择。

  莱莉可不是受困于某个母体,相反她自己就是母体,被关在他身体里的是一堆被拟人化的生物化学机制

  像是开心的黄色乐乐,犹豫蓝色悠悠,愤怒红色怒怒等等。他们通过大屏幕看着莱莉的一举一动,通过各式的按钮和摇杆,控制莱莉的所有情绪行动莱莉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黄色乐乐或是蓝色悠悠,他的一切幸福快乐都是很多不同的生化机制在相互进行作用

  《头脑特工队》如此成功的原因可能正是因为他是一部喜剧拥有一个美满结局。不过绝大多数观众并没有发现它在神经学上的意义,也没有看出来它深藏着的颠覆性的内涵

  我们要受苦的权利

  说到这里,赫拉利又给我们介绍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对于旧秩序颠覆的描写就更加的令人深思了,这部小说叫做《美丽新世界》被誉为是20世纪最具预言意义的小说。

  这本书成书的时候是1931年,法西斯正在世界肆虐,但是作者火眼金睛看穿了一切的迷雾,在他预想中的未来没有战争和饥荒,只有繁荣和平小说的基本假设就是赫拉利所说的那样,人类就是生化算法,而科学可以破解并且控制这套算法。

  在这个“美丽新世界”当中,世界政府用生物科技技术,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想要控制民众利用爱和快乐,当然要比用恐惧和暴力更为可靠

  在所有民众当中,有一个叫做约翰的人挣脱了控制,他来到了统治者的面前,大声指责这样的统治抹杀了这个世界的真与美,也抹杀了生命中的一切英勇高贵

  统治者平静回答他说:“现在的文明世界已经不需要什么英勇与高贵了,因为这些东西只会在乱世当中有用,现在没有战争,也不再有矛盾。即使有的人出现了意外感觉到愉快了,我们也可以用药物来回避一切,不管是承受长期痛苦的耐心,还是心平气和对待敌人豁达。都可以通过药物来获得。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所有人都舒舒服服的情况之下进行着。”

  约翰愤怒的指责统治者说:“我们要的不是舒服,我需要上帝,我要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我要自由与善良,甚至我要罪恶。”

  统治者继续平静的说:“难道你想要不快乐的权利,想要受苦受难的权利,想要患上疾病的权利,食物匮乏的权利和讨人厌烦的权利,难道你要这些吗?”

  是的,我要这一切的权利。”

  最后,约翰拒绝了所有现代的恩惠,去往了无人居住荒野,成为了一名隐士。紧接着着听闻了他的故事的人蜂拥而至观察记录这他的一切。唯一自诩清醒的人,被一群控制了心智的人当成了神经病。约翰最终选择了逃离这个文明的母体,但他并用红药丸可以吃,他选择了上吊。

  与《黑客帝国》不一样的是,《美丽新世界》在质疑的是究竟会不会有人真的想要逃脱母体呢?既然我们的大脑和“自我”都是母体的一部分,想要逃离母体,就必须要逃离自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直探索下去。

  改变才是唯一不变的事情

  关于“母体”这个议题我们就先说这么多,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议题,教育。

  赫拉利说:改变才是唯一不变的事情。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我们一再的强调,人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变革,所有的旧故事都在分崩离析。那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孩子,要怎么应对这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呢?

  2050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景象?人们如何谋生?军队和政府如何运作?两性关系又是什么模样?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我们倒退1000年前,在1018年的时候,我们知道在1050年的时候可能出现朝代更替和辽国入侵,但是我可以确信我们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未来不会有什么不同。当时宋朝的穷人家的小孩学习种地织布,有钱人家男孩会学习写字骑马,女孩学习三从四德。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50年的时候依然很重要。

  但是现在呢?到了2050年,可能因为生物工程和人机互通接口的出现,我们自己的身体都要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我现在交给孩子所学习的各种科目,到那时候绝大多数都没什么用了。

  赫拉利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假如2050年的时候我25岁的时候,我的自我介绍是:“我是25岁的异性男性,我住在中国,从事着媒体工作。”

  到了35岁的时候,自我介绍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因为生物工程技术,所以现在我的年龄正在调整当中,而且我没有特定的性别,这主要看我当时的心情

  再有,因为我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虚拟世界当中,所以我生活的地方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可能某个虚拟的全新宇宙。那工作呢?或许我想要从事的事情是要去往其他媒体人从没有踏足过的领域

  那到了我45岁的时候呢?可能那时候什么关于性别年龄的自我定义已经完全过时。而再次之后还有很多个十年,巨变依然在不断发生。

  上面的这个场景当然是个假设,没有人真的知道205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很可能离赫拉利所想的相去甚远

  如果说有人向你描述的50年后的世界,听起来像一部科幻小说,那么很可能他是错的。但是如果他向你描述的未来世界一点都没有科幻小说的意思,那么他肯定是错的。

  告别“连续性”

  无论如何,现在我们就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是,当下你我正在经历的连续性的人生,我们的孩子一定不会再经历了。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起码是分成两个阶段,学习和工作阶段。

  我们先在第一阶段学习技能,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同时也建立稳固的身份认同。比方说在学校里学习会计,出来之后进入一家单位财务,另外还帮一些企业做做账,那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不断的学习与人交往,达成协作,避免冲突。

  那人生的第二阶段,就是依靠自己积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求生计贡献社会。就算我到了50岁,我依然会在做账、与人交往和处理冲突这些事情上学到新的知识,但都只是对这些早已千锤百炼能力做一点点微调而已。

  这是我们现在的经历的连续性的人生。那我们的下一代呢?由于变化太快,而且人类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的两段式的人生无以为继了。我们一生当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会出现明显裂痕

  现在的人,在一定的年龄之后,大多都不愿意改变了,我们年纪越大就越会去会追求一种叫做安稳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在15岁的时候,人生充满变化,身体和心智都在成长,一切都在改变。新的愿景在自己的面前不断展开,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等着我们去征服一样。

  但是到了50岁呢?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征服世界的梦想,接受自己的平凡,这辈子能看到的,能做到的,能买到的好像也就这样了。这个时候我们更喜欢稳定,我们为自己手上的技能、职业生涯、身份和世界观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就在你50岁,觉得生活稳定下来的时候,要把之前的一切全部推倒重来,必须要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什么感觉呢?

  这就相当于你干了一辈子的会计,到你50岁的时候,整个行业突然就消失了,然后你必须去当一个脱口秀表演者,去学着站在台上去讲相声。然后这样的推倒重来每10年就要来一次。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反正我是肯定没法接受。

  “稳定”将是奢侈品

  在未来,稳定是一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我们死守着一个稳定的身份、一个稳定的工作和一个不变的世界观。那么这个世界只会从我们耳边嗖的一声飞过,把我们远远的抛在后面。因为人类的预期寿命会更长,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只能活的像一个无知化石

  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剧烈的改变,当改变成为新常态,那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就没有了太多的参考价值他们要面对我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事物,像是超高智能的机器,基因改造的身体,以及每10年就要更换一个职业的需求。

  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应该教给孩子们的是4样东西,分别是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和创新。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放弃教特定的工作技能,而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的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当中仍然保持心态的平衡。

  想要跟上2050年的世界,我们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重塑自己。

  想要在这样的世界生活下去,需要心态非常的灵活,情感极度的平衡。人类将不得不一再放弃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并要学会与未来和平相处。而要教给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的平衡,这肯定要比教给他物理公式要困难的多。

  追赶

  现在,算法已经在24小时的看着我们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再过不久,它就会监视我们的每一次心跳和每一次呼吸。他会不断的了解、控制、操纵我们,而且我们无力抵抗。我们会生活在母体当中,决定权都交给算法。

  当然,多半情况下是我们自愿的,因为我们相信算法能为我和世界做出最好的决定。但是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控制权,那你需要跑起来,跑得比算法快、比腾讯和阿里快、比政府快,赶在他们之前认识你自己。不过很可惜,起码现在我觉得,我是是跑不过他们的。

  点击这里买次书相当赞赏晓书童2元钱!您的每一次赞赏与分享,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