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墨池书影|亮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墨池书影|亮色

2018-10-23 20:02:33 作者:西岩 阅读:载入中…

墨池书影|亮色

  先提一个问题。当然,答不答由您。俺只是利用一下这种行文的方式,自问自答而已。问题:喜欢个人或事或物,您会因何而起?

  有一个老掉牙故事:某君被单位总机一接线员温柔问候迷住了。便在电话里展开猛烈爱情攻势。终于那什么不负有心人,接线员答应见面了。在幽静公园一角,当接线员优雅的转身面对某君时,惊落了某君手捧的鲜花落荒而逃。后来,某君无限深沉的告诉接线员:听了你的声,迷住了我的人;见了你的人,吓掉了我的魂。这是编的故事,并不指向谁,但都可以在这故事里照出点影子来。

  言归正传。俺要说的是,喜欢什么,一般都是从对象中的亮色开始。比如某君所倾倒的声音

  俺多多少少识几个字,对书刊就多了几分爱恋书海泱泱,刊水茫茫,能爱得过来么?还好,情种贾宝玉无比庄严的宣告: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读红楼,对此相当深刻。尽管宝哥哥常常言行脱节,也不会因此而影响其对世人的亨亨告诫。离题了,还是回来吧。书且不表,单说刊。俺读过的刊物,真的记不清了。喜欢的刊物真的很少很少。在这很少很少的刊物中,只有两种是最放不下的。一是《新华文摘》。一是《读书》。

  说起来很有意思,喜欢这两种刊,都是从很不起眼的小点起的。《新华文摘》,认识得较早。大约是七十年代末,在一位刚提干就进了师宣传科的老乡那见到的。随手一翻,就邂逅了“漫画之页”。华君武以“漫画之页”四个字画出的一个小老头可爱形象,就挥之不去了。由看画到看文,由借阅到订阅,从此就割舍不下了。喜欢《新华文摘》当然不是仅仅喜欢它的漫画。真正喜欢的是它的古今中外经文史哲无所不包,你可以在这里随意的找到你的所爱所需。尽管许多文章在其它地方见过,但往往是一扫便就走,而收入此刊以后,你就可以常常翻看了。仅就小说散文而言,一触难忘的就有张贤亮的《绿化树》、李佩甫的《红蚂蚱、绿蚂蚱》和张铁生的《我与地坛》。现在《新华文摘》改为半月刊了,不如过去的精了,有点淡了。不过,俺已经习惯它了,还是放不下的。

  关于《读书》,接触要晚得多。大约是九十年代初,在俺要求扩充的阅览室见到的。无独有偶,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是封二上的陈四益和丁聪的文配图,或者说是图配文(后来是黄永厚的画了。近年是王蒙文、康笑宇画)。进而看里面的文章,尽管许多文章学术性很强,很难懂。但只要你认真地看了,就会进入一片全新的视域。看《读书》,最大的感受是:在这里,你可以接触许多名家名著学说;它可拓宽你的视野引领你进入新境界;还有就是,只要你有学的欲望,就可以培养出对所学的对象的兴趣

  对这两种刊物,喜欢它的起因,都是漫画。这漫画,就如这两种刊物的亮色。尽管它不是这两种刊物的最优。所以,俺要回答的是,喜欢什么,往往是从一个小小的亮色开始的。如果打个比方,是否可以勉强这么说——喜欢《新华文摘》,好比谈恋爱结婚过日子恋爱之始,是从喜欢对方的某一个或几个亮色起的,进而加深接触,发现更多优点坚定信念,结婚,又发现了一些缺点时间长了,习惯了,就包容了,就进入了过日子的境界了。喜欢《读书》,好比情人,它让你有一种不一样体验和感受,也让你进入另一种境界,甚至是可以让你的灵魂升华。当然,情人恐怕难以做到。而《读书》却可以。

  --END--

  来源:文乡枞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王志怀,笔名西岩,会宫毕山人

  会宫中学首届高中毕业

  一九七六年入伍,从军三十年。

  后转业地方工作,今已退休

  业余以写一点闲适文字乐趣

  自言:写博(作)如同散步,

  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闲杂文字,偶见少数军内外报刊

  推荐阅读

  墨池书影|《灵山》——啮合的历史现实

  墨池书影|家园 ——重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墨池书影|扯闲篇

  墨池书影|图样图森破 ——读图若书

  墨池书影|文化,就是蒙人

  文乡书评|这是一条河

  文乡诗苑|秋风,轻轻拂过西岩(组诗)

  文乡情怀|老 屋 逝(小诗并序)

  文乡书评|救赎——《追风筝的人》读后

  文乡情怀|掬一捧清泪照乡愁

  文乡写真|走进洼里即终南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支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墨池书影|亮色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