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隧道尽头的光 || 渡过
(一)
如果用宿命来解释,我的出生就是个错误。
我妈妈是农村人,很小就离家打工。认识我父亲没多久,就嫁给了他,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婚后没多久,妈妈病了,天天发烧、嗜睡,吝啬的父亲也没带她去医院,就自己买各种药吃。三个月后,妈妈发现怀孕了。父亲担心胎儿畸形,不想要,在医生和妈妈的坚持下,才没有打掉我。
奶奶想要孙子,一见我是个女孩,扭头就走。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的出生加剧了他们婚姻的破灭。
父母离婚后,我归了父亲,他送我回乡下爷爷奶奶那里生活。虽成了留守儿童,可也还好,至少没有人摧残我。我和村里的小伙伴走很远很远的乡路去读书,不上学时就去放牛,和一头大水母牛和她的一头崽崽在空旷的山里作伴。那时的记忆中没有爸爸、妈妈的概念,有时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山里待着,心里竟会感觉和这山一样的空。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接我去县城和他们一起生活。那时他已经再婚,继母是一个小学教师。她不喜欢我的到来,为了赶我走,使出了浑身解数。罚我跪搓衣板、我睡着时突然掐我的耳朵、吃饭时把洗衣粉倒在我碗里里等等,父亲却在旁边冷眼相看。
她编谎言,说我偷了她的钱。我不承认,她便向我的班级老师告状。从那以后,我在那个家呆一分钟都是害怕的。我想逃离,可是我没有地方去。放学了我不敢回家,附近一个阿姨实在看不下去,把我的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刻到法院要求我的抚养权。父亲听说妈妈不要一分钱财产,想都不想就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了。可是那时妈妈也已再婚,双方各有孩子。因为我的到来,叔叔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妈妈好,一发脾气就揪着我妈的头发关在房间里打。听着妈妈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我好害怕,我好想去救她,可一个小女孩能做什么?就这样过了一两年,妈妈结束了她的第二段婚姻。
那时我已经上了初中。在学校,我没有朋友。我不算城里的孩子,也不属于农村那拨。习惯了一个人,没有开心的感觉。不知不觉间,“黑狗”的种子在我心里埋下。
(二)
初三时,妈妈单位发生了一件事:她被同事诬告陷害,停薪留职。后来恢复上班,每个月只能领300元基本生活费。这些事当时我不知道,妈妈也不说。我只觉得她变得很不耐烦。我一个星期都见不着她,好不容易见了想谈谈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却泼我一盆冷水。
“黑狗”种子开始发芽。我变了,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和任何人说话。闹得最凶的时候,妈妈骂我是“冷血动物”,说我阻止她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我无力辫解,却感觉心里的怒火如海啸般汹涌澎湃。夜里,我冲上6楼的楼顶,可骨子的懦弱让我没有跳下去。那是我第一次有想死的念头。
初三毕业那年的夏天,我在家昏天暗地的睡,天天睡24小时。妈妈慌了,省城的大姨爹要妈妈带我去精神病医院看一下。医生坚持让我住院,但大姨爹看到重病区那些病人,没有同意,拿了医生开的药就回家了。
高中三年,我如同行尸走肉。不和任何人说话,不照镜子,低头走路,不和任何人对视。上课时貌似很认真的听,其实我什么也没听进去。妈妈很着急,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办,也曾去咨询过心理医生。医生说没事,多陪陪我就好了。
高考后,我上了省城一个学校。第一个月,我是在莫名的心慌和紧张中度过的。那时同宿舍一共有5个女生,都是来自其它县的,我很想融入到这个新的小集体里,看她们成双结队的去上课、去图书馆、去逛街,谈恋爱,很羡慕。只有我形单影只,我好想谈恋爱,好想在我从家回学校时,有个男生帮我拿着提着大包小包。
大学四年又成了煎熬。大四快毕业那会,大家都在努力地找工作,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那段时间熟悉的感觉又来了,莫名的心慌。“黑狗”又如同嗅到了美食般来到我身边,我躺在床上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毕业后,我进了县城一家国有企业。开始我分到了基层的乡镇上实习,在一线窗口做服务;三年后调到了更偏僻的另一个乡镇,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我失眠了。
开始以为只是单纯的失眠,过两天就会好,可是并没有,一天比一天厉害。在连续失眠半个月后,我去州医院的精神科看病。几句简单的询问后,医生以为我是单纯的压力大导致,开了百忧解和安眠药,可是没有什么用处。
我坚持上班,可是发现情况越来越不对劲。那天早上,我盯着电脑,前一分钟还看得见字,下一秒屏幕居然一片空白。实在撑不下去了,我没有多想,马上坐上了回家的班车。
一个小时后,我到了家,面如死灰。第二天,天还没亮,妈妈连同两个亲戚就陪着我上贵阳看病。妈妈常说我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可现在这个精神支柱就要倒了,我无法想象妈妈当时的艰难。
在医院,又是几句简单的询问,之后做了一个什么检测,医生给我定了个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是个啥,我不知道也没多想,只要能让我睡着觉就行了。
治疗了半个月,输液、汗蒸、核磁共振等都做了,花了几万元,没有效果。大姨爹果断让妈妈转到专业医院。这里的治疗是有效的,至少我睡着了。
半个月后,我情况好转出院。出于病耻感,妈妈叫医生把假条改成了神经性脑萎缩,几万元的医药费她也独自承担着,没敢拿去报销。
幸运的是,我那时已经谈恋爱了,男朋友和我是同一单位的。我住院时,妈妈单独找他谈过话,把我的情况告诉他,让他慎重决定。这个男朋友就是我现在的老公。偶尔开玩笑想,是不是婚姻不顺的妈妈把她所有的运气都给了我,才让我遇见这么好的一个人。他外表斯斯文文又沉默寡言的他独立、善良、有担当,有一颗强大而温暖的心,像一个小太阳似的走进了我的生活,照耀着我时常阴霾的天空。
(三)
今年9月30日早上,传来了外婆过世的消息。妈妈远在外省,我好想马上飞到外婆家,给外婆洗身子,送她最后一程。可是没有请下假来,等我顶着一天的头痛赶到老家,已是晚上,眼前只有一口黑黢黢的棺材,外婆已经安静地躺在里面了。
外婆是我小时候最爱的人。那时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她会在家做针线活,做饭等我吃。那时家穷,她做不了什么新鲜的菜,基本上是头一天的剩菜第二天加点水又继续吃,可我依然觉得那是我最温馨的日子,因为外婆每天都会在家等我。我一进家门第一句话是:“外婆,我回来了”,每个夜晚外婆都是这样,已经在沙发上打盹了,也要等我下了晚自习到家了才肯睡去。
外婆她走得很仓促,睡一觉早上没醒来就这样走了。没能见她最后一面,成了我一生的遗憾。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见面会成为最后一次。
送走了外婆,一天,我拿起手机,通过一篇郁友的文章,知道了张进老师的《渡过》。
说来也怪,看了《渡过》那个晚上,我渐渐能入睡了。看完第一、二本,我自我诊断我并不是单纯的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看完《渡过三》,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本来是素不相识的人,却为他们的遭遇难过,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自己影子。人与人、人与事的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吧。
特别是看到最后一个故事,奕菏阿姨亲眼看着自己的抑郁症丈夫跳下去,我难过极了。我和妈妈和解,向妈妈敞开了心扉,赔礼道歉。是的,在我受精神折磨的同时,她又何尝不是在受折磨。
借用《渡过3》中秋月姐姐的一句话:“感谢自己的不杀之恩”。是的,还好我没有自杀,还好好的在这个世上,不然妈妈就会像奕菏阿姨一样伤心痛苦。
我加了张进老师的微信号,发了一条消息:“张进老师你好,我是贵州的读者,刚刚读完你的《渡过》系列,真真正正的认识自己的病。在妈妈的陪伴下,我已经开始坚持锻炼身体了,谢谢你,谢谢你的书”。张进老师给我回了话:“好的,很高兴。”
我开始学着慢慢成长。我不确定这病什么时候还会复发,但我已不再害怕。有妈妈、老公和我的宝宝做精神支柱。我开始锻炼身体,和路人对视,办业务时用眼神和微笑与客户交流,和同事相处时学着换位思考,遇到负面的事情学会从多角度去看。我一点点构筑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砖一瓦,来之不易。
生病不是最可怕的,无知才是最可怕的,很庆幸遇见《渡过》系列。十五年了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成这个样子,很高兴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
重生的感觉真好!愿我们大家,愿千千万万的郁友都能好好地活着,好好爱自己、爱生活……
◀扫描关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本公号投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