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10篇

2019-08-21 23: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10篇

  《原来我们是神仙》是一本由贵州人民出版社著作,42.00出版的4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一):焦虑现代人如何自处

  因为之前是网媒亲子目的编辑,加上自己管理绘本馆,对绘画为主,并附有文字书籍很钟爱。《原来我们是神仙》就是一本我喜欢的“图画书”,整本书以画面呈现,用图画语言表达情感作者这种用绘画来书写自己内心方式,真让人羡慕。得知作者是自学绘画,就更让我欣喜,可见整本书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索斯所想,同时记录自己的生活纯粹又有深意

  看到有些介绍说佛系青年应看此书。说实话我本人不太喜欢佛系这个词,甚至有点不屑这个词。在我看来很多看上去佛系的人是没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完全没有自我。没个性就不说了,对生活也没有热情,一辈子太长,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尤其是那种对工作生活丧失热情,感觉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索性放下执念,不喜不悲、不怒不嗔。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有的人喜欢平庸,也没什么不好,无关对错。可《原来我们是神仙》绝对不是此类佛系青年爱读之书,此书是让人浮躁的心归于平静,消除焦虑,平和待人。

  “神仙书”也聊到了一个很“俗”的话题幸福不用金钱架。幸福有三个要素:有希望,期待未来人才有向前的动力。有事做,不至荒废光阴做事的同时充盈内心。能爱人,是一种能力,只有自己活好了,才有能力将能量辐射给周围的人。所以,从感性维度考虑,生活幸不幸福,不是金钱决定的,但不可否认,金钱可以帮助达成一些目标。如何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看看了解一下。

  焦虑的现代人如何在自处?如何找到存在价值、并肯定自我的存在?面对瞬息万变社会现实,人究竟该如何过好短暂一生?又该如何在永恒人生难题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多少人每天被这样的问题困惑。被生活裹挟的现代人,面对世事无常、悲喜剧交替上演、生命意义难寻的生存境遇,像浮萍一般漂浮各种各样可能性之间,充满了焦虑和寂寞。细读书中故事,让人在真实的人生处境中,用行动不断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让我们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二):原来我们真的是神仙

  翻完此书,感觉赵老师就是一个十足的神话级的人物,自幼失学,后从事艺术创作,而后又在不惑之年读经隐山。感觉他就是一个通透的人,超越了很多人的境界。所以读他的文字,才有对人生顿悟的感觉。其实人人是神仙,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其实人人都有神仙的潜质,只是没有被启迪开来。有点如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原来我们连自己都不认识,原来我们连自己是神仙都不晓得。

  很赞同他的诸多观点,感觉那就是我们去除了杂念,摒弃一切功利得失灵魂该有的真模样。其实赵老师用每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深奥却又极易读懂的那些事理。让我们更坚信其实自己也可以做神仙心境人儿,其实我们人人都本是神仙。人生下来本一无所有心灵原本可以像孩子一样单纯,一样自由自在。可事实呢?我们被人情世故打磨的没有了自己的本色,越来越过得烦心焦躁

  我们缺少的是与世无争的淡然,是学会舍弃放下的大无畏,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B格境界。其实安然的做好自己的手边之事,不忘记时时行善为自己积福万事好的心态过人生这已经足够幸福了。夫复何求?我们只看得别人的光鲜亮丽,我们却不知人背后的辛酸泪。我们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不晓得别人在通过成功路前踏过了多少荆棘

  小书很小巧精致,适合随包携带,没事时翻上三两篇以省吾心。每一篇小文都比较短小,把事理结合事情来说,特别的能让人脑洞大开。

  书中的小故事很多,每个故事都给我们深深思索。亦如那个开发商承包奇泉的故事,看似普通的一个小故事,没有过多叙述,短短两页,已经把人性贪婪表现淋漓尽致。因为利益,就要趋之若鹜,都要靠近,都要索取。可是我们孰不知,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即便我们安排的再完美,也不如大自然造物主伟大。我们余生只做自己,心无旁骛随缘从善。

  该走的会走,该来的也会来 向着美好幸福的每一天,出发吧,做我们自己快乐的神仙。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三):你心里住着一位神仙

  中午同事们聚在一起闲聊,说长道短不亦乐乎,忽然间我就走了神,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这两天正在家认真拜读《原来我们是神仙》,所以思绪不由得飞走了,把大家说的事情和书中一些趣事进行比照。

  老话说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最终烟消云散之时也躲不了与这个世界离别,那又何必在人生道路上纠结不放手

  细观下来,也许你的日子狗血,但是依然过的风生水起,也是生活很无奈,但是生命却不能重来。

  带着探索心态翻开书籍,率先看到了作者所说的人生六境,见万事万物均为漩涡、知万事万物均为漩涡、置漩涡中以为大潮、置大潮中不乱方寸、置大潮之中不辨南北、置红尘之中失却自己。读到这里忍不住自行对照一番,平常生活中已经觉得自己做的很随缘,发现实际过程中真的没有做到那份坦然,真的是很多苦恼为自寻。

  细想一下果真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开心的事,甚至想躲避它,但正是应了那句话“怕什么来什么”,而我们一心期望的事情却费尽周折依然无法获得,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觉得事情都这么不如意。其实换种思绪来考虑一下,如果不去分别、不去选择,如文中所说那样:一切平等而观,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因为佛家讲明心见性,只有放下一切妄想心、造作心、执著心、功德心、所得心,才能契入实相本体,归真达源,不生不灭,从而实现生命的解脱和诸事圆满。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的,甚至会觉得照这种理念会有点傻,可是纵观书中的每个小故事,无一不体现出这种佛性深邃

  这就是赵文竹,一个参透了人生苦痛画家,一个融汇了佛思想文人,这种豪放乐观幽默豁达性格,让他在生活的千锤百炼中,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我想能读他书的人也是种缘分吧,会有种境界大开、豁然悟道、淡泊自守的感觉!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四):浮生梦影欲逃禅

  如今世事浮嚣,想要存一分心静几不可得。物欲横前,忧烦缠身,名缰利锁,似乎每个人都生而不得自由。然而,学会坦然,脱却虚妄,或本存于一念之间。而这些,就是生活的智慧,生活的禅意,既可度人,亦可度己,翻开赵文竹的禅意随笔集《原来我们是神仙》,诸君或许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关于人生教诲,似乎古已有之。孔夫子的谆谆教诲人间的,入世的。而释家的出世与道教的无为,亦提供了人生解惑释疑的法门。后来三教互相影响,渐至合一,则关于人生的哲学,就在于入世与出世之间了。这样的直抒性灵,教人正心修身的读物,于明清两代最为盛行,耳熟能详的就有洪应明的《菜根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和张潮的《幽梦影》。这类“清言”、“雅语”自成一种“禅境”,似乎给碌碌于红尘中的愚夫愚妇以一种蔚藉,一种指引

  赵文竹,法名仁文,堂号“草香庐”,自号“天涯逍遥客”。在山中深隐二十余年,会写会画,唯以笔墨方便生化世。佛家谈的是慈悲,谈的是随缘,谈的是悟道。在佛家看来,我们所经历的,都是一种收获。而我们所迷恋的,都拘束着心灵的自由。神秀所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一种不走捷径的苦修。笨是笨些,却并非无意义。慧能的顿悟是一种借力,却为禅门开一新境界。慧能对神秀的冲击,是一种“降维打击”。

  大隐赵文竹说的禅话,是祥翁与世人的生活对话,是子虚与乌有的宇宙对话,是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忍耐歌》,是求得身心平衡睿智的故事与箴言人生如梦,世事如幻,纠缠其中,自然难于开悟,难于逍遥。赵文竹用这些小故事来阐释佛法,阐明对生命的体悟,要之,是让人们从物欲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懂得什么是精神的“富有”,物质上的“知足”。只有挣脱名缰利锁,才有可能到达悟道的彼岸。祥翁一家人隐居山间的生活无竞无争,其乐融融,直如陶然之境,不也是一种“神仙”的活法么!

  哲学家冯友兰曾论及人生的烦恼在于“骑驴找驴”与“骑驴不肯下”。说的是人生的执念。记得曾经读过一首联语: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可见人生的境界,就在于闹中取静,忙里偷闲,醉后逃禅。待在桃花坞里桃花庵半醒半醉用桃花换酒钱的才子唐伯虎,纵情诗酒,与世优游,得大自在。后来落水的周二先生,也说自己半是儒家半释家,喜欢在苦雨斋里吃苦茶,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赵文竹的禅话随笔集《原来我们是神仙》,是一部写给喧嚣都市人的静心之书,献给忙碌一族的生活禅。书中有一则故事,是阿云教授惊异于祥翁隐居深山,却出了这么多书,不由问道:“那人家会给你稿费吗?”祥翁的回答是:“我不需要钱,所有稿费都折成书给我,我送给那些喜欢的人,有人给我一些钱,我再换成书送人,结果我的书越来越多,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祥翁的夫子自道,让人读后不免心生感慨,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生活在世事浮嚣的如今,有时真是觉得遁天无术,遁地无由。熙熙攘攘奔走的人们,仿佛都得了心灵的硬化症,渐渐失却了感受动感恩的机能。王小波曾说,一切都在无可挽回走向庸俗。现在社会人们的心灵都在经受着物欲的煎熬,那么多的过劳、抑郁暴戾孤独的心态,冲击着社会的平衡,也许从终极意义上,人与人之间是永远存在隔阂的。我们正在经历这个时代荒谬,面对无数的冰山高墙,何以自处?何以解忧?似乎总是往来彷徨在独善与兼济的荆天棘地的荒原废墟之中。鲁迅就曾说过如此高冷的话:人类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想,心灵鸡汤也好,禅意解压也罢,解铃还需系铃人,闲时翻翻一些直抒性灵的休闲读物,或许也不无益处吧。赵文竹的禅话随笔集《原来我们是神仙》,亦是其中的一种。放下执著,从容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种修行。金针度人,暮鼓晨钟,终归隐含有些许教诲的雅意,开悟与否,则看各人的造化与缘法了。

  想要寻找一种万应灵丹,毋宁说是一种虚妄。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至于说参禅悟道的真意,觅得无上清凉的化境,其实倒是在书本之外的。

  正所谓:本来自在,非关言说。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五):《原来我们是神仙》试读报告

  人人都知神仙好 拿到《原来我们是神仙》这本书,先想到的是红楼梦里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说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 荒草一冢草没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 惟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聚到多时眼闭了。 这本书大概是要渡有缘人成神仙吧,当了神仙是要忘了功名利禄金银财宝,我们凡俗的人,一心想成仙是为了要功名利禄和金银财宝呀。功名利禄和金银财宝某种程度上也是进取心,我们人类不断地进步也是因为这种进取心的存在,进取心是好的,只要不是执念,人是要精进,精进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奢侈的生活,精进的目的是找到修炼自己的法门,我们总是在精进的路上迷失了自己,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作者豆腐嘴似的反复举例说明,也是想让每个在途中的人想起自己的初衷,我们不是要打赢别人,我们要的是战胜自己;我们不是要金银财宝,我们要的是当下安心的生活;我们要的不是荣华富贵,我们要的是真正拥有自我。 因为不够豁达和勇敢,我是没有佛家慧根的,也不敢武断评价这本书的高下理想中,神仙人物是鲁智深,他有文化吗?没有,他连通缉自己的捕告都看不懂。他戒掉俗世毛病了吗?没有,动不动就挥拳便打。他有平等无分别心吗?没有,他瞧不起猥琐胆小的李忠。鲁智深简直是佛家的反叛,可不知怎么,觉得真正的佛就是鲁智深一流的人物。这在于鲁智深的心胸,特别宽厚豁达,不追过去,不念未来,他单纯正直,有担当主见,却不偏执,不会像李逵疯狂迷恋追随宋江,不会失去自我和思考,他心中没有怕,没有羁绊,走到哪里都睡得踏实,都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即使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也是仰天大笑,洗了个澡,圆寂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不断地学佛,拜佛,理佛,就是为了这份洒脱和豁达,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学的。顶好不要求什么,求功名利禄呀,求富贵长寿呀,这些,佛给不了我们,佛能给的是一份内心的安宁和豁达。 我所理解的神仙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原来我们是神仙》读后感(六):《原来我们是神仙》人生哲学,生活禅

  这几年流行起佛系青年来了,年轻人得有多么痛的领悟才能接受看开啊,不结婚不生育,用自己的肉身实践佛系。《原来我们是神仙》是写给我们这些沉溺在个人杯具中的人的静心之书,是给我们做心灵按摩的生活禅。

  这本书的作者赵文竹是一位会画画,会写俚体诗的隐士。(专指赵文竹先生最新创的一种非主流诗体。比常规诗通俗,比打油诗平和,比鸡汤诗深刻,比禅偈亲切,具有押韵、上口、直白、幽默、活泼、痛快、通透、贴近大众、接地气的特点。)我们中国文人有一种特殊的隐士情结。赵文竹老先生提供了一种童话般的隐士范本,用我们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说,这是一位人生赢家,画着画,写着诗,学着佛,幸福指数极高啊。

  赵老先生的画风颇有丰子恺的味道,又比丰子恺的画作更饱满,更丰富。他的人生哲学高深莫测,颇有当年卧龙先生的遗风。他本人又是佛弟子,更是让人感觉仙风道骨,高风亮节溢于言表。他的书可以说是构建了一个小小的乌托邦,他写得内容,谈笑有鸿儒,往来也有白丁,接地气,又有点醒作用,这类文字,比我看的《六祖坛经》要好阅读得多。我有时心浮气躁就愿意读一读《心经》,看到别人发愿也会随喜赞叹。虽然我不是佛弟子,但是我知道学佛只要用质朴心,是能是能够舒缓心灵的。

  赵老先生写的故事像是一个一个的小童话,或者像是《论语》一样是个谈话启示录,通俗易懂,浅显又有深意,可以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因为自己的学识修养,有不同的感受。我是个浅薄浮躁于红尘苦海中的人,对我来说,看看这些文字,欣赏欣赏这些画作,让我缓解压抑纠结,让我的心灵可以放个假。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包罗万象,每个人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烟火。无论是对我们地球资源浪费的心痛,还是对人生众多烦恼的拨云见日,这本书都给我们阐述着简单而纯朴的真意,对于我们驱散心中的迷雾,放下我们的执着,起到了解脱的作用。

  谁不想要自由,人的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爱与自由,多少纠结,多少求而不得,多少贪嗔痴慢疑,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羁绊,让我们读一读《原来我们是神仙》吧,我们通过阅读也能达到身心平衡,静下心来,在做自己的手边的事的过程中修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