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10篇

2019-08-22 23: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10篇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9元,页数:6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一):人的梦想究竟有多重要看看周国平有关梦想的哲学思考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无数次对孩子耳提面命:不吃馒头口气!少年时,孩子会觉得父母要他们争的,不是孩子自己的梦想,而是父母的前半生未能实现的梦想,以及他们的面子

  我亲戚家小姑娘也悄悄告诉我,她的父母对她也是一样要求——“争气”,然而她只体验到父母的“要面子”。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独立的感情,有自己独立的梦想。靠别人,没有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不行

  弗洛依德认为:梦是未实现愿望替代。正因为有未实现的愿望,我们才会对未来有梦想。

  周国平在《做一个有梦想的人》里面谈到,梦想有两种:

  一种,是实实在在的关乎现实的梦想,相对比物质

  考一个好成绩,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个好对象。这些就是跟现实相关的,物质生活的梦想。

  这种通常是父母一辈,在下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常常耳提面命的。出于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关心担忧,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绩、好工作、好对象,希望孩子一生无忧。

  这些如果出于孩子自己的愿望,就是可以实现的关乎物质的梦想。但若是出于父母之爱强加给孩子的,则会染上功利色彩

  世界上,因梦想引发的,功利主义事情,已经很多。《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描述的纽约上东区妈妈们没有硝烟战斗,就是这种功利主义育儿这件事上功利做法缩影

  另一种,是精神方面的梦想,通过理想、希望、真理、爱、善等形式表现出来。

  对精神贫乏的人来说,因为看不到,精神方面的梦想相当于不存在。但对一颗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来说,任何一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心灵财富

  就拿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一些新闻来举例:富有爱心人士,看到受虐的猫猫和狗狗,会自发救助,并且呼吁声会更多爱心人士参与,给猫猫狗狗找合适的领养人。

  而周国平在《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中也提到了一个案例:赤峰建筑工程学校的巴校长,提倡学生多读书。

  作为一个专业学校,这个学校不仅只教学生用来谋生的建筑专业技能,还提倡和帮助学生们多读书、多思考。因为,人生在世,既有谋生的技能,又有照亮心灵的人理想,做人就一定自信

  唐朝的惠能说:明镜清净,何处染尘埃

  理想原本美好,何必染上功利的色彩?

  身为父母,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不必过于在意结果,不要被应试教育绑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兴趣习惯,让孩子在兴趣的推动持久努力,度一个有创造力,有幸福感,有梦想的人生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二):独处 收获不一样的美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研究者。周国平老师曾说他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他是为自己写作,所思所写大多是为了解决他自己的问题。曾读过他的《人生哲思录》等书的我,深有同感,从他的文字之中,可以看到很多我自己也在面临的相似问题。

  而这一套《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系列书籍是周国平老师专为青少年所著的系列书籍,共分为五册:成为你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从容面对人生,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保持一个善良的心。这五册从不同的方面帮助你解答成长路上的迷茫无助。每一篇的结尾会提出一个哲学思考,然后作者根据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人生智慧”解答。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处于叛逆期,精神不够成熟的他们却也开始不再满足家长管制。而家长越是严厉孩子们反抗心理就越严重。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在早期对自我进行哲学思考,会让我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判断力。哲学作为一种从根本塑造一个人的心智的精神力量恰当的哲学思考会让我们找到自身的理性,独立思考,更富有创造力。

  以《学会与自己相处》为例,这个读本,不是站在说教角度,而是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所在,以发问的形式,用以开启智慧,让孩子在其中发现人类思想的丰富发自内心亲近哲学。

  在读《学会与自己相处》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在周国平老师的《人生哲思录》中的一段话“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时光。无聊是喜剧性的,孤独是悲剧性的,寂寞是中性的。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孤独,只是寂寞袭来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而已。”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如果我们不结交朋友,是很容易发现自己其实孤身一人。一个人最重要的朋友就是他自己,独处的时候能够舒适充实,才算是和自己交上了朋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本性知道自己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我在去年认真学习了解哲学之后,慢慢开始学会一个人独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正是你自我提升的最好时机,也会发现更高层次的自我。正如安提斯泰尼所说的哲学带给他的好处就是和自己谈话的能力。也是在那之后开始后悔,为什么没能早点亲近哲学这一门智慧。

  这套《周国平少年智慧哲学书》作为好的陪伴指点哲学书,配以精美插图,让你可以本能的亲近哲学,本能的发问,摆脱偏见,敢于质疑,收获智慧果实,在哲学思考的路上继续前进。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三):孩子未来该怎么走?不如先听听走过的前辈怎么说

  文/菽麦

  很多人都喜欢登山,在攀登的过程中,有的人嫌累,就一直停在山脚

  有的人只为了登山而登山,征服一个又一个山头,永不停歇。

  有的人登完一个山头,就停下享受下这个山头的美景,而后继续前行

  我们的人生就像登山,有无数的选择。但是奇怪的是,很少有人教我们人这一生该怎么活。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一步一步的前进打怪,不知道最终目的永远在路上。

  成年人的世界尚且如此,那么孩子们又该如何面对未来呢?谁教他们这些人生道理呢?很荣幸最近读到了《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让我对孩子们的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是周国平所著,周国平是中国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哲学家,他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所以他的文字大多是为了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共5册,针对8-14岁左右孩子的人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用真实经历、深刻的见解引导青少年思考,帮助他们走出迷茫,从容面对人生。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 从容面对人生》是其系列中的一本。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小能明白人生的意义,以及未来如何过这一生,那么未来他会走的很坚定,他会拥有幸福、享受人生,体验到人生的精彩

  那么到底该如何过这一生呢?周国平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持平常心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终都要回归平凡的生活。就像《复仇者联盟》,各位英雄武功盖世,最终还是要在电影落幕后,回归到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当我们面对功成名就浮华乱世,其实都是在生活。能得到的,我们就尽力争取,得不到的就保持一颗平常心。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也会为你开一扇窗,切勿被仇恨失败愤恨等,蒙蔽了双眼。

二、保持快乐

  现在人为什么总爱生病,而且有很多疾病,找不到原因,其实很多都是由情绪引起的,比如:

  总是抑郁的人,容易患上肿瘤

  总是焦虑的人,容易患上各种恶性肿瘤

  总是发怒的人,容易患上肝胆系统疾病及冠心病高血压

  总是忧伤的人,容易患上肺病及各种皮肤病

  ......

  曾经有一位老人长寿,很多人慕名前去请教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每天都是普通的一日三餐,没有想那么多事情,开心快乐的活着,就很好了。

  由此可见,保持快乐愉悦心情,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并且当我们用快乐的心情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态度会更积极,更容易找到方法。但是如果心情很糟糕,则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所以,让心情每天保持愉悦,也是我们的能力。快乐和不快乐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的过完这一天呢?

三、享受幸福

  说起幸福,我总想起了毕淑敏那篇《提醒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就像毕淑敏说的,我们常常被提醒这提醒那,却没有人提醒我们要幸福。回到家家人会问我们吃饱了吗?穿暖了吗?成绩怎么样呀?工作顺利吗?却独独忘了问问我们,幸福吗?

  所以下一代的孩子们啊,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提醒幸福,还要让他们学会享受幸福。

  人这一生,别人只会看你的结果,我们自己却要看看过程,毕竟这一生,是要自己走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能体会。从容的面对人生,也是一种选择。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四):看周国平教孩子如何从容的面对人生、面对自己

  我最早读周国平的作品是那本《人生哲思录》,他的文字有一种镇定的力量,让浮躁的心能够平静下来,然后沉浸在他哲理的世界里。后来,我关注了他的微博,他每天都在坚持动态,书里书外的他都是哲理大家,一段话看上去很平常,却时常能起到点醒人的作用我喜欢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阐述一个问题或者命题的方法以及逻辑时,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的智慧,我们总以为哲学离自己很远,甚至觉得它无用,如果你看过周国平的作品,就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如果以前的你错过了读周国平的作品,那么现在不妨和孩子一起进入他的文字世界吧!这套“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系列,是专为8—14岁孩子出版的周国平哲思经典,其中多篇入选语文教材、语文试卷图书馆教师推荐作品。该系列共有五册,分别针对困扰孩子成长、影响其未来人生的五大方面——认识自己、面对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尊重生命,以真实的经历、质朴语言独特的角度、深刻的见解、多元的板块,引导少年思考,帮助孩子解读成长路上的种种迷茫,获得成长智慧,从容面对人生。

  该系列包括: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从容面对人生》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学会与自己相处》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从这个系列每本书的副标题可以看到,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历过的困扰,为人父母,我们一定希望让孩子尽早的解决成长路上的迷茫与无助吧!想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如果我小时候有这样一套书就好了。在这五本书中,每一篇的结尾,周国平都会提出一个哲学思考,相当是学习后的一个练习吧!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练习之后周国平也会根据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人生智慧”解答,算是每篇文章内容上的一个拓展学习吧!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乐趣,这套书里还加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还有各种贴心的小细节,可见它真的是一套智慧之书了!

  在孩子8-14岁这个阶段,往往是最令家长头疼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班上的同学一举一动都看在他们眼里。朋友的表弟小龙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他们家的条件不太好,家人因为太要面子而不肯申请低保。小龙班上的同学家庭条件都非常优越,他们身穿名牌货,吃的也都是高级货,小龙虽然心里很羡慕他们,嘴上却不说,他知道自己的情况。可是,我这个朋友很宠他表弟啊,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他买名牌,男孩子嘛,在外面还是要讲究一些的,不要让同学看低了。后来他交了一个女朋友女孩一看就是富养的,偶尔会送他一些名牌商品,就这样,小龙慢慢的习惯了在同学面前穿名牌的样子,这多有面子啊!从此他再也穿不了低档的衣服了……谁能说这不算是变相的攀比呢?

  在《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成为你自己》中,周国平提到,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孩子们会在这个阶段梦想自己以后成为什么,科学家文学家歌唱家?然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自己。生而为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该如何去证明自己的独特性呢,不是去迎合别人,也不是模仿别人,更不是与别人攀比,而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想想看,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我们说出来的梦想其实都是想成为别人的那个头衔而已。但在头衔下方,首先我们要成为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热爱的事情先称它为爱好,这爱好是出自于我们的真性情,而不只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那些在追求穿戴名牌的孩子,内心深处是空虚的,因为他们看不到自身的价值,才会选择超过自己的条件努力和别人站在“同一高度”。这所谓的高度也只是表面上的平衡罢了。长大后,他们就会发现,人与人交往的质量不在于这些名牌货,因为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刻意获得的东西早晚会失去。

  在《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学会与自己相处》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这段话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有点儿深奥了,那么泰戈尔所说的挥霍和慷慨的区别是什么呢,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而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珍惜”二字。因此,周国平对人际交往总结出了八个字——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总之,这套书中涉及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内在或外在的问题,周国平以真实的经历、质朴的语言、独特的角度、深刻的见解来引导孩子思考,获得成长智慧,让孩子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面对自己。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时时陪伴和指导孩子,不妨让他们早一点接触哲学,收获同龄孩子没有的智慧,让孩子从此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吧!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读后感(五):我们对“善良”的理解是否错过了什么

  多年前读过周国平写的关于女儿的两本书,那深沉的父爱以及对生命和爱的诠释,曾深深打动到我作为母亲的柔软的心。今天读完这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他对大事小事的浅描深思,自然流露的哲学思想,使我在想,我以往对于“善良”的理解是否错过了什么? 第一章《善良是第一品德》既是对善良的定位,也似乎在提醒,当今的人们是否对此已经有过错位。其中第一篇《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深深的打动到了我。文中安妮是个其貌不扬的孤儿,被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因为误会收养,刻板保守的挑剔却被安妮的善良融化了。安妮的法宝就是对生活的惊奇感,和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怀着感恩和感激的心,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过她的人。对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她向从来不想象和现实不同的事情人惊呼:“你错过了什么!”使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中品尝到了从前未曾发现的甜美滋味。作者由此想到我们今天的孩子,他们身上本都藏着一个安妮,只是在这个金钱名利熏染的环境下,我们的孩子们都错过了什么?我们又错过了什么?第二篇《我们都是幸存者》作者对2008年大事件奥运和特大地震的思考,用哲学家的视角和自嘲,认为在灾难面前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我想,在中国,乃至全球,活着的人们也确实只是地球村上各种灾难后的幸存者。所以,一切人世间的纷争是那么的狭隘和渺小。人唯一的一次生命,脆弱的不堪一击。活着的生命,又何其侥幸的珍贵! 第二章《真善美》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向善的高尚精神需求。其中《灵魂的教育》作者认为灵魂与头脑是有区别的,现代孩子缺失的是美育,而现在的家长让孩子学的各种技能如弹琴、画画等的出发点多是功利的角度,而违背了孩子对艺术的感觉。这似乎有“一语惊醒中梦中人”的点评,试问又有几个家长没有被切中要害呢?另一篇《一只遗憾的圆》中那个《失落的一角》故事很有趣。说的是一只圆缺了一角,因此不快乐,出发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在寻找过程中,它历经辛苦、艰险和失误。但也因为缺了一角,它有了生活的目标,能够一路唱着歌去寻找。还因为缺了一角,滚得不快,得到了意外的乐趣,例如闻闻花香,和虫儿说说话,让蝴蝶歇歇脚。后来,它终于找回了那失落的一角,却因此失去了所有的这些快乐。最终,它决定放弃找回的那一角。反思我们人类,终其一身,都想成就最完美的自己,是否也像这个缺了一角的圆一样,追求的过程才是最完美的自己呢?正如作者的感想:完美是更可怕的缺憾,而缺憾倒往往是可爱的。 第三章《尊重生命》是在向善的精神基础上尊重每个生命。作者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就不可能尊重别人的生命。现今社会,人们纷纷把生命都用于追求物质的东西,然后又来消费这此物质的东西。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使用生命,甚至在糟蹋生命,把物欲等同于生命欲望,不是在享受生命,更不是在尊重生命。人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是本能,但人还应该有另一个本能,就是同情别人的生命,同情一切生命。作者认为如果人只有前一个本能,没有后一个本能,那就和动物差不多。看完此篇后,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生命的本身和物欲的需求,谁更重要?我想,这是对现今好多年轻人沉迷于物欲至上环境中最该思考的问题。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生命的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我们曾经是否错过了什么?而此章中另一篇《比赛精神》,作者似乎也在深层次的揭短,他认为奥运比赛中那种功利的“比赛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浅薄的民族虚荣心,甚至是低级的“比赛精神”。我们国民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在教育、科学、医疗、环保、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争取这些方面的比赛成绩,也许才是最高级的“比赛精神”。 第四章《善良丰富高贵》是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寻求精神上的富足。第一篇《不敢善良》针对当今社会群众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等现象的剖析:为什么善良之心式微,好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多数人仍然是善良的,但是,他们的善良只敢对自己了解的人表现出来,一旦置身于自己不了解的人群中就不敢善良了。他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根本改善治安状况,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单靠谴责国人的道德水平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主张善良的人们要记住两点:一是世人的确有恶人和骗子,要小心不要上了他们的圈套;二是世上大多数人仍是和我们自己一样的善良人,不能把大多数人都看作恶人和骗子。在警惕的同时,逐步打破普遍的冷漠,重建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第二篇《第一重要的是做人》认为尊重生命的同时做人更重,可以通过他人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来判别真善还是伪善。作者认为丰富的精神能力和高贵的灵魂,是一种尊重他人的做人的基本原则。而此章中《城市的个性和颜色》颇有趣味,这样的思考角度是我不曾有过的,作者文中提到的上海铺着蜡黄色大鹅卵石的老街和巴黎塞纳河桥,不由得让我展开无穷相像,把两个城市与我认为的颜色关联起来也是有趣的很。 第五章《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是在富足的精神基础上要表达爱和善意。第一篇《世界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思考的角度很是不同,世界本来的面目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个好奇的疑问,看到了作者对于一只苹果的阐述:一个小男孩见了说:我要吃。一个植物学家说:这是某种植物的果实。一个生物学家说:这是由细胞组成的。一个物理学家说:不对,它的最基本的结构是分子、原子、电子等等。一个基督徒说:这是亚当夏娃的原罪。不同的人对苹果有不同的判断,把它看作不同的现象,而不是这只苹果的本身,那么苹果的本身是什么?这个世界的背后那个本来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读者会随之陷入深思中。人也只有在精神富足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这看似简单又至真的道理,才会在一个看重功利,导致人情淡漠的时代,还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近期网络上韩国影星宋仲基、宋慧乔的“双宋婚变”, 打碎了许多童鞋们的一地童话梦。而同日国内娱乐圈李晨和范冰冰的“我们”分手体,由“五观”想恋,因“三观”分手,也让网络上各路吃瓜群众比当事人还要焦心纠结。此章中周国平的《舆论的不宽容》和《人品和智慧》正是对此的最好表述。公众人物也只是普通的人,舆论的不宽容只会更影响当事人的心情和痛苦,而我们最善良的善举只需不关注或不参与,就是对此表达的最大的爱和善意。 周国平认为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而多数愚蠢的傻瓜,一旦被惹怒,跳得总是比聪明人更高。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也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道理很简单:你只能爱少数的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的人。甚至对待仇人,不必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即可。我理解这样的“善良”是需要有点分寸和锋芒的,但作为人保持向善的初心不能变。我想,你如果读完周国平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也一定会有不同感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