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蔡康永: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蔡康永: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2019-09-13 20:15:48 作者:茗荷 来源:张德芬空间 阅读:载入中…

蔡康永: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杨枪枪

今天是中秋节,按照以往的习惯,一早我就给几个曾经要好朋友祝福信息。收到回复后,接着互相问了各自现状。有的辞了工作,正在徒步旅行;有的换了生活城市自己开了家咖啡馆;还有一个去年底结婚的,刚给孩子过了满月……仔细想来,只是半年多没有联系大家的生活轨迹有了这么多变化记得之前更多地了解彼此,是通过朋友圈点赞评论。大至自己生活的变化,小到生活里某个细节,比如一张好看自拍,一部感人电影,一片美丽彩霞,都要发条朋友圈冒个泡。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默契地很少发朋友圈了。最新动态不是停留在大半年前,就是“仅三天可见”。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朋友圈隐退或消失。01淡出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两极分化得厉害:一部分人吃什么美食,到哪里旅游,见什么人,甚至娃考了什么证书,你都能迅速获知;另外一部分人,朋友圈都是一条横线“三天可见”。有时即便是发了,也大多是转帖,你看不到他生活的状态。从最初的新奇好玩,肆意撒欢,到如今的不愿关注,不堪其扰。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是我们没有了倾诉冲动?还是没有了交流欲望?其实,想要倾诉或是渴望理解,是每个人心理需求。只不过这份需求我们越来越不想在朋友圈索取和朋友圈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微信诞生之初,好友只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人,但如今,好友动辄几千人。除了工作伙伴,很多萍水相逢的人也都加入进来,甚至有些人需要申请好几个微信来解决好友有上限问题。 朋友圈逐渐变成了一个复杂社交空间很多人只是认识的,但未必可以是交心的。02不爱发朋友圈人,都在想些什么当朋友圈逐渐演变为一个纷杂交际圈里,我们的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1.“我不想演戏”——社交压力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经提出著名“自我呈现理论,他认为生活好比一个大型舞台人们就好比舞台上的各色演员。在社会剧本要求下、在他人与自我的期待中,管理着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表演着自己。 多项研究也表明,社交网络存在想象中的观众用户会针对这部分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观众,来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 体现在朋友圈中,因为“观众”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需要对外展示不同面向的自己,扮演受人欢迎角色。 朋友圈是有滤镜的,真实的那个自己,也许只有自己和极少部分的人才触摸到。这样的表演久了,我们只想回到真实的自己。2.“我真的想要清静”——拒绝关注 知乎有一个回答破万的热门话题——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 有一个高赞回答: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形式发给在乎的几个人了。 是啊,我们并不渴望那么多人来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和家人照片,只需要至亲朋友看到,或是通过私密的小群,予以沟通交流,满足自己与他人互动的需求即可。 甚至我们也很怕给一个朋友过多的人点赞,因为会不断收到提示信息,形成干扰。 减少在朋友圈的互动,才能为自己增加更多的自在3.“我的情绪,发出来又能如何?”——改变无力 很多人都听到过一个说法——朋友圈戒情绪。 看新闻曾看到一个诉讼案件,一位年轻职场女性在朋友圈发了一些自己私人生活上的抱怨公司上司以为是对公司不满,迅速辞退了这名员工。该员工不服,起诉公司。 如果在朋友圈表达真实的想法有那么多坑,情绪也得不到真正的疏解,我们索性真的不敢表达了。 少发或者不发真实的情绪,或许最为保险03我们还需要朋友圈吗? 对于不想被更多人关注的人来说,朋友圈还有一个功能是分组可见。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分组时间精力成本太大,而每条信息希望传达的对象却是流动的。每次发朋友圈前,还要对信息进行把关和筛选,甚至是刻意的加工,不仅很费事,朋友圈也丧失了那份自由灵动。但不管我们在朋友圈是不是活跃,但微信日渐增长的用户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社交平台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在网络上一样渴望爱,表达爱,有分享和交流的欲望。对待朋友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1.不被捆绑的分享是值得鼓励 不少人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的生活,会有一种感觉,为什么别人那么优秀,而自己却那么平庸索性产生了很多的自我评判,也自感颇为不如意 实质上,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不容易的部分,只不过在屏幕外自我消化着,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真正的关注到我们。 遇到真心想分享的美,看到有价值帖子,随心去分享就好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不用太在意别人的反馈评价。旁人只不过刚好刷到了,点个赞或者随口说两句,褒贬都不必太当真。你也仅仅是做了一件让你觉得开心的事情而已。2.线下的真实生活更值得期待  蔡康永在访谈中被问到:你对那些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有什么要说的?他说:“我们要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的确是如此,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任何事情都发在朋友圈里,我反而是透过那些文字图片读到了ta深藏不露的孤独和那颗渴望被拥抱和关注的心。所以,如果能真实地看着对方眼睛去说话,千万别放弃这种机会与朋友圈的热闹相比,你热气腾腾的真实生活才更重要最后,用蔡康永微博里的两句话作为结尾: 长大这么辛苦,如果不趁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在太划不来了。 我认为的光耀之道,并不是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而是忠于自我,做自己人生的焦点。-end-

  作者:茗荷

  心理咨询师,一个脑洞大开、对生命热爱好奇的存在。我唯一的使命是让你记起你有多完美公众号:茗荷心理在线(),新书《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正在热卖。

主播 | 杨枪枪,电视台主持人公众号:小杨说事儿

  - 公众号回复“913”,领取你的专属好运卡 -点“在看”,变好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