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爽 | 清 白 之 思
(图片来项丽敏)
薛松爽,男,70后。生活工作于河南的一个小县城。写诗多年。
作者已授权
清 白 之 思
我们立足于黑暗的磐石。
“黎明可以成为某种信仰”(江离)。
那种亘古的,自黑暗中涌现的,清白,才是我们的坚守。凝神,与神遇。
黎明是一个瞬间,一个场。它的本质是清白-----那种积奠,清洗,唤醒,那种初始,底色,刻度。
黎明随默念而来。是一个个更新的传统,与希望。是光线照亮黑暗河水的刹那。是清醒、清洗的时刻,感恩、行动的时刻。
一块活的琥珀。一颗心灵。
“回到清晨。回到清晨的思想风格。写下清凉的语言,写下清晨的语言。”(耿占春)
诗人应建筑一个自己的冰块般的体系。完整、坚固、透明。蕴含冷彻与热烈,阴暗与明亮,又具有锐利的力量和稳固的造型。它有晶彻的内部光芒与莹彻的外部视野。它更包含了以人格为中心的一种整体的修为、气度,和目光。
不是没有诗。而是没有人。我们没有真正的人的概念。真正的爱与恨,歌与哭。
一个残缺的,虚假的人,写出的,只能是一种伪,一种偏狭、残缺,乃至暴力。
必须进入真正的废墟现场,清洗、扎根、成长,获得根部的源泉和力量;必须有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反思、反省,得到理想、慈爱、信仰之光的照耀。
通过诗歌语言的"真",重塑一个自我的陌生形象。这个形象和自己相异,也几乎为旁人难以接受。但,这乃是自己的"真身"。它不是美的,也不是所谓善的,它只是一种本真。是一种新的陌生——一种和人世相向的力量。当我们和这样的自己面对,会从中汲取力量。我的未知的力量可能来源于此。
并没有神。而只有一个自己。
诗人有无数个自我。如同佩索阿的不尽的分身。这些大大小小明明暗暗亲亲疏疏的一个个“自我”,常常在一封书信中映现,显出面目,发出声音。彼此鼓励、辨认、纠正、弃绝、哀悼、相念、沉默。这样的一封封书信,最终被自己挽留,无法寄出。沉积于书箱暗室,或最深的心的底部。
人们端坐,含笑,并不知道哪根刀子捅进了身体的深处。人,需要一个洞窟贮藏自己的声音,需要将一些光发出来。
诗人更多地,会写出一些札记或者片段式的东西,如佩索阿、卡内蒂、卡夫卡......这些片段并非破碎,它包含了巨石所有的一切-----就像头顶的微光,与整个天空的黑暗凝结在一起。未说出的部分,乃是黑暗的基座。这些微光的出现,也使黑暗得以窥见。那些皱褶、纹理、抽搐,那些面孔、灰尘、血迹.....开始了颤栗。而它呈现出的,只是只言片语,甚至,更是大片的沉默和晦暗。
惟有诗人说出了这些------惟有诗人看到了那说不出的东西,走进了那更深的地狱,并沿着窄梯,升到有光线的的顶端。
古人写下的,时节,饮酒,离别-------那温暖感伤的言辞------伟大的友谊之诗。
它们来源于孤独,寂寞。诗人是真正谙熟孤独的人。是孤独塑造了诗人。
它们孤独的连绵暗淡的侧影。
而新月升起。照出了道路,尘土。这淡黄光芒,就是友谊之光。映照它们黑暗的轮廓,也照亮了相牵的手。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孤单/必须成为更大的友谊的一部分”(江离)。
一次诗人的聚会,如果不能召来几个灵魂的倾听,就是虚假的。这些灵魂,一些来源于他们的身体,一些来源于那些不可知的事物。
一个诗人,最终也会成为一个灵魂。他与真正的黑暗相通。那些黑暗中隐藏的面孔一个个变得清晰、清朗起来。
一切都是值得的:当你在深夜抬头,看到屋梁上那斜月之光。这人世的痛楚、喧嚷、奔劳都是必要的。
我们真的看清自己的面孔了吗?
自画像的描绘者,当初一定抱着绘制遗像的心态在描画。画家的自画像比他所有的作品,更多了一些笔触,一些光影,一些留白,仿佛多了一些哀悼。他在端详,提前哀悼自己。
而自画像不同于遗像。自画像会一直活着。当那些画者死去,他即走进了画框。从画框里,他凝视我们。就像梵高那颗不平的、按不住的头颅,烤土豆般从画框里探出,仿佛在问:
到底谁是遗像?
孙犁晚年的文字呈现出一种冬天的品质。树木落尽了叶子,光秃秃伸展,有时折断。简洁成一种枯干。枝桠并不是死的。它依然带着声音。它的后面是灰色的无尽蓝天。
你半生的奔波与沉默也许只是为了头顶这一截寒枝。
深夜。树枝折断的声音格外清晰。
白纸写黑字,类似一种祭奠。
每一首诗都是挽歌。
每一首诗都是死亡的一部分,也是永恒的复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
所以,每一首诗也都是赞歌。清醒、苏醒之歌,留恋、哀伤之歌。
只有你看到那死亡-----真正的清白,你的语言才能够成为永恒的流逝的一部分-----孔丘,左丘明,庾信,谢灵运,陶潜......
汇集:
送信人三周年 | 你还没有收到信?
送信人二周年汇总
送信人2019年1-3月份集锦 | 一人一首
送信人2018下半年集锦 | 一人一首
送信人2018上半年集锦 | 一人一首
圣诞礼物来了 | 送信人精选短诗集
春节专辑:最好看的信来了
情诗专辑 | 多希望,你离开之后 你还在。
写下即是永恒
随笔小说:
薛松爽随笔 | 沉默之音
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
马尔克斯:我写《百年孤独》时,几乎倾家荡产
霜白 | 另一种星空
李以亮 | 随想:诗里诗外
刘年 | 诗歌,是人间的药
长篇连载 l 刘振周《南麓》l 第一节
李以亮 | 沉默与言说
韩东言论20条 | 神秘主义是一切真实思想的基石。
李以亮 | 有所思
福克纳谈写作方法:最伤害写作的事情是什么?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米兰·昆德拉 | 承诺在哪里 ,背叛就在哪里
马尔克斯:我从未想到也未能做到任何比现实更为惊人的事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100句
伊萨克·巴别尔名篇 | 盐
林徽因 | 一片阳光
博尔赫斯 | 玫瑰是没有理由的开放
为何毛姆小说经久不衰丨他在爱中矛盾着——
马原 丨小说结局的十三种方式
吉川幸次郎 | 宋代诗人中的泰斗陆游
川端康成 丨 石榴
杜拉斯 | 所谓孤独,那就是:要么死亡要么出书
雷蒙德·卡佛 | 我父亲的一生
谜一样的艾米莉·狄金森
杜拉斯 | 作家,无论在哪儿,都是一群孤独的人
鲁西西 | 当我饶恕时……
爱默生 | 梭罗的一生
马尔克斯:对胡安·鲁尔福的简短追忆
胡安·鲁尔福 :回忆与怀念
波伏娃 •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瓦西里·舒克申 | 太阳·老人·少女
虹影 | 在东京拜访一事无成的鲁迅
刘心武 丨 让我们来说说王小波
陈言 | 小说写作札记
文学志 |卡夫卡微型小说二十六则
川端康成 |雨伞
张爱玲:爱憎表
张爱玲的残酷之美
止庵 | 鲁迅与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