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一次,我支持赵丽颖买热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一次,我支持赵丽颖买热搜

2019-11-19 15:30:07 作者:小哥 来源:因为想红起内讧 阅读:载入中…

这一次,我支持赵丽颖买热搜

  11月15日,正在剧组拍戏的赵丽颖,突然在凌晨发了一张汉堡图。

  不少网友从中得到了一个暗示:《有翡》被改编得面目全非。

  后来从冲在一线、疯狂和剧组撕逼的赵丽颖粉丝控评中,小哥大概理清了这件事的缘由。

  《有匪》是一部小说的同名改编剧

  讲述了女主周翡从女孩成长为女侠的故事。

  就是看中了它是大女主的戏,所以赵丽颖才将这部剧作为生孩子后的第一部复出之作。

  不过这部戏的班底很可怕,《楚乔传》的导演加上《镇魂》的编剧,简直就是毒上加毒。

  果然,进组才拍了一个月,这部剧就一直处在争议中。

  一开始,是女主的服道化跟其他女配相比,档次低了好几个等级。

  接着就是加戏环节,女二号加戏还不够,女三号加戏直接影响到了女主的人设和爱情线。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剧若有一死,或死于演技,或死于加戏。

  当初《陈情令》被剧中女演员带资进组,强行加戏,差点毁掉一个大IP。

  刘亦菲拍《南烟斋笔录》的时候,也因为女配加戏,气到直接手撕剧组。

  从2010年起,翻拍剧、抗日神剧、宫斗爽剧泥沙俱下。

  拍的戏越长,注水就越多;配角加戏越多,剧也就越烂。

  这些注水烂剧,让国产剧倒退了不止10年。

  小哥老实说,自从《甄嬛传》《琅琊榜》之后,没有一部国产剧,不是用1.5倍速看完的。

  注水,已经成为了国产剧的病。

  而这种浑水摸鱼的注水大法,居然还被玩出了花样。

  尤其是小说改编剧,简直是重灾区。

  比如宅斗大戏《知否》,总共38分钟,光上集片段就重复播放了8分钟。

  唐嫣和钟汉良主演的《何以笙箫默》,用4集回忆,概括了前面32集的内容。

  最绝的,还是这种把观众当傻子的广告植入。

  配角加戏,就更加老生常谈了。

  有部叫《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的片子,刘诗诗和郑凯是主演。

  然而播出后,大家发现,每集刘诗诗只出现十几分钟,剩下的几乎全是女二号的戏份。

  曾经被传斥资3亿的豪华巨作《九州海上牧云记》,更是集国产注水剧之大成。

  这部剧的一开场,确实有良心剧的感觉。

  不管是草原还是大海的航拍实景,场面都非常宏大,画质非常精良。

  打斗场面大气磅礴,视觉冲击力很强。

  光一个秀女进宫的戏,就拍了十几分钟,仪式感十足,细致程度堪比纪录片。

  除了帝王争斗的三条主线故事。

  还有在情与欲中的爱恨纠缠。

  女人间的宫斗故事,也让人欲罢不能。

  原本,它可以凭借诚意满满的制作和精彩绝伦的剧情,能媲美甚至超越《琅琊榜》。

  然而耗费了不少心血和财力的巨制,败在了剧情注水、主线拖沓、剪辑混乱、台词冗长等多重问题上。

  首先,光是一条主线中主人公的少年戏,就铺垫了8集。

  少年女主群殴、扇耳光、推下悬崖等情节,完全拉低了整部剧的智商。

  银容妃被皇帝亲手刺伤的情节,反复播放了5次。

  一集45分钟里,有半个小时都是没有动作也没有配乐的交谈。

  却只是为了传达有且仅有的一个信息。

  不仅三条主线的故事东拉西扯,让观众看不明白。

  就连主人公的爱情线,都拍得乱七八糟。

  各种注水犹如一笔流水账,最后成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一个电视剧强行拖泥带水,内容空洞乏力。

  哪怕砸再多的钱,场景搭得再怎么美,也不过是一座华丽的废墟。

  2017年,人民日报就曾公开批判过国产注水剧。

  但为什么国产片注水的现象屡禁不止?

  第一个罪魁祸首,就是中国一些水平烂到家的编剧。

  今年5月份播出的《我的真朋友》,ab饰演的女主是个职场菜鸟。

  明明穷得只剩2000元,还全都给了男主。

  然而这样一个角色,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住着超豪华精修房,还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

  现在的编剧,为了讨好观众,已经再也不愿意静下心打磨一个好的剧本了。

  第二个要为注水剧背锅的,就是资本间的博弈。

  当初《破冰行动》刚播出时,口碑爆棚,却逃不过烂尾的结局。

  最大的原因就是资本干涉创作。

  演员带资进组,也是一大败笔。

  这位遭人恨的女演员是爱奇艺控股公司的旗下艺人。

  所以,爱奇艺为了花钱捧自家艺人,白瞎了一部好剧。

  另外一部大火的《香蜜》,戏外比戏里精彩100倍。

  演员、经纪人、编剧、制片纷纷下场撕逼。

  起初,《香蜜》中男二润玉戏份过多,引发男主经纪人下场内涵有人加戏。

  接着《香蜜》的编剧张鸢盎在微博发长文,控诉剧方强行注水。

  原本只是电视剧的责编和策划,摇身一变,也成了编剧。

  连制片刘佳,也被署名为总编剧。

  而引起这场大型撕逼的源头,不是编剧注水,也不是演员加戏。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电视剧是按照集数买,1集最高能卖1200万,80集能买到10亿。

  是《香蜜》的发行方要赚广告商的钱,所以才强行施压,要求增加集数。

  《香蜜》只是资本博弈的牺牲品,所有参与撕逼的也只是背锅侠而已。

  其实,带资进组以及资本博弈,只是注水剧原因的冰山一角。

  其实,真正导致注水剧泛滥的,是明星们的天价片酬

  据业内人士透露,孙俪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片酬是6048万。

  《天盛长歌》男主陈坤总片酬6900万;

  而倪妮的总片酬达到9800万。

  周迅在《如懿传》里的片酬是5350万,霍建华的片酬是5071.7万元。

  也就是说,光男女主角的总片酬就超1亿。

  一旦演员的片酬占据大量的制作经费,那么电视剧的质量自然而然要下降很多。

  于是,中国影视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明星收入高得离谱,制作人没钱拍出好片,投资人赚不到钱,观众对上映作品不满意。

  如果说,2010年是国产剧的分水岭。

  那么10年前,我们的国产剧拍得有多精彩呢?

  老版西游记只有25集,就算现在看,制作都还是短小而精悍,十分经典。

  一部《上错花轿嫁对郎》,仅仅用了20集,就将宅斗,婚恋,宫廷,战斗,拍得明明白白。

  《蜗居》就更绝了,35集的电视剧,完美地演绎出一个光鲜亮丽的社会下藏污纳垢的狰狞现实。

  而2010年后,电视剧排名前十的都是这些粗制滥造的偶像剧。

  然而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也不是从来没出过精品

  比如2015年脱颖而出的《琅琊榜》,至今无人超越。

  首先,在制作上,从住宅到牢房,都是剧组幕后人员辛苦搭建出来的,全部是实景。

  其次每个人的服装,都是根据职级、身份和地位而定。

  就连王爷穆青身上的龙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自古藩王只能用四爪金龙,而皇帝才能用五爪龙纹。

  拍摄构图,花样对称。

  专业的三分法则,完全拯救了处女座的强迫症。

  在礼仪这一块,再也不是古早的握拳礼了。

  而是手势严谨的拱手礼和揖礼,无论角色大小,都做的一丝不苟。

  最好笑的是,处女座剧组很穷,导演都是亲身上阵。

  在细节这块,更是精益求精。

  比如喝中药到最后都会有药渣,剧中梅长苏这个转圈晃碗的动作,把一个长期喝药而身体羸弱的人设演活了。

  最令人感慨的,还是琅琊榜的台词,寥寥数字,字字诛心,云淡风轻,却让人心痛不已。

  所以《琅琊榜》并不是一个传奇,而是敬业、专业、用心的结果。

  我们中国,不是拍不出好剧。

  抵制注水剧,也不是靠限制集数那样一刀切。

  因为长不是问题,烂才是。

  只有真正斩断不良的利益链,国产剧才会有崛起的那一天。往期精选国产注水剧,是时候“缩水”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