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信交往潜规则:“其实你的朋友圈,没朋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微信交往潜规则:“其实你的朋友圈,没朋友”

2019-12-04 06:31:05 作者:人称老武 来源:每日一读 阅读:载入中…

微信交往潜规则:“其实你的朋友圈,没朋友”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每日一读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每日一读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越来越发现,现代人都成功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

  打开微信,从头拉到底,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人,对热闹的朋友圈也提不起一丝兴趣,成了真正的局外人。

  不会再和好友谈心,不会再见面,甚至好几年,都不再说一句话。

  除了留在彼此通讯录里,没有任何联结,互为观众和演员,一天天继续下去。

  正如石黑一雄在《无可慰藉》中说:“当身处在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

  如今微信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好友。

  你的朋友圈,还有朋友吗?

  不久前,朋友做了个简单的测试:

  发了一条朋友圈,并配上事先编撰好诚恳的文字,想要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为他点一个微不足道的赞。

  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只有寥寥几个人愿意点赞。

  事后更是说了这样一句很扎心的话:“加好友时我们都是满心欢喜,殊不知,每个不互动的好朋友,最终连点赞之交都不如。

  的确,现在交友的成本和门槛很低,扫一扫我们就成了“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酒桌上见过一面的同行,可以是送快递的小哥,还可以是萍水相逢的邻居……

  唯独没有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

  现在的朋友圈早就不是以前的朋友圈,表面看似丰富多彩,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让人与人心的距离越来越远,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看到好友的朋友圈想要评论一番,最后还是删掉了编辑好的文字;

  想要了解好友的近况,“朋友圈三天可见”像是一堵墙隔绝了所有的信息;

  就连突然发现对方来自己的城市,也因害怕打扰而默默撤回了发出的消息,解释说只是发错了。

  原来,我们的朋友圈,早就没朋友了。

  其实,没有人在乎你的朋友圈

  每年年底,大学时的舍友就会凑在一起聊聊一年来的经历,常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然而,上一次的聚会上,却彻底成了场闹剧。

  我们当时的舍长,挨个给其他人敬酒,还客套的问候几句,大家虽然都默默应承着,但脸上是满满的尴尬。

  舍长调笑老二怎么还不生孩子,却不知道对方早在朋友圈炫耀过了夫妻两的双胞胎;

  接着又调侃老三,还在那个呆了十多年的单位苟延残喘,却不知道对方早就辞职创业,而且店里的生意还不错……

  一圈下来,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饭局也最终不欢而散。

  曾经以为彼此都是最好的朋友,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可等到真正接触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乎你发的朋友圈,更不用说你的生活了。

  当年,我一个在深圳打拼的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那时她一个人加班到深夜,好不容易改好了领导多次要求的方案,还满足的发了个朋友圈纪念一下。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上班时,却遭到了不少同事甚至领导的取笑,说她是不是又熬夜追剧了,没有一丝该有的安慰和鼓励。

  从那以后,她就变了,不再发朋友圈,还和不少人都保持了距离。

  微信方便了一切,也疏远了一切。

  我们都变得新朋友不想交,老朋友懒得联络,活得越来越酷,朋友丢了一路......

  真正的朋友圈,藏在生活里

  有人曾问过我:“假如有一天微信下架了,你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想着想着,突然发现没了微信,和99%的朋友都会断了联系,留下只是真正参与进自己生命的人。

  去年,我的家里出了点事,自己又实在鞭长莫及,本以为多年在朋友圈经营的关系派得上用场,结果对方不是支支吾吾就是不接电话。最后打电话给了发小,得到了他的承诺才放下心来。

  后来,我才知道发小为了照顾我的家里人差点丢掉了工作,却从未提出过怨言。

  只有经历过,才能领悟:是那些能够互诉痛楚、当面洒泪的朋友,才构成了真正的朋友圈。

  终有一天,我们会脱离微信营造的“朋友圈”,走进生活。

  我们要寻找真正的朋友圈,是在彼此的生活里做自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一段关系本该有的样子,也是最好的样子。

  记住,朋友圈里没朋友,真朋友都藏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

  你“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