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月薪1万的工作,我决定放弃考研”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你最“没用”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看到了留言区有很多粉丝评论。
在他们的描述里,生活充满了纠结与迷惑。既不满意当下的现状,又无法下定决心走进未知。
并非批评他们的犹豫不决,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摆脱选择的困扰。
人的一生都充满选择。
我们能做的,就是权衡天平两边的比重,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
我在跨入成人世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甚至那个看起来比较坏的选项也不一定到达不了终点。
生活不再是判断题,选择题,而是由一道道论述题构成的。
就像我高中老师常说的一样: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不过,重点还是“有理”。
考试挂科,上班消极怠工,对伴侣欺瞒····这些显然不在其列。
我总喜欢说这句话:人生常常是进两步退一步的,你的挫败感是常态。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时常会惶恐,因为生活缺少了刻度。
二年级结束后升到三年级不再是顺理成章的事,也许你一年两年都待在助理这个职位上无法挪动。
你不清楚什么时候工资能拿到6000,下一个项目能不能让自己参与·····
跑马拉松都会提示目前是赛程的哪一阶段,以免参赛者们失去坚持下去的动力,可人生不会。
于是骤然失去学校束缚的职场萌新们反而像被打捞上来的深海鱼,因为压力不平衡而懵掉。
我那篇文章下的留言刚好印证了这个事实:眼前的工作总让人不满意,可其他的选择也会有风险。怎么选,都没有最优解。
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你已经接近了现实。
人生,就是在最不好的里面选择较好的那个,在好的里面选择最好的那个。
讲个我朋友老张的例子。
他是生化专业的,本科学校也很不错。顺理成章地,到了大三他开始准备考研。
考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难熬的岁月。你需要不停地和孤独、懈怠作斗争。
不巧地是,那时候他和女朋友分手了,整整两个月都没走出来。
那个阶段,我要不停地劝他,放弃随便找一个女友度过空档期的想法。
老张的家境其实很一般,因此生活费都是他自己兼职挣来的。
而看到身边的同学很多都开始实习、工作,薪资都是可观的1W起,不动摇是不可能的。
巨大的复习压力,感情失利,与身边同学对比的落差感····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有了放弃的想法。
“我要不要直接工作算了。”
看见这句话我丝毫不意外,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好开玩笑道:“别啊,等你研究生毕业就是3W起了。”
那几周,他是真切地想要放弃考研,选择比较稳妥的工作。
不过,幸好他自己想明白了,收拾好了心情,在最后的冲刺中全力复习,最后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虽然明年才毕业,不过他已经稳拿几个外企offer,前途不可预期。
我们常会在现实的压迫下昏了头脑,选择一个貌似稳妥,实际短视的路。
我的朋友老张在快掉下悬崖时及时握紧了缰绳,然而有的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我上一份工作有个同事阿鹿,她和男友是异地恋。为了和男朋友的未来,她辞了工作飞到对方的城市。
很俗套的剧情:找工作不顺利,养家的主力军是男友。然而微薄的工资支撑不起两个人的开销,再加上并没有做好成家的准备。渐渐男友开始不满,分手已成必然。
阿鹿为了两个人的将来迈出的那一步我们无可指摘,错就错在她没有规划,盲目辞职。
当一个人分不清自己的现状,不知道什么是有利的选择时,失败已成必然。
究竟该回小城镇还是在大城市继续打拼是一直很火的议题。
虽然情感上我倾向于年轻人该在大城市奋斗,但人各有志,我的喜好对别人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但有一点是我一直坚持的:不论选择什么,都要给自己留有退路。
回答粉丝的问题:目前的工作薪资还不错,但压力很大,感觉不到成长,想换工作怕找不到合适的,怎么办?
首先,很多人提到了迷茫,没有规划。那就先从剖析内心开始。
拿出一张纸,写出你当下工作的优点、缺点、你具备的技能,在纸的右侧写下你期望的工作具备什么优点,会有什么风险,你还需要学习什么技能。
当一条一条内容列出来后,你的内心自会有答案。
其次,执行。
如果继续在当下的岗位,是否有发展的空间?如何发展?一个好的环境是能让人持续成长的。
如果想要换工作,不要急于裸辞。先在工作之余补充学习相关技能,随时关注行业动向,调整更新自己的简历。
当你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再辞职。
最后:
为了心中的理想选择果断抛弃过去固然少年热血,却未免有些幼稚。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置于无路可退的境地。
年轻人迷茫再正常不过,我也曾头脑发昏地为了每小时150的工资当过辅导老师。
然而事实证明我根本不适合那份工作。
我希望大家学会的,是不要把自己困在两难的境地,却一步都不敢迈出去。
是明明可以理性分析,却偏偏要靠直觉做事。
是选择错误后一蹶不振,永远停在那个错误的岔路口。
人生充满选择,眼下的路能通向千万种结局,但也不要,故意迈进错误的那个。
走你能走的最好的那一条。
☆我是B姐,90后新晋创业女青年,每天与你分享有温度的职场干货,给你的成长添束光。一起进击,做闪闪青年!
顺手点个在看
就像和我道声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