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形的女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10篇

2019-12-08 23: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10篇

  《隐形的女人》是一部由卡里姆·埃诺兹执导,费尔兰德·蒙特纳哥 / Carol Duarte / Gregório Duvivi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一):The Road Not Taken

  小时候美梦,大致有两个主题实现自己梦想,遇到一个美好的人。姐妹俩恰恰分别演绎了其中一种。

  对于很多很多的普通人来说,第一个梦想大概经历这样的旅程理想蠢蠢欲动造化弄人的阻隔,自我的游移不定,到后来,梦想沾惹了一层灰扑扑的尘埃,我们也匍匐在现实泥潭里。这些琐碎心事就成了一个看起来大同小异故事,它们是年轻的理想,它们是不成熟懵懂

  第二个梦想有很多种现实的版本。我们用丰沛想象和无数童话书、偶像浇灌出一个无与伦比的偶像,却在乌糟糟的尘世间遇到很多的不堪。有些人以为自己遇到了心有灵犀良人,转眼间就遭遇变故;有些人在漫长等待中,心灰意冷;有些人在坚忍耐心里过出平庸幸福

  电影里,姐妹二人经历的是现实版的平凡人生,有趣的是,二人为对方想象出的是年轻时候的理想生活。想象中的,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是一条可能会走的路,一条假如走过也未必如想象一般的路。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二):险而沦为乏味无趣的八点档电视连续剧

  【巴西电影展观影】上周在天环广场百丽宫参加本届巴西电影展,观赏了这部今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获奖片。由于事先张扬的删减与黑幕风波,似乎令这场广州站的开幕放映也变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片名有着明显隐喻意味,开头姐妹两人在山中失散而彼此寻觅不见的场景也给人一种强烈暗示。然而,欣赏下来感觉相比起片名中暗示女性所遭受的忽视,这部影片侧重在姐妹情深这条线索上的叙事。剧本里充斥较多琼瑶剧的情节,令观众的关注点更多投射在姐妹两人跨越时空亲情纽带之上。这种方式自然是讨好观众的,要么是戏剧性的巧合(两姐妹在餐厅里缘悭一面),要么是明显的家族争执墓地妹妹父亲对峙),要么是极度煽情结局(找回信件姐姐女儿),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相比之下家庭社会环境里的父权压迫的主题却得不到充分的彰显,很多关键场景的处理避重就轻的处理。比如父亲对待多年后归来的姐姐,或者是妹妹跟丈夫透露自己入选音乐学院的一幕,焦点全用在人物情绪上,不断制造出“好看”的情节,从而削弱了这个绝佳题材的社会批判力度,险而沦为乏味无趣的八点档电视连续剧。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三):“不可见的女性”

  其实第一次听到这个《看不见的女人》的名字,乍一下子想起来的就是“不可见的女性”。

  电影虽然看起来是说姐妹互相看不见对方的人生,但归根到底女性还是“不可见的”,像两姐妹的母亲,是男性附庸

  正如映后女主采访所言,结婚对于 Euridice,无非是在完成任务而已。

  与丈夫Antenor之间存在爱情吗?

  我认为不。

  Euridice是千千万万个女性的缩影,这无关国籍,无关时代,过去或当下,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教化就是相夫教子——“你是想让我做一个家庭主妇吗?”。

  至于 Euridice 个人价值的实现?除了她自己和她亲爱的姐姐Guida,谁又关心呢?

  也只剩女儿那一句“那不是她的梦想吗?”

  Guida至于Euridice,其实像她灵魂之中张扬坚韧的另一面。

  而当得知Guida的死讯后,Euridice说是她们的父亲谋杀了Guida,这何尝不是父亲在谋杀Euridice?

  烧掉钢琴的 Euridice,从决定再也不弹钢琴起,就死了。

  生理意义上活着的Euridice,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但唯独不是她自己。

  回过头来看Guida的所有作为,恰是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

  没有“出走”的Euridice,与“出走”的Guida,正是女性人生选择的两个极端

  而无论她们出走与否,在男权社会之下,等待她们的必然是消亡的结局。

  (听策展人讲本片是中国首映,和巴西几乎同步上映,希望这样的影片更多啦!)

  (2019.11.22,♥中国电影资料馆♥)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四):超出预想的好电影

  超出预想的好。呈现了50年代巴西那一代人的故事。姐妹情、父权、梦想、生儿育女、生存,跨度60年的叙事。尤其是对于五十余年相互未能谋面的姐妹,那持续不断的思念与找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当妹妹到生命的最后,才看那这些年来一直被父亲和丈夫雪藏起来的,姐姐的来信;当找到姐姐孙女的时候,孙女说到:“你是钢琴家吗?我奶奶说你是世界上最棒的钢琴家。”言语不重,但l那种满溢的爱与对妹妹的自豪感迸发而出,在剧情的推动真挚细腻、动情。也许这是我们独生子女一代缺失并会特别感动情感

  姐姐因爱私奔,怀孕被男人抛弃,回到家中,但因私奔和未婚先孕,又被父亲赶出家门,并断绝父女关系。妹妹不知姐姐回来,姐姐在父亲的假消息中以为妹妹在欧洲。50年同一城市擦肩而过却未能相见。遗憾让让一切更刻骨。姐姐在生存和养育孩子的极度困境下,并没有依附男人,在踏出皮肉生意门前,想到了孩子,为了孩子和自己的尊严也选择了回头,做工人和保洁员两份工作拉扯孩子长大,虽在底层,但活的有尊严。

  妹妹不论结婚、生子、育子,她一直在追求自己成为钢琴家的梦想,这个梦想从未被丈夫和父亲理解支持。直到自己坚持努力下以第一名考上音乐学院,但面对的是父亲和丈夫的不支持,同时知道了姐姐死的假讯,一切仿佛都在破灭,期待的重逢,理想的实现一切都在灰飞烟灭。最后通过烧掉衣服和钢琴,在大火中抒发着放弃绝望

  这部电影原以为是女性导演,情感刻画很细腻,女性的独立思维和追求都被刻画的很深刻,并通过让观众成功产生对父权和丈夫的厌恶表达了对父权和男权的反抗,电影名《隐形的女人》在父权和男权下隐形的女人。致敬这位男导演,不愧为今年巴西最好的电影,也是巴西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票上为女一签名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五):寄不出的信件

  【❕下文严重剧透】

  映后交流环节,一位巴西观众提问,在深圳一年多,但没怎么看到关于巴西文化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不太了解巴西,还是巴西不太了解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尚且需跨越山海更何况陌生国度之间的了解?但这次巴西影展,就是提供一个窗口,让中国观众从现时巴西电影业一个小小切入点来看巴西的过去、现在。

  回到电影本身,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一对姐妹因为“一个错误”而不得相见。因为父母谎言传递思念的只有厚厚一叠无法寄出的信件,而收件人若非一次偶然发现,可能终其一生也不知道信件的存在。

  姐妹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阶层,但都面临共同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性如何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于妹妹较为优渥的生活,被赶出家门的姐姐的生活是凄惨甚至是悲壮的。一个独身的单亲妈妈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如何保障母子二人的生存,还有面对社会的压力——没有孩子父亲授权而无法为儿子办理护照,一同打工工友不经意说到“像你这种女人应该去别的地方工作”……

  与此同时,按照父亲期许成家的妹妹,一直想去维也纳上音乐学院,本计划先不要孩子,以免耽误考试。但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下来、养育,也一直没放弃自己的梦想。然而,当她以第一名通过考试时,丈夫却责怪她为什么不能在家好好做家庭主妇。在此之前,怀孕时,妹妹一直希望找到姐姐,丈夫近乎崩溃说,为什么不能多为孩子、家庭着想,要担心“一个死人”?

  姐妹都有着自己生活的祈盼,但因为种种现实桎梏,妹妹最后没有成为姐姐所知的钢琴家,姐姐至死也没能与妹妹相见。两人平行的、对彼此隐形的人生里,信件是姐姐存在的证明,是两人情谊如初的见证。只可惜,姐姐永远不知道,妹妹也一直在找她。

  写到这,也许会发现如果单单拎出姐妹俩的故事拍一部电影,多少有都市剧里的套路。因此剧中对1950年代巴西社会的呈现,以及女性个体挣扎,显得尤为可贵。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对个体的讲述,故事就缺乏张力。电影如果能对巴西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着墨更多,那就更好了。

  观影中体验不是很好的一点是,片中对两位女主故事时间线的安排不够清晰,往往镜头一转,就到几年之后,要看一会儿,通过人物对话才发现)。其实姐姐给妹妹写的信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提示,但感觉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另外一点则是无可避免,现场放映中对两处静音处理、加遮罩,主创人员也在现场,一时气氛尴尬,还有观众鼓起掌来……想起小时候和爸妈电视剧,看到男女主要准备接吻时,爸妈拿起遥控器换台,哈哈。

  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策展人Marcos说,片头片尾两姐妹从海边到山上那一段是对影片很好的概括。在山上,两姐妹走散了,着急呼唤对方,在没有回音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终于找到一起。就像那些寄不出的信件,最终还是把两人联结在一起。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六):女性主义

  女性视觉的电影,拍得中规中矩画面噪点明显,高对比高饱和,总体偏暗,浓妆艳抹,偏蓝绿色调一位朋友跟我戏称有王家卫的Feel。整体叙事平稳冲突如期而来,节奏颇快。其中几段主观视觉的镜头,迷幻而有张力。双线叙事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每个小单元都完整交代

  作为一部女性视觉的电影,我理解它对于男性形象脸谱化。但剧情上双生花的处理,显得俗套化,本身反差过大的人物设定,加上剧情有意地明示暗示“家庭”的含义揭示这部片主要为一部家庭伦理片,反抗的不是“男权”而是“家庭父权”。

  姐姐在回来后被父亲的谎言和暴力拒绝与门外,也切断了与妹妹的联系。家庭作为理想中避风港的破灭就在一瞬间。再到后来有潜在相遇机会时,却不再承认“家庭”这一回事了。在书信中提到“新的羁绊”和“新家庭”的字样,甚至最后继承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身份以“存在”层面上的转变,使其舍弃了过去,以一个新的存在,所以墓碑的矗立合理性昭彰。而这一切是围绕着“思念”与“家庭”中展开的,姐姐独立的意义是“家庭情感”驱动,这个家庭是儿子、相互维持的老妇人和“记忆中的妹妹”所组成

  妹妹则疑似是被安排与供应商的儿子结婚了,婚礼时,连接个吻都很不熟练。之后就是日复一日夫妻生活,妹妹做了一个全职妇女。全职妇女有理想在传统观念危险,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如期所料,矛盾应运而生,在家庭、谎言和梦想不停地摇摆。一个“噩耗”的忽然到来,将矛盾推至高潮,埋葬过去后,才开始真正应题的“隐形的生活”。

  不难看出,谎言和家庭是构成这部的重要要素,尽管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女性不友好”的镜头,例如直接的性别歧视、单亲妈妈的护照问题、出卖肉体换取资源等。这些细节明了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不高,但与我们主人公“压迫-反抗”的故事线关联不大。而家庭中的“父权”才是导致两起悲剧罪魁祸首,不难想象,即使其中妹妹的角色换成男生,也一定程度成立,悲剧的婚姻,无法自主选择的生育权(尽当然女性受到的压迫更强),迫于现实而放弃梦想等;而姐姐的角色则是“断绝关系”式的亲子矛盾,另立门户,不能与家人和解,舍弃“带着血缘”的身份等,这些换左男性也成立。当然,用女性人设,并加上一些当年确实存在的歧视,令到戏剧张力得到提升

  但这里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本片真的在探讨女性主义?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确实看到了当年的不公以及女性地位,而确确实实,家庭父权的威权也属于女性主义探讨的性别不公的一环。但影片的重点放在家庭上,并引导观众去思考什么是“家庭”,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还是那种“父权”的控制?这有点像我们在探讨原生家庭对于子女影响这个问题,而不是更宏观更庞大地去探讨女性在上世纪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所以末了,我认为将此片拉到女性主义上不妥(也许原作是),这部片更多的还是在讨论“父权”这种个人强权控制下对人性的磨灭的问题,而双生花最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情节也印证了这个残酷性。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七):拉美的故事总是一部史诗

  一部从姐妹青春贯穿至生命渐逝的女性在男权中挣扎的史诗。

  可贵的是,这部史诗投射的主体不是一个个体,也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两个个体,或者两个群体,她们一个挣扎于现实,一个挣扎于理想,同时又彼此牵挂依赖,姐姐是妹妹对于生活的根,是钢琴之外生活不一样的色彩, 妹妹是姐姐对于生活美好的希望,是身处黑暗中远方不灭的一丝微光,从这一点出发,姐妹又代表着一个完整的人。

  在电影刚开始,看到姐妹在床上关于姐姐与男友之间青春与禁忌的话题进行讨论并打闹时,并未意识到这部电影最终会走向如此沉重的结局。或许一方面电影所跨越的漫长岁月只能由如此沉痛的关于女性挣扎的史诗性的故事所填充,另一方面电影表现的沉痛也只能被岁月有所消解和抚慰。最终使得电影中女性为自由为生活的斗争在岁月面前能被更加客观的表现,不因一些瞬间的无力而显得柔弱,从而更有力量。

  回头再看,电影所呈现的力量感(也是一种无力感)不仅来自于演员的演绎和激烈的矛盾,还来自于很多意象的反复出现,这种符号化的表达使得观众即使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也能有抽象的理解和共鸣,从电影开始姐妹在海边望向基督山望向天际时,姐姐率先起身离开转向身后隐喻了姐姐之后的人生方向并不是朝着理想,而当姐姐一进入背后的山林中即开始呼唤妹妹的场景,对应着着姐姐后来跌入残酷的生活中时妹妹即是其呼唤的远方。另一边与姐姐在山林中徘徊不同,妹妹是站在山上面向大海时回头呼唤姐姐的,镜头的远处也能看到基督山,隐喻妹妹后来是在朝向理想的征途中不断回头寻找姐姐、寻找来自生活的安全感的,相比于生活的直接、粗暴,相比于丈夫新婚夜的毫无浪漫,妹妹更希望间接的听姐姐在床头聊着生活的鲜红与粗粝,此外无论爬得多高望向多远,终究得有人在山下等待才踏实,这人不是父亲,不是母亲,只有姐姐,可悲的是后来由于误以为姐姐早已不在在山下(发现姐姐的墓碑),妹妹也没有了赖以依托的根,理想的远方触手可及又不复存在。

  码头这一意象也代表着妹妹个人的强烈愿望,在不同阶段反复出现,每当其似乎将要达到目标即将从港口出发时,或是由于姐姐的离开、或是由于婚姻、或是由于怀孕被一再搁置,这时,便会出现妹妹独自一人站在阳光洒下的码头上抽烟的场景,加强了观众对于妹妹角色境况的感受和惋惜。

  姐姐用于掩饰身份的坟墓、妹妹焚烧姐姐的衣物、焚烧钢琴都是影视中经典的意象或手法,动机相对明显简单,不多提。

  直到妹妹婚后68年丈夫去世后整理其遗物时,打开那个装着姐姐寄给她的全部信件的保险箱,才象征着姐妹各自一生的挣扎终于了结,被男权封锁了一生的女权也终于得到释放,这种释放表面上是由于男权先一步逝去,但原著或许是希望借此让男权能有所觉悟从而给女性更多自由,这点从保险箱最终被唯一知道密码的女婿(男权继承)而不是女儿打开能得到确认。

  电影最后又回到姐妹年轻时在海边的场景,只是此时姐姐没有急着走回身后的山林,妹妹也并不像之前一般眉头紧皱的望向远方,姐妹两人就那么轻松的坐着,不时面带微笑望向对方。对于她们,远方不再是人生必达的出路而只是一种风景,身后也不是难以一人独行的炼狱而只是天黑后的一条归路,这大概是整部电影最美好的一刻,也是电影所隐含的一种乐观主义,某种意义上,岁月的长度总会带来一些乐观主义。

  关于拉美故事的史诗性,对于拉美文化了解并不多,为数不多接触的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时间跨度都较大,都和这部电影一般,喜欢在漫长岁月中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去讲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群体,注重时间的力量,又或者是注重人在时间中的力量。对此觉得很有趣,期待有更多了解的朋友能补充一二。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八):谁才是你的主权人?

  看不见的女人,毫无疑问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作为一个支持女性平权运动的男性,男女关系在我看来是严重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体现在“男性压迫,女性被压迫”上。而压迫与被压迫,在我的理解里存在三个层面:

  (1)低端的压迫,就是暴力胁迫。我只要在武力上胜过你,你就要听我的。比如奴隶与奴隶主、p民与政权。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者知道自己被压迫,但是无可奈何。

  (2)稍微高级一点的压迫,叫做服从权威。权威说的永远是对的,其他人不需要动脑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但是至少你知道,你不用思考是因为有权威在替你做了。所以理论上讲,如果哪天你不想让别人替你思考了,还存在觉悟的可能性。

  (3)最高级的压迫,叫做思想控制。一种意识已经完全占领你的思想,不需要暴力威胁也不需要权威来告诉你怎么做,你会自动去照着那种意识所要求的行为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外在的意愿完全变成你自己的意愿,而且你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没错,这就是集权(1984、bigbrother、nazi、大清……)想达成的终极统治状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前两种压迫都不能长久维系下去。暴力总有耗尽的那一天,而权威总有哪吒式的反叛者来反抗(当然,其实这已经够难的了)。但是思想控制这种最高级的压迫,真的是太可怕了。成功的思想控制只会导向两种结果:宗教或者邪教,完全取决于控制者本尊是求善还是向恶。这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

  回归电影本身讲的是女性和男性的关系这个话题。我认为三种程度的压迫同时存在。

  第一,暴力胁迫不用说了。强奸、家暴。几乎每个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赤裸裸的压迫。

  第二,服从权威的案例也多如牛毛。比如女人就是要相夫教子、要懂得为照顾家庭牺牲自己的梦想。想必很多女人在这一阵地徘徊犹疑之后最终还是放弃自己选择服从吧。比如电影里的妹妹,放弃了钢琴梦想在家专心带娃。父亲、丈夫的权威永远不会缺席。

  第三,我想重点说说男性对女性的思想控制。毫不怀疑的说,时至今日,所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地位远低于男性的女性,都是被思想控制了。想想所有自己深信的禁忌吧。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女性就有那么多禁忌,而男性没有?为什么女性就要三从四德、而男性就可以闯荡江湖?为什么女性的身体就是罪恶的就要藏起来,而男性无所谓?为什么女性乱交就被骂婊子不被原谅,而男性就是风流潇洒?在评判是非的时候,这些双重标准是谁建立的呢,又是为什么被建立呢?为什么总是限制女人多,限制男人少呢?双重标准背后的得利者又是谁呢?所有的这些男人对女人行为自由的干涉,不论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为了符合男人本身的利益。没有人有权力替别人决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个体本身,是其身体和心灵的主权者,且是唯一主权者。

  现实是绝大多数女性信奉并且按照上述严重不平等的双重标准来对自己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阉割,不仅阉割自己,还阉割别人(你的母亲、亲戚或者身边的姐妹有没有劝你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要好好照顾家庭啊balabala)。这种情形真的令人害怕。因为强如纳粹、强如苏联老大哥、甚至强如“某些不可说的神秘的东方力量”,都还没有实现真正严密的的思想控制,而男性对女性的思想控制早已炉火纯青。所以我想说的是,没错,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就是一种邪教,which 已经盛行了几千年。

  我既为自己身为男人而抱歉,又为自己不是女人而庆幸。我不知道在这样的黑色土壤下,一个女人要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挣脱掉邪教(权且称之为拜男人教)的压迫。不管男人女人,大家都是人,这就意味着你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说的与不想说的,有权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与不想做的,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与不想过的生活。没有人可以干涉你(你也不能干涉别人)。

  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说道:“凡是摧毁人之个性的,都可以称之为暴政,无论他以什么名目出现,也无论他宣城执行的是上帝的意志还是人民的命令。”

  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该有的样子。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九):9102年的艺术院线、影展开幕片,仍旧跑不了技术原因

  刚刚结束深圳场的巴西影展。

  作为开幕式影片,以及今年戛纳的一种关注大奖电影,再加之极高的分数。

  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满载失望而归。

  有展映的原因(通常的朋友肯定已经知道我在说啥了),也有影片本身的原因。

  不吐不快。

  首先,实在是没想到。

  现在11月底,再过一个月也就2020年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在深圳(一线)的一家艺术院线,展现一部在欧洲三大拿奖的艺术电影,居然还出现了“技术原因”?

  开场的时候,主持人提前打招呼,说一会儿影片中有两处技术原因,但不是展映事故。

  一听之下无意,后来一看才知道。

  影片中的sex戏份,全部做了消声+毛玻璃遮挡处理。

  真正这个效果出来的时候,我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平时参加的此类展映也不是很多,但这是我国的一线城市的艺术院线中,最好的几块银幕之一。

  相信过来的也都是有着极高艺术电影观影经验,以及对艺术表达有一定接受度的观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愣是让我有一种穿越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一大群人,在傍晚一人搬一个小板凳,来到村口,一起看刚上映的电影。

  电影中突然出现一个接吻、或者亲脸颊的镜头,成年人们立刻羞红了脸,转过身去,然后捂住小孩子的眼睛……

  完全无法想象在其他地方的影迷们,如何在大银幕上欣赏到一个完整的艺术电影。

  说愤怒吧,也没啥好愤怒的,毕竟影院也为难。

  只是感觉出奇的荒诞和魔幻,很多观众还为此鼓掌了。

  就是不知道掌声是何意了。

  然后是影片本身。

  本着来看一部具有拉美本土色彩故事而来的我,结果看到了一个世纪初8点黄金档的俗套国剧。

  这样的姐妹双生故事,国民见的难道还少了吗?

  从本质上来说,和琼瑶没有区别。

  最开始,姐姐妹妹和父母开心的生活在一起。

  姐姐遇人不淑,为爱痴狂出走。回来之后不被父母接受,严苛的父亲,嗫嚅的母亲,把她赶出了家门。

  妹妹后来越过越好,成家、生子、事业进展。

  姐姐越过越差,卖淫、弃子、贫民窟。

  姐姐给妹妹的信,被父亲拦下,一个也没给妹妹看到。

  中途姊妹两人带着各自的孩子,在餐厅错过

  多年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妹妹发现了秘密,拿着信件去找姐姐,遇到了姐姐的同名孙女……

  额,真的就没见过这种故事吗?

  印象中,似乎郭敬明也写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俩男的本来都挺好亲如兄弟,后来一个路子越走越歪,一个越来越好啥的,叫啥我忘了。

  脸谱化的父亲、母亲;俗套的拦下信件的情节;俗套的餐厅擦肩而过;俗套的多年以后式的结尾;俗套的碰到故人之后……

  一切的一切,都能在国产8点档苦情戏中找到对应。

  再来说被很多人赞誉的影像风格。

  这一点的槽点就更大了。

  之所以说是看了一部国产苦情戏,剧本只是一个层面,更多的也是影像层面的东西。

  任何一个可能煽情的地方,主创也都是十分自知且自觉,然后把配乐铺上去,怼上去。

  餐厅一场戏,配乐“先声夺人”,脑海里全部都是那激昂的配乐,极具戏剧感的场景,主创们似乎就是把意图写在了脸上。

  后面妹妹发现后一系列的动作,烧东西、烧钢琴,也无不都是这样的操作。

  在强烈戏剧冲突的桥段,辅以煽情的音乐。

  这种手法,是国产剧的手法,是《哪吒》、《烈火英雄》的手法。

  不应该是一种关注大奖得主的手法。

  主创映后QA还说自己感觉影片能拿到奥斯卡外语片……唉,也不知道说啥好,我只能说那还是支持咱小哪吒吧。

  然后就是被很多人吹的“巴西王家卫”头衔。

  首先我们要知道,王家卫的影像风格,最后的指向是什么?

  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影响层面上,而是要深入到影片的整体气质,整体气氛。

  最后留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每一个镜头的摄影是如何设计的,而是气氛和环境。

  是迷离的香港、迷离的酒吧、迷离的人物、迷离的大厦。

  而本片的所谓王家卫,似乎只有那抽帧、拖影、摇晃镜头、以及颗粒化的胶片质感。

  停留在脑海中的,也是在杜比厅大银幕上缺点被无限放大的所谓王家卫风格。

  如果这就是王家卫的话,那我只能说,B站还真就一堆王家卫。

  当剧本是一个如此戏剧性,如此转折、冲突激烈的时候,再加上也是一个同样形式主义的影像,一些似乎是优点的东西,也就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主创口中的、很多评论中提到的影片的女权主义,也在这样的情境下一干二净。

  全部都是脸谱化的人物,全部都是强烈冲突的剧情,哪里还能看出女权?

  也只是男性视角下意淫的伪女权罢了。

  更别提早已一干二净的现实感了。

  主创说,影片对照了五六十年代的真实巴西所做的还原。

  但这种精心设计的还原,也只是成为了影片的背景板,记忆中的贫民窟。

  而没有成为某种“现实感”,强烈的停留在观者的脑海中。

  不说戏剧化的文本+形式化的影像之下,没有所谓的现实。

  我们曾经说的现实,不是偷自行车的人那种欧洲纪实纪录片式现实,那也是贾樟柯式的现实主义。

  或者是白日焰火式的,保留了某种现实。

  说本片是现实主义,就和说《药神》是批判主义一样,完全的无稽之谈。

  该吐槽的也就这么多了。

  有对现象的愤怒,也有对被吹成佳作的平庸之作的失望。

  还有,对不点我QA,没拿到签名海报的小小不开心(哈哈哈)。

  《隐形的女人》观后感(十):我心中的戛纳最佳电影

  刚刚得知本片获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电影!!!bravo!!!好开心哈哈哈!!观影最后结束时和Guida的演员拥抱了,我对她说“This is the best film of my year”。没想到不仅是my year,还是year of 2019!激动!!!

  —————————————

  之前看了《看不见的女人》(The Invisible Life of Euridice Gusmao)的首映,这也是我在本届戛纳电影节看到的第一部作品。

  当影片结束时,主创人员们在掌声中站起来互相拥抱,灯光聚焦在他们身上,为每个人都铺上了一层银光。那一幕比电影里的任何一个镜头都更动人,让我想起来春夏在采访时说过的话:“我只希望这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而亮的”。我站在黑暗里鼓掌,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新的眼泪又坠了下来,只是这次眼泪不再是为电影而流。

  这部巴西电影被选中在一种注目单元(法语:Un certain regard)放映,和它同阶段入围的还有祖峰的《六欲天》。入围一种单元的作品,具有鲜,奇,新的特点。鲜是题材鲜有,奇是故事诡谲离奇,新是演员多刚崭露头角。这个奖项设立的目的便是鼓励电影人们不拘一格,突破自我,勇敢挑战。

  《看不见的女人》这个翻译并不能完美反应电影的主题,我更喜欢它的英语名的直译:Euridice Gusmao的隐形生活。戛纳官方曾盖章说这是一部“女权”电影,我现在想来也有这样的感受。

  影片描述了一对姐妹的挣扎人生。姐姐Guida明媚娇艳,妹妹Euridice恬静优雅,像一株双生花一样娇滴滴地成长在1950年代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妹妹是个一心想去维也纳学习钢琴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在父母授意下嫁给了一个初夜将她按在厕所地板上摩擦的野蛮男人。姐姐追求自由恋爱,却只能在未婚先孕后,孤身一人从希腊回到巴西。姐姐提着厚重的行李蹒跚着回到家,迎接她的不是拥抱和亲吻,而是父亲用拨过鱼鳞的手打来的一记腥臭耳光。1950年,社会眼里的未婚妈妈,和妓女没有什么分别。

  于是姐姐Guida离开了家,并且发誓再也不会回来。Guida对父母已经失望,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去寻找自己的妹妹。父亲骗她说妹妹去维也纳学习钢琴,于是她每隔几天就给妹夫家(电影没有写出具体地址,但结合后面来看很可能是妹夫家)写去一封信,向她诉说思念。当然,这些无效信自然是没有办法传达给她心心念念的妹妹,因为Euridice正过着一种比姐姐更加隐形的生活。

  Euridice的丈夫不支持她成为钢琴家,甚至会在她弹琴时脱下她的裙子求欢,将妻子视为自己随时随地发泄欲望的工具。Euridice的父亲刻板严肃,只会站在男人的角度责备她不够贤惠持家。在Euridice的生命里,男人象征着霸权和剥夺,是脚腕上无形的枷锁,桎梏了她的人生。梦想,对于那时的巴西女性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钢琴这样“高贵”的爱好,对于女性来说不过是求偶时增加的几分附加价值。于是Euridice一次又一次的反叛,又一次次的失望,漫长的岁月中,她几乎忘记如何欢笑。

  姐姐过得也并不如年少时幻想过的那样美好,恰恰相反,社会对单亲母亲的蔑视让她只能做最廉价的工厂体力劳动来换取微薄工资。但好在她还是乐观开朗的,并且幸运的遇见了一位女性挚友(虽然我觉得是挚友,但也有人说她们之间有queer correlation。可是我觉得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用一个词概括,Guida说 "Filomena is my mother, my father and also my sister." ),拥有了新的“家庭”。但当挚友身患绝症,Guida只能去恳求工厂老板借她钱去买吗啡。老板说,你可以用你的身体来换。于是,Guida点了头,带着耻辱接受了那一连串插入和拔出的机械化动作。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选择了以身体为武器换取她所爱之人片刻的安宁,至少这样的献身并不是毫无意义。

  后来的后来,姐妹俩辗转数十年,彼此思念对方,却从未见面。Euridice误以为姐姐死了,心灰意冷之下烧毁了自己的钢琴,封锁内心做了一个模范主妇。直到七十年后,Euridice已白发苍苍,在后代们的簇拥下发现了姐姐留给自己的信件。她读完后去姐姐居住地地方寻她,见到的却是姐姐的孙女。

  那是一张风华正茂的脸,没有鹤发,没有皱纹,眉梢眼角皆是俏丽风情,一如她记忆中的姐姐。Euridice用颤抖的手紧紧拥抱着女孩,喊道:“Guida”。

  孙女告诉Euridice,自己的奶奶Guida有一个钢琴家妹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着音乐。她问Euridice,这个人就是你么?

  Euridice不语,然后缓缓说,是我。

  影片里两个女孩都是社会里的隐形人。姐姐美丽大方却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下,过着底层生活;妹妹看似拥有完美的家庭,高尚的爱好,但除了姐姐以外,没有任何人理解她。乍一看姐姐好像更“Invisible”,毕竟从一开始她就被爸爸放逐,没有金钱也没有爱情,如同一株浮萍般生长在灰色地带。但电影之所以叫“Euridice Gusmao的隐形生活”,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妹妹那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实则早已千疮百孔。父权社会的压迫直接体现在了家庭关系的不对等里,Euridice的丈夫婚姻里充当支配者的角色,性方面暴力随意,情方面更是自私自利,他伙同其父亲一道瞒着妹妹,使得她们到死都没有姐妹相认的机会。古往今来,有无数女孩活在这样的婚姻里。她们没有话语权,也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嫁给一个男人,自己的子宫和双手就变成了他的附属品,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安分懂事”成为了一个女性化的标签?

  在这部电影里,男性蔑视女性的理想,打击她们的信心,以此换取社会所认可的“模范妻子”。而女性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鼓励。保守的妹妹看到姐姐盛装打扮去和男人约会,一面感到了罪恶,一面却支持着她的选择。姐姐也一直重视着妹妹在维也纳做钢琴家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只被两个人认可,另一个是妹妹的女儿。你看,女性,往往更能理解女性,我们共同背负着世俗的偏见和误解,因而更能理解彼此所承受的种种。

  可是现实中,我却觉得女性给女性带来的恶意要更可怕。微博上,豆瓣上,甚至QQ空间里,你都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背后散播另一位女性的谣言,说她整容过度,婚姻不幸,fake happiness。我甚至想象的到手机屏幕背后,这些可怜女孩对她们口诛笔伐的女性的羡慕和嫉妒,甚至不惜用“我朋友说.....”这样可笑的开头表达自己对他人生活的可悲臆想。

  本应该相互依靠,却相互伤害,女性之间复杂的关系值得更多的研究。

  讲述女权的电影有很多,但这一部是最打动我心的。电影导演很擅长调动观众情绪,我在最后妹妹和孙女拥抱那一幕哭得眼泪哗哗掉,结束了就去拥抱了演姐姐的演员。好喜欢这部电影!希望有更多人去看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