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是怎么废掉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是怎么废掉的?

2019-12-20 09:30:12 作者:曾少贤 来源:曾少贤 阅读:载入中…

人是怎么废掉的?

  经常有粉丝发私信问我,自己很想要变得优秀,想要拿奖学金,想要在职场上混出个人样,想要给心爱的人,更好的生活,有没有相对应的方法。

  其实,我很想回复,当然有,只要你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努力工作,保重好身体,时间是不会亏待你的。

  但实际上,如果我这么回复的话,连我自己也看不下去啊,因为太教条主义了,粉丝会觉得,我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跟我的距离,就被拉开了。

  好在曾哥也读过一些书,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作者查理·芒格爷爷就已经说了:

  

  

  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一定会尽全力,避免去到哪些地方。

  同理哇,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优秀,只要知道每天做些什么,就能把自己给废掉,然后把这些事情,给列入黑名单,尽量少做,或者干脆不去做,就可以的了。

  那问题来了,经常做哪些事情,可以让一个人废掉?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得出以下的几个。

  1,无意义的网络撕逼

  我最最最最最厌烦的一件事情,就是别人在和我谈论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我站队。

  举个非常简单的栗子:

  之前有位粉丝发信息给我,问我喜欢《奇葩说》哪位选手或者嘉宾,他说他非常极其喜欢詹青云,最不喜欢许吉如,然后问我是不是有相同的感受。

  我冷冷的回了一句:我谁都不喜欢。

  每次上知乎,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评价xxx?如何看待xxx和yyy关系不好?如何看到xxx和yyy在微博互相撕逼?

  这些问题下面,通常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xxx的,另外一派是反对xxx的,所以,这些回答即使有无数个回答,讨论来讨论去,只会使彼此之间的偏见,更加加深而已,因为喜欢xxx的人,就只会给支持xxx的回答点赞;同理,讨厌xxx的人,则只会给反对xxx的回答点赞。

  于是,无论你是喜欢,还是厌恶,你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更可怕的是,你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一旦付出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而获利的是谁?

  是网站,是APP,因为正是因为你贡献了你的时间和精力,你成为了他们的活跃用户,成为了拿给投资人作为炫耀业绩的数字。

  《狂热分子》这本书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

  

  当你不能掌控自己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管别人的事情。

  说到底,那些喜欢在网络上撕逼,或者是喜欢看别人撕逼的人,都是因为做不好、厌恶自己当下要做的事情。

  如果能掌控自己的事情,能够喜欢自己当下的自己,谁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啊。

  所以,请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读书,健身和工作这些正事之上,少去关注谁谁谁和谁谁谁撕逼,当然,如果你是靠和别人撕逼过日子,那就当我没说咯。

  2,沉迷于即时反馈的事物

  人最为舒服的一种状态,就是现在做的事情,下一秒就能收获满满的回报。

  所以,我观察过我自己,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要么是躺在床上,懒洋洋地刷短视频,从这个短视频,跳到那个短视频;要么是翘着二郎腿,百无聊赖地刷知乎,从这个段子,跳到那个段子;要么是琢磨中午吃什么,从肯德基,麦当劳,跳到木屋烧烤。

  做这些事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爽。

  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大脑不用做任何思考,就能看到那么多的小姐姐,可以看到那么多精彩的回答,可以吃到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太容易爽的结果,又是什么?就是满足的阈值越来越低。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只要屁股一坐到椅子上,脱离手机几分钟,我就感到非常的难受,每看一行字,我都会觉得,这行字,不够爽啊,每翻一页书,我都会觉得,还是手机好玩啊。

  于是,我越是沉迷于可以给我即时反馈的东西,它们让我一下子就爽了,我的满足阈值就越低,越低,我就越不喜欢读书,越不喜欢读书,我就越有时间,去玩那些可以给我即时反馈的东西。

  你看,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我为什么多次在文章中强调,如果你不是靠信息流软件为生,那就尽量远离它们,因为你实在干不过它们啊。

  经常有人问我,我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多毕业之后,都没有用武之地,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呢?

  我想,我们之所以要去微积分、物理、文学、是因为这些东西,不能立刻就能让你感到爽,正是因为不能让你立刻感到爽,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你的耐心,有了耐心之后,出了学校,你才能去应付工作、婚姻上的困难。

  所以呀,请多做一些反馈周期长的事情,读书、跑步、理财和赚钱、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你会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的。

  3,一心只想呆在同温层

  很多人羡慕我有着特别棒的执行力,每天都坚持写作,每天都看书,每天都更新公众号,每天都回复粉丝的留言。

  这些夸奖,当然都是真的,我都一一承认。

  而我之所以能够做到,除了之前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我是真心喜欢写作,不用外力的逼迫,我也会自动、自发去做的。

  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我周围的朋友,都太厉害了。

  有些粉丝过百万、有些年纪轻轻,就赚到了人生的第N桶金、有些实现了财务自由、有些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

  在没有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之前,我自我感觉是非常良好的,因为和同龄人相对比,我算是混得不错的了。

  如果我一直呆在同龄人的圈层里,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知道会怎么样吗?那肯定是坐井观天啦,觉得自己流弊爆了,认为今天努力一下下,明天和后天,就可以休息啦。

  这不就是人性吗?喜欢和差不多的人呆在一起,彼此取暖,彼此安慰和认同,谁只要敢走出去一步,就认为是对彼此的背叛。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呆在同温层里,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就不会接受到新的刺激。

  幸运的是,我通过互联网,认识到很多比我强的朋友,所以,我每天都在接受新的刺激,当我知道他们比我优秀,但比我还要自律和努力的时候,我都会暗暗地告诉自己:再不努力,再堕落,你的粉丝就要跟别人跑啦。

  为了避免我的粉丝跟别人跑路,我就只能继续看书和写作了。

  我曾经在知乎看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最相见恨晚的人生经验是什么?有网友写了这样的一段话:

  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位比你大10岁以上的朋友。

  因为他比你大10岁以上,所以,他往往比你经历更多的事情,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多元,更重要的是,他和你,属于不同的圈层,他分享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很多时候,会对你造成很大的冲击。

  而人只有在思想经历过冲击之后,才会有向上生长的可能。

  希望大家不要老是呆在同温层里,多睁眼看看这个世界。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我真的特别佩服李佳琦

  微信被朋友拉黑了,我却十分开心

  那些在大学懒散的同学,最后都怎么样了?

  安利3本超级棒的书,我通宵也要把它们看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人是怎么废掉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