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上礼拜有个小插曲。
我随口问了一嘴男朋友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他说至少30岁吧。这个回答让我非常不开心,两个人聊了将近一个小时。不满意的地方不在于他觉得30岁之前太早,而是生气他没有认真规划过关于我们两个的未来。
后来我冷静下来,承认我也有错,我太以自我为中心了。虽然我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但我心里规划过自己人生的,如果一直没有遇见想结婚的恋爱,那么单身到啥时候也无所谓,但如果他出现了,我希望自己26岁结婚,28岁生完孩子。
这篇没有选题,不是“如果30岁才有可能结婚,还要不要谈恋爱”,也不是“情侣之间怎样深度沟通,什么情况下把对方规划进自己人生”,或许可以说是我在用文字的方式和自己沟通、尝试和解。
说起来也奇怪,我一点也不恐婚,甚至可以说我是渴望婚姻的,我迫切的想要完成kpi,想证明自己是可以胜任这些角色的。
可能是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的缘故,一直以来我的人生轨迹都是可控的。尽管不确定因素很多,生活也时不时给我来个小插曲,但总得来说,是我理想的状态。
我对自己的认知也挺明确,我就是个没有太大志向、怎么舒坦怎么来的俗人,没有太大欲望,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买房买车存钱这种事情,对我而言真的不是特别重要,只是别人有那么我也争取有,是家里人希望这样那我就努努力让大家都满意。
可偏偏我又会量化自己的人生,要求自己的功课不需要考进前三,但门门都要90分以上。矛盾吧,拧巴吧,但我就这样过了24年,并且非常适应这样的状态。
隔天我跟两个小姐妹聊起结婚的事情,她们都跟我差不多年龄,一个稳定恋爱四年,一个在谈着“及时行乐型”恋爱。几乎同时反问我,你为什么这么想结婚?
我着急结婚吗?不急。
但“松弛感”这个词的确与我无关。
做个假设,无论我现在的男朋友是谁,是不是小也,两年内我都不会结婚更不会生孩子。作为典型的嘴炮狗,其实这几年我的每一个决定很慎重,我不允许自己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为什么渴望婚姻,我为什么会用一种考试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感情和生活。相比于跟谁结婚、生子、共度余生这件事,我更在乎的是,我的婚姻和事业本身。
想来想去,两个原因:
一方面,因为父母在婚姻里的成绩不及格,我潜意识里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完美的、恩爱的、没有磕磕绊绊的。不知道用补偿心理形容准确不准确,但确实有这方面影响。
另一方面,是我不相信自己能够长久且稳定的维系恋爱关系。长期以来,我非常抗拒亲密关系,很难真正信任一个人。比起相信爱情,我更认同道德约束和利益捆绑下的关系更加牢靠。
当我归纳出这两点原因以后,心情相当复杂。突然间明白了这几年为什么我的事业一路平坦,而感情却磕磕绊绊。
这段恋爱真的教会了我很多,哪怕有天我们分开了,我也可以坦坦荡荡地说,真心相爱过,没留下任何遗憾。他给了我很多力量,也让我更加信任别人,让我敢于正视自己的性格缺失。
其实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特别委屈我男朋友。面对他,我不断付出的同时,又格外理直气壮地索取着。
尽管他会吐槽我幼稚、矫情、总爱胡思乱想,但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从小到大缺少的安全感全都在他这里找补了回来。
“不怕失去,敢于拥有”这句话,以前我只能做到前者,现在终于也做到了后者。不需要铠甲,也没有所谓的软肋,这种感觉轻松且有力量。
我的青春期终于结束了。
今日作者
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