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的读后感大全

2020-01-30 23:4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是一本由李银河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8-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一):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刚开始看这本书觉得道理宏观比较大。

  直到今天,我奶奶去世了,我又翻着看下去,其实感觉这些篇幅的背后都有作者心路历程,作者用经历故事提炼出来一些东西容易让人觉得浓度过高。这些也只能看是否巧合有经历过或者能共情

  人就是一种平凡奇的生命,偶尔来到这世间,做一些事情,之后离开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二):悲观的入世观,和美人生主题

  跟佛学一样底层是悲观的入世世界观承认宇宙世界人生的无意义基础上,做人生的增量,即使增量相对宏观的无意义来说,微不足道,但相对微观来说,一点点的增量却也是无限。

  这个增量中,爱与美是最重要的东西。爱让人在平静空虚感受异动激情之美,美让人在平淡无聊中活得充实且有品位,追求爱和美是创造生命价值并赋予生命意义的过程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三):有共鸣,看懂了前段,却没看开后段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还没读完,但是有了很多共鸣,虽然知道我们很渺小,但可能年轻缘故,没经历过那么多,我不甘这样的渺小,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历史轨迹中留下哪怕一点点的痕迹,让世人记住我再长一点,我不想死,我想见证的历史,想看看世界变化,但我没有机会,我不知道以后的人类会怎样,但我也应该庆幸,比古人见到了多的多的新事物,见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世界。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四):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2019.8.26-8.30

  完全是看名字选的这本书,5天读了30%。多数读不懂,读不进去,所以选择暂时搁置,以后择时再看。有些句子还是蛮喜欢的:

  选择将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的生活方式。----- 离这种境界还差的远,选择都是痛苦的。

  人生就是一件蠢事接着另一件蠢事,而爱情就是两个蠢东西互相追来追去。----- 简直不能更同意了。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五):做一个世俗的出离之人

  “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感到对人生的眷恋在削减,过去让人感到兴致勃勃的事情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喜欢待在一个地方不喜欢四处奔忙,包括旅游观光,觉得与其舟车劳顿身临其境,不如看看风光片。还自我解嘲地想:通过专业摄影师之眼来看这些风景,或许比亲历其境更加美好吧。”

在李银河的《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一书里,重复出现了两次这样的感慨时的我不禁想:李银河,老了。原来老了是这个样子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六):唯有爱与美不可辜负

  这是一本所有人都应该去看看的书,至于能不能读懂在于不够孤独,在于你如何看待爱。

  经历了两段激情之爱的李银河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内心风暴,是指向一个人的激情没有固定形式,可以是婚姻庭、伴侣关系,没有固定的性质,它完全可以独立现实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存在。所以,当面对各种社会制约时,人没有必要压抑心中的爱。如果能对一个人产生爱的感觉,那这是一种幸运,是人生的礼物,是中了奖。李银河在书中写道,浪漫的激情之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只要是爱,就不是错。 “世上没有错误恋爱对象,没有错误的爱。”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世界微尘里,我还是想去好好爱一个人

  上班的路上把最后一点看完了。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去爱,幸福的生活的书。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很少看关于抽象爱情的书,但是从李银河的书里面,我看到了一颗微尘因为爱而美好。 爱情很美好的,不是锦上的花,也不是中的炭,而是日常生活中点滴美好与感动。如同春花秋月夏蝉冬雪,没有的话,春夏秋冬也未尝不可。 通往幸福途径在脚下,方向却在心里。去爱,去感受,去体悟生命中的美好,减少不必要欲望,幸福也没那么难。 昨天一个妹子问我,小姐姐会不会觉得生活很难。 我说,大部分时候觉得还是挺好的,少部分时候觉得生活是真的艰难。 虽然把世人皆苦,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但更多的时候,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能让我很惊喜,生出无限的希望和期待。 以前很喜欢李商隐的一句诗: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就算世界是微尘,我们也是微尘,还是要尽力去爱,去幸福,去好好看看这个人间,和心上人在街上走一走,方不负此生。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八):和一本书谈了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

  生平第一次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比邻悸动,最初读它是轻轻的翻阅,在看到说:“她中年时期有一日突然认真思考,最终发现人的渺小迟早会消失在宇宙中,不论是空气里,土壤里 ,风里还是任何界面,都没有你的一点痕迹,就像你从未来到过这世上一样”时,刹那间,曾躲在角落灵魂仿佛被惊起,犹如一滴水激起了那沉淀深海的儿时回忆,在转眼,不觉间已是泪流面颊,只因这等残忍事实,在儿时七,八岁一个时分便知晓了,犹记得那段时日终日无打彩,思及久时满是惶恐无助难过不能自已。若当时知道如此这般的不是我一个,大抵便不会那样孤独了吧!在后来读到共鸣处便喝之,时而仰卧、时而提笔有感只觉酣畅淋漓、关于宇宙、自然人性、欲望、爱情、性等一切的探索。它就像一个赤身裸体尤物让你欲罢不能的去发现那些身体私密本真虚幻,是肉体精神碰撞真实梦幻交融,或蹂躏或描画或一起升华,或站在高处与之共同俯瞰这大千世界热闹,但别超过十秒。我们说对生命的参透并不是让你出家,或是让你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只等落日余晖时,本书告诉我们所谓参透生命的本质,是告诉你在有限时间内赋予生命独特的意义。总而言之它是书,也不是书,在这场迟来的邂逅中,我所经历的是一场没有局限,没有理由,没有肉体接触,只有永久激情的柏拉图式精神爱恋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九):我就理直气壮断章取义

  【关于本书】

  初看很是惊艳

  对爱与美的追求 对存在的真实状态定义哲学想透的解读 宏观生命的无意义 微观生命的自我赋予 以及 乘兴而来 兴灭而逝

  但是翻下去 发现所有的篇幅都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理论 甚至在遣词造句上都存在某种相似

  呃~我有些不懂为啥要成册出版了 有点打脸 但转念一人生境界第一步 财务自由大概曲线救国吧

  【关于感念】

  看李银河的东西 第一次让我产生归属感 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怪人

  能从容谈人生无意义的人不多 能直言不讳所想所需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我从不关心那些所谓的国际形势 国家大事 经济环境 社会热点 时尚潮流 人间百态 除非我自身有这方面需求 我活得很狭窄 常常疑惑自己的生存动机

  我有时会觉得父母是一种累赘 我确我爱他们 只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让我觉得无望 他们对我爱意表达让我深感束缚 我知道自己活在一个舒适又扭曲的环境里 但我没有反抗勇气 或者说我自愿溺死其中

  我觉得我所缺少的不是思考 不是想透

  是抛弃世俗 走出去的决心

  独立支撑 自赋意义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十):伴着爱与美,作三万天的逍遥游

  “如果有来生,还愿像今生”,这是李银河在《微尘》中写下的一句话。到了这个阶段,李银河生命的通透圆融表现为“物质生活的舒适中和,人际关系清爽温暖,精神生活的平静喜乐。”

  全书内容大致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探讨存在。人类诞生之初,惊惧惶惑,艰难谋生,迷信宗教与诸神,科学祛魅后,开始认识人本身,这匆匆而过的数十载就是从懵懂清明开悟。宇宙时空无极,连地球不值一提更何况个体喜怒哀乐功名利禄?追求绝对意义只能自寻烦恼,所以出家人选择阉割欲求万事皆抛,将灵魂与肉身献祭给虚无,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保留欲望,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摆正位置,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适度自我赋值,找寻生命的相对意义,马斯洛需求层次就是很好的意义标杆,用开放心态感受生存之美。

  关于爱情,“爱”是天然矛盾问题,部分人对此持平等主义价值观,认为无论善恶美丑人人需要爱,但爱的能力需要培养,且爱情不一定在每个人身降临,它是偶然游戏,是一种幸运,陷入爱情的人还必须忍受激情与痛苦的炙烤双方情感质量不对诸如此类问题,但即便如此,在爱情面前,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话:人生苦短,纵情去爱。

  关于美的创造与享用,在李银河看来,美的创造是“作曲、画画、写小说”等,美的享用是“听音乐、看画、读小说、看电影、看风景”,艺术创作上,有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叔本华的个体无意识荣格集体无意识,尼采的日神与酒神精神、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等等,各种阐释千姿百态,它和美的享用一起,帮助人摆脱无聊与庸常,让生命诗意栖息大地上。

  按照李银河的生命哲学,个体存在不过是一粒宇宙微尘,但没有关系,我们依然可以在爱与美的陪伴下,作三万天的逍遥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