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土》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归土》是一部由梁本熙执导,王艳 / 陈伟伦 / 林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归土》观后感(一):10年前的一次偶遇
10年前,我在旅行途中看到这部片.连夜地看,却彻夜睡不着.第二天,听到团友在热切讨论该片.突然觉得,好片,总会让人记住~
10年的今天,借着发达的网络,真希望能找到更多这部片的资料。
《归土》观后感(二):黃土情結
在記憶中沉澱已久的電影,94年香港出版,96年看過至今,想不到相隔11年,才能再次遇上。黃土覆蓋的大地之上,拼湊着都市的彷徨、青春的暴走、歇斯底裏的生命呐喊;文化的交叉、心靈的踫撞,喚醒本性至善。
故事不復襍、情節不緊湊、畫面不震撼、拍得也不美,卻縂能觸動至深...
舒服,
原來是在裏面,而不是在外面。
《归土》观后感(三):值得观看的一部好片
无意间看到了这部片,开头的一个长镜头不错
。当你以为这是部古惑仔打打杀杀片的时候画风急转一下子变成了文艺片。头一回在香港片中看到了这中类型的影片。后半部分非常精彩,很有陈凯歌的黄土地的味道。很朴实演出,王艳青涩让人忍不住怜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去乐观积极面对种种困境怎么能生活的下去。到最后完全的融入改造自己,勇敢面对错误改过自新寻找心灵深处的归土。
《归土》观后感(四):不同时代下的《归土》
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人谈论得最多的想必就是“九七”,一个看不清摸不透的未来,他们对“九七”的到来充满畏惧和不安。我想,这部《归土》就是取材于这样的大环境,无论名字还是内容都隐喻着香港最终回归祖国的怀抱。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香港的一个闹市,镜头摇晃而富有动感,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蛊惑仔的江湖恩怨!然而,随着男“猪脚”的逃亡,我们一下子由喧闹的城市来到了贫瘠的黄土高坡。这是本电影给我的第一个冲击,反差带来的视觉冲击。《归土》以男猪脚的“归”串联全篇,从要回原来生活的地方到回归心灵深处,何处是归土!它向我们控诉了繁荣背后人性的迷失,也向我们展示了本性最淳朴的一面。它在唤醒我们心灵最深处的真、善、美,也似乎在向香港人传递着某种信息,这也许就是导演的本意!
时隔十多年,在这个与“鸡的屁”赛跑的年代,重看《归土》又有着一番不同的感悟。它带给我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自己,让我在名利博弈中重新定位,让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归土”!
《归土》观后感(五):歸土 (1994) - 難得
一個醉生夢死的香港古惑仔,劈死了一個警察,跑到廣州被公安射傷了腿,迷糊輾轉流落至陜北僻鄉,在那裡得到「改造」,最終回港自首,勇敢面對自己的罪過。回港之前,他賣了爺爺留給他的、自己一直珍而重之的玉佩,用錢買了一頭牛和人蔘送給鄉民。女主角問他:你的玉佩怎麼沒了?你賣了就為了買牛和人蔘?他的回答挺有意思的:不是沒有了,只是看不到而已。
〈歸土〉是一部有很多粗話的港產片,雖然大部分對白都是普通話,且大部分場景都在黃土高原,很有陳凱歌〈黃土地〉的味道。一開始就來一個「劈友」長鏡頭,再來一個「群歡」,意識大膽,以為這不過又是一部打打殺殺的無聊電影,接著其風格卻來了個逆轉,真是意外。老土的故事,表達的卻是一點都不老土的道理。人孰無過,問題是你有沒有勇氣去承擔、面對並改過。面對罪咎和逆境,我們大多都選擇逃避、逃避、再逃避。其實,只要明白當前所有境況都是自己一手造成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再選擇逃避,因為無論好壞,你都是獨自承受。沒有人需要對你目前的困境負責,只能怪自己;也沒有人能夠改變你的命運,只能靠自己,就像戲裡常提到的一句:天上下雨地下滑,各人跌倒各人爬。世間是公道的,人家處境比你好,那是人家過去修的福德比你多;看到人家比你苦,你要捨得幫,因為這是累積福德的一種方式。抱怨是沒用的,那相當於自己手裡只有五百塊錢,卻想買一輛法拉利,可能嗎?
如果不是工作的關係,應該不會(主動)看到如此港產文藝片,一部大家都看得懂、且有所啟發的文藝片,它還入選95年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