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没法出门,VR旅游助你行遍全国
新冠状病毒的爆发,导致2020年春节的街头显得异常冷清。这种久违的“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的感觉,让人不禁怀疑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我一直希望能够当个废物,在家里的床上和手机共度余生,结果发现我连当废物都不配,这日子过的真是太累了。”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当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人们无奈下选择宅在家里。
好在年货囤的够多,家里WIFI信号也够强,不然真的得在家里得上失心疯。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得持续多久。
春节期间,我们能到的远方最远不过家门口,除了自家爹妈以外,唯一有机会见到的就只有敬业的外卖小哥。
就连在客厅见爸妈都被勒令带上口罩,饭前饭后勤洗手被写进了家规,只要敢出门聚会就断绝亲子关系。
“我想上学,想上班,想去Eraa、Taxx蹦野迪,想去零度天气里看雪景。”
01
春节门禁,旅游计划落空
在2019年制定的春节旅游计划早就宣告落空。
还以为能和对象去感受一次长白山的雪景和莫高窟的风光,结果明明两个人的家就隔了两条马路,每天还只能对着手机谈一场异地生死恋。
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折腾的人,但是能够换个地方呼吸下新鲜空气,总好过在家里被微博上的新闻气到窒息来的强。
(四川九寨沟)
但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到处已经开始限制出境,各路段都被封锁,想要亲身到各大景区一览祖国风光显然有些困难。
像湖北和浙江,如今已经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当地的景点估计短时间都不会开放。
这个冬天我们没法再领略一次被白雪覆盖的武当金顶,也没办法感受宛如梦境的西湖雪景。
(杭州西湖)
好在现在科技发达,“VR+旅游”这一技术相对比较完善,大家完全可以在家就“踏”遍祖国大好河山。
(武当金顶)
02
“VR+旅游”的行前体验
在家通过VR体验景区,可以让游客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的看到自己从未去过的名胜古迹、酒店,然后便于游客决定是否要去该地旅行。
但是没有VR设备该怎么办?放心,这样的体验,也不是只有拥有VR头显的用户才能享受。
(云南虎跳峡)
在目前,人们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就可以看到整个景区。选择景区,点击区域,左右滑动图片,用户就可以720度的观察景区的全景,十分的直观真实。
人们在选择去某一目的地旅游前即满怀欣喜和向往,同时也充满未知和不安。
因此在前往目的地之前会大量的了解或查阅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做好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攻略。
在行前既可以做好足够的攻略,也能够避免踩雷。
(湖南张家界)
03
“VR+旅游”所带来的价值
“VR+旅游”技术,可以让游客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
作为实体旅游的补充,VR技术可以让游客在景区内体验到由于季节或其它因素而体验不到的内容。
比如,你可以在夏天看见张家界的雪景,在冬天欣赏扬州的湖光秀色,甚至还能做到不用戴口罩,到武汉看樱花。
(吉林长白山)
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降低出行成本。
不仅省去了交通费用,避免了舟车劳顿带来的疲惫,还能响应国家的号召,老老实实在家为祖国做贡献。
并且如今“VR景区”甚至还自带语音讲解功能,在欣赏景区风光的同时,还能通过语音了解当地的文化,最重要的是还不用担心被黑导游拐到景区小店里进行强制消费。
(扬州瘦西湖)
04
“VR旅游”并不孤单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VR旅游”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毕竟是虚拟的感受,没有办法在“旅游”的过程中和旁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只是独自一人看着孤独的风景。
“VR全景聊天”功能的出现,为旅游景点提供了VR全景社交。
不仅可以和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交流旅游经验心得,快速获得周边实时的旅游信息或需求相关帮助,甚至还能进行沟通。
(西藏纳木错)
并且更有VR全景直播这项技术,让游客可以更好的感受景区的风光,并且不必担心因为拥挤的人群,导致没办法欣赏那些自己没法探索到的角落。
通过盘旋在高空的无人机,再通过5G实时传回景区全景高清画面。
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带上VR眼镜,就能够让您体验到比普通VR更加生动,更加真实的实时全景直播画面。
点击阅读原文:
共计500+旅游景点,涵盖全国34个省、100+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任你观看!
世界这么大,有很多地方我们没法亲身去经历、去感受。
那些脚没法到达的地方,让眼睛带我们领略,虽然出不了门,至少可以让我们通过科技来过把眼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