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英格兰末日》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英格兰末日》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2-03 22:54: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英格兰末日》经典观后感1000字

  《英格兰末日》是一部由德里克·贾曼执导,蒂尔达·斯文顿 / 斯宾塞·雷伊 / 'Spring' Mark Adley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英格兰末日》观后感(一):萎缩灿烂

  去年看的此片

  对于颓废气氛我是拒绝

  因为我是美好共产主义

  现在回想觉得做作成份包围

  因为让一种废的感觉认同

  需要的是懦弱表现

  同样这些话语出自美好共产主义的我

  而我是拒绝

  是一种态度

  此片也是美好的

  他的美好在于他的灿烂

  人在彩色的调子中灿烂

  直言自语

  甚至萎缩的姿态无所谓

  因为人类的

  《英格兰末日》观后感(二):末世颜色

  粗粝影像质感丰富的彩色滤镜目不暇接的快速剪辑,晃动的镜头画面,拼贴式的末世景观战争杀戮废墟大火浓烟污垢,这是一场关于战争与毁灭的重塑。蓝色红色紫色白色黑色,这是一场关于颜色的实验,这是德里克.贾曼最恣意的作品,也是最暴力,最绝望的影像诗。

  半裸男人趴在平放在地上的裸男油画上自慰。男人拿着照明弹在破败,肮脏城市废墟里旋转踱步。晃动的紫红色滤下的城市废墟如同末世降临。不断点燃的照明弹是唯一的光亮,如生命短暂炙热。拿着防弹盾牌士兵试图维持秩序,但燃烧火焰注定无能为力。城市里上班族在暗红色的天空下快步行走,他们为工作奔波,即便末日来临。曾经一家四口在蓝天白云下的院子嬉戏玩乐,与如今警笛四起,烟雾袅绕,暗天日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戴着黑色头套的武装分子将废墟中的生还者一一处决。头上长角的魔鬼围着火堆跳着死亡之舞,深蓝色的滤镜,红色的火焰,刺耳枪声裸体狂欢的人群,种种癫狂的画面在极富节奏感打击乐bgm下快速切换压迫感十足。醉酒的男人脱光衣服与躺在英国国旗上的同样醉酒的蒙面武装分子做爱。赤身裸体的长发男人在污水横流,遍地垃圾的废墟中一边呕吐一边啃食手中的花椰菜,一旁垃圾桶内的火焰是他唯一的取暖方式。身穿婚纱女人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河边一点点剪掉婚纱,并将碎屑含入口中咀嚼,随后在紫与红相交的如同地狱般的天空下起舞,与爱人亲昵回忆和爱人被枪决的回忆诉说幸福与绝望。最后高举的火光随着木船前行微弱而无力。

  《英格兰末日》观后感(三):《英格兰末日》:我的思绪流云般暴走

  导演:德里克·加曼

  主演:Tilda Swinton

  贾曼,是一个我不认识诗人,在你的影像里,我读出你的图腾正在穿透纸背寻找栖地。——折录自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之笔

  影片黑白、昏黄、彩色几种色调中来回叠换,一如现实、历史与幻想的一格格轮转。

  加曼的镜头灌输给我们一系列诗性的意象:火焰,水洼,花园,荒地,废墟,大海,燃烧的房屋,广场的人群,还有黑暗。这些意象呈现出一种彻骨而绝望的末日感,一如片名所述的“英格兰末日”;然则,意象中的些许光亮还是无可遏制地涌将上来,那是闪光的回想缀连成的珍贵的胶片记忆,那是潜藏在英格兰废墟中的诗性的存在。

  男子踩踏巨幅画像中的裸体男神,继而又趴在画像上不停地自慰,就像一种精神拥揽“非实体”幻象的绝望的意淫。兀自想起一桩现实生活中的集体行动,曾有一批意大利同性恋“快闪族”自发地涌过大卫雕像前纷纷拍下裸照,在我以为,那何尝不是加曼所设想的现实拥揽幻象的意淫呢?甚而是一场更为盛大的牵系到“同性恋维权”的集体行动也说不定,且而还明智地借了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之名,想必这于加曼而言是挚爱的。

  《英格兰末日》,那是无力重建的废墟。战火浮生中,无处祭奠的亡魂在空灵而哀伤的芦笛声中须臾地躁动,彻响苍穹的雷声笼罩着这一座空寂的城。那是“人去楼空”的历史的惨痛,那是战争酿成的分崩离析的灵创伤。

  影片在镜头语言的把握上,我惊喜地看到了如拉斯·冯·提尔在《黑暗中的舞者》中运用过的手法:即关于现实的桥段呈现为手提DV式的抖动和虚晃,而关于梦境的歌舞桥段则力求画面平稳而持重。加曼在《英格兰末日》中亦是通过这样的手法,不仅在色调上做了相互异质的处理,镜头感觉上也同样以抖动(纪录片式)和平稳(剧情片式)来明晰地区分了现实和回忆。

  在背景音效的运用上,加曼同样展现了其天才的一面;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舞蹈的段落,画面在一个女人的独舞和一群裸体男子的群舞之间来回切换,中间还时不时地穿插入火焰、泪珠、烟等诗性化的意象镜头。这一段落采用了快节奏的配乐,而最值得称道的便是背景音效中那连绵不绝的枪声,它们契合着音乐的节奏及画面中舞者的动作速率,一记记冲撞着观者的心扉。这一切,恍若濒临绝望前的最末一场狂欢,生命如此恣意地在子弹前舞蹈,绽放出一种末世的暴力之美,猩红而癫狂。

  此外,影片还大量地采用了闪回、叠影、快进等剪辑手法,以此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末世之感。持枪的士兵,淌血的躯壳,漏过木板缝的光线,奔跑的火光,恐怖的枪支,乱魔般的群舞,大朵大朵的焰火。闪回,闪回,如此绝望地闪回,如此歇斯底里地闪回。还有孩子纯真的笑脸,花园里盎然的枝叶,暗黑色长廊中发光的婴儿车,抖动翅膀的蝴蝶,碎裂的镜子,步履蹒跚的小孩,大树下晃动的秋千。于是,钢琴声开始一格格流淌,一如灵魂的一次次回眸凝视。那是末日光景中最后的一瞬记忆。天空中忽明忽灭的流云,像上帝撕开的胸腔,狂乱而令人恐惧;一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的,人死前的最后一秒,思绪会像流云般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一座城市毁灭前的最后一秒是否亦是如此呢?加曼的影像果真如实地呈现了这一番光明弥留前的黑暗吗?我的思绪一如流云般暴走。

  :本片是对历史的一种假想,英德间发生了核大战,整个世界笼罩在核爆炸形成的红色烟雾中,到处是战争,到处是血腥的杀戮,人们开始迷失方向,陷入一片恐慌和无聊中……

  《英格兰末日》观后感(四):无可逃遁深入骨髓的绝望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表示绝望,或者干脆幸灾乐祸。”

  贾曼的电影是一种极端化的个人书写,他首先是个诗人,然后再是电影导演,他不用自己的电影讲故事,而是用他的电影写诗,换句话说,贾曼找到了新的写诗的工具:这就是电影。这也是很多看多贾曼的电影的人抱怨看不懂不知所云的原因。

  影片拍摄于1988年,此时的贾曼已经查出自己身犯艾滋病(1986年,《卡拉瓦乔》上映后,贾曼就已经向世人公布他的病情),这一点,使得贾曼无可避免的在自己的电影里表达“绝望”情绪。“绝望”,也是理解贾曼这部电影的一个通道。如果说贾曼的“绝望情绪”来自于他的艾滋病,那么这部影片的“末世”情结则是细化为同性恋问题、吸毒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暴力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战争问题、核问题等等激进的社会问题。

  影片以贾曼自己的书写(写诗,或许就是一首叫《英格兰末日》的诗)开篇,病中的贾曼开始其在“黑暗中的记忆”与思考。整部影片像贾曼以往的大多数电影一样没有对白,只有贾曼自己的阐述,而电影的画面正是其观念阐述的影像化。整部影片画面跳跃。闪烁。抽象。段落与段落之间交叉剪辑。为了便于理解这部影片,我将整部影片粗略的划分为四段时空,贾曼分别以不同的色调来呈现。

  贾曼的现在时空:低光低浓度的蓝色调,给人一种病态的感觉。这一段落主要展现贾曼自己在病中书写的画面。

  贾曼的回忆时空:高饱和的红蓝色调,怀旧温馨,来表现贾曼记忆中的来自家庭的幸福画面。

  英格兰的过去时空:低饱和的黄色调,犹如发黄的老照片,表现英格兰的各种问题:青年吸毒、工人失业、中产阶级麻木,给人的感觉是英格兰病了。

  英格兰的现在时空:高光低浓度的红色调,暴力战争画面,紫红的天空下的破旧废墟,整个世界仿佛被鲜血染红。红色是死寂,是末日。

  贾曼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呈现这几段时空,通过剪辑将这几段时空打乱、交错。

  有四段重要的交叉段落需要分析。第一段是开篇,贾曼写作的镜头穿插一光膀子男青年在一男性裸体画上自慰的镜头:还有什么比跟一张裸体画做爱并且是同性爱更绝望的事。为该片奠定了绝望情绪。第二段我称之为影片的高潮部分,在该段落中,一群裸体的女人的狂欢群舞与一着异装的变性男子的独舞交叉剪辑(这一段,可以看出同为同性恋导演的让·考克多的电影《诗人之血》对贾曼的影响),画外音是激烈的枪击声。这一段中,贾曼将舞蹈、音乐、绘画、诗等艺术形式融进电影当中,我甚至能看到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蒙德里安德结构抽象画的影子以及达达主义的拼贴、刮擦的效果。再加上画面节奏、音乐节奏、音响节奏的交相辉映,极大的将我震撼。第三段是手拿瓶子仰头猛灌水喝的男子与围着火堆走来走去的暴力分子的交叉剪辑,画外音是暴力分子的宣告,接下来是一段同性做爱场面,影片即刻安宁温馨下来,然后再是一段快速的“吃”的一组镜头的交叉剪辑:饥饿而绝望的男人与饱食而绝望的男人,画外音是政府的电台广播,接下来是游行队伍是防空警报。

  影片最后,贾曼的御用演员蒂尔达·斯文顿再次出场,该片中斯文顿扮演了一名逃跑的新娘,在旷野,斯文顿歇斯底里的撕扯着婚裙,无声的痛苦与哀嚎,无处可逃遁,无处可宣泄的绝望——因为绝望已经深入骨髓。。。

  在该片中,贾曼继续延续了其反电影的叙事方式:无情节,无对白,非线性叙事,这就必然导致贾曼电影的抽象性与先锋性。他要拍摄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我称之为心理的诗电影,不同于心灵的诗电影,心灵是感性,而贾曼是理性的,是建立在激情、先锋、尖锐、独立基础上的理性。

  《英格兰末日》观后感(五):《英格兰末日》比德里克·贾曼更狂妄

  题记:

  我留下脚印,让后人来追寻

  ――德里克·贾曼

  仅仅听这样的朗诵已经是一种享受,在《英格兰末日》里贾曼为我们提供了梦呓般的视觉享受。游走的笔,描绘着色彩斑斓的感官世界。笔端流露着思绪的涓涓溪流在纸上沉积,它的遗骸就是我们视野里的故事。

  谁被裸露,在冰河将你的体温凝滞;谁在鞭挞,想唤醒所有沉睡的魂灵。

  大地的暗面,爬满着蛆,发达的肌肉在死亡的折磨下碎若脆冰。

  文字,在脑海里建构英格兰的末日;影响却在支离破碎的剪接里问询观众的接受能力。

  可写的,永远只是个人的遗梦,可见的画框里,请你跟着我走进散着腐臭的旷野了里。

  先锋派的烟头总能点燃找寻者的火炬,那个在画布上寻找慰籍的男人是否看见那支硕大的焰火正在冰河的时代寻访生灵,贾曼,你是一个我不认识的诗人,在你的影像里,我读出你的图腾正在穿透纸背寻找栖地。

  在音画的间离里,我们听到良知的愤怒,被动的世界里我们像鲜花绽放随即枯萎、陨落。没有力量可以阻止世界的终结,那么,在尚有呼吸的瞬间享受极乐吧!在肉体的单轨滑道上感受濒临死期的滋味,没有人可以掠取你的本能,残垣断壁上的浓烟给你的方式抹上最后的热烈,天籁的音色将死亡追忆成为世众最后的弥撒。

  如果我们仅仅复述贾曼的思想,那么我们就是邯郸效步的蠢徒,先锋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笔的灵性,让我们进入注定的视框,如同采蜜的蜂子将花酿成蜜。

  创造和发现,在恶俗的时间占领午夜的梦境,让孩童手上的花朵不再散发刺鼻的硫磺味,让废墟上催出第一朵思想的花朵,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抹上朝阳的绯红。

  之后,便是徒劳奔走的夜色,砼,在焦虑里破碎,落泪的钢筋刺穿头脑里思维的轨迹,电波侵蚀我们清白的头颅,让我们在满目疮痍里跟随恐惧的步履,他,依旧不让你在暗夜里躲避,焰火到处,地狱的幽魂撕裂我们所有美好的遗存。

  死亡,是一个拥抱的姿势,在大地上游行的蚯蚓因为我们的残骸而肥硕。

  活着,在强权铺天盖地的喧嚎里,我们缓慢揪下自己的左耳,可,我们没有力气去揪下右耳,声音在铜绿色的思想里锚样的沉底,那刻,我想要一条蜿蜒的蛇,在我的躯体上吮吸,毒液将中和所有政客的话语,让我获得死亡永远的宁静。

  来吧,蛇,在化学分子式里你慢慢凝聚,在透明的针筒里每个颗粒都是凸现醉生梦死的良方。

  警笛残忍地阻止梦想。在我黑白分明的心上倾泄人子的鲜血,粘稠的液体烧着了夜空,行走的生灵带着暗记的高帽,我,看不清他的脸色,我只是发现他和幽魂一样苍白。

  幽魂的脚被文字谋杀,而他的脚站在头顶上,生命需要暴鸣的刺激证明我们比废墟里的尸体幸运,那被焰火灼热的肉块有着诱人的芳香。

  你饿吗?在灵魂的废墟上你的泪水将人形涣散,碎片。在冲天的火光里,遮蔽末世的阳光。

  夜,因为绝望而来,夜,因为失望而至。

  你想吹尽沧桑吗,让悠然的排箫成为混沌里的挽歌,孩子,只有音符,他们的在梦幻的世界里等候成年的死气让他们窒息,出生,我们为着和死亡的团聚。

  先锋派似乎让人们敬而远之,但当你丢弃概念你能在它所创造的音画世界里发现与众不同的世界,它曾经盘踞在你的脑海,在你的梦乡里和你舞蹈,先锋艺术家用他们的才智将幻念投影在你的世界,让你在不安里寻回文字的栖处。

  城市,是撒旦建造的浮华,在脂粉气的背后暗绿的浊水源源不断向河里排去,我们的子孙眼中的强盗,只能在锈迹斑斑的铁条上梦想绿荫覆盖着大地。

  他们将喝自己的尿长大,每一条的河流里都是我们时代的杰作,为了生存我们早已将的子孙推上了死亡的列车,我们只是一群奥斯威辛屠夫的后裔。

  血腥和残暴,来自索多姆城的使命,来自我们母体的血污和肮脏。出生就是屠杀游戏的入口,恶魔与我们如影随形。

  只有枪是自由,只有长着犄角的魔鬼可以自在的舞蹈,恣意妄为的魔鬼毫无吝惜将生命送入地狱。

  人啊!蒙面的人,你是否明白被你束缚的那人也是你的兄弟,冰凉的枪管不知结局的颓废,你在替谁行道,你在听谁的指引?!

  发生,在弹壳跳出一瞬,大地接纳所有的生命。

  贾曼创造了世界的末日,在那个裸体的男人身上所流露的凄凉让心灵震撼,虽然浮华的世界依然灯红酒绿,可是心灵的荒漠里我们早已死去。

  优雅的竖琴掩盖不住坦克的轰鸣,美丽的向往抵不过枪声的冲击。

  在杀害和被杀之间,只有政客和军火商是永远的胜利。

  影片的最后,在一位女性的绝望之舞里结束,回忆是无数张死亡的脸和枪声。

  婚礼的欢庆里总是有着悲凉,当我们走进贾曼的音画,那些带着头套的恐怖主义者正在占据我们的新闻,快20年了,贾曼已经作古,可是他的忧心依然游荡在现实里。

  在我书写的时候,不知道在阿拉伯,在以色列,在所有人的世界里,又有多少无辜的人倒在血泊中。

  世界怎么了,难道暴力永远是人类的宿命吗!

  最后,严重抗议倭寇再次阉 割了贾曼的,让他的作品不再完整,天生人子,无论头颅还是阳 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倭寇的作为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

  另,影片配乐的是《Nick Cave & The Bad Seeds》乐队的贝司手Barry Adamson,他贯穿古典和流行的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

  【附录:影片资料】

  片名:《英格兰末日(THE LAST OF ENGLAND)》1987英国

  导演: 德里克·加曼Derek Jarman

  片长:88分钟

  奖项:第四十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长片

  第十四届落杉矶影评人协会 -独立/实验影象奖

  2004年6月27日 星期日23时10分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Osama Kavka)

  此文首发于网易

  【原创作者版权保护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原创作者kavkalu(卡夫卡·陆)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私自转载,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后果。若需转载,须知会作者。

  除本人署名发布的坛子外,不允许其他相关论坛用于商业目的转载

  联系方式:kavkalu1967@126.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