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姻缘》经典影评有感
《好姻缘》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麦执导,碧翠丝·罗曼德 / 安德烈·杜索里埃 / 费奥多尔·阿特金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姻缘》精选点评:
●如果为结婚而爱是惹人一笑的无稽谚语,那么当今非诚勿扰世纪佳缘上岂不每天上演人间喜剧?!|真想至死活在候麦的电影里,永永远远的度度假,开开趴,吹吹水,扯扯淡,这尼玛才是绝逼的人森
●碧翠丝·罗曼德是我最不待见的侯麦女郎
●好姻缘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概只有后女人需要爱情,男人是不大需要的。所以女追男真的很沉重,不能轻盈的跳跃的那红感觉。侯麦的女主角都不是那种符合一切标准的完美美女,大概都有一丁点不太重要的小缺陷,但越看越美的那种。女演员的服装、尤其是项链、戒指、包等小饰品都随意但是那种隽永的不耀眼的美
●诶 麦麦这一次有点儿狠了吧~看得我好尴尬呀 QAQ 大概我和女主角的性格正好相反吧 因为过于自卑总是害怕这部电影的类似情节会发生在我身上。于是遇到好看的男孩子也是万年装高冷呜呜呜活该单身鳖。嘻嘻 不过至少尊严保住了
●comedies和proverbs 系列就是教我们不要做一个烦人精啊┐(‘~`;)┌
●好姻缘不在计划中。1982年的法国电子音乐很可爱。列车往返,日出日落,郊外田野上的光线、空中映衬的云彩变幻着,却像永远的风景。她的演出自然而丰富,一个外貌普通的艺术系女生,粗钝,倔强。最后她终于发脾气,结束了关系,在列车上看窗外时却忍不住笑出来,知道其实并不爱他,这计划较真可笑。
●闺蜜怎么这么好看!!!本来想在春假去法国前看完喜剧与谚语系列,最后还是等到了春假后的一个月 (╥╯^╰╥) 工作的小镇让我想到了阿维尼翁的石板路啊。感情的事真是不能这么自以为是吧。
●侯麦电影里的人物既有导演赋予他们的背景性格,也有由演员自己支撑起的独特魅力,于是同一个演员在不同故事中演绎的人物具有一脉相承的灵魂核心,从绿光中走出的Maria和好姻缘里的Beatrice在秋天的故事中继续讲述她们寻找爱情诠释自我的人生旅程
●故事略显平庸,唯在整体上置设硬拗的“婚姻牢笼”,却忽略了细节上的幽默趣味。侯麦下定义说,“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也能完成一个爱情故事甚至是婚姻故事,只需要具备某些必要条件我们称之为‘好姻缘’。”
●其实对律师这角色的嘲讽也很厉害
《好姻缘》影评(一):侯麦真的是最懂男人女人爱情心理的高手
女主角其实敏感又聪明,会这样一厢情愿地倒追男人(她认为自己没有主动,哈哈哈),其实是被自己的偏执蒙住了眼睛。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刻,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许并不是合适的,甚至不符合自己一贯的喜好,但是谁都有蒙眼狂奔的时候,这时候控制我们的是自己的弱点和欲望…
撇开律师苏瑞所处的富人阶级对婚姻的功利性要求不说,只要男方不主动联系就足以说明一切。电影最后明显有一丝是在和女主调情的意思,可偏又要否认,虚伪的男人啊。有选择权的人,自由和欲望都想要,就是这么简单残酷。
《好姻缘》影评(二):疗伤片之一
02年的时候看过,当时看得乐不可支,今天下午和姐夫唱歌回来,想着时间还早跑到南配殿挑电影看,又跳了这部来重温。《女朋友的男朋友》是我的疗伤影片,心情不好就会翻出来看,《好姻缘》虽没有到这种程度,仍然是我看多少遍都不会腻的。
回来的路上姐夫一边笑着一边说总算知道恨嫁女人不可思议之处了。一旦一个女人千方百计想把自己嫁出去的时候她的周围就建起了无形的墙壁,这堵墙壁是如此的固若金汤以至于对方的眼色手势动作言外之意一概觉察不到遑论旁人的好意劝告,或者说这道墙壁有这样的效果,不同颜色的光线照过来的时候都会被其折射成梦幻的玫瑰色,那么萨宾娜那种让我们旁观者骇笑的言语和想法也不能说是第四维空间的想象了。
《好姻缘》影评(三):好姻缘
攻读美术史硕士学位的莎翩,厌倦了做别人的情妇,决定将自己好好嫁出去。正当妙龄的她,对婚姻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期望一样大,总觉得有种种可能,可以由自己一手掌握。她看不起平庸的爱情:好朋友克拉莉莎按步就班的恋爱,前男友克罗狄平淡乏味的住家男人的婚姻,都是她不能够忍受的。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她经历了如同王国维所云的人生三境界的爱情三境界,只不过次序打乱了,可见她多么逆潮流:蓦然回首,那人却人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之后,在克拉莉莎的生日宴会上,莎翩结识了风度翩翩年轻有为的钻石王老五艾蒙,一心认定他是她的Mr. Right,加上克拉莉莎的推波助澜,简直认定他是逃不出她手心的猎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莎翩决不以为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她这么美艳这么聪明这么有品味,他怎么可以无动于衷呢?所以,在八字未有一撇前,她就主动发放无米粥的香气------还没开始煲呢。可是,她放下矜持对他的种种撩拨,似乎没有使他过电。不要紧,她坚信有朝一日,他还是会属于她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电话打了无数次,回应却没有一个。她最终上到他的律师事务所摊牌,只换来难堪的屈辱。莎翩以为爱情可以随心所欲,到头来却证明不过是南轲一梦(这恐怕是所有美丽的女子的一个梦),它不可能超越她的环境的掣肘。象其他伊力卢马电影中的女主角一样,莎翩转了一个圈,还是回到原地。
当然,象莎翩这样的一个喜欢收藏爱情的女收藏家,一次的失败自然不是世界末日。片首,她赴巴黎的火车上,有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和她几乎同时步出车站,却擦肩而过,我们的女主角心无旁鹜沉迷于自己的世界。结尾,同是上巴黎的火车,从头再来的莎翩坐在了他的对面。电光石火的一个眼神交接,导演暗示一段新的姻缘即将开始。那人看上去青年学生模样,他是艾蒙一样的金领阶层还是平凡的中产阶级?影片没有提示,但世上真的有美满的姻缘吗?
伊力卢马的《好姻缘》,一部妙趣的爱情小品。
《好姻缘》影评(四):原则的和非原则的,矛盾的和虚假的
女主口口声声有原则,但实际上是没有原则的:汽车上看似很有原则的要和男主保持距离、自顾自的批评家里人的品味,点菜时强调自己喜欢争论实际上却不断迎合男主,体现出其性格的乖张和矛盾。一切从其自身立场出发,这点倒是和她自述的“根据心情”很一致。“你有艺术家的气质”基本等同于“我们不合适”,男主很尬,这里也体现出法国人的绅士风度:即使我不认同你,我也尊重你的表达,不会当面戳穿你。
“我感觉我可以抓住他的心,但并不足够,我想要他向我求婚”,女主自视甚高。女店主教训了她:“你应该了解你能做的和不能做的”,等同于说:“你应该知道自己能做到的和做不到的,你的自我认知不清,你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你很差劲。”面对女主的武断和不成熟,女店主同样表现出和年龄相称的成熟和睿智。
“我希望这是真诚的”,知女莫如母,这注定是场闹剧。
女主求爱失败后怪女助攻帮倒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女主真的是“独立的”、“让男人崇拜的”,她为何会每次都被助攻所怂恿?最不负责任的是,自己求爱失败后却把责任推给别人,其所谓的原则荡然无存。
“我要他见真实的自我”,把初识的对方带回家见父母,换做是我也会感觉不自在。口口声声说对自己不自信,做出的决定倒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现在你会说我是阴谋家”,这样的反语十分贴切,补全了女主矛盾的形象。
女主很聪明而敏感,但太自以为是、自我认识不清,自认为能在男女关系中保持独立、把握主动权,其实她很矛盾、依赖、自私、傲娇,这样的女人怕是注孤了。
喜剧与箴言系列第二部,导演告诉我们:看清楚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就男主而言,导演为广大男性同胞声张了:我们不瞎,我可以说“我可能不喜欢你那种类型的美丽”。
也许是觉得能在男主身上看到自己面对男女关系的窘迫状态,也许能从女主身上看到自己的诸多矛盾,对这部电影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贴出来喜欢的台词:“我从未能面对我的弱点,去讨好年轻女人,那让我很难选择,所以现在我抑制住……但我还不能做决定放弃自由。坦率的说,如果我结婚(也许不会),也许某一天,我不仅想自由的选择我的妻子,还想有结婚的念头,至少同时,她也有同样的……”
我们都是自由的,单着是因为没有遇到,绝不是你不够优秀。
《好姻缘》影评(五):I'm getting married!
abine在和有妻子、孩子的画家情人约会完之后,突然觉得应该找个好男人结婚,这种没有合适的对象,先有结婚的想法,再行动的举动吓了好朋友一跳,对于好朋友问“你去哪儿找丈夫?”,“finding isn't the problem,I've always been good at that.”这句台词充分描述了sabine的自信。
可是sabine还是需要一个“principles”去找丈夫,好友告诉她唯一的原则就是以爱为准则,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sabine似乎认为“milieu出身背景”是一条原则,可是好友也不赞同。即使如此,sabine告诉了身边所有的人,她即将要结婚了。
在一次宴会上,sabine结识了风度翩翩的律师edmond,事后,好友告诉她edmond对她一见钟情,“Let's say he appealed to me.I don't know why.He's not really my type.”话虽如此,可是架不住好友的劝告,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主动给edmond打电话(当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会面过后,sabine越来越坚信,“handsome、young、rich、available甚至称得上perfect”的edmond就是“the only one”。即使面对母亲的质疑,她也毫不动摇。由此,她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妈妈,甚至说服了前男友(因为没有抱负而被排除)。
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她越来越主动而变得美好,在将edmond堵在单位后,她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结局,“我不喜欢你那种类型的美丽”明确表示现在不行放弃自由,根本就没有结婚的打算,所以才故意疏远她,可以想象这对于一直都很自信的sabine打击有多大,还好sabine恢复得很快“He may be a fine man.But he's not my type.”不喜欢他的声音、他的礼节、他的鼻子、嘴、皮肤,事实上我不喜欢任何一样,不过sabine似乎又迷茫了,又想到了画家情人,认为还是和他比较适合,除了有小孩。
片首,sabine赴巴黎的火车上,有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似乎对她有所倾慕,却擦肩而过,那时我们的女主角心无旁鹜沉迷于自己的世界。结尾,同样是在火车上,sabine坐在了他的对面。电光石火的一个眼神交接,导演通过这种含蓄的镜头、强烈的对比,充分揭示了sabine心理的变化,仿佛暗示女主角美好结局。
看电影时,我们会为sabine的行为和想法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在现实中、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同样犯着傻呢,或许这就是侯麦电影的好看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