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忘记他!
我相信,这一次,大家不会忘!
昨天早上醒来,看到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情绪直接崩溃。
哭了几分钟,把女朋友也惊醒了。
她问我为什么流泪。
我说,又悲又愤!
悲愤是因为,这场疫情的吹哨人,走了。
他不算什么牛人,从身份看,平凡如你我。
他喜欢吃炸鸡,拍抖音。
他只是一个普通医院里的,普通眼科医生。
他没钱,吃不起车厘子,连买个爱乐维,都要上微博吐槽说太贵。
他太平凡了。
平凡到只是一个普通医生。
但他影响力又太大了。
影响力大到在得知他死去后,几亿人为之哭泣,就像失去了一位朋友。
因为我们知道,他差一点就拯救了地球。
时间追溯到2019年12月30日。
那天,他看到了一份病人的检查报告,显示SARS冠状病毒高置信度阳性指标。
他本可以不用多管闲事。
但出于担心同学安全,他还是把这个消息,发到了大学同学微信群。
“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
他很谨慎,后面还修改了措辞:
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离。
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图片来源:南风窗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天,微博便出现了新型病毒的相关“谣言”。
因为是“谣言”,所以华南海鲜市场还在营业。
街上戴口罩的人近乎没有。
病毒携带者还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发烧感冒。
2020年1月3日,李文亮被定为“造谣者”,遭到处罚。
此刻假设一下,如果那时的警钟,没有被定为谣言,那么疫情还会爆发吗?
应该不会这么严重。
第一声口哨响起,是12月30日。
湖北一级响应启动时间,是1月24日。
耽搁近一个月的时间啊。
多少可以将疫情杀在摇篮的机会,就此错过?
所以李文亮那条微博说得没错: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也许就联系不到我了,因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
除此之外,他依然做出很多贡献。
首先那一声警报,在第一时间,提醒了部分人。
很多人提前开始做准备。
囤N95口罩,囤防护服。
以至于在病毒爆发后,不少人因此得救。
图片来源:南风窗
他提前看见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
他提前发现灾难。
他最先吹醒哨声。
可惜,这哨声被强行中止。
记者采访他以后,都会说,他是一个平凡英雄。
他太耿直了。
在当下的环境里,他见啥说啥,不知道“保护”自己。
哪怕是刚从派出所出来,他依然还坚守自己的立场:我没错,不是造谣,是在提醒大家。
图片来源:南风窗
记者问:“您强调了消息不要外传,但还是被传出去,以至被处罚,你怪他们吗?”
他说:“想开了,都是为了提醒别人。”
记者又问:“你还想上班?”
“嗯,我已经报了一线。”
“不怕吗?”
他说:“职责所在。”
可现在,他死了。
死于新型肺炎。
死于2020年2月X日。
死在不见真相的迷雾之中。
武汉,乃至整个华夏九州,都响起了哀悼之声。
“李医生你走好,我们都为你祈福。”
2月7日晚,有8名武汉市民自发组织,送吹哨人最后一程。
8辆私家车,打开双闪,围绕武汉中心医院,缓缓行驶。
8辆车,代表被训jie的8个人。
为悼念英雄,有人在雪地写下:送别李文亮。
有人在用雪掩埋,有人在用光呐喊。
图片来源:公众号“图兰书屋”
武汉中心医院,英雄离开的地方,也是第一声口哨响起的地方。
现在,那里门口堆满了鲜花。
那些并不认识李大夫的人,在鞠完躬后,不自觉流下了泪。
有人说:“我不认识他,但我知道,我一定要来。”
他们卸下口罩,吹起了口哨。
为送英雄离开,武汉的夜,也开始悲鸣。
静寂的居民楼,响起了连续不断的口哨声。
没有口哨的,也会打开窗户大喊:“李大夫,你听见了吗?你一路走好······”
送行的人,泪止不住的流。
此刻的我也是。
痛失英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悲痛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不能说的愤怒!
是的,不能说。
因为一说就是错。
王小波曾写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国家,叫花剌子模,是历史上一个神奇的国度。
当地有个风俗,君王只听好消息,不能听坏消息。
所以凡送去好消息的信使,就能得到奖励。
凡送去坏消息的信使,则会成为老虎的食物。
那么,久而久之,中亚古国变成了什么样呢?
王小波没有说。
但我们应该猜得到。
李大夫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话。
是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因为真相和真药一样重要。
现在李文亮医生走了,全民悲鸣,足以看出我们的悲痛。
恳求大家不要遗忘。
记住他。
记住他的敢言。
记住此刻的悲伤与愤怒。
口罩捂住了我们嘴巴,但捂不住我们的思想!
提笔之前,有朋友劝解我:你不用冒险的,互联网记忆很短,大家忘得也会很快。
我说:不,这一次,大家不会忘!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