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危机面前,有一些生存技能,会散发光芒。
爱看新闻有远虑的朋友,早早购入了足量的口罩和防护用品。
有囤积习惯的朋友,向我展示宅家期间做的甜点,每一天。喜欢手工的朋友,在我说“好想出去玩”的时候扔来教程,告诉我在家也很好玩。
一种困难,对应一种技能。
2020年注定艰难,后面还有个叫做“经济危机”的家伙,会找到很多人的头上。我猜平时月光的、经常嚷嚷辞职不干的朋友,这时都特别宝贵手里的工作。
毕竟世界乱了阵脚,你的房租也得照交。
于是,“理财”这项技能,目之所及之处,已经引起了广大朋友(十个左右)的高度重视。
“平时有积蓄太重要了!”、“我马上去买了保险!”、“我又打了一笔钱给我妈!”
用于危机时期保障生活的财产,相当于当代防空洞。
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别说理财是高收入人群才做的事,同样月入6k的小白领,一年下来,有人仍月光,有人开始买基金。
理财,简单拆解就是三件事。一记账,二存钱,三投资。
记账,看着轻易,好像花一笔记一笔就行了,其实要让记账发挥它的作用,得做到“完整记账”。
(?康康我的钱都是怎么没的)
01养成记录的习惯
最好把记账app放在最快能点开的位置,支付后的下一个动作就是打开它。
02分类每一笔支出
大部分的记账app都能做到,并且还能自创分类。这点为的是,清晰地看到每个月的钱都花到了哪里。
03月末回顾、记录
看每一个类别花了多少,有耐心的可以做成表格,或者直接截图存档。
04为下一个月做预算
根据上一个月的支出,给自己限制下一个月每个类别的预算。
很多人也知道存钱重要,但就是存、不、下、钱。因为不论把钱放哪一张卡,都可能花掉它!
想存钱,窍门一,月收入刚到手,立马把要存入的那一笔拿出来。窍门二,找一个比你靠谱的存钱方。
01最常见的靠谱存钱方——你的妈妈
时代会变,小时候妈妈帮你保管压岁钱的坚定,不会变。
02积少成多的存钱方——某宝的笔笔攒
你每花一笔钱,系统自动存一笔小钱,一年下来去看看,就跟翻衣服找到钱一样惊喜。
03帮你赚钱的存钱方——保险
定时存入,在投保结束或条件符合时,取出比存入的钱多很多倍的资产。我在25岁的时候就给自己买了医疗保险,28岁买了理财保险,当做自己的养老金。
有了点积蓄后,还有富足,就可以拿去做一部分投资。
投资,是为自己增加“被动收入”,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等到你的“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消耗,就可以提早退休了。
各种基金股票充满了不确定性,高利润意味着高风险,如果你不擅长金融运转,建议还是安安分分,投一些低风险的资。
我会买一些利率3.5-4.2%的理财产品,感觉利润增加的速度,差不多能与通货膨胀的速度相抵。因为工作的特殊,我收入并不稳定,所以都会买能随时取出的理财产品。
以前我们上学,总觉得数学没多大用途,现在想想,理财不就是数学问题吗?
世界在变化,但数学是永恒。我们的安全感,确实可以计算得来。
有本书叫《计算幸福》,美国投资加查理·芒格写的,他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在书里指出,数学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不止是财富,健康、美丽甚至幸福都有公式可参考。
人生也需要类似理财的数学态度:正确地投入时间、精力,等待回报。
这样的道理,数学老师早就教过我们,而只有面对生活真正的考验,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
疫情这场大考,太多朴素而实用的“答案”浮出水面,比如应该拨出时间锻炼身体,应该理性消费,避免成为“精致穷”的月光族,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并且热爱保护它,应该抓住时机去表达爱。
在不确定的时代,握住一些确定的答案,尽量平静地活下去。
_
你有“精神财富”吗?
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精神财富”;
相比起高贵,我更偏爱有故事的物件。
想听你说说,你和某件物品的情感与故事,
在评论区告诉我~
_
- - - - - - - - - - E N D - - - - - - - - - -
精 彩 回 顾
万万没想到,今年剁手,我输给了我妈
我好像得了一种谈不好恋爱的病
“我说句实话。”“你别说了。”
标星猫力乱步,以后旅行不愁
▼
▲
你的“在看”是我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