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锦集

2020-02-12 23:14: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锦集

  《传奇中的大唐》是一本由刘勃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奇中的大唐》精选点评:

  ●作者在解读几篇经典传奇文本,及他们背后有关龙女、狐狸、游侠等形象流变的同时,特别注意到了传奇中人物的姓氏和籍贯。在唐这个最后的门阀时代,一个人的郡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由此,作者推断,唐传奇中女鬼出现多于狐狸,是因为对那时的文人来说,娶一个大姓女子,远比找一个富有、美貌的情人更重要(女鬼可以有家世,狐狸则只能野生)。

  ●有趣好读,补了很多唐朝的市井人情知识

  ●梦回平康坊

  ●史料典故信手拈来,考证注解很全面,看的酣畅淋漓,不可多得的好书

  ●看书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位师者、长者在谆谆教诲,诙谐有趣,各种引申和吐槽,让人忍俊不禁。反套路,开脑洞。作者可真是个通透,有趣,自信的人呀! 看看就觉得撩汉,泡妹,人情,腐败...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会反思,修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思想与人性受限于时代,又超脱时代。 我这种人真读不了那种太专业的书,着实是感谢刘老师能写这样的书,绝对造福人类。

  ●作家派解读古人,容易迷信“永恒普遍的人性”。 学院派解读古人,往往长于堆资料,对世道人心却比较隔阂,说不出两句和普通人能正常沟通的话。 而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联想不断。

  ●今年上半年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页页有惊喜!从头笑到尾!

  ●@南郭刘勃 的新书《传奇中的大唐》是一本对唐代文言小说(即“唐传奇”)代表作品进行品评解读的佳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高度评价“唐传奇”,认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实唐代特绝之作也”。 对这些“特绝之作”,刘勃既揭示出原文那些“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之处,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原文;又能跳出一般普及读物就文谈文的框子,从文学、历史、民俗等多个维度进行解析,提醒读者注意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丰富意涵。 至于对小说人物性格、作者创作心态等等的爽利议论,对比中外古今的睿智调侃,则是作者的一贯风格和拿手好戏,是熟悉他过往作品的读者们所乐见的。

  ●古文晦涩难懂,且承载信息量大,阅读门槛和成本颇高。普通读者阅读古文多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同游览人文景观却无导游相伴,亭台楼阁都显得平平无奇。刘勃如同古文世界中学识渊博的导游,经他妙笔指点,楼台宫阙勾心斗角气象万千,为读者呈现出唐传奇背后的浮华世界。与刘勃初见于《读库》,后追随《战国歧途》《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及至于《传奇中的大唐》,畅快淋漓,欲罢不能,有此佳人佳作,读者大幸。

  ●整体还可以,在解读唐传奇名篇之外,里面还拓展了很多唐代相关的背景知识,里面加入的长安地图之类的也非常好。有些开脑洞的地方不错。但感觉作者文笔弱了点,有点想往幽默的路子上走,但文字的有趣程度没跟上。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一):唐之另面

  2019的第18本书。 还是通过读库的有关战国的文章认知刘勃。其古今驰骋的文笔,幽默讽喻的文风,使其文颇好读。 山盟海誓的爱情在改变命运的科举面前不堪一击;超越物种的爱恋敌不过世俗门阀的观念;江湖侠客的意气不容于庙堂政治的逻辑。 以并不虚构的传奇小说笔法,展现盛唐气象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 隐忍,不堪,算计,任气,唐诗之外的另一面相。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二):传奇中的大唐

  《传奇中的大唐》,刘勃著,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其实看书有个老问题一直没解决,到底是喜欢看啥就看啥,读些轻松的;还是哪些有用读哪些,捏着鼻子也得读下去。但出差就没这个困扰了,长途飞行,可以理直气壮读些轻松的书。十个小时航程,足够读完一本20万字的轻松读本。这本书即是。先讲“唐传奇”的故事,然后讲由此派生出的历史与文化,其内容既可引人一路读下去,又没有轻飘到毫不费脑子,因此恰恰好。还别说,那些著名的唐传奇故事如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毅传、虬髯客传虽然早就耳熟能详,但若讲起来还真讲不清楚。

  (公号:行云楼)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三):应该是《唐传奇》中的大唐

  这本书原本不在购书计划之列,只是当时当当搞活动,又恰恰在页面上推了这本书,所以附带买的。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传奇一类的故事,尤其对仙妖精怪特别感兴趣,《聊斋志异》、《搜神记》这些前前后后都看过,《唐传奇》应是在它们之后。当时看书名确实如作者所说,有一定的误导,没有好好看介绍的我一直以为是一本讲大唐风物的书,再加上“中国国家地理”这个标签,真没想到竟然是一本略带考据感的轻科普读物。

  这本书中谈论的《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柳毅传》、《任氏传》、《虬髯客传》都是看过的,只不过当初也就是当作一般的休闲读物,仅仅是看过而已,压根儿没去仔细推敲这些故事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所以刘勃的这本《传奇中的大唐》(应该说,这本书的书名应该叫做《唐传奇中的大唐》更为准确)为这些故事提供了一个不太离谱、比较让人接受的注解。

  这本书的文字整体来说是很潮的,当然你不能把它当作一部严谨的历史评论和分析的书来读,它只是从《唐传奇》中几个颇为有名的故事中延伸开去,把书中的人物还原在了那个时代具体的背景之下,比如门阀观念、女性社会地位等等,让读者能够更进一步地欣赏这些故事。

  当然,因为它不是一本严肃的考据读物,用于也颇有网络气息,所以不建议没读过《唐传奇》的朋友直接阅读这本书,最好是先行读完《唐传奇》之后,再结合这本书有一个更细致的了解,也能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唐传奇》这本想象瑰丽,辞藻华艳的经典作品。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四):有意思

  感觉读史太晚

  买这本书 是因为预算男神在读读库 我也买过来看 读到《窦婴与田蚡之死》

  当时正在看奇葩说 文章里面有一段辩论 是窦婴说田蚡骄奢淫逸 而田蚡也是脑回路清奇

  反驳到 我是皇帝的老舅 我不骄奢谁淫逸 倒是你 天天召集一帮子人讨论治国大策 不是想造反吗?

  当时觉得很妙啊 就买了刘勃的所有书

  当然最想买的是男神朋友圈的那本 战国歧途

  却不曾想先读的是这本 传奇的大唐

  光看名字 确实以为是说大唐盛世有多优秀

  没想到第一篇就是讲的男男女女爱情故事

  原来此传奇非彼传奇

  这是在得知老太去世后回湖北的路上看的 老人家寿终正寝不觉有多悲伤 路上看书都快笑出来了

  有意思 作者就是传说中的有才的网友吧

  文言文这么一解读 就像虎扑的一篇吐槽帖子

  这些传奇里面 我最喜欢的还是侠客虬髯客 红线 聂隐娘 真想看看那个卅三剑客图里 其它三十个都是啥

  莺莺与张生:包括礼教在内的一切社会规范,都有两重性:一是束缚,二是保护,突破束缚,则意味着放弃保护。

  霍小玉与李益:渣男不配有好结果

  李娃和荥(xing 我简直是个文盲)阳生 :荥阳生哭丧那段比赛我真的会笑死去,有男痴情如初 也是不错的

  柳毅与龙女:说龙很好玩

  任氏传:为何作者独爱这一篇?

  作者还顺带说了说科举

  书中可知 整个大唐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自由

  《传奇中的大唐》读后感(五):《传奇中的大唐》:脑洞与宕笔

  《传奇中的大唐》一书,是刘勃对唐代传奇的爬梳与钩沉,有点有面,互为链接。

  水面上的冰山,是六部作品,即《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三部才子佳人小说,《柳毅传》《任氏传》两部人类与龙女、狐女的爱情故事,以及《虬髯客传》这部剑侠传奇。

  水平面下,或为背景介绍,如消融中的门阀观念、初兴时的科举制度;或为同类旁证,如龙与狐设定流变的梳理、国家与权贵易势下剑侠本质属性的揭示。

  传奇文本,多有留白。复述过程中,刘勃每每大开脑洞,却又自圆其说,令人叹为观止。以《任氏传》为例,此作被有的学者称为情狐小说的开山鼻祖,不过多缘于题材与人设,也仅为唐传奇的二线名作。

  刘勃不以为然,私心推重,以世故人情观照,一番推演,别有天地。他认为,沈既济此作,素材出自韦崟的经历与郑六的片面之词,先天不足导致事关郑六的记载比较虚弱,让人生疑。他判断,任氏并非情狐,不过是个有心计的卑微女子,曲线接近韦崟,却又矜持以对;郑六傍人门户,对任氏与韦崟的种种作为忍气吞声,最终借机杀死任氏,并伪托之狐狸;韦崟所见即所得,信以为真,感怀之余,多次将之说与沈既济……

  不得不说,刘勃的条分缕析,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生命的真相。其间,世相之纷繁、人心之幽微,让身处初冬的我心生凉意。

  在我近十余年的阅读视野里,刘勃最擅宕笔,解读先秦与两晋,点评西游与金庸,一以贯之,多旁逸斜出,却闲笔不闲。《传奇中的大唐》同样如此。

  在《〈李娃传〉:放手的智慧》一章,刘勃解释将《李娃传》放到最后来讲,缘于它是后世才子佳人小说的模板,其套路代表着未来,随后写道:“当然,和一切广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一样,这样的故事可能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妨害沉迷其中的读者的常识感发育,使他们往往会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在《龙的传说》一章,刘勃叙述《续玄怪录》里李靖年轻时替龙行雨之后,接着写道:“这是个好心办坏事的故事。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夫人的儿子大概是擅自离岗了,本想找人顶班,却忘了临时工才是最大灾难制造者这个‘新闻铁律’。”

  在《〈任氏传〉:长安城第一只爱上男人的狐狸?》一章,刘勃讲述郑六与任氏“偶宿”分别,在坊门边卖饼摊等待宵禁结束,补充写道:“照唐初的规矩,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只能集中在东西两市,但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所以和很多不切实际的法规一样,执行情况因时而异。如果最近朝廷下旨重点打击违章摆设摊点,那有关部门就出来赶人砸摊,但平时法令就是摆设,没人理。”

  这种宕开一笔的写法,一下就把文意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境地。这些文字,颇见功力,也考验读者的水平,见山见水,自在一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读者以各自的经验参与互动及再创作。面对同样的文字,犹如面对同一面镜子,不同的读者以各异的阅历,赋予作品多重的含义,看到不同的世界。书本身也许是没有太多倾向性的,我们读出了什么,只是因为我们心里有。而这,恰恰是阅读的迷人之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