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刑》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死刑》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2-19 22:49: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刑》经典观后感1000字

  《死刑》是一部由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 马蒂亚斯·哈比希 / Rüdiger Kirschstein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死刑》精选点评

  ●這無情的收尾…,2016.09.21

  ●施隆多夫一切都好,只是个性稍显平庸

  ●冷竣,有如隔世。。

  ●war,子弹不会借过, 一视同仁的弹出框是一种学说历史火车超脱,唯见曾经前门后的人凭空夜访了云朵暖和快活过火疑惑蠢货华丽词藻组成破句只因念错,轮流着突然着落,军中的头条关乎事迹脆弱指名道姓拒载了相干的轮廓人面怎知何处去,菊花依旧笑秋风,刑上最好稳坐。

  ●7.8 流畅简练人物感情关系晦涩隐秘。献给我的老师——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影像语言很美,可以作为范本,但是华而不实,剧情空洞求爱不得的女主投奔共产主义同性取向男主战场失意,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不堪入目

  ●开头和结尾,一个是归,一个是行刑,一个是战争中的些许轻快,一个是战争中的绝对残酷,配乐运觉得都很棒。只是中间两人的感情发展,我总是抓不住

  ●改编自尤瑟纳尔小说《一弹解千愁》(Le coup de grâce)

  ●长久以来一直觉得一部电影好不好结尾实在重要。比如本片结尾就实在太屌,从中长景男主对女主执行死刑,到火车前大合照,上车,火车经过刑场镜头看到女主的尸体一气呵成。pleasure和death drive真是密不可分……

  《死刑》观后感(一):实际不是战争片

  看了点开头,才知道是以前看过的。不过还是看下去了,虽然已知道了结尾。

  这次是完全明白了。这片得认真的看,情感及情感变化细腻才能清楚

  。而且如果不小心看粗点,可能把最关键地方漏掉了。影片快结尾

  处,人在阴影处跑动的一段镜头感觉经典

  还要说几句,才想到里面的一个对话,可算是导演的一个伏笔。女主角苏菲

  上了男主角艾瑞克,但艾瑞克却总是拒绝姿态,苏菲因此不断地和其他

  男军官调情,常有过格之举动。战争环境中就她一个年轻女人,也自有特殊

  的魅力。艾瑞克去和苏菲的姑妈谈话,姑妈是一个有些神经质、没结过婚的

  老妇女了。她说要和索菲结婚的那个军官是近亲结婚的产物畸形缺陷的人

  (大概意思,懒得再去翻字幕了),表面小伙是很英俊的。艾瑞克

  没说什么,告辞走了。现在想,姑妈或许看出或暗示着什么。

  艾瑞克实际是个同性恋,和苏菲的弟弟有着暧昧关系。

  《死刑》观后感(二):氢弹级的黑白好片

  1976

  黑白片的力量好强, 也许是我最喜欢的施隆多夫作品, 也喜欢stanley myers的配乐,淡淡在背景浮动, 安神定气

  关于战争与爱情的电影看过不少了, 象这么有力的不多见, 有几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

  a.艾瑞克与苏菲争吵, "如果我要找女人,你是最后被考虑的一个", 晚上敌机来袭, 艾瑞克去给还亮着灯的苏菲关窗, 苏菲说:"你把生命看得太强", 艾瑞克神色不变的走到她面前, 拿着灯带着苏菲走到房外, 敌机一个炸弹就扔在了屋顶, 苏菲害怕了, 进屋, 两人在床上拥吻, 艾瑞克离去

  .艾瑞克去前线前, 与苏菲隔着门的对话,就是海报的这个封面

  c.拉脱维亚的雪天, 艾瑞克看着苏菲离去, "我知道她的性格, 不会再回来了"

  d.最后的点题: 苏菲的间谍身份暴露后, 被艾瑞克的德军部队俘虏, 在车站被执行前, 一个老头子跑过来跟艾瑞克说:"那位女士一定要你亲自动手".....

  很少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如此悲剧的电影,这是战争的悲剧还是爱情的悲剧?

  片首的一句台词已说明一切:

  quot;死亡来得突然,

  生存也是"

  《死刑》观后感(三):请温柔地击毙我

  Der Fangschuß。死刑。

  如果真的错过了这部电影,就永远也不原谅自己。碟的套封上是LE COUP DE GRACE,就是尤瑟奶奶的《一弹解千愁》。我是怎样辗转着,送了人又涎着脸要回来!

  施隆多夫向伟大的女院士致敬,但尤瑟奶奶并不领情。老实说,我也觉得施隆多夫并没有吃透尤瑟的意图,或者他有意曲解,像德里达说的“我曲解,所以我更多的理解”。

  于是,埃里克和康拉德,这两个有波罗的海血统的姑舅亲堂兄弟,一个德国贵族小军官和一个俄国贵族小军官,在里边儿,一个拉着另一个的手,想象战后找个僻静的园子一起生活,“没有别的人。”原著描写的,库尔兰战役间隙时不过四十来岁的埃里克,在他回忆索菲岁月时,也就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人,可惜演员太持重,太板正,严肃有余俊秀不足。至于索菲,符合书中那个“更像是康拉德的弟弟”的野丫头,平淡平静却风骚疯狂,适合叫俄国风格的“索尼亚”而不是法国味道的“索菲”。

  施隆多夫没有发挥,也许是太拘泥于原著的叙事,反而弱化了实质。76年的电影,导演选择了凝重的黑白片,用粗砺的画面凸显心理活动,却无法解释诱因。是的,索菲就像是巨大的石兽,而埃里克是冷漠的持鞭者,他无法摆脱被爱慕的困境。是谁给谁乱设圈套?是谁让谁陷入尴尬?这两个男女就是凑不成一对儿,即便他们以为,怎么也可以凑合上的。原著就对康拉德着墨不多,电影里的镜头更是寥寥。他还不知他身在旋涡中心,像个砝码,稍微有倾斜,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埃里克一直被纠缠,似乎有孤绝的戾气。他太自以为是,愿意在僵局中沉默。他做了一堆事儿,他觉得应该去做,而非出于意愿。他有于连•索黑尔的心肠,更比后者有深厚的背景。这个家伙,惟独和康拉德单独一处时,眼神温柔了,嘴角也不再僵硬,看康拉德冒冒失失地爬树,像一个孩子天真地张望另一个孩子。音乐流水倾泻,有人把战争的逼迫和物质的困乏抛之脑后。

  德国的演员们很严谨,无奈岁数上升了一级,画面缺少美型的动力。电影里好容易有个得体的角色,埃里克的“赝品”沃克玛•冯•普莱森,倒是俊小生一枚,演员Mathieu Carrière也不是第一次被施隆多夫启用,Young Törless,那该是他的处女作。

  有一个我认为的失误——尤瑟写了康拉德•雷瓦尔是个白俄,施隆多夫却把雷瓦尔伯爵家改成了DE REVAL,彻底法国化了。

  如果是苏俄来拍,说不定更得神韵。兰诺沃伊来埃里克,伊万肖夫来康拉德……我甚至感到那种形神兼备的高妙……

  尤瑟奶奶承认《一弹解千愁》的创作是基于某种事实,而且她追求不得的书商自恋地说了“她把我们都写成故事”,但我认为,尤瑟不是索菲,埃里克才是尤瑟。她有着埃里克的精神内核。伟大的帝王器的作家。

  《死刑》观后感(四):一弹解千愁

  很久没看尤纳瑟尔的小说了,上周末睡不着下了一篇她的一弹解千愁看到深夜,看到一半才发现三年前已经读过了,现在忘得一干二净。在小说里尤老太太依旧保持着她贵族遗老的优雅哀怨的风度,对政治与其说敬而远之不如说心有余悸。看她在序中不厌其烦的解释小说中这三位主人公高贵的爱情,又特意注明这种高贵并不是血统和地位的,就怕一向左倾的法国文坛说她为贵族阶级招魂。

  虽然尤老太是个公认的女同,可也并不妨碍她能洞悉掌握男人的心理和准则。埃里克,书中的主人公,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在没始开始讲述这段故事之前,只能是个心狠手辣的法西斯分子,坚定的右派,一切欧洲革命的最顽固的敌人。可尤纳瑟尔埃让他在自己的回忆中,慢慢退掉了伪装了二十多年的麻木冷漠的盔甲,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其实内心优柔寡断的少年。就像尤纳在自序中说得那样,埃里克·冯·洛蒙这类人的想法是言不由衷的,他害怕受骗,满腹狐疑,总想对自己的某些行为加以说明,而这种说明却是最有害的,他怕惹事生非,把自己包藏在坚硬的铠甲里,而真正的硬汉于是不穿这种捞什子的,他的自尊心不断抑制着他的傲气。当他在城堡里见到成年的苏菲那一天起,实际上就被那个女人所虏获了,只是他一直在不自觉的挣扎和否认,结果造成了苏菲和自己一生的悲剧。而对这种悲剧的认识,其实他早已认识到,只不过在后来的几次机会中犹豫反复。很难说最后他在火车站亲自处决素菲时他俩之间还有什么爱存在,似乎这情劫即使再轮回多次也只能以此收尾。苏菲用自己的死作为对埃里克的报复,而埃立克也在枪声中告别了自己的爱情和人性。

  苏菲无疑是书中三个人物中最美丽高贵的。虽然她有一段不经回忆的被强奸的往事,可丝毫不会在爱她的人中留下任何瑕疵和遗憾,相反,就像日瓦格医生中的拉拉一样,经历了蹂躏和屈辱的创伤后,坚强的她显得更加美丽。她与埃里克的相逢是她悲剧的开始,这个伯爵小姐,在本应进入社交舞厅的年季里却在受红军四面包围的城堡里与一群粗俗的男人中穿梭应付,在随时落下的炮弹中怀着绝望的爱情注视着自己的心上人。可她依然是城堡中的天使,即使后来为了让埃里克回心转意而笨拙的与别的男人打情卖俏,也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谅解。苏菲是坚强的,可她对埃里克那种漫长残酷的爱情不但伤害了别人更伤害了自己。对于她来说,外面进行的这场战争已与她毫无关系,所以她能泰然地看到自己的小狗被炸死而不动情,无视那些昨天还和她跳舞的仰慕者的尸体,甚至她唯一的亲人哥哥的死也让她无动于衷。当埃里克粉碎了她最后一次希望时,她其实已经死了。早年犹太大学生灌输给她的革命思想终于发生了作用,她离开了城堡,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朋友和亲人。当埃里克在战俘堆中找到她时,两人已经形同陌路。

  在书中,所有人物似乎都被笼罩在一种宿命里,就像那座被红军包围的城堡一样,曾经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已经消亡了,可主人公们明知道已经无法避免,还是优雅从容的与之一同灭亡。在以革命名义下的乱世中,爱情已经成为一种奢望,理想的破灭,朋友亲人的死亡,麻木得足以把这世上还剩的一切看得虚无可笑。所以当孔拉死的时候,没有看到他与埃里克重归于好或在朋友怀里欣慰死去的媚俗场面,与她妹妹一样,孔拉也在继续和完成他的悲剧,他诗人忧郁脆弱的本性本不适合生活在这样一个了无希望的世界,因此他的死在埃里科看来反倒是他的福气。死,在这样的时代中,成了解脱和渴望。

  海明威说过,世界杀死三种人,最勇敢和最聪明的人,如果你不是前两者,你也会终将一死,不过世界并不急着要你的命。当埃里克的回忆接近尾声时,你才会发现,埃里克正是这样一个悲剧的人物:面对已经解脱的朋友和爱人,他依旧要背负一个个沉重的十字架,在属于自己的不归路上独行。就像他在讲述往自己的经历后,发现自己仍然坐在通往西班牙或满洲里的火车上,在依旧兵荒马乱的世界中扮演着命运不由自己做主的齿轮。

  实际上,生活中我们大多属于第三者。

  《死刑》观后感(五):“不论女人走的多么匆忙,男人只需一跃便能赶上!”

  粗略的看了一遍那位传奇老太太的原著(很抱歉,对女性作者的作品真的鲜有兴致,或者说,对爱情题材的作品鲜有兴致),觉得施隆多夫的翻拍并不是那么成功,男主人公雷蒙的诠释似乎被影像束缚住了,人的内心独白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从单纯的影像上可以读到的。结尾,雷蒙表现的完全是一个冷血杀手,原著里至少这位军官在行刑的时候还不忍地回过头去,而在施隆多夫的胶片上我们居然看到的是一个远景,雷蒙头也不回的就让爱着他的苏菲命丧黄泉了。之后他们快速的上车离开,连雷蒙的一个面部特写都没有,任何情绪都读不到,如果单看结尾,还以为这是在表现战争状态下人们的冷血,连一个陌生老头还会颇具同情心的向着苏菲的尸体脱帽默哀,而雷蒙此时已经在镜头中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苏菲之所以让雷蒙亲自行刑,这其实是这个女人最后的“手段”,只要雷蒙在杀死她之后内心不时地生出一些痛苦和悔意,她的目的就达成了(原著的结尾在雷蒙的独白中交代了这一点)。这和张曼玉在《东邪西毒》所扮演的痴情女子里送欧阳锋那坛“醉生梦死”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是女人们的“默契”。但是,在电影中我们却无法得知这一点。在这里,我并不打算教施隆多夫怎样去拍电影,这个老头可能有自己的意图。反正我只想说,如果我是导演,一定会给坐在车上的雷蒙一个脸部特写,死死抓住他那张冷峻脸庞上的那双眼睛。

  影片三分之二的时间几乎都用于展现一个因爱生恨的女人的歇斯底里,这倒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爱情对于女人来说就意味着一切,苏菲那些耍弄的小伎俩在我看来更是稀松平常,利用另一个可怜的“第三者”向自己的爱人示威,试图挑起他的嫉妒心,然后像个孩子一般确认对方对自己的“爱”。可笑的是,当雷蒙只是不经意地在和一个女仆聊天的时候,“深谙此道”的苏菲却突然“醋意大发”,女人终究是女人,面对自己惯用的“圈套”,她居然还是会忍不住自投罗网。

  女人总是易于对那些对自己冷淡的男人充满好奇,进而产生爱意(这一点我倒是深有体会)。雷蒙对于苏菲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几乎击溃了这个女人所有的自尊。你能想象吗,当苏菲向雷蒙吐露爱意的时候,这个军官居然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这个男人似乎不允许有任何东西凌驾于他之上,他身上有着一种极强的控制欲,不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不论是战争还是感情。他似乎就是一辆有着强大自我纠偏能力的列车,一旦发现自己的情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迹象,就会狠狠的将自己拉回来。因此,他不容许有任何在其控制之外的事发生,他将对自己的要求理所当然的施加到周遭的一切。显然,他不能容忍苏菲用另一个男人对其“权威”进行挑衅,当苏菲自我放逐般的“变节投敌”时,雷蒙试图劝其回心转意,当得到苏菲斩钉截铁的拒绝时,这个军官竟能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这或许是他捍卫自己权威的一种方式。我甚至于深深地怀疑,莫非这个男人的控制欲要胜于一切形式的情感。

  在我看来,雷蒙很忌讳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面对男伴的死,他面无表情;面对苏菲最后的“挑衅”,他欣然接受,而且枪决的干净利落。或许这是这位军官在他的部下面前炫耀权威的一种方式,要知道自古希腊起,节制——就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一种统治者必备的美德。

  除此之外,苏菲的姨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但似乎很多人都将这个长相诡异、还有些神经质的老太太忽略了。这是一个没有结婚的女人,影片当中在苏菲与其的一小段对话中有过交代“你根本没有结婚”“我没有结婚是因为我还太年轻”。难道这是导演的一种“旁敲侧击”——得不到爱的女人只有那么两种下场——要么死去,要么变成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

  女人在自己的爱慕对象面前永远都是那么不堪一击,不论她绞尽脑汁使出怎样的手段。当苏菲与雷蒙隔着门互相倾诉的这一幕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我倒是想起了这么一首漂亮的诗句:

  “不论女人走的多么匆忙,男人只需一跃便能赶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