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瘾的世纪》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瘾的世纪》读后感100字

2020-02-25 23:58: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瘾的世纪》读后感100字

  《瘾的世纪》是一本由严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瘾的世纪》精选点评

  ●唉,我也想写出这样的书 最后那几段对工作挺有启发

  ●从微博知道了严锋老师。这本随笔有意思,讲的好多游戏什么的我都没接触过,算是开了眼界。有一些片段不同的文章重复了。

  ●原本以为会很深刻,会让人反思,读过才知道,啊,挺轻松的。₍⁽˚⑅̆˚⁾₎

  ●仿佛是一本经历类似成长路径人才读得下去的书。

  ●有些旧酒啊。。

  ●满满的年代感。

  ●之前在知网摸时候看到了《一个大学生简史》今天又陆续看完全书文字很轻松有种十年散文的那种惬意快乐感觉,回到了那个充满希望的时候。不似今日人们大谈AI、区块链的那种自空洞无物论调,这大概就是我喜欢的复古的未来感吧。

  ●有意思的一个“玩家”的故事,从自己的瘾说起,深入浅出。虽然也是热爱生活,但是和汪曾祺的很不一样,充满现代感!

  ●前面还挺有趣的,但是读到一百三十页左右的时候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严锋真的好有趣一男的

  《瘾的世纪》读后感(一):想起来一段话。

  杜维先生说,“一个大学教授如果没有写作,就说明他已经死了。他还活着,还在呼吸,但他已经死了,只有写作的教授才是活着的。”

  而严老师活在由王国维所说的“赤子之心”构筑的人生百“瘾”的世界里,并刷出了世界上最“富有盎然生机思想”的牙齿

  在严老师里,发烧友是值得尊重的,甚至是“非常纯净和美好的存在”,我想,这席话是建立在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在每一次沉迷的过程里最适合下的那个“上瘾的状态”,所以,他在把玩瘾的过程中从未曾与本体脱节。他带着一个充满好奇心少年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打量与学习着这个世界,而主体一直都是他自己。于是,每一个上瘾的过程,都变成了一次主动创造过程。

  对一件事物的瘾让我们变得不必谈专业出身研究,在上瘾中的我们是自由的、纯粹的。这本书让我更好地学会与“瘾”相处,并更好地理解“瘾”,理解世界,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愿共勉。

  《瘾的世纪》读后感(二):不知道取啥标题于是就hhhhhh吧

  看了两遍,再加上之前看严锋老师发微博说豆瓣评分又低了(hhhhhhh),特地来评分,还是想要写点读后感。但书现在不在手边,所以只能凭着记忆去写了。不得不说在双11的时候半价买这本书到现在看完让我又涌起坚持纸质书的动力,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我还是拿起了笔在字里行间里写起了吐槽弹幕,很可惜,这些弹幕不会像B站上一样在下次看的时候一条一条的滚动,但这也是件好玩的事情了——毕竟可能过几年我又会翻起这本书。

  最多的吐槽其实和B站上一样,都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手写了很多条,一点不累,也觉得严锋老师写的那些不管是趣事也好,他自己的吐槽也好,都值得23333,或者是一连串的hhhhhh,不废纸笔。其次多的吐槽应该算是严锋老师好流弊,怎么又在吹流弊了,不由得回想起了之前在豆瓣上看到的对这本书的评论——有几条大概意思是说在秀优越感,在炫耀。而我觉得这种酷酷的被描述的如此充实的经历,要说是炫耀也好,吹流弊也好,心中涌出一股浓浓的羡慕,羡慕并不来自于他对童年的飞机模型,对收音机的组装,对电脑游戏的了解的出神入化——也许用‘融会贯通’会显得不那么夸张,我的羡慕来自于他在90年代将一台厚重的电脑搬进复旦文科院研究生宿舍冠以“信息科主任”类似的头衔彻夜闷头打游戏的融入感。这种倾倒时间,沉浸在时间里面不舍昼夜的记忆,在20年后在纸上(也许是电脑上)回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算不上什么最难忘的,但是堪堪用了一本薄薄的书的长度,将我洗脑了。而我刚刚在宿舍打了两个小时的王者荣耀到现在也没到星耀,并且我还有点点自责怎么又开始玩起了游戏。

  我没有那种舍我其谁的沉浸于游戏的热衷,原因可能来自于我利用游戏来杀死时间,而他是热衷于游戏,花费时间。在网上搜一下严锋老师,应该会有很多很好玩的头衔,关键词可能有:西班牙吉他,HI-FI,计算机,飞行游戏,VR等。很多有趣的东西感觉都被玩转了,厉害的地方不是这些东西被玩转了,而是,用心在玩,真的是很酷了。换个角度,我在想20年后的我,我会有什么“头衔”,王者荣耀甚至上不了王者,微博刷了7.8年也没刷出个超过300的活粉,刷美剧也只是局限在了自己喜欢的那些情景喜剧里,若说上瘾,我的这些消磨时间的事情恐怕都沾不上边。

  非得说上瘾,可能刷微博围观严锋老师刷牙比较上瘾吧hhhhhhhhh

  《瘾的世纪》读后感(三):有趣的书

  昨天在严锋微博上看到他说一些人给他的《瘾的世纪》打1分,颇为吃惊。因为早前就知道这本书来自他前几年在微信、微博上发表的文章,全都看过,有些还看过好几遍,所以没打算买书。我以为这本书即使不是好评如潮,也不至于有人打1分,不禁好奇上豆瓣上看了一下,居然真的有4%的人打1分。再看看短评,排在最前面的都比较负面,并且貌似含有一些恶意,不少人还为这些负评点了“有用”。

  不禁觉得有必要写一篇书评了。虽然我不认识作者,但是他的微博是我每天必刷的。就从我的角度做一些点评吧。

  首先说一下不足。书里的一些内容确实偏老旧了一些。里面谈了很多游戏和电子产品,不幸的是这些产品换代日新月异,从文章里能推算出成文时间。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难道写这些的文章也会随之out?也许吧。

  但是我是如此热爱作者的文章。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我勉强算半个音响发烧友。音响发烧友这个群体鱼龙混杂,最大的特点是互相看不顺眼,都觉得对方的器材搭配是垃圾。但他们唯独对一个人非常尊敬。这个人其实不是发烧友,但在圈子里却有极高的名望。他叫辛丰年。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事,原因很多,这里不详述。而辛丰年就是作者的父亲。曾经有一个非常火爆的音响论坛电论坛,里面一位风云人物外号勃总,恃才傲物,见神杀神见鬼杀鬼,但他却为自己名字与严锋几乎几乎一样而自豪,并且为作者打磨过一款耳机,轰动论坛。可惜勃总已经去世。我曾经写过一篇几年他的文字(https://www.douban.com/note/707090950/) 所以我也对作者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只有音响发烧友或古典音乐爱好者也许才能体会。

  其次,我喜欢作者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不仅聪明,而且有趣。而有趣是我们最缺少的特点,即使王小波去世多年。

  我是如此喜欢在微博上看作者折腾。折腾VR,折腾耳放,折腾游戏,折腾电脑。就好比有人喜欢看别人打游戏一样(是的,这样的人的确不少)。有多少人人到中年后就开始丧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但是在《瘾的世纪》里,你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等着你,而工作太忙,琐事太多,分身无术。你怎么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呢?

  作者当年是高考状元,文理通吃。并不是中文系的人理科就一定不好。聪明人是一通百通。我相信作者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会是顶尖高手, 只是他当年选择了中文系而已。那么这种聪明人写的文章第二个特点就是,因为记忆极好所以能够广征博引,妙趣横生。这种广度不是一般的文章所具备的,虽然深度一般(但又有多少文章需要深度?上瘾的东西需要深度吗?)。作者的文章,就好像明仁小品,有一种旨趣。也像高阳的小说,东拉西扯,开枝散蔓,把所有的东西都能串烧在一起,妙不可言,言犹未尽。又或者像那位乐评人莱布雷希特,絮絮叨叨,没有什么秘密能逃脱他伶俐的眼睛。只是严锋没有他的这份刻薄劲儿。

  当然,作者肯定与刻薄无缘,因为在微博上人人都知道严锋是位谦谦君子,各种挑衅都能心平气和回应,或揶揄,或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绝不会恶语相加。

  所以这本书也同样是温润如玉,没有强烈的爱恨情仇,就像在温暖的下午几个好友在咖啡店里聊天。但是天知道,书里面上瘾的东西可都是毒药级的。

  对了,这些上瘾的东西,其实充满了浓烈的理工男的趣味(没错,作者是个中文系教授),或者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直男口味。我很早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我曾经推荐作者的公众号给不少人,结果女性喜欢的一个都没有。虽说在公众号里作者也讨论了很多文学以及文艺方面内容(比如他最著名的文章之一是论述哪些中文书不必读),并且文字凝练而风趣,笔力老到,但女性们的火眼金睛早就看透不可救药的直男的本质。在她们眼里,作者或者像我这样的粉丝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Nerd。活在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奇怪而自洽的逻辑。High点极其与众不同,高潮不断,没注意到旁边女性呵欠连天。

  好了,最后回到正题,我认为这本书在豆瓣上评价不出彩(我是指评分没有本应那么高),原因是和豆瓣的文艺范不合。所谓八字不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印象中游戏玩家、发烧友上豆瓣的貌似不是特别多。豆瓣被打上文艺青年(也许是文艺女青年)的标签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里,严老师未必能遇到多少知音同好 。我有时候琢磨,也许神鬼出没的微博可能更符合严老师的气质。在那里固然会遇到喷子,遇见杠精,遇到缅怀70年代的年轻人(奇了怪了),也会遇到据说前几天把严老师拉黑的厨子。但是,会有更多奇形怪状的有趣的人过去捧场。在那里,严老师每唱完一篇,下面观众一定会有人叫好,会有人呼哨,会有热腾腾的白毛巾飞过去。大家都乐在其中,大喊一声,过瘾!

  《瘾的世纪》读后感(四):21st Century——游戏的世纪

  今日刚刚读完全书,在微博上向严锋老师指出了原著的错字,老师还回我了,实在开心极了~

微博上和严锋老师的对话

  我本身就是复旦中文的本科生一枚,听严老师门下的师哥讲,他微博私信真的每条都看,老师的时间规划能力特别令人羡慕,玩啥都不耽误,着实令人佩服。

  严锋老师的这本小书是非常可爱的,处处可见着真性情,我以为不能用严肃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苛求它,而应当用挚友闲谈的随意环境与轻松心情去还原它——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由若干微博组合起来的,形式上它更接近于蒙田的《随笔集》,却是比之还要更自由的微博体——那时候你便会发现,这些小段子处处闪着灵性,也处处不乏真知灼见的聪明话。下面略摘引一二佐证:

  谈及外挂及其意义的外延——

但奇妙的是,男性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又是维持玩家把游戏玩下去的主要动力和他们乐趣的源泉。如果精通电脑技术,可以修改游戏程序,把自己的子弹和生命加到无限(让自己变成上帝?有一些公司和超级玩家也开发了便于玩家作弊的程序。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玩家是对此不屑一顾的。在射击游戏中,如果通过对电脑做手脚的办法使自己处于永远不死的状态的话,一切马上就索然无味了,游戏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一种单方面的破坏游戏规则。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结果暗示了人的某些非常根本的问题。哈姆雷特说: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当然要活下去,但是不能苟活(用欺骗的方式),更不能永远活着。死亡是可怕的,但永生比死亡还要糟糕;就如同没有真理是不幸的,但是如果有人声称他掌握了世界上唯一的真正的真理,那就更悲惨了。

  谈及游戏的身份扮演与狂欢特性——

数不清的“三国”类的策略游戏中,你可以选择做刘备,也可以选择做曹操、孙权、袁绍、孔融等等。试想如果你今天做自己,明天做自己的敌人,后天…这当然是一种精神分裂,人格谵妄。虚拟的电子空间是一个真正后现代的舞台,无政府主义猖獗的场所。在这个空间中,传统意义上的忠贞正义、真理、成规等等统统受到解构。历史被颠过来、倒过去地进行无穷次的改写。所有的界限都变得动荡和模糊不清。我们唯一看到的是欲望的汹涌澎湃,对无限的可能性的渴望无止境的选择,跨历史的狂欢。以往拥挤在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有限空间中受到阻扼的欲望,如今仿佛从所罗门的瓶子里全部释放出来一般,一股脑儿冲进了虚拟的电子游戏空间。这种渴望,一言以蔽之,就是游戏者们要做上帝。

  谈及扁平人物与连载分集形式——

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狄更斯小说中充斥着“扁平人物”,就是夸张的、漫画式的单一性格的人物。从连载小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扁平化是必需的,因为你不把人物的性格放大和特征化,等到读者在下一次连载的时候再遇到这个人物的时候,恐怕都已经把他忘个精光。同理,当“起点”模式遍布网络的时候,网民们不光是在小说中甚至是在他们发的一个普通的帖子中,也要挖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 有不少人恐怕会因此产生人心不古,精致艺术难以为继的悲叹。但是事情也有其另一面,且不说狄更斯是古今罕见的杰出小说家,所谓“扁平人物”,在福斯特那里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斯蒂芬·金谈到他对连载小说这种古老出版形式重新产生兴趣,并非出于商业上的动机,而是看到这为阅读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这有点像电视剧播放的情形。美剧是分集播放的,通常每周一集,在等待下一集的间歇中,观众会热烈地讨论这一集的剧情,人物的命运,还有未来剧情的走势。这是一个许多议题持续反馈和发酵的空间,而网络新媒体恰恰为这种观众的主体性和交互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另外,严锋老师在每章的结尾都非常出彩,精简短促的豹尾极其有力而引人入胜,各位读者阅览时不妨留神,笔者反复看了好几遍这些结尾,越看越是觉得回味久长,无一字可增减,涵义与外延又是那么立体而深邃。

  笔者一直觉得未来或说已来的21世纪是游戏的世纪(正如作者多次在文中暗示的那样),游戏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来时代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无论你对我的这个观点深感同意还是嗤之以鼻都影响不了那个最后的终局,请诸君拭目以待——然而正如房龙在《宽容》中开头所述的那个寓言一般,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古板而保守的,面对新的趋势与事物是带有巨大的畏怯与恐惧的,先锋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用自己光荣而可悲的死带领人们走向新的芳草地,笔者以为严锋的《瘾的世纪》带有高度预见性的先锋色彩,从“好大口气”的标题可见作者野心不在小,志趣不在浅,而从后文来看,作者正是有与之般配的一腔才情与识见。

  文中非常吸引我的是关于“游戏美德”的间接描述,例如交互性、多媒介性、有趣性、高分辨率……从作者的旁征博引中可见学术与经院的扎实底子,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明显想从这些框架中跳脱出来,用生动的生活经验与有趣的人生故事将道理讲得活起来,这是中文系年轻教授独特的优点,非常亲民,俗称可爱,老教授的文章你不妨去读读看,大部分我是看不下去的。我一直向往游戏的这些美德,并以为它是历史未来的趋势,顺昌逆亡,文学应当首先拓宽自己的边界,从形式到内容与游戏进行对话,事实上,早就有人致力于这个方向,经典一些的,有文中提到的纳博科夫的《符号与象征》,通俗一些的,有最近流行的《隐形的守护者》,包括我前年看到的《黑镜:潘达斯奈基》中的交互性情节,都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与领路人。我日后想在复旦大学当文学教授,就想从事游戏与文学的理论化研究,将游戏引入文学的殿堂中来,这本小书就给予我莫大的启发与信心。

  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孜孜不倦地尝试为文学下定义,而直至今日却依然没有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复旦大学金理老师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

这些定义就像是走夜路时候用手电筒照路,总能照亮那么一小处,但不要忘了无边宽广的世界仍然处于黑暗之中

  这说明文学是一个包容多元的体系,那么在游戏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里,文学可以扮演先锋的角色(事实上现代艺术早早地就有不俗的尝试与成果),让游戏拓宽文学的边疆。

  《瘾的世纪》读后感(五):你会上瘾吗?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碎片阅读,属于那种很休闲的书,能够给人正能量更有向前的动力,甚至带有一点自传的味道。我看完很压抑,这肯定不是作者的本意,这种感受来自我的内心,主要感觉这般潇洒沉迷,这般值得迷恋的日子在我生活中,完全寻不见,稍为自己感到伤心。(为了证明我认真看过这本书,122页第三行最后两个字似乎反了,并且注意到文中有三处地方是完全重合的,当然是出现在三个不同的篇章,可能是不同时候写的)。

  第一次写读后感,想着就依次像写读书笔记一样来写自己的所思。(阅读过程中无数次感觉自己不像话,好多书没有读过,好多名人没有了解过,实在自责至极,暗自许愿今后更要好好的读书,写写笔记,提高自己的文字判断能力)。

  书到手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小,内容不生涩很口语化,作者写作的时候或许口中还念念有词。当然里面涉及音乐游戏模型等等相关的知识,严老师看来这是常识,对于我来说这是牛人所作所为,天性环境使然,这既有时代性也不能否认具有群体性。

  文中根据作者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还有文中有些看似总结的文字,我根据自己的水平说一下我的思考(文中打引号的词可以闷一下何解,挺有趣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还记得造飞机模型时的每一道工序,这是一种怎样的痴迷。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用樟树籽做的那种“玩具炮”,现在让我说出它的具体制作方法不一定能那么详细的说出来。作者对于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以及小玩意都了然于心,这才是热爱,这才是正常的瘾。这些步骤写在书本上似乎不是给读者自己看的,而是像一个规矩的小孩在将自己的成就炫耀给读者,事无巨细。我反正是很能享受这种叙事方式,很欢快,很美好,过去同现在一样美好,总能也把自己带到过去,甚有然者,附身到作者身上,体会其中乐趣,只是有时一作比较就是内心不明而来的荒度童年感。我们90后吐槽现在的00后没玩过啥啥啥的,只会蹲着手机。或许那个时代的少年会认为我们90后没做过飞机模型,没做过矿石机,没有在外太空巡游拯救人类,我们又怎么会有趣呢?

  瘾的世纪只是全本书中一个小的短篇,里面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瘾的形成,最后感慨我们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是一种终极的无可救药的瘾。前面说到瘾是一种迷恋,是一种由于意志力不坚定而引发的个人问题。里面开头就举了一个事例实在有点骇人听闻,这样的瘾我觉得是与作者所说的迷恋是不同的,两者总能感觉到有种高下之分。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网络走向文学,在今天是文学走向网络。博客到底是一种私人的还是公众的?我在现实中,总能体会到一种矛盾,想写自己的内心想法诉说给别人听,但在写下去的那一刻恍然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是一种别人希望的自己的内心想法。我不知道是怎样定义一个私人写作和公众写作,传统的日记到今天是否还存在,至少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以后日记就开始是老师的作业,那时候写的好的日记甚至会拿到讲台上朗读,让其他学生学习,现在想来,我从小就不会记日记了。最后作家在网络平台上的粗口,可能只是一种合理的心情上的宣泄,表达自己的对于恶劣事件的一个态度,有时反而谈不上是网络式的非理性宣泄。

  看到作者的电子阅读生涯,不得不佩服震惊。为了游戏能够跑东跑西,机缘巧合下的杂志都是牛气哄哄的《Game Bytes》,我了解到原来还有一个科幻作家写过一个不可逆读的纪念长诗,可惜没有达成所愿。那个所谓的“中国古代文学宝库”的光盘,那个美啊,真想自己也能够拥有一份,可惜下面并没有注释在哪可以买到。作者在这篇文章表达了对这种电子“书香”的艺术享受,我似乎也会感同身受。我个人更偏爱纸质书一些,我个人认为纸质书未来会更精装,更有收藏品的味道,当然也会越来越贵。作者认为不必死守,尽管电子书销量早就遥遥领先纸质书,但是我总认为纸质书是有市场的。不过之后提到的读《三国演义》的意境,那是极美极美的,很有代入感,小时候看水浒传连环画也是放学后躺在大树下。把全部的图书做成知识的终极数据库,在高中时就已经听说,当时记得是用扫描机每本书都进行电子化。人类到最后会只有一本书吗?最后会只有一个书店叫亚马逊吗?我想是不会的,因为我坚信正如石油用不完的谬论一样,实体书不会被抛弃。总有些有情怀的人会守得住最后一家实体书店,这是我不想怀疑的。

  我震撼未来之书所描绘的电子书,这也让我对纸质书的信赖产生动摇,假以时日情怀也会被科技现实打败“收购”。很多人都想要的小玩意儿让在读的我振奋不已,我是还没见过的,这会告诉我什么是超人的力量,多么炫酷啊。激情英语中那个炒菜背单词的小男孩那段描写我不知道自己读了好多遍,语句很普通,但是在全书中这个地方最能吸引我,总会在这里顿一顿,回味当初的那个年幼的自己,也是十分惭愧。音乐简史我似乎看到一个牛人的背影,“世界上的曲子差不多已被我听完”,牛吧,我反正似乎是我做到一样,我回到宿舍就也装着样子听了几首钢琴曲,却是兴致缺缺,可惜意境一下子就没有。知音之交的万象,“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写过超越‘好’和‘伟大’的作品了,这是不仅埋怨,怎么又没有链接,噫嘘唏。类似于超级大脑的集体意识,这在我昨天看何夕的《天生我材》中的脑域一样,以后的脑力是一种赚钱的资本,众人的大脑是存储器,是处理器。微博是这种思维上的起点,它取代了百度,至于真正实现还是要科技的力量吧。我播故我在,直播的终级秘密,这篇文章我是全然看不明白的,毕竟自己不看那种全民狂欢的直播,偶尔看看大会直播比赛直播而已,关着弹幕看。改造身体最后两个问题真的有趣,极限美容节目我估计来不了中国,广电总局总要发挥作用的吧,希望他们先把严老师最后这两个问题解决在引进。文学3.0我是感觉到恐惧的,自己也看网络小说,但总会觉得除了自己心中的神作以外其余小说都是垃圾,我讨厌全民文学,特别是相互抄袭模仿。但文中举的例子提到这个时代有更多的奇思妙语,有许多精彩的市井轶闻,还有网友字斟句酌,这样的力量是是自己没有见识过的,从没思考过的。永生中的观点倒是平淡,古语中有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一是容颜不老,一是求死不能。我愿做那山大王,不吃唐僧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又多了一个安利,私家定理小说的文学性与电影的可改编性成反比。主要是由于自己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和视觉形象严重不符。那么怎么改编呢?凸显这种差距。科幻小说喜欢怀旧,人类越往前走,越喜欢向后看看,反思,获得某种平衡。一种是未来科技,一种是读者身处的现在和读者对历史的认知,两者自会有比较……

  书里面几乎每个题目都会有值得思考的问题,这越看到后面越来越不像是回忆,像是一堆问题集,等着读者去理解作者的想法,去站在作者已有思考上再思考这些问题。

  这本书你觉得好的话,你会通过这本书爱上很多的东西(阅读,音乐,尝试着了解一下游戏,还有一些自己放弃过的认为丧志的爱好……),你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会感到很励志,读着这些有时文皱皱的文字很温暖,很振奋有时又会很悲伤。

  觉得书里面要有注释,因为总有人懒得百度某些词,某些游戏。这本书里面无形中安利的东西很多,我想你会喜欢的,友情提醒,它属于休闲读物。自我感觉作者会有句话隐在文字间:情怀,懂不懂?希望你懂,希望你能对友好的东西也上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