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启与魅》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启与魅》的读后感大全

2020-03-13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启与魅》的读后感大全

  《启与魅》是一本由[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19-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启与魅》精选点评:

  ●利夫斯就像卡森笔下那些卑微地爱着却不被爱着的人,给卡森的情书有一种祈求的无赖的卑微,是倾斜的两地书啊。

  ●“人生回顾并不是从孕育到死亡的有序铺陈。构成回顾更多的是这里那里的片断回忆。”这本书是关于麦卡勒斯的很多碎片记忆。当然,但凡讲述,就有缝隙,透过这些碎片,你会看到一个生活中的麦卡勒斯。大学时候很迷恋的作者,我想说的是,我的期待有偏差。

  ●如果不是卡森的粉丝可读性不大,写的实在是没什么逻辑,而且无关的名字太多极易混淆。但我是卡森的粉丝,看这本书对她的爱又深了一些,好爱卡森~

  ●战争对一个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战争大概不会使品格洁白无瑕的人染上恶习,只会放大人性中的不足和缺失。Carson跟利夫斯在战争期间的通信其实还蛮情意绵绵的,看得出利夫斯也是个有才华(至少是有说故事的才能的人)

  ●英文原名为illumination and night glare,感觉启与魅虽然雅,但还是compromise了glare的原意。这一点是译者也注意到了的。然而因为是未完成的书,并且是口述,所以很碎片化,基本上谈的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关于真正文学写作,也是我最想看的那部分,涉及很少。如果喜欢作者并读过一些她的书,可以一看。

  ●只字不提孤独。

  ●在刚刚开始投入的时候,自传部分就结束了。

  ●这本评分好低,心痛。本来想打四星,加一星平衡一下。喜欢麦卡勒斯的朋友们必读啊。

  ●生活如此奔腾纷沓,好的不好的快乐的悲伤的,在回忆里翻转。就算只是鸡毛蒜皮,或是稍纵一瞥,外人眼里的庸常无奇、经惑无趣,而在他们眼里都是弥足珍贵,别有滋味和意义。这就是自传,平淡静持,恣肆随心,体会着别人体会不到的惊鸿掠影,追寻着埋藏于心的久远的回溯。卡森用着这种闲碎拼凑出她人生的闪烁灵光,她漫思经往,浸淫时昔。偶或谈谈感情,谈谈爱;间儿谈谈亲情,谈谈回忆;又或谈谈创作,谈谈经历……所有这点滴游憩,终成她人生最完整的注脚。如果单纯从读后观感上看,行文确实太散碎无趣了,而且趋于平庸阅后无所得

  ●为了这本书,把心是孤独的捕手看了一遍

  《启与魅》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启与魅》 短评

  【豆瓣鉴书团】《启与魅》 短评

  老实说,这部作品不太尽如人意,当然这只是自我感触,一家之言仅作参考,这是一部“三段式”的作品,传记+书信+梗概。也许这是一道美味,但不和我的口味,就像日料里的三文鱼,真心吃不惯!还有一个可能性是,文化的差异。当然, 作品中描写的孤独、焦虑以及与焦虑不断交织的过程,是需要一个人静静的去品味的,这一块是作者水准的体现,是值得品读回味的。

  《启与魅》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

  说实话,在读这个书的第一部分的时候我弃读了好长时间。高考刚刚结束后心里很浮躁,开始读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度都过程中脑子里想到都是其他杂七杂八都事,读过一页之后像睡梦一般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脑海里是一片空白,但是我反复好多次始终沉不下心去读。

  看完第一部分后本来是打算放弃然后在此狠狠吐槽一番的,但后来还是应该尊重作者把书看完,毕竟之前看过麦卡勒斯两本书,不相信她只有这个水平。剩下两部分虽然算不上自传但也在另一个方面让我们看到麦卡勒斯。三部分融合在一起看完后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只是勉强合格,方式太过平庸。

  《启与魅》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孤独的猎手

  18年上半年读完《心是孤独的猎手》,阅读体验很棒,但只读一遍还是觉得懵懂。《启与魅》的附录一《哑巴》提纲像是人物小结一样,帮助我们再次理解小说的内容,或者直接看开篇的小说的序言,把它代入,再去看一遍小说,也许一切都会明晰。而这本自传的其他部分,或许更需要要我们脱离作品去看作者本人。

  启

  启示是很神的,作者也解释不了;不看评论。

  35 “启示源自何处?于我,即源自长时间的探索,同时让自己的灵魂随时待命。然而启示出现时如电光石火,像一种宗教现象。”

  家庭观强烈;

  67 “我们眼里看到了太多的屈辱和暴虐,不是对身体的施暴,而是对人尊严的野蛮侮辱,折更糟糕。”

  70 “任何东西,任何人,都不是留不开的。”

  待续

  《启与魅》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卡森.麦卡勒斯,她的名字叫孤独

  卡森.麦卡勒斯,她年少成名,22岁就写了《心是孤独的猎手》,在文坛备受瞩目。然而她也饱受着疾病的折磨,15岁患风湿热,29岁瘫痪,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痛苦的事。

  在《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本书中,我们能感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孤独,仿佛空荡荡的午后,阳光直射进来,外面喧哗一片,而你始终孤独一人,你长大了嘴巴,对着屋子,啊啊啊得叫了几声,却连回声都没有。

  孤独我感同身受,但是,卡森有利夫斯,全书有三分之一是他们的通信,能看到两个人的相爱,这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可是结局并不如人意,命运还真是无常,给你想要的,再抢夺过来,你孤身一人而来,让你欣喜再让你失望,最后,你还将孤身一人而去。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也不喜欢《心是孤独的猎手》但是孤独的感同身受是真的。)

  《启与魅》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比较水的自传与评论

  上周拿到书很快就看完了,拖到现在才写评论是因为没什么好写的,总感觉作者没写完,时间线有些跳跃,要对照最后的生平年表来看。还有就是自传本身的内容极其少,有很一部分是麦卡勒斯夫妇二战期间的你侬我侬的书信集,然后是《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大纲。

  如果想了解作者创作的心理历程之类的,事先想象她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才会写出那样的绝对孤独感的书,这本书估计会让你像我一般感到有些失望了。麦卡勒斯在自传的第一句就写道:我的生活里差不多全都是工作和爱,谢天谢地。所以。。。麦卡勒斯应该属于天才作家的那类了。也许正因为是自传,卡作者的形象是扁平的,只能看到想展示给读者的那面,其实也没有,从头到尾都是一些很小的琐事。在亚马逊上查这本书评价也不高。但意外收获是从文中提到的作者交往的美国和欧洲的朋友圈,有一些知名的大作家,还看到玛丽莲梦露的名字,有小小八卦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但没想到《午夜巴黎》。

  感觉全书最有价值的是附录一《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大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