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舞!舞!舞!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舞!舞!舞!读后感精选

2020-03-16 23:1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舞!舞!舞!读后感精选

  《舞!舞!舞!》是一本由[日]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舞!舞!舞!》精选点评:

  ●说来巧合,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札幌,和主人公一般年纪,也在28层的酒吧喝了一杯

  ●2019/22 读《舞舞舞》的时候,能感受出来当时我读《且听风吟》时对村上的印象,字里行间流淌着是难以逃脱的宿命与孤独。舞舞舞的故事很独特,穿梭于现实世界与那边世界,真真假假,难舍难分,一面是“我”极为揶揄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一面是羊男所在的黑黢黢的“我”的精神世界,象征着被异化的被抛弃的六具白骨。字里行间透着八十年代时,青年男女无法排遣的虚无感,故事像是虚无缥缈的雾,而主人公必须在这动荡的岁月里,为了将自我与现实世界连接,为了不被隔离,不被抛弃,需要不停地舞,羊男说“只要音乐不停,就要一直跳舞,不考虑意义有无。” 音乐自我们出生便开始响起,想逃避也罢,想放弃也罢,总是在每一个音乐响起的日子里,不停地舞,最后还是要面对,总之,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到底看了些什么?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里,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别人怎么看我,与其说是我的问题,不如说是他们的问题。】也喜欢译者的新序。灰暗日子里有光的书~

  ●迷失在这个世界的我,独自踏上找寻曾经的旅程。我是不幸的,身边一个个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又是幸运的,有一个羊男守护着我,不断拉着我,让我与这个世界相连接……

  ●这篇好揪心啊!看着心爱的人随时随地被黑暗吞噬,又没法找到出口。只能等待下一个人,下一次新世界的裂缝打开,羊男再次出场,感觉像一个老朋友一样。

  ●2月李斯特

  ●看村上春树写的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会想:看完这本就不看他写的了,但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莫名其妙的看下一本,但无论如何,舞舞舞作为长门一百本之一,算是一个分界点,之后真的不看了(一段时间)。好了。看的时候总会想起且听风吟,一边感叹人生真是奇妙。

  ●我为已失去的哭泣,我为未失去的哭泣

  《舞!舞!舞!》读后感(一):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

  读这本书就像是在雾气浓重的清晨散步,因看不清周围风景清晰全貌而感到些许憋闷,心情也捎带着些哀郁,但又因为是在清晨,多少会有些清新舒爽之感。 总的故事轮廓迷离难感,但“我”的行事言语,镇定温和、平和透彻,总的来说也不算晦涩。译者前言所述早已总括其文——“孤独而又不失真诚和温情,无奈而又不失豁达与幽默,厌倦而又从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身处社会边缘而又拥有自成一统的价值观和付诸行动的良知和勇气。这既是“我”面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采取的生存策略,又是一种自我救赎行为。” 不合群但又不离群的孤独患者可能是当今许多社会人的写照,高速发展的社会让很多人都偏向于感受自我,但却很难表达、探索和发展自我,说实话,要做到像“我”这样很难。将自我放大,有独特的世界与内心连接——“我们是为你不能为之流泪的东西流泪,为你不能为之放声大哭的东西放声大哭。” “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

  《舞!舞!舞!》读后感(二):脑壳疼写的

  《舞!舞!舞!》村上春树 4.5星 这本书是村上所有书当中比较喜欢的一本。看到主人公“我”和十三岁少女雪搭配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很可爱。故事有2个,一边是“我”和初中同学,当了明星的五反田。另一个是“我”结识了十三岁的孤僻少女雪。 “我”的初衷,是跳舞,不断的跳舞。(或许是想挣脱这社会)。寻找喜喜。从踏进重建后的海豚宾馆,故事就开始了。 “或许不能说是和一般人完全一样,但并不是怪人。我这人地道之至,且正直之极,直得如同一支箭。我作为我自己,极其必然而自然地存在于世。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我并不大介意,因为别人怎么看与我无关。那与其说是我的问题,莫如说是他们的问题。”主人公的这个想法让我想到了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里写伏尔泰的 类似于“你骂的不是我。”(……) 这本也主要是对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的一个质问。“浪费是引起矛盾的燃料,矛盾使得经济充满活力,而活力又造成新的浪费。”想到塑料,刚开始的用途就是为了缓解环境压力,后来它又成为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五反田说:“过去我还以为人是一年一年按部就班地增长岁数的哩。”五反田紧紧盯住我的眼睛说,“但不是那样,人是一瞬间长大变老的。”是他迫于生活,被包装,导致精神分裂的预知的一句话吧。 生活在这个社会,必须踩着步点跳下去,人生才有意义,才不至于迷失。至于第六具白骨,或许是由美吉,又或者是主人公死去的青春?这本书充斥着迷幻和孤独。

  《舞!舞!舞!》读后感(三):笔记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为好。”她写道,“因为我想近期内和我可能同地球人结婚。”我爱这个女人! 长期过单身生活,势必养成多种习惯:盯视各样东西,有时自言自语,在人声嘈杂的饭店里吃饭,对二手“subaru”依依情深,而且一步步沦为时代的落伍者。(我也开始慢慢自我带入)

  第9节,“我”脑补了一场满足自我取向的电影,真的很符合独处无所事事的人会做的事,他的脑补也很独特神奇。

  第11节,由羊男的出现提出不停地跳舞的理念。羊男是我不认识的新角色。

  第18节,五反田的出场,使故事可读性大大增加,逐渐丰富起来。

  第24节,对雪父母不负责任的托付女儿的行为,发表了一系列正直的谴责话语,正经的不像本人。虽然是个爱开玩笑的主儿,但还是个善良得可笑的人。

  第32节,五反田在“我”家喝酒,尽情牢骚,口气轻松,内容严肃,剖析自己的现状,让我真的体会到文中总提到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他与妻子在相爱,由于离婚而得以确认,得以加深。

  第34节,独臂的迪克去世了,雨家中的厨房变得凌乱不堪的细节描述。他在这里全力构筑了他所中意的秩序,然而相隔一天便一下子土崩瓦解。

  第38节,雪感受到是五反田杀了喜喜,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和冲击应该不小。

  第40节,五反田自杀,“我”看见的白骨一具具都有了名字,但仍有一具不只是谁。咪咪之死是旧梦破灭及其失落感,迪克之死是无奈,五反田之死给“我”带来绝望。我看到这里也开始纠结,是雪还是由美吉。为什么会这样。

  《舞!舞!舞!》读后感(四):第一次读村上春树

  真的是个文字天才语言天才 最高级的比喻和最准确的描述都在村上的笔下 翻译也很棒的吧

  我好像偷窥了一个三十多岁中青年独身男子的生活

  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还需要看一些别的书评

  我自己理解的是人生的失去和在浮躁世界里保持真心

  喜欢雪这个角色,显然作者也喜欢,因此让她治愈让她回归也让她离开,这是好的。

  不可理解的是羊男的设定(看到有说是死去的“我”但有些地方还是不是很明白),还有喜喜、由美吉、咪咪这些女性是意味着什么,难道是文化差异?还有那些近乎玄幻的情节,比如六具白骨,比如那些交织在一起的白日梦,我可能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又可能不知道。

  喜喜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却是整个故事走向的引导者,不得不惊叹这样的构思,“我”爱着这些所有的女性,但他们都一一离去,可是“我”又没有做错什么,这些失去合情合理又没有人类世界可以解释的了的理由。

  最终,我依然不知道五反田为什么杀喜喜,咪咪到底是怎么死的,五反田为什么会自杀,雪又为什么离开,有一些荒诞,有一些玄幻,有时候你觉得好像故事真的在发生,有时候又觉得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有时候觉得“我”是所有人,是所有普通的渺小的平凡的你我他,又有时候觉得怎么会存在这样的人。

  作者对名字的定义好像有点玄机,整部书下来我不知道“我”的名字,喜喜的名字也在强调了很多次她们行业的特殊因此名字不重要,只是代号而已,还有琼到底是谁,雪和雨的对应只是想说她们的灵感天赋和与众不同吗?

  看完这本书,我还是有很多疑问的,能明白懂得的也是粗浅的珍惜和坚守内心。

  书名叫《舞舞舞》,羊男也告诉“我”尽情的跳舞。我想用人话说,应该是把握现在能把握的,珍惜现在能珍惜的,不要被浮华和虚假蒙蔽双眼,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你要决定自己过什么样的人生,要一直跳下去。

  《舞!舞!舞!》读后感(五):孤独与被需求

  时隔五年,重读村上春树在39岁(1988年)之际出版的长篇小说《舞!舞!舞!》,就如往日的风景一去不复返般,心中的感触也随着年岁的增加变得不同起来。

  妻子的不解与离去带给“我”的伤痛和孤独在心中滞留,尽管表面风平浪静,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经历后来的种种。羊男和喜喜在意识世界不停地呼唤着“我”,并在彼岸世界为“我”哭泣。离去的人太多,或作为生的延续以死的形式表现,或仍然触手可及却不再交心。那种孤独感就像是被放逐在太平洋中间,把作为活着的现实感从身体中抽离。工作的邮件和电话像永动机般舍不得停下,催促着“我”去完成现实的义务,生活一天天地重复着,现实世界依旧,但“我”的心却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喜喜在海豚宾馆中为“我”哭泣,就像是一则预言般给“我”暗示,于是暂时抽身前往札幌。

  五反田所代表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我”赖以生存的现实社会,什么都可以用经费报销的社会制度连应召女郎都可以像快递般邮寄,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曾想象过的“绿色通道”,“我”一面玩笑般地调侃一面身处其中,不能全身而退。由主人公所代表的社会边缘人物,有一套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的看法往往区别于主流,从结果上来看,其追求的也仅仅是简单的幸福,但却困于思想挣扎不能武断为之。一直不停地跳舞,只要一直跳舞就有希望,作者一直在传达着如此的想法。但究其根本,是无法简单地说服自己留在此地,享受平凡的幸福。死去的人太多,或许是因为“我”,能返回现实的唯一通道便是由美吉,“我”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一个人,害怕由美吉消失,当然最后借由她“我”返回了此地。最喜欢的便是下面这一段:

街上到处是上班的人流。见此光景,我也觉得该开始工作了。如雪已开始一样,我也该开始工作才是。这是很现实的。在札幌找工作来做?也不错,我想。而且要同由美吉共同生活。她去宾馆上班,我做我的工作。做什么工作呢?别担心,总找得到。找不到也无所谓,几个月的吃喝还维持得了。 写点东西怕是不错。我不讨厌写文章。我扫雪差不多持续扫了三年时间,往后应该为自己写点什么了。 对,我需求的是这个。 写普通文章,既非诗歌小说又非自传信函那样的普通文章,没有约稿没有期限那样的普通文章。

  与《挪威的森林》不同,虽然渡边也一直依托绿子寻求现实感,但最终在与绿子通电话时,仍无法洗净死亡的气息,甚至要再一次被卷进深不见底的泥沼,对自己身在何处浑然不觉。《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主人公在返回的最后一刻决定放弃,从此留在森林深处,永久地和现实隔离。但在《舞!舞!舞!》中村上却执意要返回此地,我们似乎可以想象“我”和由美吉从此过着幸福美好生活的景象,这在以往的结局中实属少见。从前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孤僻地觉得如童话故事的结局是否太罗曼蒂克,不是村上的风格,但如今来看却觉得可以理解。作为读者,如果能从一部文学作品中获得希望也是一种幸福。村上在后续的作品中似乎也在贯彻这样的理念,《1Q84》中的男主人甚至组建了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小孩;《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虽遭遇类似俄狄浦斯的诅咒,却得到救赎重返现实,并决定做一个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在下一个十年,读到相同的文字时,我不知道我的心境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望村上君健康长寿,静待佳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