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阳明:一切心法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王阳明:一切心法的读后感大全

2020-03-16 23:2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阳明:一切心法的读后感大全

  《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本由熊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7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一切心法》精选点评:

  ●隔靴搔痒。

  ●excuse me,封面红字咋搞的?王文成公的名字看着很像2333啊,虽然设计师的意思是可能要弄个乾卦

  ●主体明了,大部将阳明心学归为心灵鸡汤,已落伍于时代,愧煞蒋中正和毛泽东啊……节奏相对把控较好,至少是帮我理清了王大圣人的生平,理清了阳明心学产生的历程和一般性解读。虽然不是字字珠玑,也非每一个观点我都同意,但终归是大有裨益……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谓知行合一、所谓格物致知、所谓致良知,最终都归于心之本体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百家千言,日本奉阳明学为圭臬,相对本书作者熊逸,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书单下一部作品日本作者冈田武彦著《王阳明大传》

  ●人生随机性,更加体现哲学相对性。

  ●熊逸的书,总有一种突破时间的透彻感,好处是看完特别舒爽,坏处是感觉自己特别弱智。

  ●祛魅之书!读了几本阳明学之后浑浑噩噩,此书序言为精华,效果有如麻醉剂药效刚过,又痛又爽,道出了很多世间的虚伪,更加理性客观。 介绍生平略显冗杂啰嗦,但我并不反感。

  ●嗯……有种过目即忘的感觉咋办……尤其阅读中间有间断了一段时间。知行合一,立志,乡愿,尊德性而道问学。一个肤浅的感觉就是,儒家流派发展也挺复杂的嘛。

  ●挺客观的。

  ●很好地梳理了王阳明的一生,还原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人给三星,内容有点冗杂,但作者的历史观还是值得赞赏的。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一):真正有效的思考是结合现实独立思考

  我想这是本书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书中找了不少"事实"来怼,虽然时代不同,但"尽信书不若无书"。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装,或者是为了在纯粹理论研究里务虚,而是为了启发自己思考,至于是否完美形成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说实话,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也不是都有这份天赋和时间或兴趣。

  所以那些无聊的拿细节来挖的学究,其实对我们的人生帮助不大。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二):可以当小说来阅读

  本书可能是熊大仙早期的作品。本书重点在于详细描绘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但个人觉得书中对其思想描述不多。读完此书,会对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感兴趣,下一步会考虑读《传习录》。

  相比《思辨的禅趣》而言,本书叙述略平直,中规中矩之作。

  我是从《思辨的禅趣》开始了解熊大仙的,风趣幽默,角度新颖。抱着很大的期望来读书,但稍显失望,此书少了点熊大仙的独到见解。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三):千古奇人——王阳明

  1、舒国裳,其弟子,拱把之桐梓,座右铭,人们都晓得树苗如何培养,但不晓得如何自我修养,难道是爱树苗胜过爱自己

  2、随机性 平常心、

  3、不负如来不负卿,权谋和心灵鸡汤 王阳明

  4、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己于风雨

  ………………………………………………………………………………………………………………………………………………………………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四):阳明心学的一种读法

  作者熊逸惯以逻辑思路和怀疑实证精神,对阳明及心学进行仔细考量。

  文风轻快好读,贵在不盲从、不轻信,能知人论世、抽丝剥茧,还原了阳明心学的时代背景、文化土壤、政治氛围与内在理路。

  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作者从自己的角度不失善意地挪揄、理性地辨析。

  比如知行合一命题,一般读者以为这是个应然命题(理论与实践要合一),其实阳明理论中这是实然命题(知等于行,真知即真行,一体之两面),作者对将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合一的理论不敢苟同,的确一针见血,有祛魅解蔽之功效。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五):读完上下册留个爪

  (上册)

  1. 上一次读王阳明,还是2017年9月的事情,时隔看不到快2年了,再一次开始了解“知行合一”,才发现人生的不同节点上,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认识,总会是有不同的。

  2. 熊逸角度的王阳明,更贴近明代的实际,也符合今人的观点。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认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下,肯定是有所不同。这一次的感觉是,更加平静和平和。

  3 看历史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一次“跨时光复盘”,把自己放置在当时之境、当时之地。即便有今天的知识做背景,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过当事人么?

  4. 年轻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读这些老历史,原因现在逐渐明了起来,因为自己没有人生阅历。四十而立之年,心已经如静水般平缓,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下册)

  1. 生前,官方的定论是:为人沽名钓誉,为官功过参半,为学反动至极。后来,历史的定论是:开宗明义,一代心学大师,牌位迎入孔庙,从祀孔子,学问风行天下。

  2. 这是第二次详读王阳明,又有了新的收获。怎么做人、做事、做学问,答案自明。道理从来没有通行不变的,只有适合当下应时顺势的。

  3. 如果没了解过王阳明,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值得读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