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澳籍华人女子拒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巨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澳籍华人女子拒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巨婴

2020-03-19 08:00:19 作者:小狼女 来源:易简读书 阅读:载入中…

澳籍华人女子拒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巨婴

  文:小狼女

  国外疫情爆发后,大批留学生回国。大部分国人也表示理解,但很可惜,就有那么些事让人寒心。

  01

  

  一名澳大利亚籍华人女子上热搜。

  一是她返京没有按照规定居家隔离,二是她不戴口罩外出跑步。

  最过分的是,小区保安好心劝阻,她却大喊救命,说有人骚扰。

  “我要跑步,我要锻炼身体,我病了谁来管我?”

  这名女子是跨国企业员工,目前已被开除。

  看看视频里的女子,张牙舞爪,一副我就要自由的样子,不寒而栗。

  自由几乎是当代青年的执念,国内青年对自由的憧憬和追求,不比任何人低。可想想这两个月内,大量青年都适当放弃了自由,宅家的宅家,隔离的隔离。

  再想想,武汉人民的牺牲,他们不想要自由嘛?他们不想跑到大街上好好呼吸下新鲜空气吗?他们不想要好好跑步出身汗,大喊发泄吗?

  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遵守规则,不是因为怕死,还因为民族的默契、群体的成全精神。

  我把自由这个问题抛给了我的小伙伴:

  大家对自由的理解各有看法,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自由这两个字,从来不是独立存在。它需要成本,需要前提,甚至需要它的对立面 —— 枷锁。

  

  追求自由是每个人的理想,但当生存遭到了挑战,谈什么理想和自由呢?

  02

  豌豆公主病事件”始末

  臭名昭著的还有豌豆公主病事件。

  3月14日,一名微博名为“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用户,发了条吐槽微博:

  这名用户声称自己从法国回来,本着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自愿来医院检查,结果到了医院,觉得饮食服务不到位,没有管理秩序。

  先不谈别的,光是这句话,尽显巨婴风范。

  

  就好像在告诉大众:自己很无辜,但为了你们这群乡巴佬,勉强牺牲下自己的时间,去抽点血。没想到你们不好好对我,让我等那么久,吃的也难吃,该当何罪?你们没空搭理我是吧,那我就在网上讨个公道。

  更惹众怒的是,微博上正气凛然地讨公道不成,“豌豆公主病”还在外网发布阴阳怪气的道歉声明。

  面对“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的言论,有医护人员家属作出解释:医院出于对留学生的照顾,免费给送泡面,但这些留学生不领情,还嫌条件差。

  再看看现场视频:

  他们在上海浦东医院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做了血检和CT后,医院安排他们在一楼发热门诊等待。不满情绪滋生,就打110找来民警,说检测点服务不到位,委屈地说自己两天没吃饭了。

  民警问,为什么不吃饭?“豌豆公主病们”则理直气壮地让民警进来示范吃饭。

  用正常逻辑问一下,民警的每一分钟都那么珍贵,为何要给你进来吃饭示范?

  我能理解焦躁、紧张、恐慌这些情绪,但你占用公共资源,不尊重民警,这就太过分了。

  她们的每句话都充斥着受害者思维,关键时刻个人至上,不尊重规则,更不尊重执行秩序的工作人员。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进化到食物链的顶端,是群体作战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过分自私,就不配得到群体的保护。

  03

  抗疫人员的付出

  不是你能想象的

  过去这两个月,中国经历了无数挑战,留下了无数努力的画面。

  有人努力建立护城河,有人努力维持秩序,有人努力安抚民心,有人努力不给人添麻烦。每一种努力都是努力,而这种努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你在嚷嚷着待遇差时,看看这些努力的人有什么好待遇。

  知乎用户@墨轩提到,自己是浦东机场海关的人员,也去过定点医院。

  “前天开始嗓子发炎肿胀,刚好附近的医院就是浦东机场的定点医院。我是机场工作人员,一样要在专门开辟的特殊发热门诊看,刚好目睹上海入境送医的流程。

  凡有症状的入境人员,在机场有专门通道,上120,直接拉到定点医院。

  到医院后,填好信息表,医生按顺序抽血,拍CT,全程专门通道,不会跟医院其他人混流。一个小时不到,CT和验血结果就出来了。

  排除的,在旁边一个临时等候室等120来,就接走去隔离酒店了。

  疑似的,通知疾控做核酸测试。”

  到隔离酒店的,绝大多数都是3星甚至5星级酒店。

  而对比一下浦东机场海关人员的休息环境:

  一天24小时,浦东机场两三万人入境,海关员们就只能在行李转盘附近的小房间,摆上躺椅,趁着凌晨两三点的航班间隙,休息一两个小时。

  其余24小时,他们穿着防护服迎接航班,过饭点四五个小时,匆匆扒拉一口凉掉的盒饭,就慌忙的穿好防护服 —— 因为又一个航班旅客下来了。

  这两天,抵达香港的学生越来越多。虎扑上一名RLiin的博主晒出了自己的隔离酒店:

  他表示,16号从英国回到香港,在工作人员安排下做了检测,然后等待政府派车接送。留言区下,他也贴上了检测站工作人员的图:

  大深夜的,这些人努力地做检测,就为了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说:

  “目前,抗疫出现了两个战场,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海关。

  长达两个多月的战斗,大部人都面临情绪的挑战,更别说那些抗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有多累。

  他们没时间喊累,没空理会自己吃得好不好、头发乱不乱,态度端不端正。

  谁还不是个孩子?只是职责面前,不容疏忽,他们收起了玩笑,按着规则,一步一个执行到位。

  正因为这种共同的努力,中国才有现在这样的结果。

  只有每个人按着规则来,所有人才能往有希望的明天,更进一步。

  再多几个藐视规则,矫情至上的幺蛾子,这场仗何时才是个尽头?

  04

  当然,豌豆公主病和澳籍华人女子都只是个例,不能因为这个就加深对海外学子的误解。之前国内疫情爆发时,很多国外学子往国内捐赠物资,忘本的人终究是少数。

  关键时刻,国家也从未放弃过海外学子。不少人在微博分享,自己社区主动联系留学生,关心他们的现状,如果真的需要,会帮忙接回来。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正在考验每一个人。它考验了每个人从情绪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验了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考验,是群体关系的课题。

  这个时候,你看我不爽,我看你不爽,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牺牲者,那这场仗不用打了,病毒赢了。

  没有尊重感的索取,不值得原谅。

  不能互相尊重的群体关系,也没必要维持。

  只有相互尊重,尊重规则、尊重服务、正常的秩序才能运转起来,每个人才有资格去谈自由、理想、品质。

  全文完,同意请点个“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