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这才是人性!
每晚八点,和你不见不散
狄德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
这句话可以说是把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表达的非常通透。
永远记住:千万不要去试探人性,你一定会失望的。
01
100-1=0
放在数学题里,这是毫无疑问的错误,然而放在人性中,事实往往如此。
大家日常生活中,或者是道听途说,总能见到这样似曾相识的故事:
一个老好人和一个坏蛋。
老好人非常善良,从来不拒绝别人的求助,人们都为他的善良所感动,纷纷夸赞他。
坏蛋横行乡里,坏事做尽,大家都躲着他,背地里指责唾弃。
后来的某一天,老好人突然被人发现做了一件坏事。
大家奔走相告,就像发现了什么惊天大案一样,铺天盖地的辱骂涌向老好人。
人人都恨不得踩他一脚,好以此显示自己的善良。
而坏蛋某天心血来潮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宛如失忆了一般,转而都去夸赞他。
觉得坏蛋也不是那么坏,以前可能是误会了他。
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和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对比就是这样天差地别。
因为这就是人性:
好人做100件好事,第一百零一件做错了,就被打入深渊;
而坏人做了100件坏事,只需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这就是100-1=0的道理。
人性最是善于遗忘,不管你之前千好万好,只要有一次不好,人们便只记得你的不好。
02
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除非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
说的是有两个小孩同时落水了,其中一个小孩的父母及时赶到,先把自己的小孩救了出来,然后回头救另一个小孩。
这时候另一个小孩的父母过来,接过了自己的孩子。
第一句话却不是感谢,而是质问:
“你为什么不先救我的孩子?”
中气十足,理直气壮,好像对方真的对不起他一样。
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只顾着心疼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想过另一个也是别人的孩子,别人也会心疼。
这又不是什么苦情圣母剧,正常人哪个不是先救自己的孩子?
说到这我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叫啥名不记得了,当时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女主的女儿和她的继女都掉进水里了,女主拼命的救继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女儿。
我就看着那个小姑娘在水里不断挣扎喊妈妈,最后沉入水底。
老半天女主才想起来自己女儿,回头早就看不见人影了,然后哭得撕心裂肺。
当时我就觉得这女的脑子有毛病,编剧也有问题,这种情节就是拍出来让人骂的。
没想到多少年以后,现实里还真的有人认为别人应该先救自己的孩子。
但是你相不相信,如果先来的是他,他一定也是先救自己孩子,会不会还记得另一个还真不一定。
如池田大作所说: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这世上从不存在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除非厄运降临在他自己头上。
03
可以同甘苦,不能共富贵
有这样一对兄弟,草根出身,从小就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发誓要出人头地。
两人感情很是要好,约定了一起奋斗,苟富贵勿相忘。
贵人愿意提拔帮助他,他又踏实肯干,很快就发达了起来。
他也没忘记自己的弟弟,带着弟弟一起给贵人工作。
后来贵人越来越赏识他,他成为了心腹,兄弟二人也就混得越来愈好。
日子好起来了,兄弟感情却出现了问题。
早在一开始得知哥哥遇见贵人,弟弟心里就有点不平,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
哥哥每次有了提升,弟弟心里的不平就更深一层,最后演变为嫉妒、不甘,时时刻刻在心里想要把哥哥拉下马。
他从未去想自己是因为哥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想着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凭什么偏偏是哥哥出尽风头。
越想越钻牛角尖,最后他竟是帮着竞争对手坑害自己的哥哥,最终没有得到好下场。
为什么他宁可去帮助外人,也见不得自己兄弟风光呢?
于丹说过一句话: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对比,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可以同甘苦,不能共富贵。
两个人一起在泥潭里没问题,但是一旦有一个人挣脱了出去,另一个人可能会想方设法再把他拉下来。
即使伤人八百自损一千,也总有人前赴后继。
谁都想以真心换真心,以良善换良善。
可这个世界上多得是不但不会感恩,还恨不得踩你一脚的人。
不是谁都值得真心以待,一味的善良最易被辜负。
往后余生,愿你的善良带点锋芒,才不会被当成柔弱可欺。
往期精彩阅读
新冠肺炎还没过去,另一场灾难悄然逼近……
确诊病例突破两万,这一刻才明白……
END
作者:慕晚,情感博主,在线倾听,每天晚上八点,温暖每一个孤独的你。个人。文章首发来源:每天睡前读书(v),转载请在每天睡前读书后台回复,并严格按要求备注,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将承担法律责任。
☏
个 人 微
你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当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