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学家:判断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看这四个方面就够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心理学家:判断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看这四个方面就够了

2020-03-30 18:45:37 作者:神奇小小 来源:第一心理 阅读:载入中…

心理学家:判断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看这四个方面就够了

  人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原意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内心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那么君子和小人之间有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呢?

  现在看来是没有的,每个人都有阴暗面和善良面,人们对不同的事情所做出的行为态度也不同,在相同的事情面前不同的人的表现也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判定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心理学原理,那就是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识失调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有不一致或者矛盾的地方。

  费斯汀格指出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是一致的,这时个体会感到舒适和自然。当出现不一致时,这种矛盾无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

  比如说你觉得你的上司非常的傻,很多决断都是在拍脑袋,而是在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他又非常小心眼,不能听取不一样的意见。所以迫于职位压力,你不得不阿谀奉承他,当你奉承完以后,就会非常的难受,感觉自己是个伪君子。

  所以这就是一个人撒谎时,会感觉不自然的原因。

  那么人们可以用几种方法消除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不一致: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增加认知、或者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等。根据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我们可以把对人的判断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看态度。态度对行为是有指导作用的,表达态度的频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只是偶尔抱怨,那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环境、世界总是以一种阴暗的、负面的态度去评价,他内心的阴暗面一般就占了大多数,这类人常常畏首畏尾,对大事难以决断,面对竞争不敢正面迎接。

  当这类人如果处在低位时,碰到困难能逃则逃,遇到极端情况或必须要做的事情又比较困难时,可能会选择用非正规途径或损害他人的方式去完成事件。

  如果处在高位,则不需要很大的决心就经常使用旁门左道去达到目的,对身边的人非常戒备,必要时铲除异己以保自身安全,对于大局不管不顾。

  其次要看行动。行动的频率可以充分说明问题,如果有时候做出损人的行为只是偶尔,究其原因是不得已,与他本人的态度相违背,也不能贴上小人的标签。

  但如果一个人行动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偏好走旁门左道,一旦遇到困难就想方设法绕过,或者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达到目标,那么这个人无疑是个小人。

  再次就是要看行为和态度的一致程度。这就是还原了古人那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如果一个人行为和态度一致,他就会心胸坦荡,直言不讳。如果一个人说一套做一套,那就以观察行动为主,因为人很多时候受环境制约,态度难免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而行动是最真实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和态度不一致的情况都需要分外注意,以防落入小人的圈套。

  最后一个就是最直观的,看眼神。在态度和行为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时候,眼睛就是非常明确的标志。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说话时目光闪躲,或者过分盯住眼前的事物,只要有一些不自然的眼神,那必要心里多多少少与嘴上的话有不一样的地方。

  是人都有一些难言之隐,但小人的难言之隐非常多,所以对于眼神经常的闪躲的人,就要分外留心。

  这世界的人形形色色,并不是用几个字或是几句话就能概括和判断的。我们只能多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才能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判断人的能力。

  用多维思维去思考世界,你就会发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小人和君子,也有善良和邪恶兼顾的普通人,君子和小人只不过是把人性的善良和邪恶极端化了。

  了解人性的善良和黑暗,在具体事情和人面前灵活的做出判断,并且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身边人,以包容的眼光看世界,就会总结出不一的人生体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