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次遇见你》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100字

2020-03-31 23:00: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100字

  《再次遇见你》是一本由[日] 森绘都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20-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一):最后治愈自己的,还是我们自己

  《再次遇见你》by森绘都

  一本语言自然流畅、情感上相当诚恳的文艺短篇集,共6部短篇小说,讨论亲情、爱情、友情,成长与疗伤。读起来并不费劲。其中的故事大体上有两个方向。一方是注重“现实”与“日常”,表述细腻的个人情感的《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另一方是注重戏剧性,混合了转世和种种幻想笔法、连带讨论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尾灯》。

  不论哪个方向,其背后都是作者一贯积极的情感态度:相信人性,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关联。

  原本这样的感觉,很带有儿童文学出身的色彩,比起“毫不避讳地记录真实经历并展现其残酷”,更像是为了给人心注入治愈的力量而有意为之。但作者的行文之中并没有逃避现实的苛刻,依然能够从日常向的作品中窥见成年式的烦恼。

  既直面烦恼,也保持对情感的信念,对于缺乏经历的读者,或许读到的尽是残酷面;对于有确实体验的读者,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治愈向文集了。

  由于日式文艺这个门类,各有特色的日常向叙事实在太多的缘故,印象比较深刻的反而是操着日式口吻讲半西方故事的《尾灯》。

  主人公经历四世,每一世都与自己的爱人相遇。每每临终时许下的心愿,下一世皆会达成,但却不尽如想像。读到最后意识到,原来开头那个东京街头的除夕场景,便是此世的主人公与爱人。在经历了激情、遗憾与缠绵的爱情之后,最终在一次半陌生的擦身中交会,短暂地安慰对方疲倦的心灵,然后便各自回归一无所知的平凡生活。

  尽管“重逢”作为一种命题贯穿全书始终,且作者所书写的“重逢”,多半带有救赎和治愈等等温柔的味道,却唯独在这次重逢里,体现出了难得的重量:种种再相遇,到底只是一种象征,最后治愈自己的,还是我们自己。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二):时间,总会带来改变

  时间,总会带来改变 再次遇见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共六个故事,用了一个小时读完了,仿佛自己又回到学生时代,特别是每周五的作文课时间,恍如隔世。 那个时候的学生时代,个人觉得各种条件并不如现在的学生们富足,无论是所谓的辅导书还是课外读物,都并不多,如果有哪个同学订阅了一年的报纸或者杂志,简直就是一个小富婆或者小富翁的感觉。 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己最听老师们的话,遵照老师的丰富,去积累语句,积累材料,丰富自己的作文,而那个时候,同学们(大部分)吧,最喜欢的有两本杂志,《读者》《青年文摘》可能现在还有这个杂志吧,自己不是很了解了,但是那个时候里面的故事,常常让学生时代的我们阅读的津津有味,也造就了一批“文摘”味道的笔杆子,当然后来大家都要么不再书写,要么早就脱胎换骨,甚至有些人都拒绝承认自己当年写过这样的文字,无可厚非。 而这本书中的六个故事,让自己有一种久违的“文摘”式文风的感觉,年龄有点大了,心有点硬了,自己对于这样的文字的免疫力高了。 所以悸动和感动少了,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文字有自己的特质,而且这样的行文有自己存在的道理。 第一个故事是书籍同名的小说,再次遇见你,每个人都在改变,有些人改变了外貌,改变了行事风格,但是时间让一些事情改变,却又不能让一切都改变,改变是好的,改变是不好的,因人而异,各花入各眼。 第二个故事,名字很长,日式家庭主妇的一次较真一次觉醒,算是对于自己几十年的人生行为准则的一次反抗,一次抵挡,自己以为会有大的改变,结尾却依旧如故,记得谁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个人却觉得人很可能喜欢走在同一条马路上,就算自己想拐弯,因为有惯性。 第三个故事,妈妈是一个意象,是一个在困难在迷茫的时候出现用来给自己开导给自己疗愈给自己缓冲的存在。 第四个故事,结扣。有些事情,自己想的可能只是自己想的,真相可能永远都不是那样的,但是无论多久无论多难,最后的释然终究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第五个故事,尾灯。一次逃离,就是一次改变。 第六个故事,选择永远会有代价,无论是否愿意。 总得来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心肠硬了脑袋不想感动了,但是不可否认有些人会喜欢这样的文字中的那一点点温暖,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疗愈,那么,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个人评分7.2分,推荐指数三星半。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三):面对羁绊@成就自己!

  【再次遇见你】对于工作的方向,对于个人爱好的取舍,对于周边人们的各种眼光,对于自己的内心向往,总有些忐忐忑忑的阶段。人都是需要成长的,但这种成长并不是单方面的,刚毕业的小女生和杂志社的职业人士的相互认知、相互成长,7年后再次相遇,这个过程中没有爱情,只有一丝丝的有意识的沉默,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成长,只在我的心里。

  【芜菁和西芹的盐渍还带沙拉】一个很偶然的碰撞事件,带出了一个很偶然的似乎“微不足道”的连锁反应,“蝴蝶效应”的作用,并不只是显示出事件的变化或转移,相对应的,同时带来了心里上的转变。人的思维有时候会比较特别,尤其是在一个严苛的社会状态中所形成的意识,我所希望的要求其实真的不高,但我期待我所要求的。

  【妈妈】妈妈,是一个伟大的名字和称呼,代表了这个世界上最坚强最勇敢的一种力量,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感。妈妈代表了一种幸福的方向,无时不刻的关心、爱护着我们,妈妈的爱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人的生命中显得特别神圣,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觉得妈妈一直陪伴在身旁。

  【结扣】十五年前的“世间”一直萦绕在心间,那种如影随形的不安时刻伴随着生活,形成了一种心结似的压力。总是幻想着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因为自己而导致了比赛的失败,然而等到十五年后的同学会上,在谜底揭晓的时刻,才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取巧。事情的发展总不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去改变,无论好的坏的,总归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不需要刻意的去隐瞒、避讳什么,只需要把自己的心意放开,勇敢的去面对就好了。

  【尾灯】好多不同的场景闪回,分别讲述了好多不同的故事,世界上并不只有人类,各个视角注视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谁可以逃避轮回,只是到了最后,谁又能坦白的面对之前的决定呢?

  【蓝天】独自带娃的父亲非常的不容易,毕竟,针对女性而言,带孩子没有天然优势,只不过,那种身为父亲的责任感使之不得不振作,然而却又无法释怀。但是,在面对车祸的那一瞬间,父亲、妻子关联的种种回忆不停在脑海中穿梭,过程中,认识到了很多,也看透了许多,并最终脱离了一直困扰自己的内在牢笼,非常正面的一种人生展现。

  纵观日本作家森绘都的短篇小说集《再次遇见你》,6个短篇各有各的特点,包含了人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一些过往,无论是相遇还是巧合,无论是母爱还是误解,无论是疾苦还是脱离,道不尽人世间的诸多磨砺,风雨之后见彩虹,人必须勇敢的面对一切羁绊,并最终成就自己。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四):【推迷会荐书团】《再次遇见你》:短暂的离别,更好的再会

  《再次遇见你》 成年异性之间纯洁的友情,虽然两个人不是很干脆的性格(一直未能实现的饭局、以忙为借口的刻意疏远),久别在重逢之后,当年本来就不该存在的误会都已经消失不见。人,还是要坦诚一些的好。 《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 这篇故事,其实表达出来了太多的家庭以及社会问题。 当了三十多年家庭主妇如今已经年过五十的清美,这个年纪的女性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精神上的压力,清美的闺蜜瑞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且这个年纪的女性本身就受到所谓“更年轻”的影响。所以,在买到了名不符实的“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之后,清美“较真”的开始了自己的“求证”之路。 丈夫和儿子都不在家,孤独的清美只能自己倔强的坚持下去。面对商店的误解和嫌弃。习惯了顺从和妥协的清美,也想真真正正的“争取”一次。清美的孤独,从她那跟“芜菁”食材有关的76道之多的菜品上就能看出来,为了家庭,日本的家庭主妇背后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却很少被家人理解。 而商家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欺骗先放在一边不说,厨师和主任的行为也说明了人心的不同,勇于承担责任和善于推诿责任。 至于社会问题,不想多说,老百姓除了保护好自己之外。无法做的更多。 《妈妈》 自幼失去母爱的男孩,憧憬着自己母亲的样子,仿佛她真实的存在过。想要守护亲情的意念从未停止,母亲也仿佛从未消失。在我们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守护在我们身旁。人总要成长,也总有一天会离开母亲的身边,但思念这种东西,确是永远存在的。 《结扣》 少年时代的一次比赛失误,和同伴之间的结扣意外断开,却在少女的心中系起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扣。原本是同学间善意的隐瞒,却让还是少女的饭田整整内疚了十五年,当得知真相,心中释怀的那一刻,意外发现原来自己的同伴同样也沉浸在内疚之中……再次重逢之后,一切重归于美好! 《尾气》 四个不同的故事,四种不同的相遇,四种不同的相识过程,四种不同的结局……与其期待来生,不如把握好今生…… 《蓝天》 丧妻的单身父亲,独自面临抚养儿子的负担,意外来临之际,过去的过往回忆接踵而至,尤其是对妻子的思念。猛然察觉到孩子是妻子最大的牵挂,只有将孩子更好的抚养成人,才是对妻子更好的思念和报答! 《再次遇见你》这本书,讲了不同的相遇的故事,有美好的回忆,有对未来的期待,有对过往的悔恨,也有对现在的珍惜。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相遇,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却是相同的。 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路上遇到更好的同行者,暂时的分开并不可怕,因为未来说不定在某个路口,就能够 再次遇见你 !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五):离别,并不代表结束

  人一生充满了各种相遇,各种离别。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一日之雅;有的积素累旧;有的共度余生,但都或多或少会让两人产生些许联系。有时你以为那段离别将会是你们之间的结束,但其实那只是另一段联系的开始,毕竟,人不可能脱离人类而活。

  作者森绘都,1968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2006年以《随风飘舞的塑料布》一书荣获日本直木奖。这本《再次遇见你》是森绘都的短篇小说集,本书一共六个短篇故事,关于相遇、误会、羁绊、憧憬以及时间的流逝。故事中的人们温暖,怀疑,相守,留恋,却在离别后才能领悟到最真实的感受。其中《再次遇见你》《结扣》《尾灯》三个故事更加让我为之动容。

  《再次遇见你》佐和田与成清先生那懵懵懂懂,忽远忽近的感情让我感觉既温暖,又揪心。在成清先生温柔体贴地帮助下,佐和田走出自己的阴霾逐渐有了自信,事业也稳步上升,所有人以为他们会继续发展他们的感情时,佐和田却选择了出国学习雕刻,这在成清先生看来也许就意味着离别,然而佐和田却是为了向成清先生证明自己。当佐和田学成回国想向成清先生展示自己的成绩,成清先生却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前一样了,双方都没再做更多的努力,以至于再次错过。直到几年后佐和田个展意外将邀请函发给了成清先生,他们再次坐在一起,讨论起曾经的往事,揭晓了过往的不解,但此时也早已于事无补,所有的一切也只能沦为心里值得回味的感动。

  《结扣》里小琴与奥山长达十五年的心结也是让我觉得既伤感却又可贵。尽管当时只是小学,可是集体行动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恰好小琴又在这一次重大的集体比赛中导致全班同学长时间的努力付之一炬,再加上奥山比赛后一改平时温柔的性格刻意避开小琴,这一切给小琴多大的心里压力难以想象。这个心结伴着小琴生活了十五年,终于鼓起勇气在聚会中提出,知晓了当初的真相,甚至连奥山之后的改变也并不是因为自己,终于解开心结之后的小琴宛如重生一般,尽管背负了十五年,在一切释然的时候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若不是与同学们再次相遇,也许这个心结还会伴随她一辈子。

  还有《尾灯》里的女出租司机,哪怕只有短短一程,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也能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感动。这一次次的相遇,逐渐构筑起了我们的人生,而一次次的离别,也不代表就离过去越来越远,有一些经历,正是得经过了岁月的洗刷才能得到最真切的感受。如果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的某次重逢,能让我们回味起曾经的往事,笑谈风声,这也可以算得上是生活的一种美好与魅力吧。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六):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一个你

  前几天已经有炎热夏天的苗头,但是一转眼就气温骤降,整个周末仿佛冬天又重新回来了一般。在这样的时节,我很凑巧地遇到了日本作家森绘都的《再次遇见你》。仿佛天意注定,让这个寒冷的周末假期里,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短篇小说集。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深深呼出一口气。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棒的小说集了。

  曾经买过森绘都获直木奖的代表作《随风飘舞的塑料布》,却因为买的书太多,还未读就不知塞哪里去了。这次却意外先读了她的短篇小说集,瞬间就被这个得过直木奖和中央公论文艺奖的作家征服了。

  如果只看标题,《再次遇见你》很像言情小说的套路。但是森都绘在书里写的六个故事,并没有着墨在爱情之上。她巧妙运用“相遇”这个主题,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比如和书名相同的那篇《再次遇见你》中,身为插画家的佐和田曾受编辑成清先生的照顾。在所有人都将她当天才一样信任时,唯有成清先生用温暖的照顾,让她深深感受到,在这个星球上,还有一个人的频道和她是一致的。可是当她离开多年以后再读回来,她却发现原本印象中那个“朴素得让人惋惜”的成清先生,居然变成了一个打扮夸张到有些肆无忌惮的、几乎和以前判若两人的“陌生人”。

  不知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验,我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大学时期我曾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当时我们天天玩在一起,亲如兄弟。但是毕业之后,由于分处不同的城市,我们数十年里只见过数次面,也因各自工作繁忙,几乎失去了联系。有一次,我去到他的城市,约他出来见面,却发现他现在的身份和举止,与当年印象中那个青涩的少年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我们总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了解自己、合你口味的,当你与这样的人相遇时,你肯定会涌起一辈子想与她(他)无限制腻在一起的念头。就在你放纵自己的情感,甚至全身心付出时,你会发现,好像有什么东西不对了,有些东西也改变了。

  就像《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里那个做了三十年主妇、即使做了子宫肌瘤手术还是坚持为家人做饭的家庭主妇清美一样,丈夫和儿子却完全不如她想的那般感恩;又如同《妈妈》因为丈夫口中一直出现的“妈妈”而与丈夫建立了深刻纽带的“我”,却发现丈夫口中的“妈妈”竟然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谎言一样;又像《结扣》中那场因为自己失误,导致了汇聚全班同学合力的“三十人三十一足”失败后,所有人不但没有责怪反而都安慰她的“和谐”,却以无形的压力重重压在小琴身上一样。

  有些东西与你的想象产生了错位,在这样的错位里,时间仿佛放大镜,在你不察觉的时候慢慢将那些裂痕一点点放大。待你突然发现时,你会愕然、惊诧、甚至茫然失措。

  但,真的如自己想的那样吗?

  在这本书里,我很喜欢《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这个故事。如前面所述,家庭主妇清美一直帮家人做饭,终于因为倦怠而选择去百货公司地下商店街去买一个沙拉当晚饭的小菜。但是,她却发现自己买的新品“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里,没有芜菁,只有白萝卜。

  森绘都在书中对清美的心态做了细致而详细的描写,从起初的质疑,到被主厨和负责接待投诉负责人轻视后的愤怒,都写得生动鲜活。她甚至在其中用一页多的篇幅,列举了76种关于芜菁的菜名,在在都证明了她曾如何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做饭这件事。正是这样的坚持,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隐约感觉到清美一定程度上已陷入自我的偏执中。

  书中的六个故事,虽然没有明写,却又都在隐含的地方隐隐透露出这种“偏执”。而如果仔细去看,所有裂缝的形成,除了对方与自己完美想象的落差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偏执。

  因为偏执,我们给自己造成了很多过不去的坎。像《结扣》中那场年少时的失败,像《尾灯》中第三个故事里丈夫对妻子的怀疑揣测,又像《妈妈》中对于“真相”这件事执着的追求……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断去证明“我是对的”,与此相反,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她(他)是错的”这样的对立。

  可是,用这样的对立去面对一个可能是此生对你而言非常重要的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当然森绘都写的这本小说,不仅为了讲述这样的裂缝,更多是想给阅读的人一些关怀。就如《尾灯》一篇中,最吸引我的,不是后面三生三世的追寻,反而是最前面类似序章的那一节。在出租车上,陌生的女出租车司机看出了我的痛苦绝望,不经意地提前抬起计价器,给身处悲伤且没什么钱的“我”一些温暖。如同尾灯那微弱甚至很快就消失的光芒一样,这样的相遇,就像终日灰蒙蒙的东京难得的满天星空,一旦遇见了,一辈子,或者是几辈子,都不会忘记吧!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能从“我”的角度跳出来,慢慢地接受时间改变中,那个你所认为重要的人身上形成的变化,再仔细去看一看,那个全新的她(他),其实有些部分还是一如既往的珍贵和纯粹。

  像书中说的那句话一样,“人啊,并不是活得久就离过去越遥远,有一些过去的经历,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刷后才能重新面对的。”而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年岁渐长里,慢慢明白真正于你而言重要的那个人,并不是想象中那个扁平的偶像,而应该是相遇之后,让你觉得“啊,和那个人有这样一段记忆真好”的那个人!这样一想,她(他)的成长和改变,还有与我们想象的落差,似乎并不是让我们分开的充分必要理由了!

  就如我的那个朋友。那次的见面,我们虽然已经没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但分别时,我给了他一个拥抱,然后我感觉到,他扎扎实实地回应了我。那种真诚,一如当年我曾经遇见过的那个很好的人。

  是啊,在时间长河里,总有一个你,只说这件事,已然就是不容错过的幸福了!

  《再次遇见你》读后感(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相不相信,你心心念念不能忘却的人和事,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回应你?

  日本直木奖获奖作家森绘都的小说集《再次遇见你》,用6个小故事来印证这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十年前的挚友,你们还有联系吗?没能在一起的恋人,你真的放下他了吗?已经去世的亲人,你还会常常思念他吗?你苦苦追寻,只为一个“理”字,得到回应了吗?

  01

  第一个短篇《再次遇见你》,讲述的是一段异性之间的友情。

  初出茅庐的女插画师在信心低谷之际接受了某出版社编辑的合作邀约,并在后者的耐心关怀下慢慢敞开心扉。随着插画师女孩远走巴黎学习雕刻和编辑先生的跳槽,两人一度失去联络。十年后,插画女孩邀请朋友们来参加自己的雕刻品展览,收到邀约的编辑先生将以何种姿态赴约?

  《妈妈》和《蓝天》两篇则聚焦亲情。

  无论是《妈妈》里那个从小就失去母亲却一直跟妻子营造享受过母爱假象的儿子,还是《蓝天》中那个疯狂思念过世妻子的单身爸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唤和缅怀已逝去的爱。而这种刻骨的信念,在冥冥之中挽救了自己的家庭和生命……

  《结扣》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为了解开困扰自己十几年的心结,“我”去参加同学聚会,当初那个帮助我的男同学会告诉我发生了“那件事”之后为什么逃避我吗?

  这些都是很动人故事,但给我震撼最大的是这篇——《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

  02

  《沙拉》一文,其实也是一个念念不忘、寻求回应的故事。

  情节很简单,年过五十的主妇清美在一家商场里的食品连锁店购买了一些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可当美清在家里品尝时,却发现沙拉里并没有芜菁,而是白萝卜。清美决定不忍气吞声,几次联系商场,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补偿。

  清美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随处可见。明明买的是一斤橘子,实际只有八两;明明点的羊肉串,被曝出其实是猫肉……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辩无可辩。

  《出梁庄记》的作者梁鸿,花了几年时间进行实地调研,探访走出梁庄同乡们在大城市的生存现状,其中有一篇特别讲的就是食品制作销售如何作假:

  食品作假我最清楚,我做了几个月,知道一点门道。咱们有老乡做得非常大,赚脓了。啥都是假的。假牛肉你知道咋做的?买来死老母猪肉,一煮,一上色,就变成牛肉了。熟肉那花样可多了。都是工业用盐,火硝、火碱,这是发的,发大、注水,可以加大重量。用的化学原料是石红,做肉都兑有马尔福林(福尔马林),不容易坏啊,往外一发,肯定要坏。像肠子一类的,买来的时候是黑的,用硫酸、双氧水一泡,就变白了。你去买肠,买毛肚、海鲜,那白花花的肯定都有问题。咋可能恁白?咱在农村,又不是没见过猪肠子?可是人们喜欢那样子好看的,你真是一点门儿都没有。

  那肘子肉,把大骨头一去,打食用胶,兑点淀粉,生的时候打进去,一煮就缩到一起,看起来像是个整体。杀猪的人把坏猪肉往皮里一塞,把死猪肉兑进去。一开始,我们去老乡家玩,老乡就不让我们吃他的熟食品,专门去街上买一点新鲜肉,做着吃。我还不知道为啥?后来自己一做,妈啊,打死我也不吃了。我到现在都不吃熟肉。不敢想,一想起来就恶心。

  简直是大写的触目惊心!

  我们明明是生活在一个文明的契约社会里,买卖双方约定俗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给你真金白银,你给我同等价值的商品,怎么最后到我手里的,不是我想要的芜菁沙拉,而是白萝卜沙拉呢?

  03

  制假售假说严重点是违法行为,但是对大多数平头老百姓就是个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小小欺骗,很多人上当受骗后还是选择忍气吞声。为什么?

  因为也就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东西,忍忍算了,没必要那么大动干戈费时费力。

  因为是和熟人买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别伤了和气。

  因为就算你去找人家算账,搞不好人家还倒打一耙说你污蔑……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迄今为止,只要是自己退一步就能平息的事态,自己都退了一步。清美已经习惯了忍耐。可是,只有今晚,一步也不想退让,这是清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这一次,小说里的清美没有退缩,她决定要追究到底,于是她打电话到商场要一个说法,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怎么可能?不可能有这种事。芜菁沙拉里放的就是芜菁,不可能是白萝卜。”

  “可是,真的是白萝卜。就放在从你们店里买来的芜菁沙拉里。”

  “是芜菁。芜菁沙拉里放的就是芜菁。”

  “那么,为什么会吃起来有白萝卜的味道呢?”

  “为什么……要我说的话,是个人味觉的问题吧。”

  “你是说我的味觉有问题?”

  “味觉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总之,我们店里卖的芜菁就是芜菁。如果是白萝卜的话,菜名也会写成是白萝卜沙拉。”

  “对呀。可是,我买来的芜菁却有白萝卜的味道。”

  “无论吃起来像什么,芜菁就是芜菁。”

  “不对,吃起来像白萝卜的,就是白萝卜。”

  最后,清美的坚持最终让主厨藤木答应他会亲自试尝再答复她。结局是,果然是白萝卜。

  04

  好了,事情走到这一步水落石出,解决方案很简单,道歉、退钱并保证今后停止销售。这些,应该可以了吧,够有诚意了吧?你不过是个买了150克(3两)不到40块钱沙拉的顾客,我把钱都退你,总行了吧?

  可是清美还是觉得不行。像清美这样坚持到近乎执拗的人不多,却让我想到一个人,“毒奶粉”事件中的郭利。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件,“结石宝宝”父亲郭利案。

  郭利,一名同声传译的自由职业者,38岁那年迎来了他的宝贝女儿。2006年9月,经过慎重的选择,他将“美国施恩婴幼儿奶粉”作为女儿惟一的奶粉食品。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曝光后,2008年9月,郭利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肾脏功能已受损。

  2009年4月,郭利将女儿吃剩的奶粉送检,发现其中部分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郭利后向施恩公司提出索赔,索赔金额为300万人民币。

  2009年7月,郭利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广东省潮安县警方刑拘。

  2010年1月8日,潮安县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郭利构成敲诈勒索罪,处有期徒刑5年。二审法院潮州中院随即维持原判。

  2014年刑满释放。郭利继续申诉,2015年3月,广东高院对案件作出再审决定,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并同时决定提审此案。

  2017年4月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郭利敲诈勒索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再审改判郭利无罪。

  这个案子,最近在法学界段子手罗翔老师的讲述下又重回大众视线。

  入狱前,他是百万年薪,出狱后,他妻离子散,靠低保为生。令人不禁感慨维权之路漫漫,又布满了崎岖坎坷。

  05

  世间总有这样的人,觉得世道不应该是这样。就像清美,她还是觉得不行,她念念不忘的,是要吃到芜菁沙拉。

  在小说的最后,美清提出了自己的补偿要求:

  “能不能请您把确确实实放有芜菁的‘芜菁和西芹的盐渍海带沙拉’在今晚送到我家里来?…如果可以的话,让主厨藤木先生也一起来。这才算是所谓的负起责任吧?”

  这个要求好像听着很正常,但细细品品,多奢侈啊?

  重新来过,恢复原状,很多时候是不现实的。就像郭利案,人生最好的5年不会重来,毒奶粉对女儿的伤害也无法消弭。

  后来,美清真的收到了真正的芜菁沙拉。她成功了。

  她想,“只有一件自己绝对能说的事,就是在这莫名其妙的世道里,最起码芜菁必须是芜菁,白萝卜必须是白萝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