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形的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隐形的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2020-04-04 22:3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形的女人》经典影评1000字

  《隐形的女人》是一部由卡里姆·埃诺兹执导,费尔兰德·蒙特纳哥 / Carol Duarte / Gregório Duvivi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隐形的女人》影评(一):The Road Not Taken

  小时候美梦,大致有两个主题实现自己想,遇到一个美好的人。姐妹俩恰恰分别演绎了其中一种。

  对于很多很多的普通人来说,第一个梦想大概经历这样的旅程理想蠢蠢欲动造化弄人的阻隔,自我的游移不定,到后来,梦想沾惹了一层灰扑扑的尘埃我们也匍匐在现实泥潭里。这些琐碎心事就成了一个看起来大同小异故事们是年轻的理想,它们是不成熟懵懂

  第二个梦想有很多种现实的版本。我们用丰沛想象和无数童话书、偶像浇灌出一个无与伦比的偶像,却在乌糟糟的尘世间遇到很多的不堪。有些人以为自己遇到了心有灵犀良人,转眼间就遭遇变故;有些人在漫长等待中,心灰意冷;有些人在坚忍的耐里过出平庸幸福

  电影里,姐妹二人经历的是现实版的平凡人生,有趣的是,二人为对方想象出的是年轻时候的理想生活。想象中的,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是一条可能会走的路,一条假如走过也未必如想象一般的路。

  《隐形的女人》影评(二):得不到聚焦的女人们

  首先,电影名字《看不见的女人》有深意,一层含义姐姐妹妹失联,两者看不到对方,二层含义两姐妹的爸爸无视私奔怀孕的妹妹,姐姐的丈夫无视姐姐的梦想、追求,三层含义医生违背姐姐的守住她怀孕秘密诺言,办理签证人员不肯为作为亲妈妈的妹妹办理他儿子护照

  其次,电影音乐很好地渲染气氛表达人物情感,如姐姐烦闷时弹的钢琴声沉重尖锐、不和谐,而姐姐开心时琴声变得轻盈美妙、和谐。

  然后,电影妹妹和情人舞厅上的光影和慢镜头挺好展现达人情欲流动。在病房里,姐姐、姐姐丈夫、医生三人的头太引人思考了,镜头谈论姐姐第二次怀孕和病情的时候,镜头的焦点由始至终都只在姐姐丈夫和医生这两个男人身上,一点都没聚焦在本应为事件焦点的姐姐上,她从头到尾都是模糊的,她不是焦点,她的情绪感受决定没得到在乎重视

  最后,电影的长板明显,而短板突出,两姐妹间浓厚亲情铺垫不够深,动机不足,导致两姐妹因浓厚思念的而做的一系列行为不够说服人。

  《隐形的女人》影评(三):险而沦为乏味无趣的八点档电视连续剧

  【巴西电影展观影】上周在天环广场百丽宫参加本届巴西电影展,观赏了这部今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获奖片。由于事先张扬的删减与黑幕风波,似乎令这场广州站的开幕放映也变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片名有着明显的隐喻意味,开头姐妹两人在山中失散而彼此寻觅不见的场景也给人一种强烈的暗示。然而,欣赏下来感觉相比起片名中暗示女性所遭受的忽视,这部影片更侧重在姐妹情深这条线索上的叙事。剧本里充斥较多琼瑶剧的情节,令观众的关注点更多投射在姐妹两人跨越时空的亲情纽带之上。这种方式自然是讨好观众的,要么是戏剧性的巧合(两姐妹在餐厅里缘悭一面),要么是明显的族争执(墓地里妹妹与父亲对峙),要么是极度煽情的结局(找回信件和姐姐的女儿),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相比之下,家庭与社会环境里的父权压迫的主题却得不到充分的彰显,很多关键场景的处理有避重就轻的处理。比如父亲对待多年后归来的姐姐,或者是妹妹跟丈夫透露自己入选音乐学院的一幕,焦点全用在人物情绪上,不断制造出“好看”的情节,从而削弱了这个绝佳题材的社会批判力度,险而沦为乏味无趣的八点档电视连续剧。

  《隐形的女人》影评(四):一场失败的私奔,一份跨世纪的遗憾

  “我对你说:你穿这条裙子太美了。

  我本应该让你自己拿剪刀把那条可怕的绿裙子剪成碎片,

  再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把钥匙吞到肚子里。”

  一切都源于那场私奔,一切都因为那场私奔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堕胎违反道德标准,会断绝亲情纽带的那个年代。姐妹俩是父权,夫权的牺牲品,是生育的工具。最终,她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个与钢琴失之交臂,一个失去了爱的能力。

  这是一部主观式叙述流畅,场面调度精巧,色彩强烈,质感上乘,情感饱满的女性主义电影。带来的窒息感就像来自雨林薄薄的水雾,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片末重场戏,女主满头银发发现几十年前寄来从未拆封过的信,循着地址找去。我以为这雾最终会蒸发。因为她的丈夫去世,而她也将寻到自己的姐妹,即便没有,多年的心结也会解开。可是没有。

  “我奶奶说,她的姐姐是最棒的钢琴家。”

  长达将近40秒的表情特写,一会呆滞一会嘴角带笑。可能欣慰,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无奈,两次,两次因为怀孕,得病与音乐擦肩而过。最终还是没有成为最棒的钢琴家,没有去到维也纳,甚至连音乐学院都没有去... 现已经是一头白发,恍如隔世。那片雾,也只能沉积在心头上...

  只剩一只外祖母的耳环,钢琴,信;值得一提的瞬间,新婚之夜镜子残破的新娘,得知怀孕后无法集中精神和钢琴老师并排坐在沙发上,医生宣布第二次怀孕时景深里女主的躯体,只有穿着吊带睡衣的女性身体,没有脸,没有头。

  《隐形的女人》影评(五):“不可见的女性”

  其实第一次听到这个《看不见的女人》的名字,乍一下子想起来的就是“不可见的女性”。

  电影虽然看起来是说姐妹互相看不见对方的人生,但归根到底女性还是“不可见的”,像两姐妹的母亲,是男性的附庸。

  正如映后女主采访所言,结婚对于 Euridice,无非是在完成任务而已。

  与丈夫Antenor之间存在爱情吗?

  我认为不。

  Euridice是千千万万个女性的缩影,这无关国籍,无关时代,过去或当下,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教化就是相夫教子——“你是想让我做一个家庭主妇吗?”。

  至于 Euridice 个人价值的实现?除了她自己和她亲爱的姐姐Guida,谁又关心呢?

  也只剩女儿那一句“那不是她的梦想吗?”

  Guida至于Euridice,其实像她灵魂之中张扬坚韧的另一面。

  而当得知Guida的死讯后,Euridice说是她们的父亲谋杀了Guida,这何尝不是父亲在谋杀Euridice?

  烧掉钢琴的 Euridice,从决定再也不弹钢琴起,就死了。

  生理意义上活着的Euridice,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但唯独不是她自己。

  回过头来看Guida的所有作为,恰是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

  没有“出走”的Euridice,与“出走”的Guida,正是女性人生选择的两个极端。

  而无论她们出走与否,在男权社会之下,等待她们的必然是消亡的结局。

  (听策展人讲本片是中国首映,和巴西几乎同步上映,希望这样的影片更多啦!)

  (2019.11.22,♥中国电影资料馆♥)

  《隐形的女人》影评(六):超出预想的好电影

  超出预想的好。呈现了50年代巴西那一代人的故事。姐妹情、父权、梦想、生儿育女、生存,跨度60年的叙事。尤其是对于五十余年相互未能谋面的姐妹,那持续不断的思念与找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当妹妹到生命的最后,才看那这些年来一直被父亲和丈夫雪藏起来的,姐姐的来信;当找到姐姐孙女的时候,孙女说到:“你是钢琴家吗?我奶奶说你是世界上最棒的钢琴家。”言语不重,但l那种满溢的爱与对妹妹的自豪感迸发而出,在剧情的推动下真挚、细腻、动情。也许这是我们独生子女一代所缺失并会特别感动的情感。

  姐姐因爱私奔,怀孕被男人抛弃,回到家中,但因私奔和未婚先孕,又被父亲赶出家门,并断绝父女关系。妹妹不知姐姐回来,姐姐在父亲的假消息中以为妹妹在欧洲。50年同一城市,擦肩而过却未能相见。遗憾让让一切更刻骨。姐姐在生存和养育孩子的极度困境下,并没有依附男人,在踏出皮肉生意门前,想到了孩子,为了孩子和自己的尊严也选择了回头,做工人和保洁员两份工作拉扯孩子长大,虽在底层,但活的有尊严。

  妹妹不论结婚、生子、育子,她一直在追求自己成为钢琴家的梦想,这个梦想从未被丈夫和父亲理解和支持。直到自己坚持努力下以第一名考上音乐学院,但面对的是父亲和丈夫的不支持,同时又知道了姐姐死的假讯,一切仿佛都在破灭,期待的重逢,理想的实现一切都在灰飞烟灭。最后通过烧掉衣服和钢琴,在大火中抒发着放弃与绝望。

  这部电影原以为是女性导演,情感刻画很细腻,女性的独立思维和追求都被刻画的很深刻,并通过让观众成功的产生对父权和丈夫的厌恶,表达了对父权和男权的反抗,电影名《隐形的女人》在父权和男权下隐形的女人。致敬这位男导演,不愧为今年巴西最好的电影,也是巴西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票上为女一签名

  《隐形的女人》影评(七):寄不出的信件

  【❕下文严重剧透】

  映后交流环节,一位巴西观众提问,在深圳一年多,但没怎么看到关于巴西文化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不太了解巴西,还是巴西不太了解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尚且需跨越山海,更何况陌生国度之间的了解?但这次巴西影展,就是提供一个窗口,让中国观众从现时巴西电影业一个小小切入点来看巴西的过去、现在。

  回到电影本身,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一对姐妹因为“一个错误”而不得相见。因为父母的谎言,传递思念的只有厚厚一叠无法寄出的信件,而收件人若非一次偶然发现,可能终其一生也不知道信件的存在。

  姐妹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阶层,但都面临共同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性如何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于妹妹较为优渥的生活,被赶出家门的姐姐的生活是凄惨甚至是悲壮的。一个独身的单亲妈妈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如何保障母子二人的生存,还有面对社会的压力——没有孩子父亲授权而无法为儿子办理护照,一同打工的工友不经意说到“像你这种女人应该去别的地方工作”……

  与此同时,按照父亲期许成家的妹妹,一直想去维也纳上音乐学院,本计划先不要孩子,以免耽误考试。但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下来、养育,也一直没放弃自己的梦想。然而,当她以第一名通过考试时,丈夫却责怪她为什么不能在家好好做家庭主妇。在此之前,怀孕时,妹妹一直希望找到姐姐,丈夫近乎崩溃说,为什么不能多为孩子、家庭着想,要担心“一个死人”?

  姐妹都有着自己生活的祈盼,但因为种种现实桎梏,妹妹最后没有成为姐姐所知的钢琴家,姐姐至死也没能与妹妹相见。两人平行的、对彼此隐形的人生里,信件是姐姐存在的证明,是两人情谊如初的见证。只可惜,姐姐永远不知道,妹妹也一直在找她。

  写到这,也许会发现如果单单拎出姐妹俩的故事拍一部电影,多少有点都市剧里的套路。因此剧中对1950年代巴西社会的呈现,以及女性个体的挣扎,显得尤为可贵。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对个体的讲述,故事就缺乏张力。电影如果能对巴西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着墨更多,那就更好了。

  观影中体验不是很好的一点是,片中对两位女主故事时间线的安排不够清晰,往往镜头一转,就到几年之后,要看一会儿,通过人物对话才发现)。其实姐姐给妹妹写的信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提示,但感觉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另外一点则是无可避免,现场放映中对两处静音处理、加遮罩,主创人员也在现场,一时气氛很尴尬,还有观众鼓起掌来……想起小时候和爸妈看电视剧,看到男女主要准备接吻时,爸妈拿起遥控器换台,哈哈。

  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策展人Marcos说,片头片尾两姐妹从海边到山上那一段是对影片很好的概括。在山上,两姐妹走散了,着急的呼唤对方,在没有回音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终于找到一起。就像那些寄不出的信件,最终还是把两人联结在一起。

  《隐形的女人》影评(八):女性主义?

  女性视觉的电影,拍得中规中矩,画面噪点明显,高对比高饱和,总体偏暗,浓妆艳抹,偏蓝绿色调,一位朋友跟我戏称有王家卫的Feel。整体叙事平稳,冲突如期而来,节奏颇快。其中几段主观视觉的镜头,迷幻而有张力。双线叙事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每个小单元都完整交代。

  作为一部女性视觉的电影,我理解它对于男性形象的脸谱化。但剧情上双生花的处理,显得俗套化,本身反差过大的人物设定,加上剧情有意地明示暗示“家庭”的含义,揭示这部片主要为一部家庭伦理片,反抗的不是“男权”而是“家庭父权”。

  姐姐在回来后被父亲的谎言和暴力拒绝与门外,也切断了与妹妹的联系。家庭作为理想中避风港的破灭就在一瞬间。再到后来有潜在相遇机会时,却不再承认“家庭”这一回事了。在书信中提到“新的羁绊”和“新家庭”的字样,甚至最后继承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身份以“存在”层面上的转变,使其舍弃了过去,以一个新的存在,所以墓碑的矗立合理性昭彰。而这一切是围绕着“思念”与“家庭”中展开的,姐姐独立的意义是“家庭情感”驱动,这个家庭是儿子、相互维持的老妇人和“记忆中的妹妹”所组成。

  妹妹则疑似是被安排与供应商的儿子结婚了,婚礼时,连接个吻都很不熟练。之后就是日复一日的夫妻生活,妹妹做了一个全职妇女。全职妇女有理想在传统观念很危险,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如期所料,矛盾应运而生,在家庭、谎言和梦想不停地摇摆。一个“噩耗”的忽然到来,将矛盾推至高潮,埋葬过去后,才开始真正应题的“隐形的生活”。

  不难看出,谎言和家庭是构成这部的重要要素,尽管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女性不友好”的镜头,例如直接的性别歧视、单亲妈妈的护照问题、出卖肉体换取资源等。这些细节说明了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不高,但与我们主人公“压迫-反抗”的故事线关联不大。而家庭中的“父权”才是导致两起悲剧的罪魁祸首,不难想象,即使其中妹妹的角色换成男生,也一定程度上成立,悲剧的婚姻,无法自主选择的生育权(尽当然女性受到的压迫更强),迫于现实而放弃梦想等;而姐姐的角色则是“断绝关系”式的亲子矛盾,另立门户,不能与家人和解,舍弃“带着血缘”的身份等,这些换左男性也成立。当然,用女性人设,并加上一些当年确实存在的歧视,令到戏剧张力得到提升。

  但这里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本片真的在探讨女性主义?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确实看到了当年的不公以及女性地位,而确确实实,家庭父权的威权也属于女性主义探讨的性别不公的一环。但影片的重点放在家庭上,并引导观众去思考什么是“家庭”,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还是那种“父权”的控制?这有点像我们在探讨原生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这个问题,而不是更宏观更庞大地去探讨女性在上世纪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所以末了,我认为将此片拉到女性主义上不妥(也许原作是),这部片更多的还是在讨论“父权”这种个人强权控制下对人性的磨灭的问题,而双生花最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情节也印证了这个残酷性。

  《隐形的女人》影评(九):拉美的故事总是一部史诗

  一部从姐妹青春贯穿至生命渐逝的女性在男权中挣扎的史诗。

  可贵的是,这部史诗投射的主体不是一个个体,也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两个个体,或者两个群体,她们一个挣扎于现实,一个挣扎于理想,同时又彼此牵挂依赖,姐姐是妹妹对于生活的根,是钢琴之外生活不一样的色彩, 妹妹是姐姐对于生活美好的希望,是身处黑暗中远方不灭的一丝微光,从这一点出发,姐妹又代表着一个完整的人。

  在电影刚开始,看到姐妹在床上关于姐姐与男友之间青春与禁忌的话题进行讨论并打闹时,并未意识到这部电影最终会走向如此沉重的结局。或许一方面电影所跨越的漫长岁月只能由如此沉痛的关于女性挣扎的史诗性的故事所填充,另一方面电影表现的沉痛也只能被岁月有所消解和抚慰。最终使得电影中女性为自由为生活的斗争在岁月面前能被更加客观的表现,不因一些瞬间的无力而显得柔弱,从而更有力量。

  回头再看,电影所呈现的力量感(也是一种无力感)不仅来自于演员的演绎和激烈的矛盾,还来自于很多意象的反复出现,这种符号化的表达使得观众即使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也能有抽象的理解和共鸣,从电影开始姐妹在海边望向基督山望向天际时,姐姐率先起身离开转向身后隐喻了姐姐之后的人生方向并不是朝着理想,而当姐姐一进入背后的山林中即开始呼唤妹妹的场景,对应着着姐姐后来跌入残酷的生活中时妹妹即是其呼唤的远方。另一边与姐姐在山林中徘徊不同,妹妹是站在山上面向大海时回头呼唤姐姐的,镜头的远处也能看到基督山,隐喻妹妹后来是在朝向理想的征途中不断回头寻找姐姐、寻找来自生活的安全感的,相比于生活的直接、粗暴,相比于丈夫新婚夜的毫无浪漫,妹妹更希望间接的听姐姐在床头聊着生活的鲜红与粗粝,此外无论爬得多高望向多远,终究得有人在山下等待才踏实,这人不是父亲,不是母亲,只有姐姐,可悲的是后来由于误以为姐姐早已不在在山下(发现姐姐的墓碑),妹妹也没有了赖以依托的根,理想的远方触手可及又不复存在。

  码头这一意象也代表着妹妹个人的强烈愿望,在不同阶段反复出现,每当其似乎将要达到目标即将从港口出发时,或是由于姐姐的离开、或是由于婚姻、或是由于怀孕被一再搁置,这时,便会出现妹妹独自一人站在阳光洒下的码头上抽烟的场景,加强了观众对于妹妹角色境况的感受和惋惜。

  姐姐用于掩饰身份的坟墓、妹妹焚烧姐姐的衣物、焚烧钢琴都是影视中经典的意象或手法,动机相对明显简单,不多提。

  直到妹妹婚后68年丈夫去世后整理其遗物时,打开那个装着姐姐寄给她的全部信件的保险箱,才象征着姐妹各自一生的挣扎终于了结,被男权封锁了一生的女权也终于得到释放,这种释放表面上是由于男权先一步逝去,但原著或许是希望借此让男权能有所觉悟从而给女性更多自由,这点从保险箱最终被唯一知道密码的女婿(男权继承)而不是女儿打开能得到确认。

  电影最后又回到姐妹年轻时在海边的场景,只是此时姐姐没有急着走回身后的山林,妹妹也并不像之前一般眉头紧皱的望向远方,姐妹两人就那么轻松的坐着,不时面带微笑望向对方。对于她们,远方不再是人生必达的出路而只是一种风景,身后也不是难以一人独行的炼狱而只是天黑后的一条归路,这大概是整部电影最美好的一刻,也是电影所隐含的一种乐观主义,某种意义上,岁月的长度总会带来一些乐观主义。

  关于拉美故事的史诗性,对于拉美文化了解并不多,为数不多接触的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时间跨度都较大,都和这部电影一般,喜欢在漫长岁月中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去讲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群体,注重时间的力量,又或者是注重人在时间中的力量。对此觉得很有趣,期待有更多了解的朋友能补充一二。

  《隐形的女人》影评(十):附梵一老师的笔录 资料馆首映现场提问

  年度十佳 戛纳一种关注大奖 完全能进主竞赛呀 这一别便是永远… 《隐形的女人》女主演卡罗尔·杜阿特答观众问:

  1、关于镜子有什么隐喻?

  没想到有这些影射的问题,可能导演会想这样的事,但我作为演员不会想到有什么隐喻。电影里有个场景是在咖啡厅里,那里有个镜子,姐妹彼此寻找对方,在那里应该是有深意的。

  2、拍电影时有什么样的心境?

  导演对我们的情感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展现这对姐妹的羁绊,所以我们在情感演绎上做了很多工作,演员认识的时间比较短,我和另一位女主演进行了很深刻的沟通。这个故事还原了我们祖母辈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而我对那样的生活非常有感触。

  我们在拍摄时做了一定的场景还原,比如我在拍摄时导演会叫我主角的名字,不会叫我真名,我经历了非常沉浸的体验。导演对待我们的方式非常严格,但也说不上严酷。拍摄时,我不能和其他任何人对话,我需要沉浸其中十几个小时。

  3、在巴西,父权现在是什么情况?巴西亲子关系是一个什么状态?

  关于父权的问题,50s的里约热内卢父权非常严重,至今并没有太大改变。不仅仅是巴西,全球其他地方永远是男人有话事权,在决定一些事情。现在在巴西,这个问题很受热议,大家都在讨论。这部电影的名字,看不见的女人在全球都有,这是系统和体制的问题,是社会架构的问题。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在讲生活这个社会里女人所面临的压力,对女性的人生多么具有毁灭性。

  关于亲子关系,很明显现象是,50s之后巴西人的兄弟姐妹,像你们一样,也越来越少了。这个趋势也可以说明因为女权的活动,女性地位有所提升,意味着女性不会只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生育上了。

  4、父亲身份是葡萄牙人,是否有什么隐喻?

  很有意思,那个年代是很多葡萄牙人大量移民巴西的,包括我的家族。还有一个关于语言的问题,片中父亲等人的口音是葡萄牙口音,对我们巴西人来说挺难理解,电影也因此真实展现了他们家庭之间难以沟通的困境。

  5、怎么体会与姐姐的关系?

  弹钢琴考试的场面,那些回想的片段,是在录制的时候,中间决定放进去的。这个场景是她追寻自己梦想的过程,也是讲述她人生的过程。其实那个回想的姐妹俩的场景是测试时拍的,剧组觉得很好就放进去了。

  烧钢琴时,我很紧张,那场戏必须一条过,钢琴烧了就没了。这个场景非常沉重,是对她梦想的一种放弃,相当于自杀。

  6、为什么会以妹妹的人生为视角?

  电影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原著名字里就有妹妹的名字,但我们后来去掉了名字,因为不只是妹妹,她的姐姐,还有很多女人都在过一种隐形的人生。

  7、解释一下结婚时跳舞的场景,以及片中的女主角没有想过离婚吗?

  她的梦想成为一个钢琴家,她的梦想并不是结婚,结婚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义务,被迫的事情。她要表现一种复杂的情感,从激烈的跳舞到愤怒,后来拍摄时鞋子都坏了。这个场景里她很困惑,因为她找不到姐姐,姐姐不在,又有很多人告诉她结婚要开心,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情境。

  那个年代的女性,离婚是不太可能的。女性依附于男性,离婚了就养不起小孩,活不下去,就像她的姐姐一样。所以这个跟时代有关系,那时结婚对女人来说是应该做的事情,离婚不是当时的人脑中会想的东西。(策展人:那时,离婚是不被允许的。)

  8、附:介绍导演的背景情况。

  这位导演非常想来,他特别不爽他没能过来。

  策展人:卡里姆·埃诺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巴西的东北长大。他是阿尔及利亚后裔,他的名字不是很传统的巴西名字。他拍了六七部电影,近期名声大噪,目前住在德国柏林。他情感细腻、十分天才。他在善于情感起伏的肥皂剧上做得非常出色,肥皂剧中有时会有很夸张的成分,跟我们巴西的电视剧有很相似的地方,这些热带(巴西是热带国家)的连续剧里情绪是比较外放的,他善于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