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智社会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心智社会读后感精选

2020-04-04 23: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智社会读后感精选

  《心智社会》是一本由[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612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4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智社会》精选点评

  ●感觉跟现在的人工智能不是一路啊,所以明斯基这条路最后能不能走通啊

  ●不愧明斯基

  ●开头几章特别触动,中间、后面的内容稍微有点不够深入

  ●很难想象这本经典成于33年前,向大师致敬! 作者关于人类智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思考,对智能的形成提出了一系列自洽的假设,其中的相部分在今天的深度学习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另外大部分则有待未来十年乃至百年的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和有志于制造“real AI”的科学家们来验证。 本书的主旨,关于无意识的智能体如何组织形成智能社会的想法很显然启发凯文凯利,并成为了他布道重点。 作者雄辩展示了最简单的智能体如何通过自然的组织展现出各种复杂的智能现象。在近年大热的美剧《西部世界》中也不难发现作者的影子。 让人既遗憾欣慰的一点是,在用反思手术刀式地剥离了智能的种种功能之后,作者仍然为神秘的“自由意志保留一席之地,但复杂的思维机器产生自由意志,这无疑是作者的本意

  ●不知所云,简单堆叠的感觉,章节之间也不连续

  ●开始觉得很棒,特别智能体和智能组的概念,似乎豁然开朗,以为是把深奥的心智表述思路清晰语言易懂,越往后越觉得每个概念分析似曾相识,只不过换成了作者或翻译阐述方式实际理论早已成为算是共识东西。除了把意识领域所有的概念整合了一遍,不觉有太多作者本人的观点,虽然每章都有驻足停留反复琢磨的几句话,毕竟较全面,更像编辑,而非著作者

  ●所有的整本书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大脑是通过书中这种方式运转的。抛开这个假设,整本书就不成立了。 大脑真的有好多秘密啊,一方面希望脑科学进步到彻底解密大脑,另一方面又怕这种情况

  ●第一财经推荐。不在于对未来的预测,而是思维方式。很多观点颠覆了我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很难读,但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实在有些晦涩难懂,没看完。

  ●原来思维可以拆解的这么细致,大脑就是一个心智社会。

  《心智社会》读后感(一):略记

  此书怎么概括呢?侯世达在扉页上说是“拼贴画”,庶几近之。这是明斯基长期实践与思考的笔记。之前在arXiv上读论文有浑然不明之处,看完此书后会有顿悟所有人工智能的模型建立从哪里来的,本书给了非常明确的方法论上的指导,虽然神经生理学也有很大助益。但人工智能专家大部分解析人类思维的奥秘主要依赖的是实验心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外加内省来返观内在。所有相关模型的建立都不脱离这个路径,虽然偶尔有神经生理学上的引述,但基本作为辅助证据来说明心理学结论的成立。

  人工智能对特定目标的实现要在软件实现之前有相应的设计模型,而这个模型的成立与否来源于内在心理运作机制。基本底层心理机制如记忆与自我,都有相应的模型(K-线,智能体、智能组),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认知目标的基本架构,包括意识、学习、推理,由此来展开最重要的中层体系 Trans-框架。读此书时,你常会怀疑明斯基居然是数学上的拓扑学的博士,虽然有些例子与语句来源于拓扑学。

  明斯基可谓“名教罪人“,他对罗森布拉特的Perceptrons的批判,造成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研究方向“二十年大饥荒”,而罗森布拉特后来的溺水死亡有自杀传言,而明斯基2016年的仙逝据说是活体冷冻以待未来,若传言属实,两两生死不同以概其慨。明斯基本人在此书中片段可看出他对当年的结论略有修订。他大概是坚定的“自上而下”的符号学派,认为软件模型比实验生理的底层要更有益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径开展的,谷歌的两位创始人算是他的徒孙,是维诺格拉德的学生,当初建立谷歌初衷也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最终神经网络的大行其道并非其师爷当初所能梦见。而二十年后神经网络大行其道,几盖人工智能全域。

  这书可放手边常翻常新,实验进展不下去的时候,找找灵感。

  《心智社会》读后感(二):迷人心智的启发

  现代人似乎不聊一些心理学前沿话题,如认知、心流、心智等,就跟不上时代跨步发展的洪流。尤其是心智这个核心概念。近年来,伴随斯科特《少有人走的路》多次再版的启蒙、《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对心智的推崇,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大家斯科特诺维奇心智三部曲的引入,大家开始对“心智”一词和它背后的科学津津乐道,对如何操控、影响大脑,引导培育健康心智而着迷。

  不过心智的内涵与底层概念到底是什么,与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我们生活的关系如何,人类的独有心智能力与特征,如何发挥更大效用,不妨听听人工智能开山鼻祖,计算机科学家明斯基如何说。他不仅开启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而且在数学、认知心理学、计算语言学、光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心智社会》是图灵奖得主明斯基多年研究“智能”的心得,经验和启发思考,也是举世闻名的科普类巨作。明斯基用数百页篇幅,将迷人的心智,复杂的网状的思维,用线性的篇章结构,串行的优美文字娓娓道来。试图自顶向下的解释,智能如何由非智能演化生成,当把一个个不证自明的概念或现象掰开了揉碎了,会发现别有洞天。

  明斯基提炼了30个子概念,涵盖意识、常识、自我、思维、智能、精神活动等,探讨了心智的基本组成要素,追寻探究了心智的运作机制,交流了心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等话题。是一本深入浅出地阐述智能和心智思维的杰作。

  明斯基很早就观察到,人的智能看似有规律可循,从简单发育到复杂思考,但仔细考虑,即使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智能,都涉及千万脑细胞、肌肉细胞的大范围共同协作。简单的行为内嵌编码了太多智能,这些是我们未曾意识到的底层密码。

  他用最经典的孩子搭积木举例,一个简单搭建的步骤,涉及了确立目标,选择积木,识别目标,过程搬运,避免碰撞、平稳放置,高度研判等若干复杂细小场景,每个场景又能细分很多动作组合。如果用程序控制机械臂,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早期耗费太多的工程师精力。而反观人类,3-4岁的孩子最初也是磕磕绊绊,但他们不断学习很快就掌握其要义,熟练自如。

  如果从原子论角度去分析,即便不断拆解细分了人类智能的每个环节,是无论如何无法从细胞层面看出任何智能的端倪。而人类心智社会的起源,如梦如幻,在自然选择法则的支配下,人类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随机地才造就了智人分支。我们体内似乎被一个更高级的智能体调度指挥着,“我”在发出指令,支配肉身,但那个我却模糊多变,来去无痕。明斯基将其定义为智能体,由若干智能组、智能程序层层组合演化得到。而人

  个人感觉,大部分人也许一辈子不曾察觉体内的那个“我”,跟着感觉走,在意识驱动下如机器人般生活。小部分人开启了反省心智,用元思维回顾反思“我”的行为,逐渐接管自我的控制台,但这部分人中,很多都在追寻“本我”的方向,溯源“我”的初始样子。而明斯基指出,人无本我,意识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我”,要靠持续的行动去定义,生物体智能并不能在本来面目。因此,也许有更小比例的人,通过广义理性,掌握了“我”的真实含义,成为反叛基因、模因的新物种。

  因此,心智社会的开篇,就给了两个富有洞见的启发,心智是可以培养的,本我是不存在的。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学习,我们可以将部分外在智能内化于身,变成无意识的高阶能力,并且上升为洞察力,或所谓的常识性直觉。通过具身行为,以行带知,以行动定义“本我”,活出你想要的样子。人生在世,掌控自我的命门,在于行动。

  《心智社会》读后感(三):《心智社会》:假设之上的严谨假设

  读后感基本上就如标题,明斯基提出的这套心智理论环环相扣,自圆其说,但绝大部分都是先提出一种假设、再基于该假设之上进行的推论,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科学还没走到这一步,就都说不清。

- 一个好的思维理论必须涵盖至少三种不同的时间计量方式:第一种比较缓慢,用来描述我们脑部发展所经历的十几亿年;第二种比较快,用来描述我们婴幼儿时期飞速生长的那段时间;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种,用来描述历史中我们的理念不断发展的那些世纪。- 整体论者(holist):“我会证明没有盒子能困住一只老鼠。一个盒子是用六块板子钉在一起组成的。但很明显,没有盒子能困住一只老鼠,除非它具备一些‘老鼠密封性’或者‘制约作用’。现在,没有一块板子拥有任何制约作用,因为老鼠完全可以从上面走开。而且如果一块板子没有制约作用,六块板子也不会有。所以这个盒子就根本不会有老鼠密封性。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老鼠是可以逃走的!” 普通人:“好神奇。那盒子怎么才能困住一只老鼠呢?” 整体论者:“噢,那很简单。尽管盒子没有真正的老鼠密封性,但一个不错的盒子可以‘模仿’出老鼠密封性,于是老鼠就会被骗,不知道如何逃跑了。”- 无法妥协定理(The Principle of Noncompromise):一个智能体的下级智能体之间出现的内部冲突持续时间越长,这个智能体与自己的竞争者相比状态越弱。如果这种内部问题不能很快解决,其他的智能体就会获得控制权,而以前参与工作的智能体则会被“解散”。- 当你感到疼痛的时候,很难对其他事感兴趣,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不会比找到一种办法让你减轻痛苦更重要。这就是疼痛如此强大的原因:它让你很难去思考其他的事情。疼痛简化了你的视角。 当某件事让你感到愉悦的时候,同样也很难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你会觉得没有什么事比让这种愉悦持续下去更重要。这就是愉悦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它也简化了你的视角。- 疼痛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其他事务上转移开并非偶然,它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生存下来。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特殊的神经,它们会探测到当前的伤痛,这些神经因为疼痛而发出的信号会让我们做出特殊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许是通过把控制权转交给我们最低层级的智能组来打断我们对长期目标的关注,从而强迫我们专注于眼下的问题。当然,这样做可能弊大于利,尤其是当我们为了去除疼痛来源,不得不做一个复杂的计划时。因为很不幸,疼痛会降低我们对其他非紧急事务的兴趣,从而干扰我们制订计划。太大的痛苦会限制我们自身的复杂性,从而削弱我们的能力。愉悦的作用也是如此。- 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发展出了法律、宗教和哲学体系,这些体系既会采纳某些特定的答案来回答那些循环问题,又会建立权威体制来灌输这些信念。人们可能会抱怨这些体制用教条替代了理性和真理,但作为交换,它们也防止整个群体浪费时间去做那些无用的循环推理。思维如果用来解决那些能被解决的问题,会让生活更有成效。- 一个单一中心化的自我,这种理念解释不了任何事。因为一个无法解构的事物不能解释其他事物的构成。- 可识别性(recognizability):一把椅子的四条腿做成方的或圆的都很好用,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根据系统风格或潮流来选择家具呢?因为熟悉的风格让我们更容易辨认和分类。 统一性(uniformity):如果房间里的每件物品本身都很有趣,那家具可能会占据我们太多的思维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统一的风格防止自己分心。 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如果只是一辆车,驾驶位在左或在右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是很多车就完全不同了!社会需要一些规则,尽管这些规则就个人角度而言没有意义。- 一个事物对我们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把它与其他我们所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正因如此,想去探寻一个事物“真正的意义”通常都是错的。只有一个意义的事物几乎就没什么意义。- 还有另外一种更加邪恶的方法可以让世界看上去有秩序,那就是让思维找到一种方法简化其自身。任何时候,如果某个理念可以解释的事似乎太多的话,我们就要怀疑这一点。实际上可能什么问题都没解决,思维只是找到了脑中的另一条次要路径,在这条路径上,人们可以在其正当的位置上把一切的怀疑和不同意见机械地驱逐出去!人们有时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会有一种受到启示的感觉,这种时候不存在任何疑虑,或者觉得视线特别清晰,然而又无法描绘出任何细节,这可能就是因为发生了上述情况。有时心理压力会暂时压制住怀疑或探索的能力,人们只记得尚未解答的问题,却忘了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只要把问题删掉就能获得确信感。- 我们倾向于认为记忆可以恢复我们以前所知道的事。但记忆并不是真的能把事物带回来,它们只是复制以前思维状态的一些碎片,是那时影响了我们的景象、声音、触觉、气味和味道。那么是什么让有些记忆显得特别真实呢?秘密就是,实时的体验也一样是间接的体验!我们理解世界最近的途径就是通过智能体的描述。事实上,如果换一个问题,问一问为什么真实的事物看起来那么真实,我们会看到,这同样取决于我们对已知事物的记忆。- 固有幻觉(immanence illusion):当你能在感觉不到延迟的情况下就回答出一个问题,那么这个答案似乎已经在你的思维中处于活动状态了。

  《心智社会》读后感(四):《心智社会》:人工智能领域的思维“格物”

  读完了《心智社会》之后居然有些“失望”——经过这么多艰苦的研究、分析、实验,我们仍然只取得了有限的进步。当然,书中的“结局”已经是“过往”。时代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人工智能”领域每天都以我们不易感知的速度在前进。

  但这仍旧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01

  人是不是不可替代?

  “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能最大限度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人类并不是进化的终点。”

  一般而言,人们会觉得人的思维和机器有“根本”区别;而且,机器无论如何不会取代人——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再发展、再进步,也总不能代替人的情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跨越式思维,不能拥有人的联想、幻想、梦想能力。这其实也很有一种对人的“不可知论”判断,因为人“太复杂”了——思维、人性、情感、价值观、道德感、伦理关怀……这些似乎都不能数字化、不能量化、不能逻辑推理、不能规律性认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易变性,甚至带有某种“神秘气息”。

  《心智社会》中,作者对人的思维如何形成进行了“格物致知”式的分析,从一个“积木拱门”开始,也是从“儿童思维”形成开始,一点点的通过定义、模型、实验、论证、分析、调整……逐步的让思维可以解构为一个个小的模块。作者通过智能体、智能组、思维冲突、指挥体系及影响因素,B-脑的纠错、记忆K线、学习模型、看见和区分、头脑风暴、推理、表达、语言、思维框架,直至探讨思维和世界、思维领域和思维模式……让读者逐步认识到:思维果然复杂,但并不是不能认知!甚至全部读完之后觉得,人们在这个领域也仅是起步而已。

  书中很多研究让人震撼。我们感受一些事物了不起、宏大、值得景仰,有的是从时空变幻上感受的,比如《三体》勾勒出的时间上的星球纪元,空间上的光年穿梭,生命体上的维度生存……让我们觉得突破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是通过微观层面上的“格物致知”感受到“一花一世界”,比如《心智社会》让我们把自己难以理解的、容易忽略的、缺乏依据的“常识”进行一番深刻的再认知,意识到背后的“不容易”,发现更多的“原来如此”!书中谈到:“常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反,它是人们辛苦获得的大量实践理念——是许许多多从生活中学到的规则和例外、性格和偏好、平衡和阻碍。”通过阅读从中感觉到:我们把一些“常识”想的太简单了。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会包含那么多细节、那么多功能、那么多配合、那么多选择……而这些可以被人的思维很好的执行,确实值得惊讶——而研究者能够将其一一解构,并实现“还原”,这个过程非常了不起。

  人类是机器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的予以否认了。人的思维可以解构,机器的定义也可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我们既可以从人类的进化史上看自身,也可以从机械时代以来计算机的变化来预计,未来用于研究人工智能、实现人工智能的机器很可能更加复杂、更加精密、更多连接、更多程序和功能。人是不是机器,也就涉及到人是否可以被替代,涉及到人类发展是否可以终结等“终极问题”了!

  02

  并不是所有的真理都可能“简化”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确定一项技能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这总是让心理学变得很复杂。”

  “人的思维”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这就一定少不了心理学、生物学上的深入探讨。《心智社会》在探讨这些相关问题的时候,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人类的思维总体上不会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网状交织的;所以寻求“顺序整齐的原则”是困难的。“科学家们和哲学家们都在寻求简化。如果能够用已经定义的事物,来定义新的事物,他们是高兴的。这样每个事物都可以用连续的层次和水平来定义了。”但这样的“定义”有风险,那就是“一个环节出错,整体就会坍塌”;然而,科学家喜欢这样:因为这能让他们发现“有价值的”和“可供检验的”错误,以便及时修正和调整。人工智能的最基础部分研究可以如此,但高级应用和整体框架则应在人的思维相似性上着力。计算机可以“死机”进行重新检修,但人是“不死机”的——如果说人是高级的机器,那么这种“不死机”特性一定是人工智能应该最终考量的内容:如何通过实现网状联系的程序,保证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心智社会》中作者给出了很多“定理”,这些定理看起来是松散的、杂乱的,缺乏物理和数学上的秩序美感。这一方面传递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诸多思索,为构建研究基础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传递了人工智能研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用一种有效的“线性关系”去解决这个领域的系统性问题。有的读者可能对这种“无法简化”并不适应,也基于这个领域现在现实中缺乏振奋人心的进展,进而否认这种研究以及相关定义的价值,甚至否认全书的价值,在我看来有些过于自大了。相对于人在这个地球上的生活史而言,人工智能的研究从起步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而已。如果我们说人体是一架精密、了不起的机器的话,相比造物主用了那么长的历史时间将它“造出来”,即便人工智能今天没有取得一般人可见的重大进展,其融合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一样值得尊重。

  并不是所有的真理都可以“简化”,如何认识复杂的事物本来就充满挑战。研究者们为了解决认知和实践问题,一步一步将其“格”到最小的单元,本身也充满了勇气!我相信这样的科研态度、这样的细致推进、这样的步步较真,一定会一步步接近伟大!

  03

  我们容易遗忘,也有诸多“不理解”

  “智能的力量源于我们庞大的多样性,而不是一个单一而完美的规则。”

  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架机器,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是“主动的”;我们希望自己是自由的、善于选择的,不是被其他事物操控的。《心智社会》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对人的思维进行分析的时候,让人发现很多容易忽视却颇有价值的心理现象,这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怀疑。虽然全书最终也没能给出“机器如何像人一样思考”的解决方案,但研究过程引人不断追问。

  作为“机器”理解的人,其“系统优势”可能在于其多连接、不确定、不追求完美、可交互使用程序多样,多类型记忆存储功能,等等。这些观点书中都用形象生动的描写谈到过。要让机器像人一样理解一个成年人认为简单的概念,就要区分这个概念在成年人生活中的“意义”。比如一个数字5,我们可以单纯数数从1数到5,也可以伸出一只手表达分组的概念,还可以用5个点配合组成不同形状,数字的每种意义都适用于不同的问题领域。“每种方法都会互相帮助,所有方法合并在一起产生了大量的技能,这些技能的效力和效率都会不断增长。”面对这种多重意义和反复组合的情况,机器可以做到吗?

  对那些人们自身的思维尚不稳定的部分呢?

  人们面对复杂问题作出决策的时候,是否应该总是打破已经建立好的、自制的思维边界,试图用更没限制的方式思考?有时候我们可能在走进思维的死胡同的时候,会“灵光乍现”的改变视角,而后就像打开了某个开关一样轻易的运用了以往的经验,进而“柳暗花明”。机器如何实现?什么时候常规思考,什么时候进行头脑风暴?

  机器的精确记忆容量可以很大,并且其可以利用“检索”模式进行精确“回忆”。人的精确记忆数量不会很多,而且会有遗忘曲线,但人的“思考”会有着比机器的搜索引擎快得多的结果。人的这种“长时记忆、快速定位”机能如何能在机器中实现?

  “如果你忘了是怎么学会某个理念的,那这个理念看起来就像一个不证自明的理念!”我们通常说的“洞察力”、“直觉”是不是和遗忘的经验、技能有关?机器如何能形成“洞察力”?或者机器会不会有这样的“概念”?

  一个婴儿最开始只是想喝水,得到一个他尚不能“独立”获得的杯子,他可能开始学会移动手臂、绕开障碍物……通过一个个子目标接近自己的最终目标,这样逐步理解和管理物理的空间和时间的世界。类似的一个个“子目标”,带领思维进入了人可以构想的最具雄心的事业中。如果喝水的目标需要大人的帮助,孩子会关注和表述如何影响大人,这样喝水的朴素目标会引发更强大的理解社会互动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有时需要把“高级计划引领智力发展”的理念颠倒过来,通过子目标的控制和预测进而实现更大的目标,机器最终可以实现吗?

  每个孩子都会学会吃饭、走路、说话,他们的技能掌握一定和基因中的“学习技能”有关,人们在遗传的过程中没有直接将那些技能全部写在基因里,也就是说“学习机制”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可能是更加节约和有效率的,只是我们自己并不真正理解自己“习以为常”的学习能力。机器的学习能力维度能否如此多元?如果实现了,人还有哪些优势可以实现控制?

  人类在大自然的进化中,以脑的发育和思维优势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这种智能毫无疑问有强大的力量,但仍不能说“完美”。我们能否通过思维的自我革新获得更进一步的“进化”?或者这种“进化”能否带来毁灭?

  04

  前景值得期待

  “我们总是渴望确定,但是不确定意味着永远有怀疑的空间。而怀疑并不是局限我们思维的敌人,真正阻碍思维发展的是执念,而怀疑是解药。”

  未知还有很多,疑问也有很多。虽然我们研究人工智能还在路上,但读罢《心智社会》相信:凭借人的怀疑精神和解构能力,凭借一步一步的“格物”,人的思维一定会对“思维本身”作出更好的、更深刻的解读!

  当然也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人工智能领域有革命性进展!

  《心智社会》读后感(五):认识只属于你自己的“最强大脑” ——评马文·明斯基《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

  意识是个怎样的过程?思维究竟在如何运作?人与人之间在心智上的差别又是如何产生的?千百年来,这些问题不仅是长期纠缠着作为社会性哺乳动物的这一高级生物的人类的重大困惑,也是关于厘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探寻人类思维的奥秘以及通过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等问题绕不开的障碍。

  本书作为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得主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以上问题的集中探讨以及对科学和人性的浪漫主义解读,阐释了人类思维这个复杂的过程对于研究人工智能和塑造最高级的“心智社会”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大脑不过是肉做的机器”,大脑中不具备思维的微小单元可以组成各种思维——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最终形成“统一的智慧”,而这种智能组合就是“心智社会”。一言以蔽之,“智慧从愚笨中来,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能。”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思维的运作过程和心智社会的涌现方式。简而言之,就作者看来,所谓智能的“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的。在此过程中,每片思维都是由被称为“智能体”的更小的程序组成的,其本身只能做一些完全不需要思维或思考的低级智慧的事情,但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

  就本书的体例而言,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慨叹地那样,我们似乎不能够也没必要做出间接又直接的线性解释,或者找到一种顺序整齐的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因为或许思维的本质就是源于那些智能体之间复杂的交错关联。因此,接下来,作为写给本书的导读和书评,也将遴选书中30章、270篇原创文章中着重讨论的8个议题(issues),带领大家一道认识只属于你自己的“最强大脑”。

  (一)思维与脑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意识,还是介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不可捉摸的存在?反过来说,脑的本质又是什么?是承载思维的物质载体,还是参与思维运作的能量来源?以及,思维与脑的关系究竟又是什么?一方面,我们从不认为思想是通过物质传承的,也不认为每一种物质都能思考;另一方面,如果思想不是通过物质传承的那又是通过什么呢?以及,如果物质的某一部分是缺乏思想的,应该是哪一部分呢?

  在第1章“引言”部分(1.2),作者以由化学物质组成的细胞进而又组成生物的例子类比,细胞的繁殖和遗传密码的复制,似乎与思维的运作方式中“思维智能体”发挥的基础作用类似,正是从那些最简单的事物中我们了解到最复杂的知识。以“积木的世界”为例(1.4),智能组分解成小程序式的智能体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小动作,而在这里所说的智能体本身并不是具备智能的小的“智能组”,而必然是区别于“智能组”且不具备智能的。

  然而,仅仅解释每个单独的智能体能做什么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每个单独的组件如何工作,其次必须知道每个组件与和它相联系的其他组件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最后必须理解所有这些局部的互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整个系统任务的。否则,就好像数学归纳法的论证推导一样,只能落入循环论证或平行说理的窠臼。

  (二)冲突与妥协

  在从智能体到智能组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冲突怎么办?冲突无法妥协又怎么办?简而言之,关于选择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机制,智能体和由智能体构成的智能组又有什么好的设计和对策呢?

  在第3章“冲突与妥协”部分,基于作者提出的无法妥协定理(The Principle of Non-compromise,3.2),智能体之间的冲突有向上级移动的倾向;当思维内部发生了冲突且冲突无法妥协的时候,思维中等级分明的官僚机构(bureaucracy,3.3)即会发生作用,尽管在智能组中智能体无须关注最终的结果,只要关注与其相关的某些智能体在干什么就可以了。

  而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向更高级求助而解决冲突的交叉相连的闭环和循环结构而言,尽管破坏行为本身也许让外部变得乱糟糟,却在内部减少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时间,也是在为建设性目标服务。而这种由疼痛和愉悦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我们思维场景的限制条件。

  (三)意识与内省

  意识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比这个问题更亟待回答的是,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

  在第6章“洞察与内省”部分,作者认为,在每个正常人的思维中,似乎都有一些我们称为意识的程序,通常被认为能让我们知道自身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但是,实际上,我们能意识到的思维很少能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来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被命名为“信号”的行为——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它们的固有属性,只是分配给它们的结果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利用信号来驱动我们思维中的发动机以控制无数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很少为我们所意识到。更多地,只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类比以及信号、符号、单词和名称的使用来完成这一认知过程——由已知得可知,由可知解未知。

  除此之外,我们又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B-脑理论(6.4)似乎为这一困惑找到了解答。通过把脑划分成A和B两个部分,我们或许可以让思维观察自身并记录所发生的事。A的输入和输出与真实的世界相连,用于感知那里发生的事;B不能与外部世界有任何联系,只让它与A相连,而A就是它的全部世界。这样两部分的安排有助于形成一个“反思的”意识社会。B-脑可以对A-脑进行实验,就像A-脑可以对身体或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实验一样。A可以试着预测和控制外部世界,B则可以试着去预测和控制A将会做什么。尽管如此,我们的许多思维仍然隐藏在了意识之外,而且改变思维中的一个组件去影响其他的组件也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延时。

  (四)记忆理论

  记忆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记忆又是如何被储存和调用的?基于此,作者在第8章“记忆理论”部分提出了一种名为“知识线”(knowledge-line)或“K线”的记忆理论(8.1)。

  K线是一种线状结构,我们把学到的东西放在离首先学会它的智能体最近的地方以便将知识容易地提取和使用;每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有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它就会与被激活的思维智能体相联结。之后,当我们激活K线的时候,与它相联结的智能体就会被唤醒,让你进入一种与之前解决问题或获得那个好主意时非常相似的“思维状态”,并用哲学思想碎片来重新填充你的思维。这样,在解决新的、相似的问题时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换言之,我们是通过列出参与了某个思维获得的智能体来“记住”所思考的内容的。

  但是,当被激活的智能体(如Q)与K线试图激活的智能体(如P)相冲突会怎么样?是让K线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还是让当前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抑或根据无法妥协原则把两组智能体都压制住?尽管,最理想的方案是准确激活P中最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的智能体,但对于任何一个简单的策略来说,这种要求都太过分了。

  除此之外,记忆的迁移能力和重现过程,按照作者的解读,则是通过“水平带”的作用将新的K线与最近活动着的旧K线联结在一起。这样,不仅比把一条新的K线与最近在你思维中活动着的所有智能体联结在一起更加经济,而且它所形成的记忆是更有组织的场景演化式的记忆社会(8.8)和更富层级结构的知识树(8.9)。

  (五)“派珀特原则”与“更社会”

  儿童是如何最终获得成人的数量观并进而理解“更社会”(Society-of-More,10.5)的思维框架的?

  一个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在“无法妥协原则”的基础上,儿童对于控制不同维度的比较的智能体进行了优先顺序的排列,并在“更社会”中增加了新的“管理智能体”。在这一点上,皮亚杰实验中强调的“需要发展更好的方法来使用已经拥有的知识”,也恰恰回应了“派珀特原则”(10.4)的基本结论——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在具体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智能官僚机构”则发挥了作用。尽管有人会抱怨系统里负责官僚管理的中级水平的管理者太多了,但这些堆积成山的官僚机构是值得付出成本的,因为每个更高水平的智能体都体现了一种“更高阶”的知识——否则,我们无法再低水平的智能组中运用这些知识,它们只会互相妨碍。而当我们积累了更多低水平的智能体和其他用来管理它们的调节层之后,这个系统就发展成了知识管理的多水平等级结构。

  (六)学习意义与逻辑推理

  到底什么是学习呢?学习的意义又体现在什么方面?作者在第12章“学习意义”部分首先给“学习”下了一个定义,即在我们思维的运作过程中做一些有用的改变(12.2)。具体而言,学习首先应当包括对于统一框架(uniframing)的探寻(“演绎”),对于结构(“形式”)和功能(“内容”)等不同环境中学到的内容融合(connection)在一起的方式,日积月累(“归纳”)的坚持和策略以及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或例外原则的关注。

  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从看见到相信,从构想到实践,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逻辑构建和依次展开的全部过程。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在想要简化并总结思想,向他人解释并说服论点时会真正用到逻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偏好用不含环路的链状结构的逻辑网络认识、解释并试图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无数不同类型的网络都包含着环路而互相纠缠。

  尽管如此,与一般思维相比,逻辑推理没有中间地带而只有存在或不存在,所以逻辑论证不会有任何“薄弱环节”并因此而满足完备性假设。它很少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理念,却常常能帮助我们检测到旧理念中的薄弱环节并把混乱的网络整理成简单的链条(18.4)。

  (七)词汇和理念

  语言绝非仅仅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理念的媒介,而是我们形成所有抽象概念的工具。尽管语言本身不是我们思维的物质基础且没有意义,但它会在我们的思维中建立事物进而控制并改变其他智能体的工作,并借由这种工具改变和表达理念。然而,我们有时会用词汇来思考,有时却不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言只是思维的一部分,用语言思考只能揭示思维活动中的一块碎片而已。

  那么,词汇与思维过程有什么关系呢?语言又为什么可以让人与人进行沟通呢? 在这里,作者在第19章中“词汇和理念”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智能体(19.3),第一类叫作“多忆体”(polyneme),是一条负责开启其他智能组程序的长时记忆的K线而向不同的智能组发送相同的简单信号使得每个智能组都必须独立学会在收到这种信号时要做什么;第二类叫作“独原体”(isonome),是一条控制短时记忆的K线——这种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构成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理解的事情极为重要。

  当一个单一的智能体通过词汇和理念向若干个不同的智能组发送信号时,这种信息对于每个不同的智能组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他所有智能组也都必须学会自己适当的反应方式而对来自多忆体同样的信号作出不同的反应。与此同时,多忆体也都须与每个智能组中的K线相联,以便通过识别、权衡、泛化进而唤醒K线智能组中的各个局部状态以完成语言智能组的封闭圆环。

  (八)Trans-框架与结构思维

  在我们对具体情境展开描述的时候,Trans-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刻画包含空间运输(transportation),理念传送(transmission)和所有权转换(transfer)等在内的思维工具,并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系统性的、跨领域的一致性的,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思维领域使用而实现智能体之间沟通的思维技能。

  其中,Trans-框架中的“代原体”(pronome)作为思维的代词,在连接结构与功能之间制造那些非常重要的联结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区别于多忆体承载长时记忆的“永久K线”,代原体承载短时记忆,并作为“临时K线”与任何当前它能触及的活动着的智能体相联结——当我们再次激活“代原体”时,同样的智能体也会被唤醒。这样一来,在旧K线上联结新的K线让我们可以建构等级式记忆树;拥有更多功能的“临时记忆”使我们能够追求次级目标并且能够容忍更复杂的干扰类型;而并行代原体即桥接多个领域的代原体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从若干个角度查看同一个问题。当然,也有假说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临时的K线,当一个“代原体”的K线被使用过之后,它就变成了永久的K线,那个代原体机器则与之前没有用过的另一个K线联结起来。

  如果说代原体从本质上来说对每个接受者的影响是激活或分配某个特定的短时记忆单元(22.1);那么,独原体(isonome)则是任何一个会对多个智能组产生统一影响的智能体。在这个意义上,独原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相似的固有影响,因此它会把同样的理念同时运用于许多不同的事物上;而多忆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不同的习得性影响,因而它会把同样的事物与不同的理念联结起来——独原体和多忆体都和记忆有关,但多忆体本质上就是记忆,而独原体和作为特殊类型的独原体则控制着记忆的使用方式(22.2)。进而,Trans-框架在对于空间(图形)、时间(历史)、语言(语法)的结构思维的形成过程和同时运行的多重思维的建构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本篇文章结束之前,或许我还想对本书尚未充分展开或完全解读(至少未能说服我)的以下三方面问题作以简述,留待给读者和关心这些问题的朋友继续思考、探讨。

  首先,本书在第30章“思维模式” 部分讨论意志的自由(30.6)时,从现代科学的观点认定“人类意志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那些刻板的自然法则已经构筑了特定的思维状态。” 作者认为,宇宙和人脑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受因果律(确定性)和随机事件(偶然性)决定,那些佯装遑称的决断、意志或自控,只不过是我们就不知道的事情的想象和命名。真相真的如此么?这是科学实证的研究结果,还是科学主义的僭越狂妄?正如作者在“后记与致谢”部分指出的,本书中的大部分陈述都只是推测,并且删除了所有的科学证据文献,也不应该将本书作为科学学术文本来阅读,而应该当作一次可以展开想象的冒险故事。然而,“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到底在科学实证和哲学研究等领域已有哪些确切的结论呢?

  其次,同样是在“后记与致谢”部分,作者再次重申本书网状而非线性的叙述模式本身也是思维的本来面目。然而,正如作者在引言部分即指出的那样,所谓“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而成的,而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但是,这种所谓的“非常特别的方式”究竟是什么呢?无论是线性链接,网状聚合还是复杂涌现,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理解并印证这一过程呢?

  最后,作为人工智能之父,Marvin Minsky 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或许包含着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有史以来能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的关注。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人类的心智能力是人工智能不能(或至少是目前不能)实现的呢?以及,在人类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有无在质或量上显著超越人类心智的能力表现呢?或许,只有以上三个问题的进一步诠释和研究,才能帮助我们继续真正地认识只属于自己的“最强大脑”。

  (本文首发于书入法App客户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