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教堂(纪念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教堂(纪念版)的读后感大全

2020-04-08 23: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教堂(纪念版)的读后感大全

  《大教堂纪念版)》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卡佛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3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教堂(纪念版)》精选点评

  ●文学能让我们意识自己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已经削弱我们并正在让我们气喘吁吁东西。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

  ●Carver的小说既没文采也没味道

  ●丧

  ●发烧和大教堂满分保鲜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很妙

  ●“人们的希望和目标枯萎了。但有时,而且恐怕是经常,人们自己不会枯萎,他们把塌下去的袜子拉起来,继续走。” “怎么样?”他说,“在看画吗?” 我的眼睛还闭着。我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我知道这个。但我觉得无拘无束,什么东西也包裹不住我了。 我说:“真是不错。”

  ●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大概作者就是如此态度,我读来也是如此。

  ●翻译中有些北方用词,不太好。

  ●“啊,你知道,不过是你从中惊醒的东西。。”卡佛他粉碎了生活,将弥漫在日常生活中的啃啮性的烦恼或者宿命般的无法满足空虚揉成一片,投进他的故事中。读完便是无缘由不快乐,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逃离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压迫。 读不懂卡佛,你依然会幸福,并一直幸福下去;读懂了卡佛,你依旧会幸福,不过你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每一个极细微小事都是内巨大变化(或者强烈的不变)

  ●被生活淹没

  《大教堂(纪念版)》读后感(一):去写普通事物,并赋予广阔惊人力量

  卡佛十九结婚,二十岁便有了两个孩子一生做过无数底层工作,锯木厂,加油站仓库看门,送货员,无时不在为保住头顶屋顶而奔波,时刻担心身下坐的椅子会因破产而被人搬走。

  他只能写那些最短的东西,一坐下来就能写,一两次就能写完。他用最精简冷硬的风格描述蓝领阶层生活中的绝望,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质地,被评论家称为“极简主义”。凭借这些短篇小说,他成为了美国20世纪海明威之后美国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而在终于获得写作自由之时,他却因长期酗酒而早逝。

  读卡佛的小说,我总会想到美国摇滚歌手Bruce Springsteen唱的The River,同样是描写蓝领阶层的悲伤故事,同样是宿醉苍白无助嗓音,一如卡佛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恐惧失落。他说,“这辈子我一直认识这样的人,迷惑的,酩酊大醉的。那些生活里,有人敲他们的门,天或是晚上,或是电话铃响了,他们真的会惊慌失措。他们不知道怎么弄到付房租的钱,也不知道冰箱坏了怎么办。”

  卡佛证明了他自己的信条:“用普通但准确的语言,去写普通的事物,并赋予这些普遍的事物以广阔而惊人的力量,这是可以做到的。写一句表面上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寒暄,并随之传递给读者冷彻骨髓的寒意,这是可以做到的。”

  《大教堂(纪念版)》读后感(二):流水账之味

  还剩一篇马笼头没读,就迫不及待地想发个短评,结果没写出短评该有的样子,写得长了,放在短评里,就像我跟小学生站一起排队做广播体操,真碍眼。那么就勉强让它加入书评的行列吧。

  卡佛写得太舒服了!

  第一篇羽毛读后觉得很寡淡,只觉得孔雀落在车上这一幕有些奇异,其余的,好像都是流水账,流水账的滋味,猫跟你都不太想了解。尚未摸清他的风格,又接着读了两篇,都是被截取的日常生活的片段,在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能读出心酸和无奈。于是跳到最后直接读了大教堂,这的确是诗意纵横的一篇,在平淡的叙述中最终完成了超越——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真厉害,再读中间的好事一件、维他命、发烧,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平静的文字下有暗流涌动?冷硬如银的冰层下有鲸鱼和大怪兽?坐着的椅子下面有小鬼?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啧啧,这流水账写得…真香!

  卡佛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被日常生活困住的人,不是什么英雄抑或者怪物,都是最普通的,普通到可以是早八点上班族人群中随手抓来的一个,当然不上班的、失业的、离婚的、酗酒的——这些普通线以下的——好像还更好。

  你读他的时候也就好像只是短暂脱离了你置身的日常,被按进去另一种日常,在这种亲和感中,你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至于变化是什么,却也说不上来。这就好像喝了一杯水,无色无味却又好似有甘甜。

  《大教堂(纪念版)》读后感(三):跟着李健读书之《大教堂》

  终于看完了,第一本李健书单中的名著。想起健哥说要读经典书,经过时间检验的书值得一读再读。我是个拖延症,今天要求自己把这本《大教堂》看完,舒坦~~ 写写还有印象的内容(自己是个看书之后什么都记不住的人,真的一个人物角色都没记住,不过好像记住了一个瑟夫的房子):《瑟夫的房子》和好之后没有住处的恋人,《保鲜》失业之后总是躺在沙发上的丈夫,《好事一小件》中的好事真的小,《维他命》的支持与背叛,《发烧》妻子离开后不得不请人照顾孩子的丈夫,《大教堂》放下偏见和盲人一起画大教堂。【也许是看书时也有粉丝滤镜,觉得卡佛某些观点和李健有相似的地方,自己也很认同】所写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想起李健说“普通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苟且,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卡佛就是这样的人,“不应该为写作中出现烟灰缸玉米粥感到羞耻”。 卡佛写后会删减多次可能最后只有初稿一半篇幅,对文字很吝啬,“保证陈述的准确性是写作的唯一道德”。李健也表达过要在音乐中做减法。 卡佛中的人物交流很大程度上是非语言的交流。是啊,人和人的交流中语言能传递的息非常有限。卡佛说他自己知道他保留了什么。李健的作品,听来也是暗流涌动,冰山只露一角,水面以下的内容懂的人自然能听出翻腾的内容。 卡佛“文学,或者其他形式的艺术,不仅仅是自我表达,更是一种交流”。李健“音乐一定是自我表达,但不只是孤芳自赏的表达”。 爱默生: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

  《大教堂(纪念版)》读后感(四):风潮

  《大教堂》大学只有十二篇左右短篇,卡佛以一种平淡的让人感到乏味的叙述,真正让那些生活中绝望的、失望的人物扑面而来。 极简主义成为了卡佛的标签,但这是他不得不为之的行为,就像他不得不写短篇一样,他所写的正是自己的生活,以及阶层的生活,甚至局限在每一个庭中,初读者或许会有一种局促和厌烦之感,原因在于卡佛小说读起来没有畅快的感觉,它不是一种精巧的布局和严谨的情节推动,最后完整的结束自己想要表达的结局。他的小说是一种生活前段,在你认为还在铺垫,他已经开始叙述,在你还在敲门表达礼节时,他已经推门而入,在你还在期盼故事情节峰回路转时,他给你的仍然是一汪死水,你迫切想知道人物命运结局时,故事戛然而止。反常规的突兀,兀自坐着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想讲的。这就是卡佛。 得益于或者说正是由于卡佛几十年的中低阶层生活经历,让文学评论者体验到新文学体裁在美国的试行新鲜感,让普通读者了解美国这个发达国家在二战发展后期,国家的力量构成和阶层状态。 所以他的作品都是普遍的一种绝望的,低落的,无家可归的,他自己说过,他需要写那种真实的小说,他也只会写这种小说。由于卡佛生活条件的变好,我们也可以在他两篇小说中明显的看出不同来,分别是《好事一小件》和《大教堂》,两篇作品用较长的篇幅叙述一种矛盾和绝望,但在结尾他没有让那种生活状态延续下去,角色开始看见曙光,开始和矛盾和解,拥抱自己,不由得让人同样感觉到欣喜。而这种变化《发烧》中已经看得出了。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康德说,完整真实的叙述是写作的唯一道德,了解这句话,也能拥抱所有的体裁了吧。

  《大教堂(纪念版)》读后感(五):向你示以天空

  收录在《大教堂》里的《好事一小件》曾在编辑的修改下成了《洗澡》,但卡佛对《洗澡》不满意。《洗澡》的结构精致,编辑从原版中提取出最精华最有冲击力的部分编排在里面,那些卡佛从来没有刻意表现过的东西。他笔下的现实容不下戏剧性这种精致的东西。“精致”这个词与卡佛的风格几乎背道而驰,他做的事基本上就是从一团糟的生活里挑出最残酷的时刻,挑选出人生因为失误而走向混乱的瞬间,然后用普通但精确的语言进行速写,简洁有力,传递一种寒意和近乎野蛮的痛苦和生命力。

  他是亲历者。战地记者为了拍下照片会到战场上去,他就像一个战地记者,只不过他生在战场,长在战场。当他拿起笔的时候,他别无选择,只有写他眼前的生活,他唯一了解的生活。记录痛苦对他来说像是责任一样,当他独一无二的文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明白,没有别的人会写这些事了,仅他一个人孤军奋战,像个迷宫里的将军,在幻想里指挥着走失的千军万马。

  “让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的事物,是那些我在身边的生活里目睹的事。”

  《洗澡》在矛盾重叠的瞬间戛然而止,像一出戏,相比之下,《好事一小件》像是电影,记录流动的生活和真实的痛苦。而当他创造的生活被精心编排成了一段戏剧时,几乎违背了他所有的风格特征,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

  卡佛说这本书相比他过去的文字更加慷慨,更加积极,但里面还是充斥着失败的婚姻和乱成一团的生活。他能表现出希望来,就是他这么做的时候,也只能在灰暗的角落里添上一点苍白的光。

  但《大教堂》不一样,它不是这里最好的一篇,实际上拿它和其它作品比较不大合适,因为它在风格上发生了变化,卡佛一直都只给出最基本的陈述,这篇也不例外,仍然没有修辞和形容,但它却走到了更深远的地方,卡佛笔下汹涌前进的现实在这里静止了,一个瞬间得以延续,某些在生活之外的东西海水倒灌似的出现在读者眼前。这部出现在最后的小说改变了全书的基调,它没有抹去任何阴霾,你为天花板上的尘埃而沮丧,而它向你展示了高远的天空,于是在相当短暂的时间里,阴霾变得无关紧要。这一瞬间的延伸成了这本书里最宝贵的部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