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后,我退群了”
2020.04.22
Music
《原谅不美好》◆ 郁可唯
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小图片: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大多数人有着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以为这样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
但真正的朋友,是不用利益捆绑维持的。
酒桌上交的的朋友,推杯换盏好不热闹,但第二天清醒,只是个记忆而已。
浪费时间和精力,不提升自我,逐渐失去让对方感兴趣的价值,起不到理想作用。
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精力无数的磨难和挫折,挑挑拣拣才能在行业里积攒资源和人脉。
如果单单靠几顿饭,几句话,就妄图建立社交圈子,很难。
人生苦短,不如放弃那些“无用社交”。
有人曾采访《甄嬛传》导演郑晓龙,问他对演员孙俪怎么看,他说:
“孙俪平时没什么朋友,她觉得跟谁都需要正常的距离。”
“她之所以成功,都源于她拍戏非常努力,非常用功。”
“跟我们一起吃饭,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饭。都是吃几口提前走:‘导演,我得先走了,回去背词。’结果,每一次我感觉明天这场戏挺难的,往往她都能给你惊喜!”
包括孙俪的丈夫邓超,也在采访中说过:“她在生活中没什么朋友,拍戏非常认真、非常努力。”
聪明的人,都是喜欢独处的人,远离喧嚣是非,自我修炼和学习,才是聪明之举。
一个人变优秀了,不需要社交,也能容纳进各种圈子。
东晋的谢安,隐居在山林,来拜访他的人都是当世有名望者,每次见面,谢安的声望就高一层。
四十岁时,带着“安石不出,如苍生何”的呼声出山。
把时间都花在恰当的地方,抛舍无用社交,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大学毕业后,大家都各奔东西,感情淡了,最多也就是在微信里发发节日祝福。
去年,有人趁着假期时,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
定好了时间和地方,大家直接去就行了,本以为是场轻松的聚会而已,可没想到异常尴尬。
我去的时候,包间里只有两三个人,有个同寝室的舍友,不在一个城市上班。
以前在宿舍时,大家打打闹闹,无话不谈,但见面之后,有点拘谨了。
互相寒暄了几句,问了问近况,就各自低下头手机,好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
人多了热闹点,有活跃气氛的同学,讲起上学时期的趣事,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快乐的时候。
“听说你现在弄公众号?怎么挣钱啊?”
“怎么突然转行了,你要是不转行,我就让你去我的公司,比你现在挣得多!”
“写稿子啊,是不是写文案挺厉害的,要不你给我写个文案?”
“怪不得你整天矫情矫情的,原来是写稿子了,名字叫啥,我来给你凑个粉丝。”
说实话,我是不太喜欢熟人关注我的公众号。
他们这种十足的关心,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也让这场同学会仿佛成了比强大会。
我回家后,默默退出了同学群,过去的美好,还是留在过去吧。
并不是说对这些同学有意见,而是每个人都在成长,慢慢就没了当初纯真的样子。
与其打破记忆里的他们,不如就让他们继续在回忆里。
《人生的智慧》中曾这样写过:“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
有用的社交,是能互相带来价值,在相处中互相获取彼此的优点。
无用的社交,大多数充斥着利益相关,劳心费神。
放弃无用的社交,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才能收获真正的充实和快乐。
朋友不需要很多,真心相待就好。
与其把时间拿来无用的社交,不如学会独处,学会让自己沉淀下来,成就自己。
生活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被虚伪填充。
只有真正把自己变优秀,才能拥有更优秀的生活。
喜欢我的文章,识别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