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虐恋史的404往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虐恋史的404往事

2020-04-22 20:03:47 作者:绳师48号 来源:绳师48号 阅读:载入中…

中国虐恋史的404往事

  虐恋群体在中国兜兜转转40年的爱恨情仇

  1

  1967年,15岁的李银河正跟着哥哥在白洋淀的农村插队。

  有一天突然从安新县来了一辆卡车,上面跳下来一队警察,要求村子里所有北京的知青过来集合,统一送回去。

  当大家都按要求坐上那辆“解放牌”敞篷卡车后,一名叫做江山的男生抗议警察没有给出具体的转移理由,不愿离开。警察从江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塞到他嘴里,然后把他五花大绑扔到了车上,就在李银河的脚边。

  一路下来,李银河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这个被绑的结结实实的小伙子身上。看他汗流浃背,李银河也跟着脸红心跳。这个彼时只有15岁的小姑娘看着眼前的场景,内心似乎有一道门被推开。

  后来她在自传《人间采蜜记》中说:

  “我从江山的身上感觉到的是性感,他那痛苦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成为我后来常常出现的性的幻想形象之一。我的性倾向中有很深的虐恋色彩,成因不明,但是感觉是不会错的。我毕生研究和写作的冲动,全部应当追溯到我对虐恋的喜爱。”[1]

  经历了WG的阵痛之后,1978年,改革开放很快到来,随着经济的复苏,文化层面的多元也不可避免地从社会各个角落裹挟而来,摇滚、机车、性、以及亚文化。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潘绥铭力排众议,开设了一门选修课《性社会学》,把性搬到了台面上来说,还不是一般的台面,是大学课堂。当时这门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人满为患,校领导都来听;第二个是他常在课上语出惊人,比如直言“不让大学生性交,算什么性教育。”后面坐着的校领导听了15分钟,捂着耳朵走出教室,大骂潘绥铭是“流氓”、“脸皮厚”。

  1988年,社会学系来了个新老师,她在听潘绥铭教授的课时文思泉涌,对答如流。潘老师对她印象很深,下课后就拉着她不许她走,对她说,“你既是女的,视角又很独特,你也应该来搞性社会学。”这个女生就是刚从匹兹堡大学回来的李银河,俩人一拍即合,李银河加入了潘绥铭的课题组。

  而李银河彼时研究的方向,就是15岁时那道被半遮半掩着打开的门,虐恋。

  1998年,李银河完成了中国最早的一份虐恋文化学术研究报告,《虐恋亚文化》。

  《虐恋亚文化》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是7.8分,共有680人评价,有一条书评这样写道:

  “这本书让人看到两个字,‘自由’。”

  2

  与此同时,和大学里高山仰止的学术氛围不同,民间的虐恋文化也正以自己的方式破冰而出。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而最先走进我们普通人生活的,就是BBS论坛

  “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真的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而今回忆起来,总不免唏嘘。

  那一年大家都还在驱“猫”上网,刷出一张图片的时间能吃完一碗泡面,但就在一夜之间,人们找到了凭借简单文字图片就能聚集交流的最好方式——论坛。

  据不完全统计,1998~2010年间,光注册用作论坛的域名就有数百万个之多,涵盖各行各业,虐恋领域也有不少。

  “黎家大院”,“恶魔六点”等国内第一批BDSM论坛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成立的。最开始的论坛还不是一门生意,大家就是质朴地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同素昧平生的网友讲讲故事聊聊天而已,你一帖,我一帖,几千公里之外的人就在你的生活里留下了脚印,世界,一下子就变大了。

  实在找不到当时的截图了,用一张近期的替代

  但讲故事的人多了,就会分三六九等,像彼时“7门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的小韩,像“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小罗,这样带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故事明显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在BDSM文化圈里也不例外。

  在当时单纯的虐恋论坛里,内容是一块,图片是一块,谁发的图片更吸引人,谁就能博得更多的关注,甚至有自己的专栏和话语权,那怎么才能跟普通人的图片拉开差距呢?答案是:摄影工作室。

  2006年,一家坐落于南京的婚纱摄影工作室业务难以为继。本来是要关门了的,但老板觉得可惜,到最后不如放开了干一把,索性请了几个模特,穿上店里的婚纱,用专业设备拍了几张绳缚照片传到论坛上,没想到一炮而红,很受论坛用户的欢迎,拥趸者甚多。[2]

  所以人呐,千万不要抱怨手头现有资源不够,有可能只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而已。老板这一看,索性直接转型,停了原来的婚纱业务,开辟新市场,名曰“绳艺行为艺术摄影”,建立个人网站和论坛,一举打响了自己的名号——锐度主张。

  到了此时,常用互联网的一部分人已经发现,互联网可以当门生意来做。先知先觉者比如小马、小马、还有小马,都把互联网做成了载入史册的大生意,后知后觉者至少自己也能活的不错。

  比如锐度工作室就把拍摄的图片放在论坛上供大家免费观看,又把拍摄的过程制作成VCD售卖,甚至购买高级会员后还能亲自到摄影棚参加拍摄,一次几百块。[4]

  如今早已关停的售卖网站

  这在人均月薪不到2000块的当时,被同行称作“来快钱”的生意。

  互联网时代,整个虐恋文化的蜜月期很短,前期大家都能和谐共处,但一旦涉及到了利,头上立刻就会悬一把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吃的蛋糕越多,刀离你脖子也越近。

  2007年,锐度主张被匿名举报拍摄、制作淫秽录像带,并伴有性虐待行为。南京新闻出版总署接受举报,警方介入调查,但最后经鉴定没有在光盘中发现淫秽内容,走访拍摄的模特,也均陈述自愿,没有虐待的行为发生。[3]

  举报人一看,阴的不行,得玩更阴的。于是2008年,南京一家媒体刊登一篇名为《地下影棚恣意“性**虐”女模》的报道,直接点名锐度主张,引发舆论关注,与此同时,南京警方再接举报,称其拍摄虐待女性的照片在网络传播。

  当时的报道仍可查看

  这次南京警方直接破门而入,收缴了全部1062张光碟,以及现场绳子、锁链等道具,一张一张展开鉴定。最终的结果是:全部鉴定后未发现淫秽内容,传唤6名女模也均称自愿,没有虐待行为,但因为擅自制作VCD销售,给与罚款的行政处罚。[3]

  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处罚的意思就是执法部门在说,大哥你别搞我们了,虽然你不犯法,但这事普罗大众也理解不了,总被人举报也就算了,媒体动不动就给你写本篇文章曝光,人民群众动不动就问我们要个交代,我们执法部门压力好大,您找点别的事干,别再搞这个了行吧。

  于是08年之后,锐度工作室逐步减产停业。但停业之前老板干了个特爷们的事,他召集了一些南京的新闻媒体举行发布会,让他们来影楼实地考察,并要求先前发布文章捏造他“虐待”“淫秽”的媒体对锐度主张公开道歉。

  最后,在执法部门发布调查结果后,该媒体终于主动向锐度主张道歉。

  这种“睚眦必报”的狠招数,有人说它没啥意义,困兽之斗而已,但我觉得这很重要,它印证了海明威所说人活于世的一条追求,“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北京、在中国。所有的文化在这里碰撞,所有的视角在这里交汇,我们允许更多的声音,允许《虐恋亚文化》的出版,也允许绳缚不被定义为有害信息,我们曾以为这一年会是更多元、更包容的起点,殊不知走过10年后再回首,才发现这里已是遥不可及的顶点。

  3

  2009年,周友平案发,第一声丧钟开始敲响。

  2009年10月,长沙连续发生6起“吊杀”案,6名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唯一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上吊窒息身亡。

  这种无差别随机杀人事件很快闹得当地人心惶惶,上级也高度关切,要求尽快破案。最后发现,这6起随机杀人案都是一个瘦小的酒吧驻场歌手周友平干的。

  周友平被抓后供认不讳,自己在几个月前刚刚失恋,于是疯狂地迷恋上了“sm”,开始在一个相关论坛里疯狂发帖找人玩“窒息游戏”。

  这六个愿意陪他“玩”的人,既素昧平生,也无冤无仇。但他就是想把他们全部杀掉,“看的过程很舒服”,他这么自述到。[5]

  周友平

  所有在场的人都哗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虐恋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哪怕不只算犯罪,把所有的意外合集都算进去,也是最多的一次。

  无论什么事情一旦沾了“最”,媒体们就会像食腐的秃鹫般蜂拥而至。经过媒体的公开报道,许多人才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第一次接触到“sm”这个词语,与之同时镌刻进去的,还有“变态”、“犯罪”、“不应该存在”、“呼吁封杀”等等这样的词组。

  这案子后续造成了多大影响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时周友平的案件一发生,就有不少论坛版主直接关门跑路了,也许他们从别处感到了压力,知道公众眼里的逻辑最后一定会变成“没有这些论坛,周友平就联系不上这些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伤害。”

  果不其然,2011年3月29日,周友平被判处死刑,同年8月,公安部展开“净网行动”,虽然主要不是针对虐恋群体,但在这次净网行动中,BDSM第一次被列为了有害信息,也就是说,如果锐度主张案发生在此时,可能就已经真实违法了。

  其他公司的自查自纠来的更早,百度搜索引擎几乎来了一次“焚书坑儒”式的大清洗,将90年代至今的所有“虐恋”相关检索条目付之一炬,只留下了几条“百度百科”式的机械名词解释。腾讯QQ也查封了许多群组和类似“寻X”“交友”等信息,不少网站更是直接将“SM”二字拉入了屏蔽词库。

  所谓“字母圈”这个称呼,也在此时被逼无奈应运而生,只为了去描述那不可形容的“四个字母”

  周友平案后,从此在中国提到“BDSM”,再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可言,如《虐恋亚文化》一般客观探讨其文化内涵的外部环境也消失殆尽。“一颗老鼠屎可不可以坏掉一锅粥呢?”对于小众群体来说历史已经给了答案。

  4

  2011年发生了很多事,除了上述事情之外,得益于3G~4G网络的普及,中国还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一年,新浪微博异军突起,每天发博数超过2500万条,其中有38%来自于手机端。

  在论坛大肆凋敝,各平台“关门送客”的环境下,字母圈人的阵地开始了一场跨越平台和设备的迁徙。彼时的微博还没有什么推荐和热搜,只遵循一条很简单的原则,你关注我,你就看得到我的动态,你不关注我,就几乎感知不到我的存在。

  早期新浪微博登录界面

  这个特性让字母圈人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可以安心隐居于此,互相联结,与世无争。在对外的态度上也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我们自己玩就好了,躲得越深越好,不要试着把圈子暴露给大众,反正被他们知道也不会接纳的,还带来麻烦,我们应该想办法更安全地躲起来”,简称“自闭派”。

  另一派觉得“总躲着也不是事,一直躲就被人一直说,误解越来越深,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形象,挖掘一些正面的事情和观点,好让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热爱”,简称“改良派”。

  自闭派和改良派们的骂战打得可不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自己践行着自己的忍道。

  2012年,土豆网与优酷网合并,UGC视频的时代到来。也正是这一年,在西安举办的性博览会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小步,说是一小步,现在再回看起来却又已是绝无可能的一大步。[6]

  是年,有性博览会者,坐落西安,广发英雄帖称,车票我管;邀请微博各大两性博主共聚一堂,又邀海峡对岸“皮绳愉虐邦”创始人之一宋十夜,于主舞台演一段“BDSM秀”与人共赏,是役长20分钟,其台下有峋峋老叟瞠目结舌,有青年男女欢呼鼓动,有闪光灯声声声入耳,有动人鼓点点点不灭。

  当时微博有一位同性自媒体博主叫“传说中的小S小姐”,她的自媒体栏目《拉拉万万岁》(好像叫这个,记不太清了)专门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在宋十夜的表演结束后,她与宋十夜一起体验了博览会上所有的SM用具,其中甚至有真实鞭打的体验环节,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的“一小步”,现今已全部“404”,只有通过网页快照可以看到

  视频同时上传优酷微博,我记得总共收获了约100w的播放量,而当年的我,就是那些在电脑屏幕前全程看完的100w中的一员。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BDSM是可以用来表演的。

  这次BDSM的公开展示与到场的大众们似乎碰撞的很融洽。至少,BDSM道具从那之后卖的很融洽,根据报道,性博览会当天就有不少数百万的大单签订。

  但网络上的吃瓜群众们并不买单。2010~2014年间,正面的碰撞似乎只有西安性博会这一次,负面的舆情却很是不少。

  5

  2010年,天涯论坛一篇《SAVE紫竹铃》引爆全坛,一天之内盖了十几万层楼,并迅速扩散至虎扑、贴吧、微博、QQ等社交媒体,其热度甚至超过了当年陈老师的“艳1照2门”。[7]

  原贴已被删除,只有各种衍生贴能管中窥豹

  其文爆出了一名少女被一伙人囚禁、做调教试验并求援的事件,呼吁大家帮助,其附带的证据有1.5G之多。但由于发酵一段时间后没有等来任何结果,再加之BDSM给人留下的坏印象,吃瓜群众们终于将无处安放的怒气甩给了这个万年背锅侠。

  经历过那时的人可能知道,当年的“天涯观光团”如同“帝吧出征”一样叫人闻风丧胆,堪称最初代网络暴力,而BDSM群体的大本营贴吧和微博就这么被“观光”了一回。

  那时“爆吧”是常用的观光伎俩,当时我亲历的恶魔六点吧被爆了几万条帖子,直接瘫痪。许多字母圈微博大号在此役中也是被按在地上摩擦,来来回回被举报了无数次,接二连三阵亡。字母圈人在此役中根本没有做什么有效反抗,顶多是互相牵着手安慰彼此:“很快就过去了,忍一忍就好”。

  就仿佛做错的的确是他们一样。不过,一人做错,全体承担,似乎从周友平案以来就一向如此了。

  那时候我正在看《虐恋亚文化》这本书,书里有一节讲虐恋与政治,其中讲到男性的传统性优越地位体现在把弱势女性的屈从状态性感化,其间女性可能会产生不对等的“自我贬低”心理,群体和群体之间也是一样的,强势群体需要从弱势群体的屈从中获得快乐,以告慰自己不容置疑的地位和声音——“管你什么S什么M,都给爷爬。”

  彼时我是看不懂这本书的,如今想来,这是一句预言和定谳。

  2014年,《M**的日记》被转载到天涯论坛八卦版,这样的事件又重演了一次。不过呢,声势没有之前一次大,大家也早已经习惯,老人还是不断告诫着新人,“忍一忍就好”。

  也是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网信办开始统筹管理互联网内容尺度与舆论导向。

  各大平台为了给有关部门留个积极印象,纷纷身先士卒,对无关紧要还动不动发有害信息(此时BDSM强相关的信息已经算是有害信息了)的小众群体大砍出手,BDSM群体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当时微博有句戏言叫“没被封过号都不算入了圈”。

  5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常常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还是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讲话,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于是BDSM群体里很快有人有了新想法。

  2014~2016年,彼时的资本市场上全是热钱,带好你的ppt,创新工场楼下喝杯咖啡也许天使轮就敲定了。几个有梦想的字母圈人觉得,大平台对我们这么的不友好,也许我们又到了该搬家的时候。

  2016年,稀有圈APP上线,5个月注册用户20w,很快搞定了自己的A轮融资,可谓又有人,又有钱。[8]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互联网上亦没有法外之地。”

  “你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稀有圈

  2017年,稀有圈握着充足的现金流,它像一匹刚成年的猛虎,有着自己不大不小的野心,目光如炬看着远方。历史似乎总是在轮回,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上次是性博会,这次换成了稀有圈广发英雄帖,并邀请海峡对岸的《皮绳愉虐邦》创始人之一小林绳雾来北京做讲座。

  讲座的题目是《美丽的受苦——日式绳缚探源》。但一个台湾人到北京来讲日本文化,听起来总有些政治不正确,经历几次不知名举报后,有关部门介入,该次活动流产。

  活动准备阶段

  稀有圈也因此成功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不得不走上漫长的转型之路。

  我一直认为稀有圈的“被迫转型”标志着“自闭派”的彻底失败,因为它明确地告诉所有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论坛到微博到自己开发app,你怎么躲都是躲不掉的,群体形象不改变,就没有你的容身之所。

  那次没有成行的演讲上,我和Vil打过一个照面,从北京回到上海后,Vil重组了非盈利性志愿者团队,旨在举办更包容更多元的线下活动,不仅仅面向圈内人士,同样也向普通人开放,并于2018年策划并主办了第一次“非凡集市”,让许多专注于做手工道具的玩家们走到台前,把自己做的商品和非量产的创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是在大众看到的“变态”,“低俗”之外,少有的另一个视角的群体画像。

  与此同时的2019年,RW BEN开始了《绳与艺》全国巡演,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绳缚这件事的多元性。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绳缚公开地在国内的音乐节、艺术节、L进行表演。在如何看待束缚与自由这件事上,公众又多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从1967年到2020年,许多事件已经在历史的风尘中被吹得模糊,有些人有些事被记录了下来,而更多的人并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组成这个群体骨与肉的绝不仅是这几件被记录下来的事情,而是随着时间的细沙流走时每一个或凝视,或参与它的人。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故事还远远没有。接下来的故事要由你们继续谱写了。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也许有一天,那个被历史的洪流推向风口浪尖的人就会是你,那时,是像周友平那样以一己之力关上所有人的门窗,还是努力翻过砌好的墙,请再三思量。

  - 完 -

  参考资料:

  [1]李银河.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M]. 2015.

  [2] 维基百科.锐度主张. https://zh.w.org/wiki/锐度主张

  [3] 龙虎网. 南京地下影棚恣意“性**虐”女模. 网易网. 2008-03-21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2).

  [4] 捆绑女模拍摄两小时600元 绳艺捆绑是行为艺术?. 华夏经纬网. 2010-09-28.

  [5] 长沙歌手连环性虐致6名男子死亡被执行死刑.网易[引用日期2014-09-16]

  [6] 2012西安性博会开幕,模特上演SM秀. https://news.qq.com/a/20120607/000285.htm#p=1

  [7] 网络惊现虐待门,疑似知情人披露紫竹铃事件.网易新闻 . https://ent.163.com/game/11/0620/22/771BMHO700314K8H.html

  [8] 稀有圈:从社交切入,要做中国亚文化BDSM领域的垂直平台. 猎云网. 2016-12-23.

  注:经过几次互联网上的大清洗,许多资料已无迹可寻,尤其是2009年以前的,故列出的事件肯定不全,多是笔者凭自己记忆中亲历那些标志性事件写成,请不要纠结于哪些事情没有写到,而应多去思考历史为什么会被抹去,我们又当何去何从。这是本文的本意。

  

  

  新手必看的有趣之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