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经典观后感1000字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是一部由周德华执导,杜天皓 / 罗悠月 / 聂彤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一):作为东北人过来看一看
(讲道理作为一个东北人不用你们黑,我们自己也会嫌弃自己)
男主颜值不错,但是剧情太烂了。
东北人不服就干别磨磨唧唧的性格展示的很好比较真实。
从第一次看台湾偶像剧就脑补过如果东北人去台湾一定会掐架,掐架会是个什么样子,把当时的想法都拍出来了。
还有刚开学被罚站的样子,我也经历过,就是觉得我好像没做错什么呀,老师:你给我出去,记得当时隔壁班有个小哥也在外边站着,所以刚看的时候以为陈老师也是学生
还有那句:我想成为你(大概是这样吧)
感同身受哈哈哈,对于喜欢的人就有一种想成为你的想法
但是整部剧没什么故事感和启发,单亲妈妈那个是怎么回事一脸懵逼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二):莫名其妙矫揉造作的偶像剧
万万没想到,郑凯只是个打酱油的。
万万没想到,女主角王大春除了名字有点土声音是东北话之外其实她一点都不土,家里还可以,人也长得漂亮,所以同学们的不接纳反而有点格格不入了。
王大春喜欢上了英语老师陈老师,各种幻想陈老师给她一把搂过来强吻( ̄ー ̄),陈老师其实是校长的儿子,喜欢打篮球,但是校长不许,非要他回来当老师,还给他安排了任务给王大春补课,万万没想到,故事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套路下去,补课期间啥也没发生,因为是被迫来给学生补课,所以陈老师基本不想管王大春。故事的转机还是在王大春主动出击,她跑到陈老师在的酒吧,啪啪啪几瓶把自己给喝醉了还跟陈老师弹起了理想,王大春开始努力学习了,一次摸底考了第九名,最后联考竟然考了全校第三名。王大春和陈老师约定了如果考进前十,毕业舞会就做她的舞伴。
万万没想到,故事还是没有按照套路走,毕业舞会始终只出现在了学校墙上的宣传画里,而王大春还是知道了陈老师有没有选她做舞伴,因为学校整了个表格,把舞伴选择情况贴出来了。。。
故事的结局,陈老师和王大春在同学聚会上碰面,王大春此时是离异的单亲妈妈,他们俩在走廊上拥抱了。
这个故事还有十分莫名其妙的地方,王大春在毕业典礼上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然而他的发言稿简直是一塌糊涂,前后逻辑接不上,各种抒情,还说感谢她的英语老师,她的英语老师不纠正她的发音,让她知道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是思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完事儿底下的同学还起哄,陈老师今天要坐火车走了,你还不快去追他。然后全校同学一起起哄,她就去追了。。。在火车站还是套路了一把,两人各种擦肩而过。
还有lin报复陈老师那一段也是厉害了 lin因为给陈老师表白被拒绝,便在自己的日记里面写陈老师让她怀孕了,故意给自己当家长会会长的妈妈看到,妈妈闹到学校,要求校长把陈老师开除了,校长当然不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然后妈妈就说要让校长下课( ̄ー ̄)最终陈老师主动辞职了。值得一提的是,妈妈到校长办公室闹事的时候,除了陈老师、lin、校长在之外,王大春也在,她在这里干啥?真是黑人问号脸。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三):《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东北妞囧在台北校园,让青春在逗趣中爆棚
随着市场逐渐规范,用户与平台的不断成长,网络大电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从数量上的爆发到看重质量的转变。这部《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就有着不输于院线级的高水准制作,在镜头语言、美术服化、场景道具等方面尽善尽美,极力打造出电影感。且故事情节精彩、画面精致、演员表演精湛。
这是部是难得一见的校园青春题材网大。没有正襟危坐的宣教训导,只有个性飞扬的青春态度。编导者让人物们好好说人话,校园生活有声有色地展示,少女学生对帅哥老师的动情动意也显得非常真诚,内容上营造出独特的网感,符合网生一代的观赏口味。很多细节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指定在1998年。墙面上出现的《还珠格格》海报,雪村演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声响起,教室上播放的芝加哥公牛队与犹他爵士队争夺NBA总冠军的画面,还有学生包场观看《泰坦尼克号》。诸多怀旧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怀旧风。
东北话的北调遭遇台湾国语的南腔,一南一北两种文化的碰撞带出无限的喜感。当东北女孩王大春走进台北高中火箭班那一刻起,众多笑料纷至泰来,引发人们狂笑不止。她讲着一口魔性东北话,与台北校园的温柔风是那样不搭。而且因为说话的腔调和行为做派与众不同成为嘲笑对象,遭到班长李琳等一干同学的恶意挤兑。而王大春与校园环境是那样的格格不入。除了眼镜男刘富城之外,火箭班其余人都希望她在考试中被末位淘汰而后快。她不断说着魔性东北话,怒怼同学的挑衅;装扮上不知美丑,画着夸张的妆容去上课。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捧腹之事其言行中产生。
核心内容是在阐述一个新生来到陌生地域,在新环境跌跌撞撞的成长。从人物设定来看,王大春是失落之人。她因老爸续弦定居台北,终日忙于工作对她缺少陪伴,自我感觉缺少温暖,在陌生的环境中因水土不服而闹出各种乌龙。就剧情走向而言,男主陈英雄对她起到双重作用。这个酷爱打篮球的英文老师既让东北土妞在学习上完成努力蜕变,更是其被同学们真心接纳为集体的一员。从罚站邂逅陈英雄开始,王大春就花痴不已,暗恋上这位男神老师。于是,当活泼东北学生遇上热血男神教师,他们相处的日常点滴,有不少妙趣深藏其中。陈英雄对王大春的态度,经历着冷淡的漠不关心到热心的真诚相助,关系渐变的两人展开了一段青涩的校园恋曲。
除了客串的郑爽短暂地露了一小脸之外,没有别的大牌演员和流量明星出现。演员阵容上虽是一批较为陌生的面孔,却胜在青春洋。他们感觉就像是观众学生时代的某个高中同学,青涩却很养眼。尤其是罗悠月饰演的王大春性格泼辣直爽,说气话来大大咧咧,做起事来我行我素,绝对的东北女汉子一枚。有两个段落让人印象深刻。街头路遇变态猥琐男,一顿毒舌回怼嘲弄对方;酒馆一瓶赛一瓶大喝啤酒,用犀利言语唤醒陈英雄走出失去梦想的阴影。 统而言之,这部网大不虚伪、不装逼,以幽默搞笑为主要元素,传递青春的美好与温暖,足以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四):东北人不光是活雷锋,更是好学生
提起东北人,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用当年流行的元素演绎了东北人敞亮豁达的性格。说来,笔者身边也有不少东北朋友,为人豪爽且自带幽默天赋。说来,东北人不光是歌曲里的活雷锋、现实中的好朋友,同样也是学校里的好学生。3月30日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的《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就将目光聚焦在一名东北女生的身上,刻画了一幅颇具喜感的学习生活风情画。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是由周德华执导,汇集了杜天皓、罗悠月、聂彤芯等人的演出阵容,影片的故事围绕着转学女生王大春而展开。王大春(罗悠月出演)随父亲定居台北,插班到当地中学的“火箭班”上,陌生的环境、重组的家庭、同学的抵触,令学习成绩一般的王大春难以适从,逐渐成为全班排挤的对象,而唯有英语老师陈英雄(杜天皓饰演)不离不弃,主动给王大春补课,故事就在这一次次的补课中开始了……
片中,杜天皓出演的老师陈英雄,与罗悠月饰演的学生王大春,堪称是一对天涯沦落人。一个是把全部心思放在篮球上,梦想着登陆NBA,却被逼无奈当上了老师;另一个是学习成绩吊车尾,说话带口音,与环境格格不入,却被分在以严苛著称的“火箭班”里,随时面临着末位淘汰的危险。一次次的补习功课,也令师生二人逐渐了解了对方的苦衷,在相互的扶持中打开了彼此的心结,共同朝着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影片以一名东北女生初到台北的视角来展开剧情,透过她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和遭遇,展现出了一种地域上的千差万别。一个是东北,另一个是台北,两个天南地北的城市,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完全不同,所带来的不光是语言上的不通,更是文化上的差异和观念上的千差万别,而这种差异更是自始至终贯穿全片,不光成为引领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成为片中的亮点之一。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虽是一部青春题材,却将浓厚的时代烙印融入其中,故事始于1997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全片很好的还原了当年的时代风貌,学生们穿着蓝白搭配的校服,影院里上演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电视上播出着公牛与爵士的NBA总决赛,酒馆里一水儿的台湾啤酒……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年的时代特征,带领观众感受一段逝去又难忘的旧时光。
提起网络电影,很多人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认为是粗制滥造、尴尬拼凑的作品。诚然,部分网络电影确实如观众所言。但《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则反其道而行,全程台湾拍摄。全片自始至终透露着“精致”二字,从主创到演员,从道具到布景,都可称之为精品。无论是对旧时光的昨日重现,还是对学生之间的竞争比拼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一开场,寥寥几个镜头,就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不时下起的阵雨,以及校园里爽朗的读书声都历历在目,代入感极强。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致青春》,青春题材似乎已经走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不少人都认为青春题材已死,抱着悲观的想法。《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的出现,却如同一股清流,通过地域的差异化,将东北女生的奋斗史穿插其中,展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猛烈碰撞,打造了一幅关乎于青春和校园的瑰丽图景,不光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更是郑重宣告:青春不老,校园正好。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五):《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别样青春,花漾年华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别样青春,过年期间热搜上很多有关北方人和南方人过年习俗不同的热议,这种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细究起来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是北方人,但了解东北话却是通过《乡村爱情》,对港台腔的认知也主要源自tvb剧集和琼瑶戏。有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一部既有港台腔又有东北话的影视剧出来,那语言差异造成的喜感、笑点将会是怎么样的?!随着网络大电影《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的正式上线,我的这种心愿得到了满足。正因为这部影片,我充分体会到了东北腔与台湾腔碰撞后所绽放出来的爆笑、温情火花。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别样青春,花漾年华
过年期间热搜上很多有关北方人和南方人过年习俗不同的热议,这种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细究起来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是北方人,但了解东北话却是通过《乡村爱情》,对港台腔的认知也主要源自tvb剧集和琼瑶戏。有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一部既有港台腔又有东北话的影视剧出来,那语言差异造成的喜感、笑点将会是怎么样的?!随着网络大电影《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的正式上线,我的这种心愿得到了满足。正因为这部影片,我充分体会到了东北腔与台湾腔碰撞后所绽放出来的爆笑、温情火花。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主要讲的是操着一口流利地道东北话的中二少女王大春,在台湾学校求学时遭遇的点点滴滴、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王大春看上去娇柔弱小,但当他那一嘴的东北大碴子味儿一涌而出的时候,王大春外形与性格特征的反差就让人忍俊不禁。那一口魔性十足神往东北腔很容易就把观众带到沟里去。
王大春的到来不仅在言语上与台湾本土的强强调调格格不入,性格的差异,为人处事方式方法的不同,也让南北之间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凸显了出来。也因此,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校园青春。
特别是当王大春的呆、萌、柔,与英语老师陈英雄的冷、硬、酷,面对面针锋相对的时候,青春的荷尔蒙,生活的苦涩甜,瞬间就电力满格,爆击着观众的笑穴,触戳着观众的泪腺,让人笑着笑着鼻子就发酸了。有爆笑,有温情,有感动,《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不输那些曾经上映过校园青春片。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在着力刻画南北地域、文化差异的同时,还着重描述了差异后的融合。这融合是隐忍,是包容,是宽恕,是人性最真最善最美的展示。其实在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真诚,互相理解,相互关爱,互相呵护,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沟壑再深的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也会因为真情真爱的涌现而被填平,被消弭。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也是比较走心的。女主角王大春颜值高、心地善、待人真、做事实,是好学生的模板。但执拗、执着中又有些中二、可爱的性格属性,又为她的异乡生活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或五彩斑斓,或氤氲漫漫。
陈英雄外表看上去邪魅狂狷,冷若冰霜,骨子里也有一种执着和执拗,温善和纯真。所以,当他和王大春触发出花火的时候,飞扬的青春,张扬的人生,都会随着一系列的误解、误会、理解、鼓励而溢满屏幕,看得人欢乐片片,感动连连。
在大银幕上看惯了模式化、套路化大校园青春爱情片,尝鲜一下《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这样的网络电影,不难发现,无论人设还是剧设,无论笑点还是煽情,它都更接地气、近生活,更容易有代入感和存在感,也因此,情感的共鸣和情绪的共振才会更加的喷薄而生。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六):写完之后发现,好像更差了些...原谅我
最初是在微博中无意中刷到的部分搞笑片段视频,正好闲来无事想轻松一下,本来是当成一部烂片来看的,大体上的镜头没有什么新鲜感,剧情没有什么新鲜感,拍摄手法也差不多。但还是会有一些惊喜的部分在里面。
剧情概况:东北人女主走后门来到优等班而受到排挤与嘲笑,新来的英语老师拥有着篮球梦却不得不回国教书,被迫帮王大春补习,因为女二的报复,英语老师离开了学校回到美国。多少年后又再次相见。多么简单的剧情,其实大家猜也差不多能够猜到里面的矛盾冲突。
刚开始女主的出场就带有着各种的白日梦的表现形式,这让我想起了早期台湾电视剧的喜剧搞笑方式,有点小老梗,在王大春(主角女)刚入班时,同学们欢呼的场景与之后的嫌弃对比感比较强烈,还不错,但一招过后,之后又重复出现了3次左右,已经算是看到免疫,但奇怪的是有几个镜头让我也已经搞不清到底是梦还是真实了,或许就像里面的台词正应说着的那句话,有时候白日梦也是会实现的。
再有不太爽的就是,东北人,其实我也没有感觉到像其他人所说的地域黑,只是影片里面讲述的了现实中的一些真实的情况,与东北人相伴的可能(除却近年小品的影响,感觉东北话很逗)是说话土,穿衣屯、野蛮,当然在电影中的野蛮成了为霸气勇敢的代表。虽然同为东北人,也是在出了省之后猛然间发现原来东北话在东北三省的说法都不一样,尤其是辽宁(大连话、沈阳话、锦州话、营口话...)但我依旧想说,我们东北人不是都那么说话。
其中各种错过的镜头,但有些地方的构图给我的感觉不是那么过于美好。一直搞不明白女二为什么总是会向女一讲述真相,这种情节到底什么时候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有些像,反派要是少说点话,杀人快点也总不至于最后自己不得好下场。后来自己给自己了一个理由,片中女主已经说过了发现其实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可爱的,好吧,我原谅你了。
想着结尾会怎么表现,当我看到多年后的女主听到了男主的声音,而镜头的推进仅仅给了女主,男主伸出了手,我就知道了是让他们都回到年轻时相见。曾经看过刘嘉玲的《自梳》的我,对于这种结尾已经可以提前预知了,带给我的冲击远没有《自梳》表现的更加的美好,《自梳》打动我的结局,在这里却让我比较无感,想了一下,可能刘嘉玲的人物无论是老时还是少时自始至终都在交插运行,给我的是真正的代入感。同时这部分镜头给的线索太多了,已经足够知晓真相了。
女主长大这么漂亮...至于说惊喜,就是,有被感动到,不是说被感动到就是一部好的作品。因为虽然有三次的泪点,可为什么哭看到最后自己都忘了,如果说真能留下些印象的可能就是比较好的一些镜头,把故事线完整的讲完了。比如说:女主在篮球场外看到了男主在看她(当然又是一个白日梦)在我以为是真的时,突然一个篮球撞到了网上,吓了我一跳,刚想埋怨两句,突然感觉这一下子不光把女主从梦中砸醒了,也叫醒了 身为局外人的我。
讲道理的话呢,老生长谈了(揭露了走后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告诉我们年轻就是资本不要怕错,只要努力白日梦就会成真。得,这不多就这些了。道理我也懒得再说了。对,还有暗恋一般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总感觉是后加的某种深刻内涵...
适合人群:闲来无事的人们啊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七):东北“飚”PK台北“傲娇”《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花式青春手册
文/桃妖不是妖
一口东北“大碴子味儿”的女生在台湾嗲嗲的娃娃音中会是怎样的画风呢?光凭想象,那画风都够皮的。这股画风奇异的校园故事,还真被搬上了网络荧屏。
由周德华执导,杜天皓、罗悠月、聂彤芯主演,郑恺特别出演的网络喜剧大电影《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3月30日在腾讯视频首播。虽然是网大,但制作水准丝毫不输院线电影。高标准的制作,让东北的直爽仗义与台湾的温柔傲娇第一次花式碰撞,调和出不一样的青春校园纯爱味道。
东北姑娘王大春空降台湾高中校园火箭班(就是我们常说的尖子班),与一众同学们从互相看不顺眼到收获满分的友谊,虽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曾让她被孤立被嘲笑,“东北银”骨子里的仗义爽快让她在“斗心机”的毕业班里上吃尽暗亏。海外归来的帅气英语老师陈英雄却对这个插班女生格外照顾。下课补习英语,带她打球补习英语,带她打拳击补习英语……当然,都是陈老师打球拳击,而王大春在一旁补习英语。为了陈英雄的这点特别的温柔,少女王大春也曾想入非非,并为了得到毕业舞会上与陈老师跳舞的机会而发奋努力,甩掉了学渣的帽子,成为火箭班排名前十的优等生。可是,青春里就是有那么多的误会,那么多的无奈,还有那么多的错过。
这部网络大电影,虽然是校园纯爱题材,但故事很有自己独特的怀旧风格。从片名就能看出,《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以青春为主线,但更侧重与青春有关的那些欢笑时光。当王大春操着火气十足的东北腔怒怼班长李琳,女生的小心机小别扭拿捏的特别传神,又充满了斗智斗勇的乐趣。而王大春与陈老师的感情线,则隐匿在每个人成长的自我突破之中。王大春初来台北,之所以被孤立,有她自己需要反思的敏感和敌对;而陈英雄,虽然学有所成,但被迫来到学校教书,连自己最喜欢的篮球梦想都不能去追求。她有她的执拗,他有他的怯弱,所以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那是成长路上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惺相惜和鼓励,以及浅浅萌生的爱意。
相比爱情,我个人更喜欢王大春与火箭班同学们和解的过程。虽然在学校斗得六亲不认,但一次校外活动,班里的一众同学遇上了变态的骚扰,就连平时耀武扬威的几个男生都不敢出头,王大春却卯足了东北姑娘的“彪”,伶牙俐齿的把变态骂到羞愧的跑了~这个桥段特别搞笑,也很有生活气息。就像你身边的那个仗义执言的东北姑娘,为你打抱不平,完了还抱抱你,说有姐们儿呢,别怕!也许就是王大春的侠义气质,让同学们意识到这姑娘说话直爽,怼人厉害,其实也不坏。于是就这样,王大春融入了他们不悔的青春,他们也装点了王大春的豆蔻年华。
你的高中校园里,有没有这样一位老师,英语课带你们追NBA,《泰坦尼克号》上映,包场带你们飞呢?《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里就有这样一位。而我上高中的时候,最新的电影是《魔界》三部曲,班主任(长得像历史课本里的陈独秀,外号小土豆)翘晚课带我们在礼堂里看。细腻的情节,会勾起多少往日情怀呢。
东北与台北碰撞的喜剧元素,让这部花式校园纯爱电影如同一股清流,不堕胎不撕逼不狗血,反而更像我们记忆里的青春岁月。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观后感(八):当东北哐哐哐滴撞上台北
要说起电影的“报告”系列,首推宝岛曾经的系列喜剧片《报告班长》三部曲,让庹宗华、杨庆煌、钮承泽、林志颖、金城武、任贤齐等等历代小鲜肉们,走马观花式的来了个欢乐大巡演。而在2017年,同样由宝岛出品的电影《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则是一部用浪漫主义表现怪诞,借超现实表述疯狂的校园喜剧片。再到今年3月30日,在腾讯视频上线的《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似乎让“报告老师”系列延伸出了更多的未来。
《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由郑恺转型做出品人,周德华执导,主演阵容包括杜天皓、罗悠月、聂彤芯等。作为出品人的郑恺在片中也有特别出演,扮演了成年后的备胎男二,成为了全片默默守护的暖心所在。他在台前幕后,为这部影片,也可谓是亲力亲为、倾尽心力。男一号杜天皓,在片中让人看到了曾经青涩的莫少聪+张智霖的影子,也是勾起了无数的青春影像像回忆。两位女主角罗悠月与聂彤芯,作为南北女生代表,一刚一柔,一傲一娇,对比起来看,不仅对抗有力,而且喜感百出,相当有趣。
整部《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影片的故事,也是全程发生在台北,无论是“雨滴落在青青草地”,还是“远方下课钟声响起”,以及灿烂的阳光,暗淡的黄昏,还有永远亮着一盏灯光的“深夜食堂”——古记鸡,都带来许多的美好与期待。但影片所关注的焦点,却并没有局限于表层的世界有爱,而是着重于两个层面的差异化对抗与结合:
其一是在地域层面,来自东北的耿直丫头王大春,与新转学到的台北某中学的师生们,带来的“文化之战”,其中有隔阂也有互融,从这个层面看,本片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小体量剧情片,而是在爱情、亲情、友情的基础上,加诸了许多的文化理念。
其二是身份层面,这里不仅仅有学生间的友谊,也有一段从水火不容到相互理解和体谅的师生情谊,看似错位,实则有着许多偶然的必然性,颇具人气的酷帅魔鬼男老师陈英雄,与性格直爽又狂躁女学生王大春,因为一次有关“补课”的结缘,擦出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因此,《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是一部难得一见的校园青春题材网大,虽然充满了台式的小清新、小温馨和小美好,但故事不落俗套,特别是东北与台北的碰撞,带来令人目不暇接的欢乐与沉思,可以想象,当一声声“干哈啊”、“咋滴”、“东北银”的脆爽声音,响彻在惯于轻言细语的台湾学生中间,一定能带来许多有关“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的思考。
有一句话叫“漂亮得不像实力派”,这句话似乎也可以用在《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这里,无论是故事、阵容,以及制作、品质都值得一赞,好看的不像一部网大,而更像一部院线大电影。虽然近几年来,网大领域也不乏大投资、大阵容、大制作,以及用心的小精品,但更多的依然是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跟风之作,不久前王晶导演在某论坛炮轰网大怪现象并拂袖而去,便是如此所指,而《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作为一部充满新意的作品,似乎让人看到了校园片的新模式,网大作品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