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0 03:32: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是这样的吗?

  ●历史知识普及,文笔非常一般,很多不通顺的地方,读读粗略了解下美国历史还可以。

  ●丰富的史料积累和反复的理解,才能把历史以幽默诙谐的风格讲述出来吧。作者讲了很多历史背后的故事,对战争史描述的篇幅尤其之多,但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叙述较少,这对一些对战争不太感冒的读者来讲,读起来略显枯燥。读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关于时间节点和一些重要事件的笔记,记忆最深刻的是美国人对教育和创新发明的重视程度,美国是第一个把专利权写进宪法的国家,保障公民的发明权神圣不可侵犯,在1790年就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推动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1636年哈佛学院注册成立,以后不断普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的良好土壤不断催生创新家和发明家,这应该也是美国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重要原因。

  ●美国宪法一直到今天依然有效,增加了23条修正案,可见美国政治的超稳定性。开国元勋们把规则全都制定好了,后人按照这个规则玩儿就行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不能老改,老改就证明这个国家政局混乱。言为心声,书就应该如实记录,史话体一出版就又是删又是改的,忒无耻忒无赖忒无聊。

  ●随便看看!想要大概了解美国的可以看看!

  ●说实话,我觉得作为入门科普向的历史有点失望,繁杂冗长的叙事方式让我一度不知道一个历史事件的中心点。比如南北战争历史,其实可以更为简略些,不是很推荐这本书。

  ●失望,当科普都不够格。

  ●这本书非常简单,易懂,而且文笔诙谐,是一本很棒的书!帮助我们了解美国

  ●不错,但是二战之后的没这么讲了

  书里讲罗斯福是清华大学建校的外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减免和取消庚子赔款中超出实际损失部分,将多余部分用于资助中国的教育和学生留美费用),却没有提罗斯福家族曾经在鸦片贸易中的发家史。

  书里讲“爱迪生电灯亮瞎眼”,却没有提其实当时大部分灯光来自仔细摆放在适当位置上的油灯。

  不同的书结合起来看,对“史实”会看得更全面些。

  全书通俗易懂,如作者在前言所说,书中旨在通过人物来勾画历史,因此,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可读性强。

  该书的不足也恰恰与此有关,感觉连贯性不强,有些部分历史情节跳跃。显然,作者很擅长也很感兴趣战争的部分,所以涉及战争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有趣,细节颇多,但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描述篇幅相对少很多,过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描写,更没有深刻的见解。我认为,这是本书的主要不足。所以,如果是对这些方面感兴趣,则需要选其他书籍。

  总体而言,如果想利用闲散时间粗略了解美国史,或者对于战争比较感兴趣,此书是不错选择。

  就喜欢这种絮絮叨叨,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这样读历史轻松多了。 美国也有游街示众。独立战争前夕,被压迫的愤怒的殖民地民众把英国驻美办公室人员用柏油刷身体,还粘上羽毛,拖到大街上游街示众,多有创意的举动,想想就解气!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真的是靠小米加步枪外加游击战的战斗状态,逃犯,流民组成的士兵缺衣少粮,素质堪忧,经常有逃兵离开军营。而他们的对手是强大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这独立战争打的可是惊心动魄,绝处逢生。 林肯当总统的时候,在加州有一个落魄商人自封美国皇帝诺顿一世,到处招摇过市,接受民众的朝(chao)拜(feng)。各路记者蜂拥而至抢头条。这哥们一度被人当成神经病,当他终于去世时,人们就少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当然,诺顿一世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煞有介事的建议组建“联合国”解决国际争端,建议建设“金门大桥”,排华事件中给暴徒下跪力挺华人,所以当他去世时有3万人参加他的葬礼,足以证明这位美国皇帝的巨大影响力。

  美国一共6个时区

  《独立宣言》签署于费城(临时首都)

  你有时间简史吗?

  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总有人来捡,这次我先捡美国史。

  学习讲究的是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那么就让我从这部科普小白读起,随后再来拜读剩下那部学术著作。

  余下的篇幅就全做读书笔记了:

  1.维京海盗比哥伦布早500发现了美洲大陆,但是也只是发现了而言,后面就没有后面了。

  2.被一直错认的印第安人。哥伦布奉着西班牙皇室的命,除了航海探险,来寻求在神秘东方国度遍地都是的黄金,领先的科技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所以他们坚信开上船,一直往西走就能到东方,于是当他们跨过大西洋,登上第一片陆地,就以为那里是印度,于是把美洲当地的土著错认为印第安人,一直到今天。

  3.我们有盘古开天辟地,老美是五月花号乘客公约。五月花号穿过大西洋,来得美洲大陆的东岸城市波士顿,位置大概相当于辽宁大连,开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4.感恩节并不是什么宗教节日。五月花号上的乘客们在波士顿落了脚,开始种地养活自己,可是这片土地鸟不拉屎,结果百十来号人饿死了一半,幸好遇上了心地善良、内心淳朴的印第安人,从他们那里学会了捕鱼、种南瓜和玉米,才没被饿死。到了传统的英格兰收获节日 十月节,他们回请印第安人分享自己的收成,这才是感恩节的由来。

  5.枪械扎根于北美的血脉,从踏上这片土地,到寻求自由,再到南北对抗,枪械始终是他们追求自由、保障自己的生命线,是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一辈辈血脉中的牢固基因。持有枪械,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土地,为了对抗压榨剥削的暴政,为了抵御蛮横凶残的外敌。

  6.英法在北美大陆上的势均力敌由7年英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转向英国在北美的一家独大。这过程中,本身就亲英的国父华盛顿曾与法国部队交战并被俘、投降。

  7.英国接受北美后,自己却面临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内战、英荷战争、王朝复辟等等,泥菩萨过江,加上山高皇帝远,北美有了喘息并崛起的机会。

  8.得罪谁也不要得罪媒体。英国向从北美征税补贴家用,其中就包括面向报刊记者的印花税,结果惹怒了记者帮,后果苦不堪言。任何朝代,媒体都是风向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不把这艘船掌舵,哪一天损害了它的利益,到头来船翻了还是船,人掉水里可未必还是人了,有可能是死人。

  9.赫赫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产生巨大逆差,囤积大量武夷红茶,周转不灵面临破产,英国本土茶叶市场饱和,于是当局调整方向,运到北美,并不征收关税,导致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北美商人不干了,摆明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于是殖民国家殖民公司的利益与被殖民当地的商户利益产生巨大冲突,加上当地觉醒且实力不容小觑的议会等政治团体,引起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不同戴天、水火不容。为了自己的饭碗,商人们冒充印第安人跑上被迫暂时停在港口的货船,将上等的武夷红茶丢进海里,就是这么一回事。之后双方的对峙直接导致了北美的大陆会议,拉开了北美独立的大幕。

  10.第二次大陆会议后,北美的十三个州想拉拢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入伙,让它成为第十四个州,不曾想,人家觉得身为英国从属挺好的,对于独立、革命那一套完全不感冒,北美恼羞成怒,寻思说不动你就打服你,于是对其发动战争,却错误估计形势与敌我实力,铩羽而归。

  11.凡大事者,皆机缘巧合中的必然。世事无百分百把握,三分人努力,七分天帮忙。做事只盼万事俱备,则结果唯有一事无成。扭转人类的历史都是定力+运气的产物。

  12.长岛战役,长岛不是在日本吗,百度一下发现,居然烟台也有一个。

  13.华盛顿的群众路线。美国的独立战争异常艰难,面对强大的英军,缺兵少将的华盛顿捉肘见襟,关键时候,还是人民群众在几次危机时刻站出来,挽救了军队,挽救了美国。从物资到情报,从人力到兵源。美帝的创建之路,也是坚决贯彻执行了群众路线的。

  15.马里恩的名字,美国乡村游击队大队长,利用地势、地形优势围追堵截、神出鬼没,拖住了本打算从美国南部打开缺口的英军主力,为华盛顿部队养精蓄锐做足准备。

  16.西点军校不叫西点军校。它的全名是美国陆军军官学院,之所以叫西点,是 因为学校所在地纽约哈德逊河的西面,当地人俗称那里为西点,于是西点军校的名字被广为流传。

  17.中西方对待战俘的态度。在东方,战俘是耻辱的象征,舍生取义为荣,苟且偷生为耻。因此,战俘的命运只有被唾弃、贬讽、遗忘。但是,西方社会似乎对战俘更人性化,他们视其为英雄,感恩他为保卫家园的付出与牺牲。

  18.美国的以德治国先祖——华盛顿

  独立战争时期大权在握,依照以往历史规律,下一步就是大权在握、一统江湖。然而,面对部下的翘首企盼,面对国民的众望所归,华盛顿却依靠道德的魅力坚持自己的选择——解甲归田,避免美国走向和其他国家一样的非民主道路。在这样一位闪闪发光的道德榜样指引下,美国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先例,比如总统只能连任一届【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特殊情况】。其实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都自觉的遵循并恪守,美国的强大来自它的根基,来自一群像华盛顿这样的绅士加君子为这个国家奠定的根基。

  19.美国国旗上的13条和50星

  50个星星容易理解,是50个州的代表,13条其实是美国最初建立时的13个州,曾有段时间,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加一道。后来有人反映,国旗和宪法一样,不能动不动就边,因此之后的美国联邦再有新成员,只加星星,不加道道。

  20.白宫的由来。

  在罗斯福当政之前,官方名称是总统宫、总统大厦。英美对抗,发动战争时,总统府被英军烧了,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刷了一层白漆,白宫就这样诞生了。

  21.美国国土的由来

  最初独立的13个州,和墨西哥打仗抢回来的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等州(墨西哥在这场战争中丢掉了一半领土),从俄罗斯手里买下阿拉斯加(天然金矿,后来引起淘金热),从法国那买路易斯安那州。最后 一个州,第50颗星是夏威夷,和一般的侵略故事一样,外来侵略者和当地土著发起了战争,土著赢得了胜利,并凭借师夷长夷不大发展壮大,还建立了民主政治,可是后来的统治者想要封建复辟,遭到国民反对,引起大乱,内阁决定将管辖权移交美国,直到后来加入美国。

  22.美国的西部大开发

  淘金热

  23.先为家乡效忠,其次才是国家

  罗伯特李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军人之一,几乎战无不胜,被誉为战神。南北战争之前,林肯邀请他代表北军出战,如果他答应了,那么南北战争将早早结束。可是,他的家乡佛吉尼亚宣布脱离联邦,加入邦联。于是,罗伯特李追随家乡的脚步投奔的南军,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原本悬殊的比拼拖到加时赛,甚至几乎逼迫林肯自杀。如果罗伯特李当初作出另外一种选择,那么美国内战将会少死50万人,经济、社会等其他可以挽回的损失不计其数。可尽管如此,美国人仍然推崇罗伯特李,将其奉为战神,更是有巴顿、麦克阿瑟等一堆名将作为拥趸。追溯其根源,美国无论是联邦还是邦联,都是现有的州,后有的国家,它并非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军人在州与国家的矛盾之中倾向于州更是情理之中。

  24.美国内战结束,南方军队在缺兵少粮的情况最终难以为继,为了避免更多的死伤,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和北军统帅格兰特和谈,商定投降条款。双方签字,那一刻北军人心振奋、欢呼雀跃,甚至放炮庆祝。这时,格兰特站出来制止了他们,说,他们曾经说叛军,现在又是我们的同胞了。我们停止庆祝他们的失败,就是对我们胜利的最好表达。

  25.得偿所望的林肯却死在一个狂热支持南方邦联的演员枪下。

  26.3K党的由来

  南方邦联军队中的退伍老兵

  27.美国皇帝诺顿一世

  富二代诺顿,老家是英国人,刚到旧金山,生意风生水起,后来看到华人爱吃大米,于是垄断全部大米,囤积居奇,不曾想,这时两艘满载大米的船靠岸,米价跌破发行价,诺顿破产。

  走投无路的他开始研究美国法律,发现法律没有说美国不准人当皇帝,于是联合了一家意图制造噱头、拉动报纸销量的报纸共同宣传造势。

  结果,政府见他无权无势,一笑了之。百姓却对他津津乐道,茶余饭后都在谈论他。

  美国皇帝先后发布诏书,解散国会,“出兵”国会山,宣布改革,彻底沦为一个娱乐项目。媒体、地方官员乐此不疲,因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收益。

  接下来,就有赞助商把潦倒皇帝的衣食住行给承包了。

  美国政府对他的身份给予了认同,在一次人口普查中,诺顿的职业一栏中写着“皇帝”。

  他不是一个妄人,尽管“贵”为皇帝,但他似乎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游离于法律、政治、娱乐、民众的和谐地带,买东西会付钱,后来买东西不需要付钱(富商赞助)时,他也不会狮子大开口。他监督政府,巡视市政,调解纠纷,平息争端,虽然他的身份有点像个笑话,但他的所做所为却值得旧金山每个市民的认可和推崇。

  他还极富远见,下诏资助飞行器研究,提倡国家组成国联和平解决国际事务,下令修建悬浮桥。美国最著名的景观之一金门大桥上,写着,感谢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着诺顿一世。就是对他先见之明的感激。

  28.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以色列,所有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教育这个根基。一个国家也很,企业也罢,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才,而人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需要加大教育、做好投入才能花熟蒂落、水到渠成的。

  29.发明家爱迪生

  事实上,爱迪生有一个自己的团队,专注于研发创造,他作为这个团队的代名词,享受了团队带给他的个人荣誉。

  30.总统山上的四张人头

  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罗斯福

  31.美国的经济危机

  经历过一战,美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40%世界黄金的占有者,新的世界经济中心。此后十年,美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可是,接下来的故事并不像美国人自己设想的那样美好。

  生产极大丰富,但是消费却未能合理跟进。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供大于求,一方面资本家疯狂造货,另一方面普通民众的收入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为了刺激消费,资本家开始使用分期付款的把戏,再加上股票市场的怂恿,大多数人资金断裂,很多消费无力偿还,无人消费导致生产受阻,生产遇阻带来公司裁员,公司裁员切断劳动力收入来源,恶性循环导致美国迎来新一个经济危机。

  32.又一个罗斯福

  胡佛的自由派管理路线使得市场经济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下江河日下,他的竞争对手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轻而易举的赢得了大选,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和胡佛的放任不管不同,罗斯福加大了中央集权,正处于危机时刻的美国也需要一个“独裁者”来力挽狂澜,庆幸的是,他们没有选错人。罗斯福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回复银行信誉,维护货币稳定,启动工业复兴,同时设立一系列公益项目,既解决了就业,又弥补了企业家们唯利是图导致市场空缺的不足,再加上他勤政为民

  领导有方,美国经济下滑形势才得以扭转,社会也由哀鸿一片转向百废待兴。因此,罗斯福在美国小学生的一次票选中,赢得了上帝,当选为最受欢迎的人。

  33.战争打的是什么

  战争打的是人,是物资,是财力,是科技,是国家战略,也是民心所向。如果不是纳粹德国大搞民族沙文主义,迫害犹太人,就不会有那么多高端科技精英、商业领袖逃亡到美国。希特勒这么做不管损己,更加利人,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命运。

  ��sS^i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