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亲热,不亲密的婚姻是哪里出错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只亲热,不亲密的婚姻是哪里出错了?

2020-05-16 17:00:17 作者:我是晚睡 来源:晚睡 阅读:载入中…

只亲热,不亲密的婚姻是哪里出错了?

  ·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讲述:

  亲爱的晚睡姐姐:

  我们认识八年了,结婚七年,孩子六岁了。经别人介绍认识的,恋爱一年后结婚的,恋爱的前几个月,我感觉非常好,后来其实慢慢就暴露了一些矛盾和交流沟通方面的问题与争吵,觉得他对我不够热情和亲密

  当时的我心境和现在还不同,思想也不如今日独立,挺怕分手了还要再去重新认识别人,再由陌生到熟悉,觉得很麻烦,所以即使恋爱中已有磕磕绊绊,没觉得多甜蜜,还是走入了婚姻。

  他步入社会较我早,他在技校去工厂实习初入职场时我还刚在读大学,我的工作也高于他一些,房子是认识他之前家里按揭买的,婚前他装修的,现在每月我们在还贷,月供不算多,过几年也快还完了。婚后几年我家里为了改善我们生活给买了车,父母家人对他都很好,我总觉得没有太大压力似乎我们能过挺好,可是相处起来却总是疙疙瘩瘩。

  我看来不算什么问题的事儿在他那里常会用比较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处理,咆哮和摔东西,我同他讲我不可能相处起来处处和你心意,是不是有问题时总要这样呢?也想说将心比心,为何每次都是我啥事儿不对了惹到你了你生气了,怎么从来没有过你做的不对时候我生气的呢?可是依然未果。

  这两年讨论起来竟然会说起来,以前他不那么骂人的,后来这样是我让他只有骂人了,意思就是我挨骂是我自找的,我对这思维逻辑很无语。

  我曾想也许他步入社会早,接触的人群和家庭因素导致他说话就是这样,比如他对自己亲妈有时讲话也是蛮激动,我觉得那大概是他最亲的人了,他没恶意吧,但也是如此,道理我大概懂,可是被这样对待时还是接受不了的,觉得很受伤。

  但我不太把自己受伤的感受讲给他听,因为害怕继续争吵,后来也讲过,可是也没有太大效用。曾经一次聊起来一个朋友的事儿,我说她平时看着挺心大的怎么会抑郁,他说那可不一定,看着心大的人真有事儿就厉害了,不像你,也就是生生闷气,听完我挺奇怪的,敢情你吃透我了,料到我就是生生闷气不会有大问题?那么就一点不在意我生闷气的感受吗?

  我生长在一个比较和睦的家庭,父母感情很好,相处模式也很融洽,没有什么指责争吵,即使真有错事时候,更别说莫名其妙的生气了,不会有。这些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但是也影响了我的思维模式,遇事时觉得就该我爸妈这样说话方式啊,可是并不是,然后那么激烈的指责争吵又是和我的认知不同的,也是很难接受的。

  我不回避我也有我的缺点,也可能我没能给他一个家的感觉,他曾说过我不像个老婆。我家务事方面不擅长,不能很好的收拾家,或者说直白点也是不勤快,争吵时他提起来这方面的事,我认,确实自己做的不够好,用他的话来说他没要求我多能干家务活,只是他做好了我别再弄乱,他大概也是真看不下去了收拾一下。

  再就是我做饭方面也一般,现在练的比以前强些了,敢做会做了,周末在家三顿饭能做的还行。但是也没有做到每天早上醒来就有可口饭菜,以前我做过,但有时做的慢吃完来不及了或者他不吃,我也没坚持做下去。没有人要求这些必须妻子做好,但是在我,可能想法还是比较传统,蛮羡慕身边那些可以把家庭氛围营造好饭菜做的好的主妇,是我也希望而且在努力这样。

  之前没人看孩子,他辞职看了一年多孩子,那会儿孩子还很小,他辞职是说男的以后好找工作,而我是女的再出去了可能不好找,这个举动觉得他做的还挺难能可贵的。

  后来孩子送回老家看了,每周能见,孩子在家时跟我睡,后来孩子不在家了我觉得理应我们回一个房间吧,可是也没有,他说那段时间我上班他不上班早上影响他,说找到工作后一个屋,后来他找到工作了又说初期在学压力大,适应一下再一起,总之这些理由,也几乎没太在一个屋,亲密会有,但是分房睡。

  那会儿我很接受不了,挺痛苦的。时间长了,一个人睡一个大床也自在,也慢慢适应了,但还是觉得他有点自私没顾忌我的感受。到后来卧室装了空调凉快一个屋了,没多久孩子回来了又分开两个屋了,有孩子在两个屋也还行,毕竟感觉很多中国家庭在这样。

  平时交流也不是特别多,几乎我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三个人一起出去的时光很少,他也不愿意出去我也不强求了,而且一起出去可能还会吵架,何苦呢。我带孩子一个人玩儿的也挺好,回来后可能他偶尔收拾点菜等我回来做或者他就算在家等着,这样至少没啥矛盾。

  他的优点比如看孩子比很多男同志还是强吧,至少他能独立看,我加班的话他可以哄睡,孩子生病可以很利落的带着去看能弄明白,虽然平时对孩子态度也不是多亲近友好,但这些关键事情上还好。

  再就是对我的家人朋友,都非常好,有礼貌照顾的也很周到,想的周全,或者说在他们看来,看不出他有我说的那些问题。平时在家基本不干什么,回我家时也不干太多,但是我洗碗时能跟我一起收拾一下。我产假时他下夜班回来看着孩子,让我出去买过年的衣服,其实夜班回来肯定也累,但是他不睡觉把这个机会留给我,那时我还是挺感动的。

  我的很多小情绪和举动在他看来也许是矫情,但是他却也记得一些以前我跟他讲过的我过去的事情,偶尔与我家人交谈时可以说出来,我也还有点意外。

  即使不那么热烈甜蜜,我也可以接受,毕竟日复一日的相处最终都会归于平淡,但是不想有争吵,其实哪怕不爱我俩相安无事我也能继续下去,我可以做好我自己,感情就是锦上添花,你侬我侬最好,不是那样也没关系,我也不会太郁郁寡欢了。

  可是有时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爆发的事情,我很害怕这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影响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也吵过,摔东西过,这些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但是自己又无能为力。

  最近放假宅在家里比较闲,总是难免想起以前那些不开心的事,感觉即使现在平和了以后也不一定怎么样,觉得两个人跟普通夫妻不一样,相处起来没那么放松自在随意,而且老是过不去以前那些坎儿,弄的自己每天也有点不快乐了。

  晚睡回复:

  你现在的感受是婚姻中一种很典型的状态:结婚多年,有房有车,生活没什么不好,夫妻关系也不算很糟,但就是缺了那么点东西,很关键的东西,令人怅然若失。

  缺了什么呢?

  亲密感。

  亲密感是衡量婚姻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夫妻关系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是夫妻之间可以无限亲密。

  这其中性是纽带,爱情是手段,它们一起推进夫妻之间到达精神层面的最深处。

  好多夫妻搞混了这个关系,会把爱情看做是目的,性看做是手段,而忽略了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和沟通。

  所以有的夫妻只是亲热,但不亲密。

  真正的亲密是不追求行迹的,不是整天腻腻乎乎,卿卿我我,而是哪怕一晚上都不怎么说话,也觉得舒服自在心安。

  比如每天晚上我们家都是这样度过的:李先生看电视,我看书做笔记(不写稿时我不喜欢去书房,在大厅一角放了张书桌),他沏了茶倒给我一杯,我偶尔抬头和他讨论一下剧情。

  到点他关电视,说一声睡觉啦,我跟着屁颠屁颠进卧室——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可总觉得心是连在一起的。

  这种亲密感需要岁月的磨合,彼此之间形成信任、坦诚、接纳的关系。

  真正的亲密一定是卸下伪装的亲密,不能有太多矫情和怀疑。

  你只有相信无论你做出什么,说出什么,对方都不会斥责你、贬低你,你才可能在他面前变得自然。而且这种态度一定是双向的,只有一个人这么想也不成。

  现在你的煎熬是这个人不能令你敞开心扉,你不确定他真的爱你,你们从未曾特别亲密过,也从未曾真正坦诚地彼此接纳过。

  从婚前到婚后都是如此,你们好像就差一步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可是这一步就是走不过去。

  结婚7年,你对他的了解还很不够,也没有找到能够克制他性格弱点的办法。

  其实夫妻之间不怕吵架,吵架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但你们只吵架,吵完了还是原地踏步,相处模式也没有多大改善。

  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出在你们受到完全不同的家庭规则的影响。

  每个家庭,每段关系都有其内在的规则,规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明白讲出来的“显规则”,一种是隐含的“潜规则”。

  第一种可以说出来的显规则是比较简单的,是每个家庭成员都了解的可以公开讨论的,而且很容易发现和看到。

  但第二种隐含的潜规则完全不同,也许家庭成员都能够理解,甚至默认这些规则,但这些规则是不能公开承认或者讨论的,它们暗自存在,却左右和控制着所有成员的行为。

  

  比如有的家庭中不能发怒,但可以抑郁。

  比如有的家庭不允许悲伤,或者不允许成员表示恐惧。

  家中的孩子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学习这些规则,一种是当他们破坏规则时,会产生焦虑感;另外一种是当他们破坏规则时,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惩罚,逼迫孩子做出改变,适应家庭的规则。

  每一个新加入到家庭中的人都要学会这些潜规则,每个人也都带着这些潜规则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

  这就是很多女人嫁入婆家会在短时间内觉得不适应的原因,因为每个家的潜规则都不同,如果没有丈夫的很好指引,新加入这个家庭的女人会在无意当中触犯婆家的潜规则,从而遭到所有家庭成员的抵制。

  一个孩子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显规则会变成生活的习惯,而潜规则会演化为人格的一部分。

  你们家的潜规则是什么,你意识到了吗?

  你们家的情况很像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种情况潜规则:不能发怒,但可以抑郁。

  你父母喜欢回避矛盾,不会公开讨论情绪问题,也不会谈论可能让彼此不太开心的事情,为了整个家庭的融洽,每个人都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有所让步。

  这种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好的,可以让家庭气氛保持平和。但它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感觉受到了压抑,无法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你们从来不真正解决问题,而是绕着矛盾走,表面的融洽与和睦,遮盖着背后每个人的不安与焦虑。

  尤其是作为孩子的你,深受影响。现在你的性格中有很明显的自我抑制,缺乏自信,你因为害怕争吵,很难在他人面前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包括从你这篇文字中也能看出,你对待自己很客观,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是在我做情感咨询中比较少见的。

  但未免有点过分小心了,暴露出你内心的卑微,你时刻被自己的不足困扰着,揣测着他对你的看法。

  你的家庭潜规则也造就了你矛盾的一面,你对他人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过分小心翼翼,但又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很粗心,缺乏执行力。

  

  而他家的潜规则和你家的完全不同,他们家很可能是允许成员发怒,但是不允许公开表达脆弱和不安。

  这种家庭潜规则会造成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把最强硬的一面表现出来,把细腻和脆弱的一面隐藏起来,可以在行动上付出,无法在语言上让步。

  这种人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抱怨、脆弱和压力,担心被别人认为自己很计较很不坚强,但他们会把很多小的不满积攒起来,然后另外找个渠道发泄出来。

  从你们的矛盾中可能看出来,他正是如此。

  他在你面前是有些自卑的,觉得条件不如你,但又不愿意承认,他在一些事情上选择压抑,却在别的一些事情上爆发,习惯用转嫁矛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然后你会觉得莫名其妙:这点小事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你们都在用在自己的家庭中习来的潜规则和对方相处,你们都觉得自己家的方式才是正确的,当无法沟通时,又都觉得对方才是错误的。

  你希望他可以像你那样压抑自己的脾气,他希望你可以别太把自己的脾气当回事。

  你们都在等待对方先走出那一步,你们都被困在自己家庭的潜规则当中,既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限,又不能敞开心扉去接纳。

  你们都欠缺一种我曾经写过的“利用他的弱点”的智慧,偏要跟这些弱点决一死战,结果损失惨重。

  他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但他是一个在大事上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男人,在生孩子、照顾家庭等关键问题上能做到大节不亏,很不容易了。

  只要用心加工加工,磨合磨合,是个值得相伴终生的好男人。

  给你两个建议:

  ◎ 第一,不要固守在自己的家庭潜规则当中,向他的家庭潜规则靠拢,去理解他不满和发怒的点在哪里。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

  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好比有个人在生气,“我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他,然后就知道,他很害怕和不安,他感到孤独和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样我就明白他的生气只是他内部更深的东西的反映,这时我眼中的他不再是一个发怒的人,而是一个处在恐惧和惶恐不安之中的受苦的人。”

  不要总是被他的怒火所伤,而是要看到怒火背后的惶恐与不安,看到一个受苦的人。

  一旦看到这些,你不再只会觉得受伤,而是能够体谅他的痛苦。

  ◎ 第二,你要意识到自己性格背后的主导是什么,找到家庭潜规则对你的影响,并降低它。

  从自己的经历中你应该明白,靠压抑情绪制造的伪和睦是十分有害的,那比激烈的吵闹杀伤力更强,而且长此以往,会损害你的身心健康。

  一定要逐渐学会承担和讨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情绪,而且也要引导对方这么做。比如坦然向对方承认,“你这样做我很不高兴,请不要再这样。”

  不愿意讨论自己的情绪,是很多婚姻中的问题,他们宁可选择以愤怒还击,也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不满或者软弱。

  这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感情缺乏自信的表现,发怒不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法,相反,发怒是回避情绪的做法,只会让对方误解了你的真实意图,却看到怒火中的攻击性。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为了爱情走进婚姻,只是婚姻其中一个比较理想的开始。

  但爱情的深浅不是决定婚姻质量的唯一因素,恰到好处的相处方式,真诚的态度,良好的人品,都可以弥补爱情的不足。

  最好的夫妻过着过着,两个人越来越像,在互相影响渗透的同时,顺手把对方之前的问题和创伤都解决了。

  咨询邮箱:wanshui0

  上文:37岁女博士带五个月女儿跳楼自杀:没人知道我病了,他们都说我矫情

  推荐:恋爱脑的女人太多,渣男都不够用了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好物推荐

  ▲鲍掌门大满足套餐,营养美味价实惠

  ▲鲍掌门盛世美颜套餐,养颜提气变美丽

  晚睡新书推荐

  晚睡新书《你的爱怎么了》,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