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进有道》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精进有道》读后感摘抄

2020-05-29 2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进有道》读后感摘抄

  《精进有道》是一本由孙陶然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精进有道》读后感(一):《企业家来串门,坐下来该听点啥》

  名人写书有个特点

  把过往美化自己人格的方面写得很正,但对决定性因素,比如贵人相助,却只字不提

  这就容易误导我们这些“后浪”了,对不?

  名人,尤其是成功的名人,放个屁都是香草味的,说什么都对!

  所以,成名的企业写书,我们不能他写了什么,而应该多维度调查这个“人”的经历,看他做了些什么!

  分析具体言行后,立马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要总结出他成功的底层逻辑,这个最有价值

  第二件事要提炼出他走过的坑或失败教训,“成功的企业总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同”,避免踩坑能增加生成功的概率

  我根据书中内容,从个人素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向来做个简单分析。

个人素质:

  1. 思考

  书籍目录中,直接把“想清楚”“赢家思考”放在前面两章,是潜意识反应。这种爱琢磨的特质,让他从蓝色光标、商务通、拉卡拉创业行为发现商业机会的入口。

  他说的决策模型三观认知以及态),正是思考的结晶

  当然,思考多了,也使他反权威、反专家叛逆思维方式总能找到能量释放点。

  2. 洞察力超强

  洞察力的基础知识、思维结构

  孙陶然在书里提到“尽量上一个好学校”,于是乎,上了一个牛批的高中和北京大学,所以他学习能力肯定不是问题

  换句话来讲,他的知识储备量应该很足,加上第一点提到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异于常人

  比如他判断一家公司好坏标准,第一条利润,第二条是收入规模,第三条是粘性用户数量,非常接近经营本质。

  3.灵活,应变能力强

  他提出凡事有B计划”“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创业者高层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性

  也正是“B计划”,让他曾经多次扭转乾坤,将陷于被动危机中的状况扭转,甚至开辟了新的局面

  4. 人际敏感度

  从公开资料来看,孙是个带有江湖气息的侠者,人脉很广。比如跟柳传志这种精神师徒关系

  书里面也有提到“要做事,先做人”“商业礼仪”“人脉”等章节,加上他在学校就刻意锻炼演讲社团活动能力,帮他营造了一个强大圈子

  5.想了就干

  他在最后一章提到的执行力,其实没什么新意,现在已经普遍被各个企业接受。咱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他自己怎么做的。

  当年电脑周刊广告合同到期面临涨价,他很快决定自己搞一家公司干,于是蓝色光标成立了。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顺势而为

  仔细分析他的几次创业经历,你会看到从蓝色光标到商务通,再到拉卡拉,这几个成功的商业案例无不是顺应了时代潮流。

  在2000年左右,不夸张的说,在北京做公关是个遍地捡钱的生意,所以蓝色光标成功了!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时,拉卡拉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所以拉卡拉成功了!

  小米的雷军,曾经被称为中关村劳模,在事业成功后他反思说:这个世界上比你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最重要的还是要顺势而为,借助行业大趋势,你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拥有好人品,你不一定会成功;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也不一定会成功;

  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这匹慢马上,成功的概率很低。

  你需要跳出来,挑选一匹快马,从外部发现机会。

  记住: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赵大驰,高科技公司人才发展专家)

  《精进有道》读后感(二):职场上没人同情眼泪,在掌握主动权之前先学会这三件事

  文|梭梭

  职场人究竟有多难?4月24日,董明珠在直播首秀中翻了车,当天的直播,频频卡顿,状况百出,最终以20多万的销售额惨淡收场。事后,董明珠大发雷霆,当场骂哭了 30多岁的负责人。

  负责人委屈地说道,我们天天都在加班。董明珠却回应说:“这是两件事,你勤劳,但不一定有收获,不能因为你辛苦,天天在这上班,你做了不好的东西我也要用,没有这个道理。我可以不选择你,因为你不够我满意,这是标准。”

  都说职场无情,在职场上没有人同情眼泪。想要在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孙陶然先生给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孙陶然先生是知名企业家,连续创业者。拉卡拉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创办和联合创办了蓝色光标、考拉基金、昆仑堂商学院等知名企业。

  孙陶然先生曾经出版过两本书籍,分别是写给创始人的《创业36条军规》和写给管理者的《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深受读者喜爱。《精进有道》是孙陶然先生的第三部著作,专门为职场人士创作,只要掌握以下三点,便可以在职场上少走许多弯路。

一、善于求助

  很多人不喜欢向别人求助,理由有很多:不好意思、怕被嘲笑、怕浪费别人的时间、怕欠人情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诸多的顾虑,所以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那些不善于求助的人总想通过暗自努力解决问题,结果反而弄巧成拙,酿成重大错误、造成时间、精力和资源的多重浪费。

  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为什么?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职场规则,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德国父亲要求7岁的儿子竭尽全力把院子里一块30公斤重的大石头举起来。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重量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孩子使出吃奶的劲儿,并且试验了所有的工具,最后告诉父亲,他做不到。父亲的回答是,你没有竭尽全力,因为我就站在你身边,你并没有向我求援。

  孙陶然先生在《精进有道》中曾说:“真正的竭尽全力有三重含义,竭尽自己的全力,竭尽自己的资源,竭尽全力地求援。”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协同的社会,向别人求助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恰恰相反,善于向别人求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表现,学会借力,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

  心理学家阿德勒非常注重“共同体”意识,他曾说:“我赞同所有活动与努力的最终目标,就是人们协力合作。”因此,想成为强者就离不开协作,而向别人求助是迈向协作的第一步。

  不善于求助不可取,在职场上凡事不经思考就盲目求助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向领导求助时。

二、学会提问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遇到问题时不经思考直接求助上级,或者只经简单思考便期望上级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中提出:“如果向领导求援,请先竭尽全力做完自己能做的,然后给领导出选择题,不要出问答题。”

  提问是一门艺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但问题就在于,许多职场人士缺乏提问思维。

  向领导提问,应该带着问题和答案一起去。例如弄清事情背景,别人是怎么做的、以前是怎么做的等,让领导思考的时候有充足的资讯;提出几个解决方案,阐述清楚各个方案的利弊,并给出自己的选择建议以及理由,请上级定夺,这是唯一正确的请示上级的方法。

  除此之外,在请示上级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关注上级的反馈,上级若无反馈就必须反复去提醒。

  一个好的提问者和一个不会提问的人,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留给上级的印象也是完全不同的。想要得到上级的足够重视,学会提问是门必修课。

三、及时汇报

  在工作中要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原因很简单,“及时报告”可以避免上下级之间的息不对称,让上级在起步阶段和过程中随时帮助你把握方向,避免跑偏。及时汇报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及时借助到上级的资源。

  但并不是工作每进行一步都要及时汇报,一般来说,在工作中有四个重要节点需要着重把握。

  第一个节点:目标的确认。

  目标就是方向,方向不对,南辕北辙,越努力错的越离谱。

  第二个节点:计划的确认。

  在确认了方向之后下一步就是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时也需要和上级就计划的内容、时间和进度进行再次沟通确认,让领导心中有数。

  第三个节点:里程碑的确认。

  里程碑事件的确认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让上级看到你的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上级的想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四个节点:结果的确认。

  最后一步,一般都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关注前三个节点的确认。

  职场是有规则的,在职场中遵守职场规则的人才能走的更顺利。职场就是一所社会大学,只不过学习的知识和方式有所区别。既然作为一名学生就要保持时刻学习的劲头,在职场上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籍学习……

  要正确认识求助,善于向别人求助,求助体现的是一个人协同各方资源的能力,求助是一种借力,求助是智慧的象征。

  学会正确的提问,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问,在提问之前看看是否还有自己没想得到的地方,如果实在无计可施,请拿着你的方案去找领导,给领导出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避免南辕北辙。对项目的进展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也让领导心中有数。

  以上就是孙陶然先生在《精进有道》一书中给职场人的建议,越早重视这些建议,在职场上越能尽早掌握主动权。

  《精进有道》读后感(三):想要成为人生赢家,你一定要掌握这三个步骤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处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时代。每天早上打开手机,都能看到有些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比如我之前在社群认识的一个学员,一开始很迷茫,但现在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手绘老师了,每天都能看到她的新作品。

  看看他们的人生,再想想自己的人生,真的是惨不忍睹。我忍不住问自己,那些人生获得成功的人,他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呢?

  拉卡拉的董事长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说,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成功的人生底层逻辑都是不变的:想清楚,坚持住和有能力。

  作者孙陶然,中国著名企业家、连续创业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办了包括拉卡拉、蓝色光标、考拉基金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曾策划红遍中国的“商务通”掌上电脑。现任拉卡拉董事长,著有《创业36条军规》,该书出版第一年即加印36次,销量超过百万册,被誉为中国的创业圣经。

  《精进有道》这本书通过确定人生目标,用赢家思维去坚持目标,修炼强大的能力三个步骤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也能成为人生赢家。

01 想清楚自己想活成什么样子

  今年的疫情来得很突然,很多人面对死亡的威胁,才明白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医疗工作者返回自己的岗位,救死扶伤。企业家慷慨解囊,援助物资。普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运送物资,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里说,最精彩的人生,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等到离开时,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都有选择的机会,决定如何度过这一生。有的人早早就想好了要如何过这一生,并且努力去实现,还有的人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直到有一天生命终结,这些浑浑噩噩的人才后悔自己浪费了这一生。

  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想活成什么样,他们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人的安排,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听天由命。就像那些追潮流的人,当下流行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就属于随波逐流,通常他们都会对人生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的意义在哪里。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书里给出了一个方法。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下一秒钟你就会死去,有哪些事情想做还没有做?而这些你想到的事情就是你此刻马上应该去做的事情,做这些事情就是你应该选择的活法。

  俗话说,你不规划人生,人生就会被别人规划。只有想清楚自己这一生想活成什么样子,我们才不会背负别人的人生前行。

  只有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们才不会迷失在路上,才能找到路径到达终点。

02 像赢家一样坚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只不过有的人大步向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的人一直在停留在原地。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一直说自己要想要去留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许多年过去了,她也没有出去留学,留学对于她来说,只是个梦。

  如何才能坚持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呢?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里说,世界上千人千态,但本质上就是两种人,赢家心态的人和输家心态的人。而一个人只有具备赢家心态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输家心态的人总是关注环境,认为环境对自己不利,总是在等待和抱怨。而赢家心态的人从来不为环境和条件左右,他们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比如很多人年初都有制定学习计划,但是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学习计划永远也只是个计划。这是因为他们带着一种输家心态,认为条件还不足够,不能开始行动。而赢家心态的人,则是认为条件不成熟也没关系,他们总是考虑我自己该怎么做。

  简单来说,输家心态的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所以我还不能开始”,而赢家思维的人则是认为,只要我做了这件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只有带着赢家心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才不会被环境限制思想和行动,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03 修炼三大根能力,成为强者

  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人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后来进入职场,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之后,大家才发现自己空有野心,而自身能力不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经说过,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当能力和野心不匹配的时候,我们就该思考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了。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里说,人的能力分很多种,其中三种是根能力,即产生其他能力的能力,分别是认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执行能力。

  认知能力,认清世界以及人生的真实面目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即每个人对世界,是非,人生以及万事万物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孙陶然在书中讲了一个案例。东西德对立的时候,东德的人想办法逃往西德,于是东德政府建立起柏林墙,并且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越界的人。后来两德统一后,法院审判那些射击的士兵,判处他们有罪,给的理由是,执行命令是你的天职,但是把枪口抬高一寸是你的良知。

  简单来说,提升认知能力让我们能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不会活在别人的观念中。

  决策能力,即选择能力,面对多种可能性时如何选择的能力。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做出决策,如何才能在多种选择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方法:直觉判断,小心求证。即相信直觉判断,然后用逻辑和常识认真推演,小心求证,最后再做出决策。

  比如很多人考虑要不要辞职去探索副业,就可以先凭直觉找到自己想要探索的方向,然后用科学的方法或者工具去分析,推演,预知未来,提高我们做决策的正确性。

  执行能力,也就是有结果地把事情最对的能力。做事情,唯有结果才有意义。没有结果就是没做,做了但是没有结果,和没做没有任何区别。

  比如很多人抱怨自己为了赶项目进度经常加班,这么辛苦工作,但是领导还是批评他工作没做好,他们觉得自己特别委屈。

  孙陶然在《精进有道》这本书里说,有结果就是解决问题。大多数事情,有愿望和决心是没有用的,只有有实力,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做了多少事情,而是要看自己是否解决了前进路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解决问题。

  能力强大的人有很多种选择,而能力弱小的人没有选择。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成为强者,我们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04 结语

  《精进有道》这本书总结了成为人生赢家的正确方法。只有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然后聚焦人生目标,全力以赴地去修炼强大的能力,成为强者,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成为人生赢家。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选择了安逸舒适,就不必羡慕别人的精彩;选择了惊涛骇浪,就无须向往岁月静好。不同的选择给予你不同的生活路径,没有孰对孰错。只要认定你内心真正想要的,并为之持续努力,每个人都会是自己的人生赢家!

  只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怎样度过这一生,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人生就是圆满的,不留遗憾的,我们就是人生赢家。

  《精进有道》读后感(四):2星|拉卡拉董事长《精进有道》:管理者写给员工的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强调员工要执行和服从

01

  —

  结构松散,内容偏虚,有效信息极少。第一二章算是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四五章强调员工要执行要服从上级。

  书中附了三张图,有两张都明显有问题:

  1:第四章的决策模型图:

  下文解释说:三观、认知、心态是决策模型的三个维度。首先说我不太认可这个说法,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尽量掌握事实,应该尽量避免三观和心态影响自己对事实的理解。其次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三个维度,那么三个维度的图示方法一般是用立方体来表示而不是三角形。

  2:第五章的拉卡拉“三有人才模型”,又画了一个三角形,同样不合适,应该用表格,用三角形的话读者还要想一想三个角上的元素互相之间是不是有交互有影响,实际上看上下文这个“三有人才模型”中的三有就是三个独立的元素。

  总体评价2星,不推荐阅读。

  京东

  全文完

  相关链接:

  2星|孙陶然《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拉卡拉内部文化讲解,思路不够清晰,缺乏洞察,案例陈旧

  皇帝的新装18本书

  5年来读了1174本书,挑出33本5星好书

  2020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4月30日)

  2020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4月30日)

  2020年读过评过的54本书(截至4月30日)

  本号135个书单1181篇书评的索引(截至2020年4月30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如何根据书名搜索本公众号上的书评?

  《精进有道》读后感(五):毕业3年月薪5000到2W,差距只有这3个认知习惯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图片来自网络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推荐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必须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但是你此刻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说:“如果你此刻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十分被动。”

  A觉得B说的十分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

  再见面时B问A:“此刻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许多人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潜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

  但我认为:你以为的付出大于得到,只是用错了计算公式。

  在这个故事里A的收获组成应该是升职机会+涨薪+客户资源+经验能力,显然他得到的回报是丰富的,如果他能够把自己的能力分享到网络上,还能建立个人品牌、塑造个人影响力,还能够通过做课程、写书等方式带来更多的复利。

  为什么A以前做不到的事儿,下定决心报复公司之后却做到了呢?

  我从最近阅读的《精进有道—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的作者孙陶然是百万册畅销书作者,拉卡拉集团创始人,一个身经百战的职场人,连续创业者,具有丰富的职场经验。他笃信:不论世界如何变化,成功人生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即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

  《精进有道—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是一部职场人的自我管理手册,从认知、决策和执行这三个方面告诉我们普通人想要成为赢家的应该如何精进。

  故事中的A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认知的改变,他想清楚了要努力积累客户,让自己变得强大。因为愿力足够强烈所以他能够坚持住努力践行,不断地打磨自己的能力,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在职场发展、员工成长和企业管理中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他的实践经验和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想要成为一个赢家,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职场认知。我的一位老师常说“一个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也不可能有认知以外的成就。

  我从这本书中提炼了3个认知,可以帮你突破职场困境,站在赢家的位置上思考、行动,并成为真正的赢家。

一、赢家心态

  做事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心态。

  傅盛进入3271公司工作,第一次跟着周鸿祎开会就被安排去做会议纪要。

  那天周总讲了两个多小时。他的思维非常跳跃,开会时话题总是跳来跳去,这个会议纪要做的很不容易。

  果然,当天傅盛整理会议纪要忙到凌晨三点。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用这么长时间?

  傅盛对着看似很散的会议纪要思考:

周总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为什么从这个话题转到新的话题,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在这种反复的推敲和打磨中,傅盛逐渐梳理出了周鸿祎没有直接说出来的逻辑。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傅盛把会议纪要提纲挈领地整理出来,重点标黑,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一目了然。

  做完这些他又把会议纪要提炼成一份邮件正文摘要,这样别人收到邮件时不需要下载附件就可以知道会议内容。

  周鸿祎收到邮件后十分赞赏,这之后傅盛全权承包了会议纪要。几年之后,奇虎内部认为,公司里能和周鸿祎进行思维对话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傅盛。

  《精进有道》中说:“赢家心态的人重结果,他们认为没有结果就是没做;输家心态的人爱谈过程,他们关注的是过程中自己有没有责任,或者说,他们更愿意随时关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一旦失败便以此作为自己的理由。”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想要做好都应该以结果为导向,结果即核心目标。

  我们很多团队开会对会议纪要只是可有可无的罗列,甚至不记会议纪要。然而,没有会议纪要的会议常常是没有成果的,讨论过的事情难有结果、被多次无效讨论,即便讨论出来也经常无法被执行。

  如果是认真的记录会议纪要,那么最终会产出行动计划,大家依照计划而行才能有指导性地达成目标。

  除核心目标之外,还有辅助目标,比如在这个过程中的附加产物如学习成长、金钱。

  我们可以用四象限法则来保证目标落地产出成果:把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做,重要不紧急的放在第二位。核心观点就是以结果为导向,重要的事情才是对结果产生直接作用、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做事之前一定要先培养做事的态度,即重结果,没有结果就等于没做。

  建立好赢家心态,不管做任何事都能脱颖而出。

二、做到任何事都成竹在胸

  “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说我对一切胸有成竹,那是因为这些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推演了几十遍。”

  北宋著名画家文同酷爱画竹,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常年去竹林里观察竹子。

  三伏天地面烤的发烫,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向阳面,在烤人的阳光下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有多密。面上汗流如雨,可是他抹也没抹一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纷纷往家跑,可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山上的竹林里奔去。他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顾不得雨急路滑,撩起袍襟奔向竹林。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后来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做事是否稳妥,是否有信心,更多的来自于完善的计划、推演和练习。

  在《精进之道》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建立成竹在胸的心态需要做到3个步骤:

向前看:具有预见性,在事情规划期就能看到结果,建立愿力的同时牢牢守住核心目标。向后看:及时复盘,在不断地行动-复盘中更正方法,坚定地走向目标。B计划:不论何时都不能只有一套计划,备用计划就是用来挽救损失,最大化的完成目标的。

  看清目标、不断调整计划、准备多套备用方案,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备心态。拥有了足够的准备,做事才能成竹在胸。

三、最重要的是从0到1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小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却不想第二天、第三天......过了一个星期左边山的和尚还是没有来挑水,小和尚担心地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

  于是他便去山上探望老朋友,然而上山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正在庙前打拳,一点也不像一星期没喝水的人。

  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星期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不用喝水吗"

  左边山上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很忙也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我挖出井水,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能够有更多时间打拳。"

  吃水是两个山上小和尚的共同难题,一开始大家的解决方案都是去河里挑水,然而左边的小和尚却希望自己的山上能有水,于是每天挖井,最终山上的水从无到有,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精进之道》对解决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路:“解决有没有是第一位的,好不好是第二位的,贵不贵是第三位的,次序不可以搞错。”

  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总在路上想而不行动,就永远都没有1。

  从0到1是质的改变,比如我们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从花父母钱到领到第一份薪水,从闭关锁国到创建江南制造局建造了第一艘舰船......

  凡事不必求完美,先做到有,再逐步完善。简单地说,先行动,从0做到1非常重要。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说自己困于繁琐重复的低效工作中,没有成长。

  为什么会没有成长呢?

  主要是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心态。

  你需要站在赢家的角度上最求核心目标成果,哪怕读一本书,也要梳理学到了什么,输出成果可以是读书笔记、书评,还要立即去行动实践,把经验和知识分享给需要的人。

  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做计划,规划处每一种可能性,校正细节不断完善。有足够的准备,自然成竹在胸。比如像老板汇报前,要先了解老板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有了足有的了解再围绕目标去做准备,自然信心百倍,信心带来气场,完善的准备+气场带来说服力。

  做任何可行的想法,一定要立即行动,去规划、去实践,从无到有在,再到完善。比如你想要建立个人品牌,那就去找个平台开账号,把自己的能力分享出去,不管写得好不好、有没有粉丝,要先写,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调整,而不是等到自己写的足够好了才去经营平台。

  《精进之道》说: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首先认知要清晰、要正确,才能坚持住,做到有能力。

  托尔斯泰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心态摆对了,认知清晰了,做任何事自然能事半功倍。

  培养好以上3点认知,职场发展之路上你就赢了80%的人。

  《精进有道》读后感(六):疫情职场求生:遭遇大面积降薪裁员,3个护身符,助你心里有底

  大学室友菜菜发来消息:“亲,我失业了。”

  没想到,上学时成绩贼棒的菜菜,也没能逃过这次职场危机。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个帖子:2020年失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短短几个小时,浏览量就到了80000+。

  类似的还有:失业了怎么办?失业会饿死吗?……热度也是高居不下。

  不可否认,这次疫情的爆发,让很多企业提前来到了生死攸关的生命线!从而引发了更多职场人的生存危机。

  但是,这毕竟只是一次难关,并没有到世界末日。

  企业裁人也好,降薪也罢,为的是要活下去。

  那些能帮企业死里逃生的员工,不但不会遭遇危机,反而有可能会被破格提升,完成职业生涯的华丽逆转。

  所以,什么样的员工,“能帮企业死里逃生”呢?

  知名企业家、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孙陶然先生,在他的新书《精进有道:想清楚、坚持住、有能力》中,深度复盘了自己多年的人生和管理经验。尤其针对职业危机,给出了要成为不可替代的牛人,不可不知的通用“硬技能”。

  任何一次巨变后,都会倒下一批人。同时,还会有一批人站起来。

  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职场的《精进之道》。

01 态度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公司对待你的态度。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然而,能在现实中做到的,真心寥寥无几。

  还说刚离职的菜菜。

  上学那会,常年拿班级第一,年级前三的她,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

  谁要说菜菜以后会失业,职场受挫,必定是没人信。

  然而,天之骄子也有他们的烦恼。

  比如刚参加工作那会,菜菜就天天抱怨:“这里的领导也太没水平了。就派点简单重复的工作给我。这破活,给个小学生都能干!”

  结果,带着对领导“不重视人才”的抱怨,菜菜的工作热情渐渐熄灭,越来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得再好,也是个打杂的。”

  可是,让新人从基本工作做起,正是领导观察其工作能力的方法。

  如果连基础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会委以重任呢?

  除了“眼高手低”以外,孙陶然在书中还讲到了“公司给了我多少钱,就干多少事儿”的另外一种有害心态。

  其实,所有的工作,用的都是【预付款】的方式。

  也就是说,你得先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行”,领导才会委以重任,提拔甚至加薪。

  而一味地强调:我本可以……就是因为领导不给我机会/工资太低没有动力……等等。

  除了停留在原地,也大概没有更好的结果了。

  而一旦遇到生存危机,第一批受影响的,必定是这些【态度】有问题的人!

02 学习力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父母那辈人,奉为经典的生存准则。

  而到了今天,即使你的数理化成绩好上天,也最多在简历上,比别人多写一条:善于逻辑思维能力。

  至于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用到1%之前在学校学的知识,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那其他99%的知识从哪里来?就只能全凭自己的学习能力了。

  这次的学习,和学校完全不同:没有大纲,没有教材,却有更加严苛的考试。

  如果在某次“测试”中,你因为知识有漏洞答错了题,轻则给领导留下“没能力”的负面印象,重了就直接走人。都不用等疫情冲击!

  所以说啊,虽然离开了校园,我们仍需要自己找知识学,自己开模拟考。

  而做到这些,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

  也许你会说,我看书啊。从《读者》到公众号,每天有空就读新闻,老有成就感了。

  可孙陶然老先生说:不对。成人读书的目的,是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不是记忆一些知识点,更不用说那些看完就忘的新闻和大瓜。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读书:

  首先,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

  如果一致,则说明之前的理解没有问题;如果不一致,你就要停下来,深入分析到底孰优孰劣。

  再找一本同主题的书也好,向该领域的大神请教也好,或者有条件的话,自己做几次尝试。实践出真知嘛。

  最后,再将探究到的真知,小心翼翼地挂到你的认知体系大树上。

  这样,你就完整地进行了一次认知升级。

  知道需要学习,还会自主学习的人,是最强大的。

03 做人

  万一因为疫情,你不得不离开现在的工作。有个好人缘的你,也不至于走到绝境。

  具体来说,职场中的“做人”可以分成【对同事、对领导】两个方面。

  与周围人搞好关系,关键时刻至少不会被“落井下石”。

  而跟领导保持良性互动,则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非常关键的正向帮助。

  试想,老板和同事,都能出面推荐你去下一家公司。谁的作用会更大呢?

  但这并不是说,要你去拍老板的马屁,天天鞍前马后地看领导眼色。

  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向上管理”的能力。

  孙陶然作为企业几十年的领导,在书中给出了几条“和领导相处”的秘诀,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1、不要考领导

  “小王,你把这件事办一下。”

  “好的。领导,这事之前没人做过,应该怎么办啊?”

  作为领导,最烦的就是下属用这种“考官”的口吻,请示工作。

凡是这种情况,我一般用两种处理方法,告诉他“我不知道”,或者问他“你的建议呢?”

  所以,接到新任务的小王,最好这样做:

  独立分析现状,确定工作目标;

  如果无法独立完成,第一时间向领导求援;

  在向领导求援前,先竭尽全力做完自己能做的。然后带着选择题去找领导,而不是问答题。

  2、不要习惯性质疑领导决策

  “领导让我去跟供货商谈,有什么可谈的啊。还不是他当初选错了人,才造成现在的困境。”

  自打走出办公室,小王就一直在吐槽。

  结果,又犯了向上管理的第二大忌——质疑领导。

  暂且不说领导智商和情商必然比员工优秀,单就他们掌握的信息,就比你更全面,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毕竟他们担负普通员工不必担负的责任。

  公司效益不好,大不了你拍屁股走人。而领导要跳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所以,即使有的决策你不理解,也最好假设这些决定都是正确的。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质疑领导,是为了给自己不作为找借口。

  就像小王,找供应商这件事比较头疼,干脆把锅给领导背上:都是你决策错了,不是我不干。这恰恰是领导最反感,最无法忍受的。

  3、不做上级愚蠢的殉葬品

  可万一,就是领导有错,该怎么办呢?

  一支军队在行军路上,由老板发号施令,大家集体大步往前走。

  结果,前面是万丈深渊,继续行军就都会掉下去,粉身碎骨。

  怎么办?

  发现路错了,当然要大声发出警告,甚至越级反映。

  孙陶然的“拉卡拉”文化中,有一条叫:亲撰周报。

  也就是,每周一中午 12 点,每个人必须亲自撰写一份周报,发送给自己的上级,抄送给上级的上级,就是给大家一个跨级传递信息的机制。

  总之,如果你认为老板的安排有问题,就要第一时间提出来。有理有据地摆出你的理由。如果领导不做解释,直接忽略的话,你就可以考虑越级反馈了。

  前提是,你们真的遇到了悬崖!

  这个春天,对每个职场人来说,都不容易。

  尤其是平时积累不够,或者工作态度很消极,或者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系统,或者没有管理好与身边人的关系的一些朋友。

  不过,种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今天,我们通过孙陶然的这本《精进有道》,知道了职场人该如何精进自己,从而跟上时代发展,具有抵抗危机的反脆弱能力。

人生,至少要追求一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只是饿了吃,困了睡,或者只是随波逐流,又有什么意思呢?

  来吧,一起精进,把精彩的人生还给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