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祈念守护人》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祈念守护人》的读后感大全

2020-06-02 23: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祈念守护人》的读后感大全

  《祈念守护人》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祈念守护人》读后感(一):东大教授评《祈念守护人》“感谢这部充满安心与希望的小说”

2020年4月25日《朝日新闻》读书栏目刊登东大教授须藤靖的书评

  我是东野圭吾的忠实粉丝。东野圭吾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不仅有搜索凶手的纯推理小说,也有令人捧腹大笑的随笔和科幻小说。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内心心深处总能被东野作品风格之多样、余韵之深远打动。

  我有飞行恐惧症,不得不乘飞机出差时,系安全带提醒音消失后,我会选择喝着啤酒,让自己沉浸在电影中。我被东野在《盛夏方程式》《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里描绘的那些人的温柔与同理心感动得流泪。为了不让空乘给我续杯时发现(自己流泪),每次我都得挣扎一番。依然不知是恐高症还是气压的关系。

  多亏了突然出现的姨母,盗窃未遂被逮捕的玲斗得以与公司私下和解,无罪释放。同时,他受姨母托付,成为神楠守护人,守护一棵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楠树。玲斗便是故事的主人公,他被卷入前来祈念之人的秘密中。

  书里,有围绕着神楠的家人之爱,也有纵线贯穿小说的老年痴呆症。实际上,我已经过世的母亲也曾因为老年痴呆症前往老年福利院。即使母亲只能认得我,可每次她曾教过的学生去看望她的时候,母亲也会一直以以往爽朗的微笑与他们认真攀谈。

  不管回想有多艰难,过去的记忆并未消失,而是刻在脑海中的某个地方。故事里的神楠于我而言,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家人过世之后也会永远存于我们的记忆。

  遗憾的是,我们总在同留在历史中的危机斗争。正因如此,我想读能让我忘掉黑暗、可以期待明朗未来的书。作为一名读者,我要感谢东野圭吾,让我遇到这个带给我安心与希望的故事,而不是《白夜行》里为挣脱绝望的命运、无情地活在世上的那种。

  《祈念守护人》读后感(二):回到祈念年代——《祈念守护人》译后记

  作者:本书译者宋刚

  科技带给人类的,千年前有衣食自足,百年前有入海上天,十年前有众声平等,今时今日有无限憧憬。

  科技还有另一副面孔。千年前的长枪短剑,百年前的船坚炮利,十年前的取卵卖肾,今时今日的惶恐不安。

  科技带来的不安,可能发生在——手机游戏让你忘掉约定的时间时,GPS定位让你发现亲人行踪可疑时,DNA鉴定告诉你与爱子并无血缘关系时……还可能发生在——紧随热搜的高谈阔论后,每日票圈的无人喝彩后,新品发售的囊中羞涩后,微信云缠绵的空寂无力后……

  科技,让我们拥抱未来,也让我们怀疑现在。

  并不科技的年代,我们相信过心有灵犀,相信过月老红线,相信过神,相信过只有找到被神劈开的另一半,才能告别孤冷的“半人”人生,相信过共饮长江水,便可不负相思意。

  即便在科技发达到凌驾于各类古老信仰的今天,有时,我们还是会沉溺于古旧的铃铛发出浑浊的声响,还是会驻足于闹市外斑驳的神社鸟居前,还是会神驰在参天的古树下,还是会心动于一瞬间不期然的牵手之中。

  这种感性,与父亲是谁无关,与母亲早逝无关,与本科学历、遭人白眼无关,与天降贵人、天赋异禀也无关。那是一种念力,可能是思念、挂念、爱念,也有可能是疑念、执念、悔念。无论哪一种念,都是切切实实的今日心中所思,此刻心中所感。今心为念,相倾为人。支撑和连接人与人的,正是此时此刻心中装着某个人的那种满溢感。

  一棵神楠,一个树洞,一根香烛,几段往事。这一次的东野圭吾,没有让人性扭曲,没有用刀笔毁尸灭迹,也没有出什么太平无事时我们才会迫切期待的烧脑难题。但是,当我在深夜孤灯下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不仅不自觉忘记了无法出行带来的不便和刻不容缓的交稿期限,似乎还嗅到到了一阵烛香,此时此刻身边的人和事悠然眼前。

  作为一介教书匠,直播网课令我头疼。作为玩票翻译人,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令我肉疼。作为穴居半年的北京圆人,到小区门口取一趟快递令我腿疼。然而,心呢?多久没有心疼了,心怎么不会痛了?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人似乎已经变成智能劳工,机器翻译尚未实现,人已经化身翻译机器了。无心怎能称之为人生,有心的人生方存人性。

  玲斗的有心,是他唯一值得炫耀的地方,而他自己并不自知。除此以外,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给他活下去的勇气,至少让我找不到他应该活下去的意义。大约只有在科技时代疲于奔命的人类才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下去?新科技又不断在耳边细语,一切都是眼见为实。耳听的爱情,奋斗的情怀,换不来黄金屋和颜如玉。只有满格的电池和清零的贷款,才能换来片刻的安稳。

  随着情节的发展,随着神楠历史的显现,敲击键盘的我的双手,似乎渐渐感受到了一种温度,和以往那种CPU散热不好时的燥热不同,是一种潜移默化且绵绵不绝的包裹,从环绕指尖,直到整个人沉浸其中。每一个合上电脑的深夜,都可以让我如沐春风。最重要的,我明显感到,胸膛正中的那块石头,在松动,石头四周的铁皮,在颤抖,在剥离。

  存在即合理,活下去就是活着的意义。但,要有心。玲斗守护着神楠,守护着祈念,守护着我们已经开始不再相信的一些东西。

  今夜,不想看到冰冷,只想感受温情。回到祈念年代,守护安暖人性。

  《祈念守护人》读后感(三):人心向暖而生

  东野圭吾又出新书啦!你没听错!仿佛还沉浸在《沉默的巡游》的热度里没有褪去,这股温暖又再度袭来。这出新书的密集程度,真是让书迷们又感动又期待,不好好读这本书,真是对不起东野大叔的笔耕不息。尤其是中日同步出版的史无前例,更是让书迷们觉得备受宠爱。在当今如此低潮不安的情况下,我们亟需些许温暖来抚慰那颗害怕失去、恐惧未来的心。 读这本书时,我也和主人公一样一直寻找向神楠祈念的答案。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神秘的力量呢?是有人借传说来牟利,还是“信者得救”的自我催眠?还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精神假象寄托?随着一个个祈念故事的娓娓道来,答案逐一揭晓,我才明白,神楠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如果一味遵循推理的窠臼去抽丝剥茧,很显然,你会觉得它索然无味,你可以吐槽东野圭吾是不是已经走下神坛。如果你试着作为一个故事聆听者去感受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去审视内心,那么恭喜你,已经与作者想要传达的“念”不谋而合了。 “念”是什么? 它可以是充满了正能量、至清至净的理念、信念、想念,是亲人之间的无限缅怀与寄托,是企业传承的宗旨和训导。“念”也可以是不那么阳光、不为人知的疑念、杂念、邪念、执念等等。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念”的驱使下,或光芒万丈,或不进不退,或一无是处。总归是本性使然,任谁都无法轻易摒弃。所以,玲斗开始疑虑的为什么是“祈念”而不是祈祷之类的概念,原来重点不在“祈”,而在“念”,是一种思绪的传递释放。因此,神楠只是工具。只要拥有共同美好回忆的亲人之间,可以面对面感受,也或许早已在日常点滴中播下“念”的种子,不自觉已生根发芽。这时候,神楠就成为相互回忆、追根溯源的契合点。 通篇读来,还是一个“暖”字涌入心中。最暖的事情莫过于对悄然的守护一无所知,而当你转身的那一瞬间,才潸然泪下。东野老师很擅长抓住这些渺小来放映至无限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放大、去圈住自我的光芒。 故事的主人公玲斗一直浑浑噩噩的活在世上,虽不至于寻死,但也只是“活下去就好”的唯一动力。因此,在别人眼里,他是残次品,即使再怎么修理,也还是会发生故障,以后他的人生会错的更离谱。直到遇见从未谋面的姨妈千舟,被指定为神楠守护者,玲斗的人生才真正“活了过来”。他在探索神楠祈念之迷的过程中,不断重新认知自我,最终成为了合格的神楠守护人。 玲斗的命运齿轮转动轨迹不断发生着转变,始于自暴自弃,转变于被不断的认可和信任,最终彻底扭转命运。尽管自认为不应该被生下来,但玲斗还是有着善良的品格,比如他认为向神楠祈念是神圣的,不能祈祷坏的愿望,他会热心的帮助祈念之人寻找受念的答案;他热衷于思考和观察独特之处,进而发现了千舟女强人的背后亦有辛酸与孤独。细看来,玲斗之所以总是碰壁,还是他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用千舟的话来讲就是“用母亲当挡箭牌”来自甘堕落而已。在祈念过程中,他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庄重,他羡慕每个家庭拥有美好的回忆和温暖的亲情,都在为亲人做着各种守护,这也意味着距离发现“念”越来越近。此时,千舟对他的信任和亲情的补偿也终于让他领会到“任何人都有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每个人都带着责任和使命而活着,他最应该祈念的是他的母亲。即使生活无依无靠,即使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母亲从未后悔生下他。通过这场救赎之旅,最终玲斗和千舟二人互相得到救赎并可以面对面互通心绪。玲斗要守护的不仅是神楠,还有对于母亲的遗憾,并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千舟以后的陪伴上。千舟对于妹妹和父亲的弥补,要通过挽回玲斗的人生和寻找守护人来实现。这条主线仿佛带着读者走向一段旅程,在每幅不一样的景色后面总有故事在诉说。 作者想要传递的另外一种“念”,是佐治一家的故事。不是什么讳莫如深或离奇的家事,而是两代人从未说出口的爱。喜久夫对母亲贵子、对弟弟寿明又爱又恨,把自己追求梦想的不得志归咎于母亲的自私和强加于人,嫉妒弟弟的平凡,才会故意逆反。当他在弥留之际才醒悟并悔恨当年,亲情却早已支离破碎。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弟弟的不断祈念才真相大白。原来,母亲也同样后悔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原来这种深沉的母爱不是看到下一代飞黄腾达,而是“无论以何种形式,只要看到孩子正在追求理想的身影,任何一位母亲都会感到欢欣”。“哪怕你不优秀也没关系,只希望你能踏踏实实地生活”。如果能早点接收到对方的想法,或许又是另一种结局。然而人只有在不断误会、错过中方可感悟心之初,才明白什么是遗憾,什么是知足。 有人会说这也太普通了吧!不就是关于亲情的救赎吗?这些道理任谁都会明白,但不是谁都会充满信心的说没有愧对的亲人。人这一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美好的。我们走着走着,经常会忽略了最熟悉的风景和最平凡的感情,所以我们才会被平凡所打动,认为那是遗失的美好。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既平淡无奇又回味悠长。这是一本让人着魔的书,因为它唤醒了现代人从心底遗失的孤独灵魂。每个人都是组成金字塔的一块石头,都值得用一生去瞄准塔尖或是选择滑落塔底。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人心才会充满了温暖而努力向前。不管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悲伤和委屈,我都坚信人心向暖而生,生命奋斗不息。

  《祈念守护人》读后感(四):《祈念守護人》讀後感

  《祈念守護人》為我們描繪了一棵“人們只要向它祈念,願望就會實現”的巨樹神楠;講述了一個被生活逼到山窮水盡的小青年玲斗,在千舟姨媽的引導下最終成為祈念守護人的故事。

圖片來自新經典官方微博

  說到東野圭吾,我想我們更多會想到的是諸如《白夜行》《放學後》《沉默的巡遊》等推理小說——畢竟他的推理小說久負盛名,一直以來讓許多人愛不釋手。他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力,或多或少會讓讀者們形成了一種對其新小說的期待定勢——東野圭吾再出可以超越前作的、集大成的、邏輯更縝密的、構思更精巧的推理小說。然而,新作《祈念守護人》並不是。它讀起來不如推理小說來得酣暢淋漓,但作者在這一“奇妙的暖心的”故事當中融入推理筆法,即使遒勁的筆力被沖淡,小說情節的推進在順敘、插敘中也不乏懸念和伏筆,絲毫不減他在寫作方面的出色才能。

  這本書,三晚讀罷,思考了三天。在此,分享我關於一個詞、兩輪月亮、三條線索和一棵樹的說說和感想。

  “祈念”一詞,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細細咀嚼。正如優美所問:“為什麼一定要說‘祈念’?許願的話,一般不是說祈禱嗎?”“祈念”不見我們的詞典,但譯者用詞,我認為很是精妙。《太平廣記》中有“晝夜祈念”之語,又有“一心祈念,冀通感夢”之言,“祈念”似與之相當。另外,張君房《雲笈七簽·齋戒部卷一》引《登真隐诀》云:“香者,天真用兹以通感,地祗缘斯以达信,非论斋洁、祈念、存思,必烧香。左右侍香金童,必为招真达意。”其中“祈念”與斋洁、存思相提並論,燒香作為毋庸置疑的步驟,讓持齋者在焚香的氤氳中通感、達信、達意。可以說,東野圭吾筆下“祈念”和“祈禱、齋戒、禮拜”之類的詞有隱約的相通相似之處,但在小說中是一個專用術語。祈念,包含寄念和受念兩個方面,它有規則:要半夜、要備燭、要單人、要選朔望日進行。

  書中關於祈念最多的環境描寫就是月夜,月夜又集中在兩輪月亮:新月和滿月。新月是朔日的月相,滿月又稱望月,前者是寄念的最佳時期,後者是受念的效果最佳。朔日月光斂藏,此時祈念人來封存“念”,即寄念;滿月又圓又亮,就像滿載祝福的熱氣球,此時神楠在祈念人由衷的祈念下就會將寄念者的念想和盤托出,即受念。作者寫月,筆調柔美,白月清輝,夜色充滿韻味。

  當然,小說除了月色好看(真好看),脈絡也好看(容易看),我將之梳理為三條主線:一條是玲斗和千舟,另一條是優美和佐治,第三條是壯貴和福田。最重要自然是玲斗和千舟這一條。玲斗和千舟作為神楠守護人,一個教導指引,一個受教成長,遞接著守護神楠的接力棒。優美和佐治是父女,從起初女兒懷疑父親出軌,到合力一心通過祈念完成佐治喜久夫(父親的哥哥,女兒的伯伯)的鋼琴曲及其對母親愛怨悔恨的表達。祈念的順利與否在,強調的規則是寄念者和受念者之前必須得有血緣關係,但這並不是絕對。在第三條壯貴和福田這一條線中,壯貴一開始被福田逼迫來到神楠,最後受念成功,但壯貴與要從之受念的父親之間并沒有血緣關係。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作者大談看是幽玄的祈念,其真正的意圖并不是讓我們去相信所謂的“祈念之,願望就能實現,甚至內容不限,即便是希望別人去死”的奇跡,而是希望我們去體悟、去傳承、去珍惜直系血親、旁系血親甚至沒有血親的,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同時也包括其他非情親的念的傳承與發揚,如柳澤家族企業中的經營理念和傳統等。

  從祈念人守護的念,回到祈念守護人守護的樹——一棵名為神楠,“直徑約五米,高十余米”的祈念樹。為什麼是巨樹?如果是祈禱可以是一尊巨大的神像啊,如果是許願可以是一方許願池嘛,那為什麼是巨大的古樹呢?想必神像和許願池皆是無根之物,池水雖可以有源但仍算不上有生命;而古樹包孕著綿長而渾厚的生命力,它粗根稠密深固,無數條粗壯的枝杈如巨蟒一般,交錯盤旋而上,具有震撼不已的氣勢。守護者和祈念人都相信,這樣的神樹湧動著無窮的力量,可以在寧靜的夜晚,傳遞著人們的全部心意。人的生命會油盡燈枯,信念卻能不滅不死,甚至可以代代相傳。作者用真實生活的場景,開展他的故事,看似想要“證明這無法明證的信仰,祝願祈念可以打動神楠”,其實無不體現的是作者對天地自然的一種關照——“人性出於自然,自然之美反映於人心,表而出之”;正如古人雲“知者樂山,仁者樂水”,作者借神楠在自然的生命中討消息,不過是渴望能有像神楠那樣的一股力量——在當下成為人們傳情達意的彌補,成為人與人之間、愛與愛之間聯結的助力。

  生活不是沒有險惡,小說主人公玲斗的人生也不是不困苦,只是作者想讓你看到希望——“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玲斗成為祈念守護人之前,這句詩正好是他境遇的寫照。然而,正真讓他的人生實現峰迴路轉的,我想不僅僅是千舟的出現,還有他在不堪的身世面前不覺難以啟齒的坦蕩,在命運的當頭棒喝之下沒有甘願為奴的骨氣,在工作的枯燥困惑之中沒有意懶情疏的上進。他懂得知足,也懂得感恩,更懂得珍惜,他不沉溺于過去的苦厄,抱著對生活的反思,在千舟的引導下,一步一步,成長為不卑不亢的年輕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祈念守護人。

  作者說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祈願讀者能對明天充滿希望,愿這本書能讓人們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振奮一點點”。作者的這番話也像是一份真摯的閱讀邀請,字裡行間又更包孕著溫柔的善意。

  所以,這樣的溫柔你要拒絕嗎?這樣的善意你會拒絕嗎?

  《祈念守护人》读后感(五):《解忧杂货店》八年后,东野圭吾又一部奇迹小说

  2012年,一本名为“解忧杂货店”的小说在日本出版,2014年被引进中国。这部小说的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让更多人认识了东野圭吾。时隔8年后,像《解忧杂货店》一样给人无限温暖与希望的小说再次由新经典文化引进。这次由中日联合策划,几乎“零时差”出版,可谓前所未有。

  东野圭吾曾这样谈及创作《解忧杂货店》的缘由:“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

  换句话说,隐藏在《解忧杂货店》背后的,其实是困扰东野圭吾多年的生命疑惑,是他长久以来面对自我的不解和迷茫。如今,东野圭吾62岁了,回顾此前走过的路,他决定把自己新的生命思考再写成一本书,这便是新作《祈念守护人》。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只要向那棵树祈念,愿望就能实现,真的会有这样的奇迹哦!

  《祈念守护人》可以说是一本全新的《解忧杂货店》,风格奇妙又暖心。

  故事发生在离东京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小镇上,那里有座古老的月乡神社,院落深处有一棵巨大的古树。传说只要向它祈念,愿望就会实现。这不禁令人好奇:如果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自己要许下什么愿望呢?

  慕名而来的访客有陷入窘境的年轻人,也有心怀懊悔的老年人,书中的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会因平凡生活中的事而困扰,那些事就像发生在身边,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本适合当下的书:普遍不安时,人们更需要力量和希望!

  这个2020年,是如此特别。当下的我们更需要彼此守护,用真诚的心灵传递温暖与力量。《祈念守护人》如它的书名一般,寄托了每一个人的美好祝愿。为此,东野圭吾专门为中国读者书写寄语,称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中国读者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在寄语中写道:“我写《祈念守护人》的目的,是祈愿读者能对明天充满希望,愿这本书能让人们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振奋一点点。《祈念守护人》中有一棵不可思议的树,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愿望,衷心祈祷这本书能带给中国读者些许温暖。”

  不安与焦虑已经成为当下生活的代名词,需要这样一本能传递力量与希望的书。日文版责编说:“正因处在这个时代,更希望大家可以读一读这个故事。我断言,这是东野圭吾先生新的代表作。”

  东野圭吾写这本书,是为了在读者的心里点燃一支名为“希望”的蜡烛,再让这道光洒进更多人的生活里。其实,这也是当下每一个人心中最真诚的愿望。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祈念守护人》或许会给你答案!

  对于62岁的东野圭吾来说,他的写作之路似乎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曾用他的作品,带领着读者一起去窥探人性的阴暗与光辉、感受世间的痛与爱,而这一次,他用《祈念守护人》和读者探讨了一个更加隽永的主题——人生,也写出他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

  《祈念守护人》出版之际,东野圭吾曾说“偶尔也想写写怎样让人活下去”,这本书中不仅有关于人生的答案,还可以找到自我和解的路径和内心深处的安宁。

  迷茫而平凡的人,这世上到处都是,会遇到挫折、遇到惊喜、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或许惘然与失望多过欢欣与期待,但《祈念守护人》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念:每个渺小的生命都值得过好这一生。

  宫崎骏说:“只想做好半径五米之内的事,这样更能感到幸福。”或许东野圭吾也有同样的心境。中文版责编在读完《祈念守护人》后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都是那么渺小而平凡,这没什么不好,而《祈念守护人》让我发现,就算是这样的自己,或许也可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可能都匆匆忙忙又庸庸碌碌。《祈念守护人》是一本可以让你忘掉黑暗,去期待明朗未来的书。你会更理解东野圭吾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的故事内核中包含着对人性本善的向往,他的笔触永远有自己的温度。东野圭吾曾说:“我想无悔地度过未来的每一个‘今天’。因为在今后的人生里,‘今天’是最年轻的,充满无限可能。我想在今后写出更多可以让大家享受其中的小说。”

  从《解忧杂货店》到《祈念守护人》,暌违八年之后,东野圭吾再次为我们献上了一本奇迹小说。这一次,一定会有更多的读者想对东野圭吾说上一句:“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