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向前走,莫回头
写在转身之时
长空匪军
一切如所想一样,转眼到了时间的岔路口;一切却未如计划之初,交报告后继续等待批复。因为疫情,今年的这个时候有些许不一样:少了外面的纷繁,多了宅家的陪伴和归队隔离的独处等待。
针对转身,一直有写点什么的想法,可总是动笔没两下,就被各种繁扰和太多思绪搁置,随着资料和档案核实完毕,内心逐渐沉静下来,重拾思绪。
从何说起,人生已过三十有六,跨过两个十八年阶段:一个为完成学业实现自我独立;一个是身披军蓝肆意挥洒青春。
下一个十八年,重心在哪——家庭、再出发。此时提笔,为上一段路程做一告别,也为下一段人生标记打卡。
首个十八年,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经历成人礼宣誓的成长过程。父母引导下的学习成长是主基调,田间玩耍、河边嬉戏甚至有些胡作非为都是调色板。高考结束进入军校,跨入人生第二阶段,实现了自我独立的转变。
入校伊始进行“两个转变”:高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地方青年向部队军人的转变,紧张的军训过程和军校学习生涯后正式踏入部队的大门, 展开严肃活泼、紧张有序的部队工作生活场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每一位从军者心中都有一个参与战斗的时刻。
和平年代,虽说我们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部队,但其实90%的军旅人生都未经历过什么风浪,仅停留在练为战的状态,未经历实战的考验和洗礼。
根据各个阶段和时期任务,我们完成着该有的使命和枯燥单调的日常训练操课,但也正是这些内容,让我们遇到生命中值得感谢和珍惜的人与事,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不算枯燥乏味的一页。
在被外界氛围日益充斥的军营内,虽然功利化的事情一直存在,战友情可能因人而异也在逐渐淡薄,但有些情感终究不会消散。
有值得认可的首长或领导的引导甚至于恨铁不成钢的重批,有每个阶段互相帮助安抚的革命战友,还有延伸出来的迷彩情、军嫂情、大院情等,都已悄然在我们身上留下烙印,成为我们以后前进道路的基石。
归队后等待批复的日子里,远离了紧张有序的训练生活和零碎的家庭琐事,或静心回首过往,或与战友偶叙浅酌,有回味时的幸福感,也有身在营中但又有种局外人的距离感。
距离感是不愿触及情感深处的那根神经,远远观望的驻足,任凭自己默默徜徉在大院里。
过往情真义重的幸福感回归地方后恐怕少有,趁此空闲,拜访感谢一路指导关心我成长的首长,感谢辞别一路同行的战友,静心考虑择业的可行性,规划一下往后余生。
十八年,已然跨过两个,后续还有几何,道路已不再漫长。
感谢组织,给予我们基本的退出保障,是对我们青春岁月付出的认可,也是我们后续再出发的力量原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忘却过往,珍藏美好,脱下迷彩蓝,一脚跨出大门外,下一个起点正式开始。
没有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的豪气,多了份对家庭老少的融入愧疚和职场35岁危机的顾虑,是否还存在“廉颇未老,尚能饭焉”的余威?!
且看每一位跨出去的面孔,都有自己的精彩和无奈,忠于自己的选择,踏出适合自己的轨迹。
向前走,莫回头,按生活的轨迹拥抱明天。
加油自己,加油战友,加油——我挚爱的军队。
推荐阅读:
七年转业史(131篇);
2016年推文链接(99篇);
2017年上半年推文(412篇);
2017年下半年推文(500篇);
2018年原创目录(230篇);
2019年原创目录(363篇);
2020年原创目录(15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