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影视倒退30年?还有这种好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影视倒退30年?还有这种好事?

2020-06-12 21:15:10 作者:女侠鵺话 来源:女侠鵺话 阅读:载入中…

中国影视倒退30年?还有这种好事?

  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院至今无法开放,很多已经立项的影视作品也没有办法如期开工。

  上次看一个杂志采访一些小有名气的演员们,都说如今不是头部的艺人,能有工作的机会就已经不错,没有了往日可供挑选的余地。

  其实上次说《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时候也提到过,影视寒冬再加上突发事件根本就是雪上加霜,很多明明不需要去综艺露脸的人也被迫去营业,结果效果还很差,反而是自我暴露。

  但是单纯从行业内作品的水平来看,倒退30年,似乎反而是一种进步。

  我们如今奉为经典百看不厌的很多作品,似乎都是前面30年里不断涌现的。

  如果如今的影视业制作水平能倒退到那个时期,也未尝不是好事。

  往前推30年,就是1990年。

  只在这一年看,我们国产电视剧就有《封神榜》《渴望》《平凡的世界》《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济公活佛》,还有大腕云集的《围城》。

  当时国产的电视剧数量并不多,港台电视剧正在慢慢进入大陆,台湾以琼瑶剧为主,《婉君》《哑妻》《雪珂》《三朵花》《六个梦》,刘雪华几乎演了所有的女主角。

  也有当红偶像的定制剧《小侠龙旋风》

  这时候香港电视剧的水平已经很好了,《我本善良》《天若有情》《燃烧岁月》,都是经典之作。

  我第一次在《天若有情》里看到郑伊健,只觉得长得挺好的,现在再看,我的妈啊~~~~~~~~~~~

  这时候的电视剧其实我的印象还不深刻,都是后来长大以后才看的,但随便看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广东电视台拍了一部《乱世香港》,说的是两姐妹从小失散,在香港命运起伏的故事。

  然后香港拍了一部《还看今朝》,写香港望族在大陆WG时期的遭遇以及后代们的跌宕人生……

  虽然互相其实还有不少误解,但是因为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彼此的观察和互动,在当时还是很常见的。

  1990年有个很出名的电视剧叫《公关小姐》,也是广东电视台拍的,是大陆最早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可能是大陆最早的职业剧之一,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还带动了公关这个职业的热度。

  现在看来这里的剧情也好装扮也好,当然都是过时了的,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用一个从香港来的主角反映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密切联系,通过公关这个职业来宣传主旋律,在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风险的操作。

  更不用说《公关小姐》还是最早反映女性和女性群体生活的电视剧,即使从现在来看,这种意识也相当难得了。

  当年穿成这样真的是潮爆了啊!

  同时,我也是刚知道原来那时候台湾也拍过《芙蓉镇》,女主是赵雅芝,导演赖水清,这个阵容来宣传改革开放,现在看来是不是有点魔幻~

  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我国电视剧慢慢走向商业化,题材极为丰富:

  有国内擅长的古装正剧如《武则天》《雍正王朝》;

  名著改编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反腐主旋律如《英雄无悔》《大雪无痕》《人间正道》;

  国产武侠如《燕子李三》《白眉大侠》;

  海岩剧打开了国内的市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但当时它们还都被当成偶像剧类的处理,我们曾经讨论过《永不瞑目》的尺度,各方面来说都是当下电视剧不可能拥有的。

  复习戳这里→20年前的偶像剧,尺度是这样的……

  但海岩剧的尺度似乎都挺大的,87年的《便衣警察》好像就这样

  此外还有青春类题材的《花季雨季》《十七岁不哭》,前者出了戴娇倩,后者比较厉害,捧红了李晨和郝蕾

  还有大陆的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李亚鹏徐静蕾王学兵谢雨欣,每个人都嫩得出水。

  杨铮骑着带着文慧,这是多少少女们心中的名场面啊~

  我记得那时候千禧年接近,大家对21世纪充满期待,有一部剧叫《2000年我们结婚》,说跨世纪的环境下几对年轻人的感情生活还有各自家庭的种种纠葛。

  最后大家一起结婚,我记得其中一个家庭是母亲和女儿在同一天举行婚礼,母亲再嫁同样幸福,在当时正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也是现代家庭里会面临的真实问题。

  但现在呢?别说再嫁还跟女儿一起婚礼了,妈妈离婚了让不让谈恋爱都不好说,可能还要被按头复婚……

  这剧好像现在没什么人讨论,豆瓣连剧照都没有,但当时真的挺火的~

  编剧王丽萍也是《错爱一生》《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

  里面一个女主角舒静的演员李颖,后来演了《东北一家人》里牛小伟的老婆朱婷婷。

  我对于她一个东北人能在《2000年我们结婚》里拥有一口流利粤语而震惊,后来才知道她在无线呆过几年,拍过古天乐的《圆月弯刀》。

  然后更不用说在2000年扎堆出现的各种童年回忆,两岸三地的经典剧目在一起,你只要看电视就绝对避不开他们。

  甚至现在的很多人都要靠不断翻拍它们来寻找存在感。

  之前有很多人都注意过1994这个年份,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欧洲或者是华语圈,都有一大批经典杰作涌现。

  《新不了情》《重庆森林》《东邪西毒》《梁祝》《大话西游》《九品芝麻官》,大陆也有《霸王别姬》《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大家得以发展的环境,想必都是类似的。

  就算不后退30年吧,只退回到20年前,2000年,那也是极好的。

  其实我们很多商业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作品,都出现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

  光2000年这一年,大陆的影视作品就足够后来观众回忆出无数个热搜。

  上次我们重点分析的《人鬼情缘》也是这一年的,

  复习戳这里→刘敏涛这位姐姐,20年前就已经很野~

  当时的电视剧,现在看来都不够精良考究,透着一股子土气,但也透着一股子野性,让人看得带劲。

  现在江湖地位已经不可撼动的四旦双冰(其中一冰有点悬)这时候都是电视剧小花,青涩稚嫩,但已经很有红的潜质。

  之前我们梳理过既热播又高分的那些剧集,参考豆瓣的评分,排名靠前的电视剧,除了名著翻拍系列,其他有很多都是出现于新千年的前十年。

  以上这都还只是9分以上、且话题热度高的作品,其实按上面的标准,《暗算》完全可以进入9分的行列。

  仙侠剧的鼻祖也产生在这段时间,一下开启了此后至少十年的仙侠大热,光仙剑系列就捧红多位小花小生,但至于故事的质量,都远不如当年。

  有的作品则是过于低调,除了网上有人讨论,日常生活几乎没太看过,比如这部后来再也没播过的……

  大明王朝也只是网上的讨论度相对比较高,播出的时候收视率垫底。

  到了2010年以后,这些高分作品肉眼可见地锐减。

  除了两部《毛骗》黑马一样杀出来

  《茶馆》真的很好看,编剧是我最爱的当代作家之一叶广芩女士,但也是扑得无声无息。

  《苍穹之昴》我们也说过,收视率同样惨惨的……

  可以看到的是山影正午的慢慢崛起……

  那段时间谍战剧最火的是《伪装者》,但论口碑还是《红色》

  另外也有网剧的高光时刻

  哦怎么能忘记这一部,不仅是宫斗经典,也是表情包和弹幕以及段子的灵感源泉~~

  按时间刷一下,到近两年,作品数量剧增,但是上8分的都比较少,叫好叫座的更少。

  《鬓边不是海棠红》《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这样眼看着有钱的班底,也只能做到差强人意,还不能忘记宣发炒作的效果,只能说在同行的衬托下还可以。

  再次发现只有自身技术过硬,才能在全网嘲之后一次次翻身,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想红上来就把自己黑化,似乎本末倒置了。

  良好的制作班底是成功的保证,很多事反正说不定的,《红色》几乎原班制作的《新世界》,扑得……

  正午在大火的时候解散了自己的艺人经济部门,专心制作剧集,其实更容易专注也更挣钱。

  正午也一直是质量的保证,近两年持续输出,有《大江大河》这样主旋律献礼剧,也有《都挺好》这样全民热议的热搜剧。

  但今年正午的两部戏都有点问题。

  一部《我是余欢水》,我看着很分裂,前半段感觉这个男人不离婚还要留着干嘛,后面干脆强行把前妻设置成人渣,给男主洗白,最后还非得加一段争议台词。

  另一部《清平乐》似乎是奔着年度剧王去的大制作,一看就非常花钱,然而此剧崩到我都骂累了,如果不是正午的好口碑累计,我怀疑它就得不及格。

  上次写了一篇说正午拍不好女主的→正午的男女主,不配拥有甜蜜的爱情……

  分析觉得正午更擅长男人戏,或者性别模糊的角色,如果想突出女性特征,那必然一言难尽。

  而且最近的很多作品,还多了一种奇怪的“爹味”,充满说教,不顾他人的情绪,忙着自我感动。

  比如一边要女儿最快乐,一边为了成全自己的孝道硬把她嫁到母亲娘家,反过来又奇怪你怎么不快乐,你得积极阳光一点啊……的那种父亲。

  比如明明女儿被全家压榨排挤,父母出事了都还要她回来花时间花钱,最后用一个失智就洗白了父亲所有的不妥,女儿哭泣着原谅了父亲,硬要辞职陪护,按头大团圆……的编剧。

  这不是正午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可供选择的范围越来越窄,处处都是雷区红线,某类题材不可触碰,某些人形象必须正面,就差直接给个模板往里填人物。

  90年代能公开播出的这种大案纪实,现在想都不要想。

  94年有一部儿童剧叫《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讲SOS儿童村的,蒋小涵在里面演一个叫“玻璃美人”的小姑娘,80后们也许会有点印象。

  现在这种题材应该会允许拍吧,但不会火是肯定的,不小心惹来杠精还得不偿失。

  小时候我跟爸妈看黄梅戏电视剧《半把剪刀》,觉得非常震撼。

  后来才知道是编剧把原本情节里的最后母子法场团聚的情节改了,留下始作俑者一个人的场景,和《雷雨》很相似了。

  大概情节你们可以看一下,越剧版的就是大团圆的剧情,要是现在拍,估计不仅大团圆,还得按头认爹才算圆满。

  现在的电视剧里,但凡出现第三者,必然是一边倒的讨伐,骂得情真意切,甚至危及演员本人的形象和事业。

  但20年前的《牵手》,俞飞鸿演了吴若甫和蒋雯丽的小三,大概算国内第一次正面讨论婚外恋的电视剧。

  当时的观众也对小三反感,但至少我周围还有很多人在认真反思,为什么好好的夫妻最后却闹得如此一地鸡毛,明明看起来谁都没错,甚至小三竟然也情有可原(可能因为漂亮)。

  并不是说要为小三和出轨的人说话,而是我们现在真的戾气过重少有思考,而且就算“反智”也分对象的。

  《我的前半生》热播的时候只知道去女演员吴越的微博下面骂,演出轨男的雷佳音,反而成了萌萌哒的前夫哥。

  说到出轨,想想海藻和宋思明呢,这种剧情,这种CP,这种台词,现在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组合了吧?

  宋思明后来只会配更年轻更美貌的女演员,来一段纯洁的父女恋……

  我们从前还有《红蜘蛛》这样的作品,有点糙,也有点猎奇,但至少贡献了非常规的女性角色,里面很多女性犯罪者的形象都充满人性的复杂。

  从前的公主可以爱上和尚

  现在的公主连不爱驸马都不行……

  2001年的皇后(or女皇)教育公主,你不能被男人操纵,不能成为他们的工具。

  2020年的公主被驸马打了,皇后说驸马知道错了,亲娘说生了孩子就好了……

  2001年的女皇,要废除所谓的传统,赋予女性称帝的资格。

  2015年的媚娘,要成为丈夫最得力的助手,最锋利的宝剑,成为他“一辈子都无法舍弃的人”。

  范冰冰戏外刷再多的大女人标签也顶不住剧里这样卑躬屈膝的奴才思维啊……

  连央视都吐槽,好好一代女皇,硬是被创造性表演成了纯情白莲花。

  昨天看到一句台词,不知道是哪部剧里的,如果是近期的那可真的太糟糕了:

  -男人的膝盖硬,跪不得,我是女人,没什么……

  膝关节不能弯曲是病,得治!

  说到梅婷,最近也看到有人重新提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台词。

  梅湘南被安家和打了之后,想要通过回归家庭做出退让,来和对方缓和关系,但她的闺蜜刘薇反对她这样做,警告她这样会更加纵容安家和的暴力。

  梅湘南不领情,觉得刘薇不理解自己:

  如果说梅湘南表现了很多女性的鸵鸟心理,那编剧至少还让刘薇说出了反对意见,指出她的这种退让只会让自己的可选择范围越来越小,无法摆脱困境。

  

  现在拍电视剧,女主被家暴了,闺蜜会怎么说呢,搞不好不但不提醒她,反而劝她回归家庭,男人嘛,总是这样的,都是因为爱你。

  再说了,你自己就没有问题吗?

  现在不仅是类似家暴题材的电视剧能不能播就是个问题,而且这样发人深省的台词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因为男人们(爹们)会认为这是在挑起性别对立,是在蛊惑女人反抗:

  

  女人不肯挨打不肯乖乖生孩子了,那还得了?

  那为什么余欢水可以加入那些莫名其妙的台词呢,那很简单,爹味的男人们看了很开心啊,至于女人会生气,那有什么大不了?

  女人要工作的自由,生育的自由,这么显而易见的公平对待而已,就要被抬高到“女拳”,挑起争端的高度。

  明明只是正常的要求,却提都不能提,到底是谁在心虚?

  很多女人真的认为梅湘南这样的想法就是在顾全大局,是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并且为自己的奉献而感动。

  所以无数的梅湘南就是这样慢慢从被打的梅湘南,辞职的梅湘南,变成了最后坐在轮椅上的梅湘南。

  将近30年前电视剧,可以大声说出“不要成为那种愚蠢的女人”,现在的电视剧,居然在倡导和鼓励成为这种愚蠢的女人,并且以这种愚蠢而自豪和快乐,这又何止是影视的倒退呢?

  PS:麻烦大家阅读后点一个“在看”

  

  这样推文才能尽量不被沉底

  感谢!笔芯♥

  女侠鵺话

  

  女侠鵺话原创,欢迎勾搭和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人家~

  

  点在看~

  变好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