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找个机会,跟孩子说说这番话。。。
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我也录了音。
钱儿妈跟好朋友通电话,那也是个家有滑冰男孩儿的妈,俩个人聊了快三个小时。我出来看一趟,她在电话上,出来再看,还在说,到最后我看看饭点儿都要过了,连比划带挤眉弄眼儿,才让她恋恋不舍的挂了电话。我说,大姐,国际长途呀,你不怕打爆了呀?
钱儿妈白了我一眼,国际什么长途,语音通话呀,没文化。我打个电话,看把你给忙的,一会儿出来看我一次,连叹气带比划带满脸跑眉毛,你不知道我们很久没通话了吗?朋友给我介绍他家孩子的进展,信息量巨大,听得我呀,哎呀,等会儿吃饭时候我再跟你详细说。然后她哼着歌儿进了厨房。
我在她身后说,你不是有接打电话恐惧症,能发文字绝不发语音,能说语音绝不打电话吗?合着你打一次电话,等于我打十次的。钱儿妈笑,聊孩子,跟好朋友,那能一样吗?再有恐惧症也得克服。。。
过了一会儿,我们一家坐在饭桌前,钱儿妈开始跟我复述。我每次都怀疑世界上竟有记性这么好的人,她不但能记起俩人对话的所有细节,甚至还能模仿对方的语气和说话习惯,有时候连方言都能模仿,那个绘声绘色呀,简直跟看剧似的。
简段截说吧,其实就是我们那位早年移居日本的好朋友的孩子,十一岁的男孩,跟钱儿一样大,已经可以做五种不同难度的三周跳,这在花滑中,是很高的难度了,更不必说十一岁的孩子,所以在同年龄段的全日本比赛中,他已经是前三名的成绩。
钱儿妈边说,两眼边放光,那光芒仿佛说的是她自己儿子一样,那个向往,自豪,和羡慕呀。五种三周跳啊,老韩,还有三接三,还有各种组合转哪,而且你知道吗,人家只穿着最普通的冰鞋,用着最普通的冰刀,就是钱儿早先穿的那种,就能跳三周,真像你那天写的,不是东西厉害,真是人厉害,太形象了。
她说着的同时,我看钱儿,见他默默扒米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盯着前方。我不知道他怎么想,心里是否会别扭,但我看钱儿妈并没有把话题引向他,因此也没有吱声。
钱儿妈兴奋地解说了一通,还给我看了朋友儿子的训练比赛视频,的确很优秀,真的把钱儿比成渣儿了,我心里想。而且我估计钱儿看我俩的样子,尤其看钱儿妈,应当不会太好受,因为他从不那么大口吃饭。
我观察着钱儿,听着钱儿妈讲,钱儿妈兴致正好,丝毫没有注意到钱儿。我想她认为这是我们俩之间的讨论,没有想那么多,看得出,她实在为朋友高兴。不过,她接着也说到,即便孩子如此优秀了,朋友还是觉得压力山大,一方面要平衡孩子学习和训练,一方面几乎每天开车往返两个城市,因为要拜的名教练不在她住的城市。就这样日复一日,个中滋味,一言难尽,辛苦自不必说,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残酷的淘汰机制,就更让朋友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但好在一说起她的儿子,就感觉很宽慰,很争气的小伙子,非常刻苦,又知道妈妈的辛苦,很懂事,除了学习,其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投入的训练上了,看起来他们是真的要走专业这一条路。钱儿妈最后说,希望她们娘俩的努力和辛苦,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起码现在看来,希望很大。。。
她说完,看着我,等着我开口。我避开她的眼神,低头吃饭,没说话,饭桌上静悄悄的。钱儿妈等了一会儿,哎,我说老韩,你什么意思,老娘费了这一顿口舌,你怎么无动于衷呀?!
我抬头,竖起大拇指
——“很棒”,我说。
——“完啦”?
——“啊,完了,你还要我说什么”。
——“不是,你不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对咱们的启示吗”?
我抬起头,看向钱儿,钱儿压根儿不看我,眼睛直视着前方,嘴里嚼着,一句话没有。我叫他,钱儿,你怎么看?
啊?他好像根本未曾听到我们刚才说的。什么怎么看?我知道他装傻。我特别郑重地跟他说,你妈妈刚才说的,并不是故意要守着你说别人的好,更不是要拿你跟别的孩子比较,你妈妈既不想刺激你,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鼓励你,她只是陈述事实。
你要说她心里有没有一点儿羡慕,也有,因为人家滑得的确很好,虽然你滑得时间也很长了,但是毕竟你们走的路不同,他是要走专业道路,将来要以此为职业,这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告诉你,并想让你记住的是——
今后无论何时,如果我们在你面前谈起任何其他孩子,谈到他们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我们只是想找出,哪些是可以借鉴和吸收,为咱们所用,能够帮到你的。除此之外,不带任何比较因素。我想告诉你,除了你自己想拿自己跟别人比,我们绝不会拿你跟任何人比,我们看到的你,善良温暖,乐观有爱,你的优点,在我们心里一长串,那么美好。我们时时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骄傲自豪,而感谢上天,就是这样。
钱儿吐出一口气,小眼圈儿红了。他转头看妈妈,钱儿妈也意识到了,她把钱儿楼到怀里,妈妈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们最自豪的就是有你。。。
钱儿跟我说,刚才听妈妈说那些,心跳得很快,感觉自己很小,有愧疚,有难受。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别人,或是该贬低自己,抑或该当场找出自己的问题。是啊,作为被比较或者自认为被比较的一方,这种难受是很难排遣的。
作为家长,我们难免自觉不自觉,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有时是表面上的,有时是心里的,但比较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因为你除了想办法,吸收别人的方法和长处,而且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还不一定管用,剩下的就只有焦虑,着急,心有不甘和对孩子的不满,甚至抱怨埋怨。
这些都会让你猛然间觉得孩子一无是处,会忽视所有那些他已经取得的成绩和那些优秀的品质。那么你表面或潜在的态度,一定会深深刺痛并影响孩子,他的努力和改变不应当只是为了别人,我们的眼光更不应只盯着孩子的不足。
总要找个机会,跟孩子说说这番话,你要一定肯定确定地告诉他,没有比较,只有骄傲,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自豪。有这样的支撑,孩子不会放弃,将来有一天,孩子平庸也好,出众也罢,他都会为他人生中,有如此坚定支持他到底的父母,而感到充实和幸福。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新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