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翻姐妹行》的影评大全
《嗨翻姐妹行》是一部由马尔科姆·D·李执导,雷吉娜·赫尔 / 奎恩·拉提法 / 贾达·萍克·史密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嗨翻姐妹行》影评(一):意料之外居然还不错????
一直对屎尿屁喜剧欣赏无能,但是这一部居然还不错,大概因为黑人的表演风格比较真性情所以看起来不猥琐,就连四人里最疯的DINA都真性情得可爱,里面提到原本的朋友渐行渐远,各自家庭和事业的问题也很接地气,表现出来的细节也让人感同身受。唯一的问题是作家女最后就这么容易被原谅?她甚至不算真正的作家,就一个写鸡汤的,按国内说法这是艹人设骗粉丝啊?她也坦白自己早就发现老公出轨,只是因为“害怕”所以没有面对,所以就和老公一起继续骗了好几个月粉丝?骗完了突然想通了坦白就能得到原谅,还能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美国人民对公众人物都这么大度吗????
《嗨翻姐妹行》影评(二):可能是史上最黄,也是最搞笑的喜剧
对话里的笑点实在太密集,从头到尾都在轰炸,全场一直笑个不停。但是基本都是黄笑话,sextually explicit,而且都是vulgar language,所以也可能也会有人不喜欢。 印象最深的是香蕉和橙子的那个黄笑话。
黄笑话最多的是Dina, Tiffany Haddish扮演的那个角色。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可能最喜欢这个角色,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可能最讨厌这个角色。
另外,场景、行为也都很黄。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正面全裸的老头,还有当街撒尿的两个姐妹。
总之,21岁以下的朋友不要去看。 21岁以上但极度反感黄笑话的朋友不要去看。 大多数人看着还是很开心的,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
还有,最后30分钟,这部电影还是收到了friendship的主题上,比较严肃, 算是对电影的一个提升。
《嗨翻姐妹行》影评(三):性和屎尿屁无论什么人都喜爱
这个与《仓皇一夜》有相似处,只是白人女团换成了黑人女团。这年头,不独男人爱寻欢作乐,女人也爱狂野,不是男女平等吗?其实港产片《大丈夫2》就是女蒲团的故事。黄真真的《闺蜜2》也是女蒲团的套路。既符合女性心态,男人也乐得看黄段子,看美女,所以这种YY性喜剧还是有市场的。
高空飙尿的桥段笑吐了。屎尿屁果然是最低俗却有效的笑料,虽然用屎尿屁来做搞笑是最低级的手段,但古今中外都有用。当然啦,性跟屎尿屁一样也属于低级笑料,吃香蕉那段恶心死了(想想女老外也是很悲催的,男的那么粗长硬,这口活难度可是地狱模式),但人就是犯贱,就是爱这个,日常充斥粗口黄段子就是天性使然。
作为一个黑人电影,黑人喜剧,白人或者其他人种基本是缺席的,能做到这样也是服了,仿佛美国是黑人占大多数的国家。而白人在这里是被征服的对象,尤其人力车白人车夫一段为甚。对了,为什么他们爱用黑色手机?
《嗨翻姐妹行》影评(四):两星给西柚
这个表情太魔性了
很不幸,我看的版本翻译很烂,虽然我努力通过耳朵理解了一些,但奈何字幕是中文,不知不觉就盯着看,一直在干扰我的观影体验。
这个女主角我知道她是因为惊声尖笑,她在里面演了个特别聒噪的黑妞。后来看到她与凯文哈特等人合作了好些个黑人都市喜剧类型的电影,我都怀疑他们大概是每年都在聚在一块像完成任务一样的完成一些电影。这个电影与之前的相比笑料也并没有如何突出,况且套路太重,很平庸,甚至让我觉得有些敷衍,其实完全就是流水线作品。为什么说它敷衍,四个人物都很干瘪,情节转折、人物冲突也挺生硬的,除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笑点,其他情节,哎,不知说什么好。
我看有短评说烂番茄上新鲜度很高,这也是我找这个电影看的原因,看完发现不值这个评价,电影完成的不好,很乱。估计新鲜度比较高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电影针对的观众群体很显然主体是黑人女性,而这些人看完了觉得被取悦了,还算高兴吧,我却高兴不起来,不好看,唯一的收获就是涨了姿势,西柚这个,真是,谢谢这位女演员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嗨翻姐妹行》影评(五):我竟以为孤独比不被尊重更可怕
故事中,女作家面临的选择是,要不要为了声誉和品牌商的巨额赞助,忍受老公的欺骗和出轨,放弃真正的爱情,继续活在“人生赢家”的包装之下。
最终,女作家鼓起勇气在公众面前揭露了自己失败的婚姻,坦诚多年的心路历程:“我竟愿意和背叛我的人继续生活在一起,因为认为孤独是比不被尊重更可怕的事情。”
事后,女作家仍然得到了一大笔赞助费,因为品牌商认为“单身女性”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事实上,很多发达经济体很早之前就已经步入了单身社会,日本、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大城市。因为商业分工带来的便利和社会包容度的增加,消除了许多一个人生活所要面对的具体困难,主动或者被动选择单身都不再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情。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必要已经越来越小。吃饭可以叫外卖,买菜现在都能快递送到家,还有各种基于兴趣解决人们社交问题的APP,以前需要有家庭成员一起解决的生活难题,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
很多时候,当代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凌驾于解决单身之上。赚钱那么忙,有那么多的电影和演唱会要看,要健身要学习,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非要把时间匀给另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度并不符合人类的遗传利益,对生殖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恩格斯说”婚姻就是一次性批发的卖淫“,在父系社会下男人挣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才发明了”专偶制“,问题是,现在大家都经济独立了,家庭的概念就变得岌岌可危。李银河也预测,婚姻制度终将消亡,因为“婚姻制度和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
话说回来,电影里的女作家还是幸运的,放在中国,应该还没有哪个大品牌敢明目张胆标榜自己定位单身市场,尽管在实际操作层面已经有很多人这么做。比如海底捞会在独食的客人对面放一只大玩偶,比如呷哺呷哺里有一半的座位都是给吃单人锅的顾客准备的。
不过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看,无论男女,无人问津是比遭遇爱情的失败更可怕的一件事情。无人问津可能意味着你是一件失败商品,而在爱情中遭遇失败至少说明你是一件被消费过的商品。所以电影里的几个姐妹们一直鼓励单亲妈妈Lisa出去放荡,找回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可能是商业社会另一种悲哀吧。
《嗨翻姐妹行》影评(六):新的政治正确——男人如衣服,女人如手足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作家一向靠“人生赢家”名号吸引粉丝;然而丈夫出轨,她一忍再忍,终于在一众姐妹的帮助下甩掉渣男,结果声誉丝毫未损,反而收获了单身女性的新市场。可谓是皆大欢喜。
类似的套路早已不新鲜,近年来的美国女性电影都在重复一个主题——男人是万恶之源。我更惊讶的是,这一套路似乎愈演愈烈成一类型片,真的如《嗨翻姐妹行》中所说——“单身女性的市场更大”。
在女性电影的1.0时代,女人尽管遭遇情感挫折,但最后的目标也总是男人。事业成功的女强人更是缺男人的重灾区。后来的女性电影不断升级,女人的第一要务可以是事业,可以是姐妹,甚至可以是性欲。
而中国的女性电影走到了哪一步?我不知道,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姐妹”、“闺蜜”这种字眼绝对是贬义的,国产影视剧不会写女性职场,也不会写女性友谊,成熟的套路只有三角恋,闺蜜是负责跟女主角抢男人的。在上半年最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大结局里,女主角爱上了闺蜜的男朋友,从而跟闺蜜决裂。这大概就是中国所谓“大女主”剧的平均水准。
《嗨翻姐妹行》里有真正的姐妹,几个女生一起被露鸟的老嫖客骚扰,一起在半空中喷尿,一起在演唱会现场秀咪咪——镜头全是玩真的(再次感叹分级制度就是好),唯有经过屎尿屁检验的友谊才不是塑料姐妹情。另外电影还贡献了一个梗——用葡萄柚套在男人JJ上再给他Blow job让他体验两份高潮。嗨到我需要怒打两次飞机冷静一下。
与此相比,主线剧情就显得单薄得多,女主圣母到无聊,看到她为了渣男喷闺蜜是真的气,全片就等着她甩老公,撑到结局才真的甩,最后女主对老公吼出那句“Sit your ass down”尤其燃,燃到假如她原谅老公变回贤妻,票房肯定少一半。用“男人如衣服,女人如手足”升华主题显得有些刻意,但至少这已然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正确。
《嗨翻姐妹行》影评(七):这部又污又贱的喜剧,告诉你外国的闺蜜是怎样撕逼的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这些年来,我们国产片中所谓的“好闺蜜”,通常都是形影不离、嚷嚷着友谊地久天长的;
但一转眼,她们就爱上了同一个男人……
(出自《七月与安生》)
一转眼,她们就在轰轰烈烈地撕逼……
(出自《小时代》)
就连网友都忍不住有感而发:防火防盗防闺蜜。
这不禁让君君好奇——美国电影中的闺蜜,是不是也这样暧昧撕逼反复无常呢?
那就看看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吧:
《嗨翻姐妹行》I 2017
豆瓣:6.6
君君鉴片
《嗨翻姐妹行》
适用人群:R级片爱好者、爆笑无脑喜剧爱好者
推荐理由:在下班后,放松你的心情
推荐指数:★★☆
时长:122分钟
电影讲述了四位好姐妹一起去新奥尔良共度周末,姐妹们的热情被重新点燃后一起歌舞和疯狂的故事。
其实从海报就不难看出,影片是充满了黄暴污和屎尿屁的元素的——
比如姐妹们在半空中“尿崩如泉涌”,浇灌每一个路过的行人;
(这确定是常人的尿量么……)
比如其中一个姐们儿当街跳不可描述的舞蹈……
毕竟作为一部R级喜剧片,就不应该辜负R级的水准。
而片中的四朵姐妹花,也是各有千秋——
黑色卷发的迪娜,性格直爽,非常黄暴;
短发的丽莎,身材瘦小、保守安静,是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人高马大的萨沙,是一家爆料公司的小编,性格温柔。
还有最后一位雷恩,不仅写畅销书,还要和老公参加各种节目访谈,是一名影响力极大的“成功人士”。
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的四个人,从大学开始就成了感情非常好的闺蜜,组成了“万人迷姐妹团”。
只是毕业后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已经5年没有见面了——
这个周末,她们决定聚在一起,展开一次只属于闺蜜之间的疯狂旅行。
然而旅行才刚开始,身在爆料公司的萨沙就收到了她的狗仔偷拍到的照片——
雷恩的老公出轨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雷恩几个月前就知道老公出轨了——
但她为了赚钱,就必须继续和丈夫扮演一对“模范夫妻”,必须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找公关压下这个出轨新闻。
其他三个闺蜜虽然难以接受,但也没有忘记“疯狂之旅”的目的——
她们于是该喝喝,该唱唱,该玩玩。
甚至还在夜店里,教训了那个插足雷恩婚姻的小三:
只是这边刚教训完,雷恩老公出轨的照片,就在网上被曝光了……
这下四位主角的塑料姐妹情就hold不住了——
雷恩一口咬定是萨沙爆的料;
萨沙含冤受屈,责怪雷恩从未信任过她。
而另外两个姐们儿,也不知磕了什么药,互相人身攻击。
最后四人不欢而散……
当然了,这不可能是影片的结局,毕竟撕逼只是用来升华和巩固友情,而不是为了散伙而撕逼。
于是这四人回去后各自冷静了一下,发现还是姐妹情深,于是去找对方和好——
从此塑料花姐妹情升级成铂金姐妹情,坚不可摧……
看到这里,我们也知道,国产片的闺蜜与美国片的闺蜜还是有所不同的——
毕竟这部电影是单纯的关于闺蜜的故事,没有任何男人插足。
像《七月与安生》、《我的前半生》中,两个女主角为了一个男生相爱相杀死去活来,未免狗血。
但这对于这部《嗨翻姐妹行》,君君也还是觉得影片流于俗套了——
因为它太像前段时间斯嘉丽主演的《仓皇一夜》,同样是关于“闺蜜旅行”的题材;
同样是各种疯狂的污的梗,同样是“闺蜜撕逼+闺蜜和好”的剧情。
(仓皇一夜)
难道每一部关于闺蜜的电影,都要来一场或几场吵架、撕逼,才能让姐妹情得到升华,才能显得这份情谊有多难得可贵吗?
而且两部电影的“闺蜜和好”的方式,也同样是只要一句话、一个回忆,就能和好如初了……
所有的塑料花姐妹情都是这样的吗!?!
(仓皇一夜)
包括这两部电影中,姐妹们在夜店跳舞的画风,都相差不大:
(仓皇一夜)
(嗨翻姐妹行)
可以说,《嗨翻姐妹行》比起《仓皇一夜》,除了上述“当街喷尿”的梗;
除了在结尾雷恩勇敢公开自己老公出轨、勇敢公布离婚,顺便给大家灌了一波“寻找独立自我”的鸡汤之外,就是告诉我们——
外国的闺蜜撕逼,也不过如此。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比《仓皇一夜》多几个亮点。
如果你看过《仓皇一夜》并且喜欢,那么这部《嗨翻姐妹行》也可以入坑啦。
《嗨翻姐妹行》影评(八):从头嗨到尾!今年最没节操的喜剧就是它了
美国人向来对三俗喜剧,有着极致的热爱。
屎尿屁、荤段子,怎么俗怎么来,毫无节操下限。
从托德·菲利普斯的《宿醉》系列,再到塞斯·麦克法兰的《泰迪熊》系列;
从烂仔帮的《菠萝快车》、《世界末日》;
再到萨莎·拜伦·科恩三俗至极的《波拉特》、《王牌贱谍》;
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TM给我起来嗨!
作为一名尚未脱离低级趣味的男性观众;
派爷在这类三俗喜剧中,确实享受到了“俗”的乐趣。
但是派爷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些喜剧的主角们,都是男人。
影片中的女性,通常作为被消遣或者反三俗的形象出现。
男人可以宿醉,泡马子;
女人同样需要酒精的麻痹和男人的肉体。
于是就有了派爷今天要说的这部新片,女人也要嗨起来——
《嗨翻姐妹行》
Girls Trip(2017)
看这个海报,派爷就知道这部影片,并不简单。
男人穿着内裤,大张着腿,四位老姐纷纷露出了如狼似虎般的饥渴眼神。
四位老姐,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
她们在尬舞中熟识,并且结交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组成了“万人迷姐妹团”。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是热衷于各种派对酒局;
可是毕业之后,姐妹团渐渐少了联系,各自忙于生活和工作。
新闻专业出身的萨莎,现在是一名狗仔记者,每天只顾打探各路花边猛料。
丽萨,曾经也是派对上绝对的王者;
直到她生了孩子、和渣男离婚后,变成了一个超级顾家的全职妈妈。
女主角瑞恩,凭借几部情感文,一跃成为知名畅销书作家。
要是放到中国,女主大概是咪蒙的水准,篇篇10w+。
只有海报左上角舌头都伸出来的迪娜;
依然不忘初心,保持着自己的浪荡。
一年一度的黑人音乐节邀请女主,希望她可以担任今年的主讲人。
于是,女主想和几位闺蜜共同参加音乐节,重温一场“嗨上天”的旅行。
可是到了现场,大家似乎都找不到状态。
曾经的“派对一姐”丽萨;
现在却无论如何都施展不出魅力,勾搭不到小鲜肉了。
迪娜见状,立刻传授她一招用葡萄柚和香蕉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方法。
(前方弯急路滑,新司机们赶快下车,划过动图!)
凭借这个技术,丽萨成功勾引到一个大吊小鲜肉。
一个葡萄柚不够,两个才行。
悲催的是,葡萄柚的汁水溅到了小鲜肉的丁丁;
丽萨这次约会,再次以失败告终。
不过随着派对的深入,大家也越来越进入状态。
丽萨和蒂娜在索道的半空中,放飞自我;
凌空小便,喷了过路游客一脸。
后来蒂娜又搞来了一瓶200年陈酿的苦艾酒,号称“一滴倒”。
结果她却在每个人的果汁里,加了一大口。
喝完之后,女主飘了,蒂娜升天了;
丽萨抱着柱子亲个不停,萨莎抱着台灯一通狂干。
当然,除了喝酒找男人,他们在派对上还有别的事要做。
女主和前橄榄球明星,是娱乐圈中的模范夫妻;
于是一家公司看中了他们身上的商业价值,邀请他们做代言,并且开出了一笔丰厚的酬劳。
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能时刻保持着恩爱的公众形象。
可就在此时,女主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然出轨了一个ins网红;
于是,女主决定带着自己的姐妹团,手撕小三。
而两个人偷情的画面,刚好被狗仔队拍到。
获得这个信息的狗仔不是别人,正是女主的闺蜜萨莎。
同样面临着生存压力,萨莎也亟需这个热点翻身,偿还自己的银行账单。
一边是自己的“姐妹团”,一边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之选;
萨莎也陷入了纠结。
至于她会怎么选择,姐妹团的感情又该如何修复,派爷先不多剧透。
影片在今年的七月中旬上映;
在北美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这部《嗨翻姐妹行》反而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惊喜。
破亿的北美票房,让这部影片成功杀入了暑期档的前十。
但是和票房的高歌猛进不同,影片的口碑却有着较大差异。
烂番茄的新鲜度高达89%;
连Metacritic都有着71的均分。
著名的影评媒体《好莱坞报道者》报道称:
“这才是一部女性R级喜剧的正确打开方式。”可是到了国内,影片的分数只将将及格。
不少人都评论说,“塑料花般”虚假的姐妹情;
最后手撕小三、渣男后,又互相撕逼;
这其实是黑人嗨版的「小时代」。
过于套路,这确实是影片中的一大问题。
虽然派爷没有剧透,但是婊婊们一定不难猜到;
影片一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的祥和气氛中结束。
突然地撕逼,突然地和好,这种套路观众们早就见怪不怪。
而且作为一部走屎尿屁路线的喜剧,虽然“空中飙尿”和葡萄柚的梗足够三俗;
但是影片中几位老姐的表现力,却远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
这也使得影片的“笑果”,大打折扣。
之所以能够在国外获得不错的口碑;
派爷私以为,还是和影片题材的政治正确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这是一部站在女性和黑人立场出发的喜剧片。
而且它也是美国第一部完全由黑人担任主演、编剧、导演的三俗喜剧。
从这条豆友的短评中,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为什么影片会有这么好的票房了。
“三百多个位子几乎全是黑人 麻麻黑中只有我一点黄”尽管影片过于套路,但是派爷依然愿意安利它。
因为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一部三俗喜剧。
海报上四个黑人女性的笑容背后,是两大群体几百年抗争过程中的血与泪。
任何人,都有支配自己身体和意愿的权利。
女人,一样可以嗨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