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9年,胡可崩溃哭泣:“真的很后悔结婚”:多少人的婚姻,输在
点击上方↑ “中国nlp学院”,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作者:时雨
来源:中国nlp学院
(nlpcn1997)
“其实结婚真的很后悔”
最近,《妻子的浪漫旅行4》开播。
期待模范夫妇们撒糖的观众,没想到却在预告片中看到胡可哭红着眼说:“后悔结婚。”
节目中,几位妻子聚在一起聊天,谈起自己当初被丈夫求婚的场景,有鲜花蜡烛,有对方精心准备的仪式,回忆起都感到满满的幸福。
唯有胡可难掩失落地说:“完全没有体验过被求婚的状态。”
因为沙溢的求婚,是在电话里说的,在她看来感觉就像决定去哪里吃饭一样随意。
后来,节目中每个妻子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丈夫准备一个惊喜。
为此胡可想要用行动“犒劳”一下沙溢。
在沙溢进门时,给他贴心地递上茶水,并说:“老公你辛苦了”。
然后为了让沙溢开心,还准备了一段舞蹈。
结果沙·直男·溢一脸不解的说:
“你今天怎么了?”
“这眼睛咋还贴上鱼鳞了?”
“别给我整这皮笑肉不笑的。”
“你吃啥不消化的了?”
...
本来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惊喜,愣是变得有些尴尬。
很多网友直言,仿佛在这里看到了自己婚姻的现状。
完全一副老夫老妻,还折腾这么多干嘛的迷惑。
“我们有多长时间
没有两人单独吃顿饭了?”
在饭桌上,胡可沙溢两人面对面坐着。
看着桌上摆着红酒、饭菜,沙溢感慨道:自打结婚之后,我们的时间和关注点都放在孩子和家里的事上,好像已经很久没有两个人面对面这么喝过酒了...
胡可也突然同样意识到,为了孩子的成长陪伴,夫妻两人很少会有时间单独坐下来吃顿饭,聊一些属于两人的话题。
独处的时光,俨然变得稀缺。
正如之前有一位读者来信。
信中妻子坦言,自己和丈夫结婚将近10年,但夫妻之间每天的话题基本只围绕孩子。
孩子要不要报补习班;
学费多少,什么时候交;
今天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
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别的可以交流了。
春节时,孩子被送去了外婆家过节,夫妻两人难得独处一个空间,却变得连话都不会说。
因为孩子而弄丢了婚姻的甜蜜,不是只有他们,这是很多夫妻,尤其是妈妈的共性。
在很多家庭中,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亲子关系完全挪到夫妻关系之前。
只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却忽略了伴侣的;
会贬低伴侣,却过度宽容孩子的行为;
独属夫妻的时光完全让步给了孩子。
但这样,其实并不妥。
家族系统排列的创始人伯特·海灵格先生就认为,在家庭中不管什么关系都应遵循一个“先来后到”的原则。
夫妻先来,孩子是因夫妻相爱而后到,因此夫妻关系应高于亲子关系。
只有尊重这个秩序,爱才能持续。
否则,婚姻只是依靠孩子来维系,便会出现裂痕。
单靠责任
婚姻可以长久吗?
孩子属于婚姻中责任的一部分,但婚姻单靠责任真的能够长久吗?
近几年很多离婚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夫妻为了孩子成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选择了隐忍,在孩子面前带上恩爱的面具。
等孩子长大了,夫妻还是选择了分道扬镳。
就像每一年的高考潮,紧接而来就是离婚潮。
“孩子终于成年了,离婚吧”
“孩子终于高考完了,离婚吧”
....
所以现实也证明,婚还是会离,只是时间问题。
那婚姻该如何经营和维系,才不会在漫长岁月中,被消磨了甜蜜,只余下疲惫?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曾提出过“爱情三元论”,他认为婚姻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激情、承诺和亲密。
承诺等同于责任,不可或缺。但单靠一个承诺,撑不起一场长久的婚姻。
在《幸福定格》中,有一对夫妻。
孕育三个孩子,每天又累又忙的两人,连饭都懒得做,更别说两人能够坐下来好好吃顿饭,聊一下天。
偶尔想要说下话,一张口就是抱怨。
“你每天讲话有超过一个小时吗?你都是一直对着手机。”
这时丈夫也不甘示弱地反驳道:要聊天?那我也要等你有空啊。
没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妻子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伴侣心中的位置。
“我应该对孩子们很重要,对你我不知道重不重要。”
婚姻中的柴米油盐似乎带走了所有的激情和亲密。
我们不知对方所想,不知对方内心感受需求,拥抱亲吻变得奢侈,爱同时也在被消耗。
正如在美剧《致命女人》中,女主人让丈夫的目光重新回到自己身上,重新穿上美丽的裙子,化了一个精致的妆。
在丈夫回家的第一时间,甜蜜的告诉他:我好想你。
结果,丈夫对妻子的改变视若无睹,只淡淡的问了句:饭做好了吗?
婚姻过了最初的荷尔蒙期,到了一定时候,浪漫和仪式似乎慢慢被淡忘,伴侣之间看到的更多是责任,是充斥生活的一地鸡毛。
很多婚姻,正是在此被拖垮,渐行渐远。
所以如何把平淡过得诗情画意,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关于爱的课题。
很多时候,比爱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爱。
比爱更重要的
是懂得如何爱
著名的婚恋专家林文采老师在谈起婚姻进入疲倦期这一话题时,给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从语言上。
夫妻可以协商抽出一个两人都闲暇的时间来谈谈,比如说:每晚睡前的15分钟。
什么话都可以讲,即使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可以唠唠嗑,话话家常。
看似鸡肋的“废话”,有时是婚姻最好的润滑剂。
当然在这个彼此交心的重要时刻里,我们就要避免争执。
不然试想下,夫妻两人一在一起,就埋怨和指责,谁会愿意花这个时间出来。
所以当双方都愿意给予对方时间来交流时,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表达自己的善意和爱意。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4》中,胡可后来也在“自我反省”。
沙溢之所以会用那种“随性”的求婚方式,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
“我是一个特别不爱表达的人,几乎很少会和他说‘我爱你’这样的字眼”。
“但他(沙溢)是一个经常会说我爱你的人,所以我在想,他是不是因为感受不到我的想法,所以他就没底。”
只敢在电话表达“我想要娶你”的意愿,却恐于当面说出。
所以胡可意识到,如果明明相爱的两人,却因为羞于表达,而感知不到对方的爱,那可能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语言和沟通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当然也少不了——行动。
也就是属于夫妻之间的“仪式”。
说起仪式,在有些人眼中可能会觉得:
“都结婚这么多年了,老夫老妻,还需要在意这些吗?而且我也不喜欢整这些。”
的确在很多不善于表达的人心中,认为仪式就像是一种形式主义,并不能和爱挂钩,往往还会让爱变得“俗气”。
但如果婚姻,一点点仪式的温存和浪漫都没有,可能会变得平静如水,毫无波澜。
我们并不是要每个大大小小的节日都准备豪华的礼物,钻戒、鲜花、香水...
仪式感不需要那么华丽,重要的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温情,增加彼此的情感链接。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演员孙俪就谈到她和邓超,两人因为拍戏,各忙各的,往往不是她睡了,邓超才回家,就是她出门了,邓超还没起床。
于是他们两人有了个小约定,早起的那人会顺带把对方的牙膏也挤好,挤好的牙膏代替的是无法亲自向对方道的早安。
早睡的那人也同样如是,无声中道一声“晚安”。
还有:每一天出门的吻别或拥别;偶尔一顿只有两人的烛光晚餐。
仪式,是让人在婚姻的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中,也依旧能够体会对美好的向往。
如村上春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仪式感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感觉是在生活。”
当伴侣被冠以丈夫、妻子的身份,当婚姻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责任,而其中的感激、欣赏、仪式、甜蜜,慢慢变得渺小,渐行渐远。
愿我们都能在婚姻中找回这些失去的,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END-
作者:时雨。来源:本文系中国nlp学院(nlpcn1997)原创,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为 你 推 荐
性格解密心理课
如果婚姻没有用心去保温的话,真的会枯萎。
如何处理婚姻摩擦,缓和关系?
如何看懂对方的性格,和内在需求?
学习九型人格,看透人心,搞定关系。
7月6-14日,我们邀请九型人格导师凯特老师,讲授线上心理实用课《9天九型训练营:手把手教你慧眼识人》,视频案例拆解+导师互动答疑,带你分辨一个人的性格、喜好、沟通模式、心理策略,缺点,以及TA隐藏的潜能,同时理解别人情绪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模式,让婚姻越来越甜。
立即扫码学习
让你轻松读懂95%的人群
快速修复各种关系
用九型,让孩子更优秀
前200位赠送价值199元的《吸金文案课》
文案课7月上旬开讲,10年文案大神授课
届时将提前拉您入群学习
▲
学习更多深度心理干货
扫码关注智慧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