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96小时》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生死96小时》经典影评1000字

2022-04-11 03:0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96小时》经典影评1000字

  《生死96小时》是一部由苑本立执导,聂远 / 叶一云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96小时》影评(一):革命题材神剧化,请继续,不要停!

  抗日神剧看得不少,想不到现在内战也在神剧化了,什么暗器机关,什么打斗肉搏,简直就是在看武侠功夫片。最后女反派自投悬崖,显然是“致敬”《卧虎藏龙》章子怡,哈哈。

  我就说聂远怎么会来演这部片子,一是政治任务(总得向官方表示一下),二大概是因为他是贵州人,而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贵州。

  导演苑本立,害我想到阎立本,于是又去看了一下《步辇图》和文成公主。

  《生死96小时》影评(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96小时

  《生死96小时》影评(三):我们不是没有脑子而是没有信仰

  首先声明我不是水军,大家可以去翻看我以前的影评也属吊丝一枚,我只是很好奇,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有人打一星了,这是一种什么心态,难到只要和主旋律挂钩的就要贬,驴得水这种舞台剧类型的浮夸讽刺就要抬高?

  电影没上映我也没看,也许我看了以后或者也会给1星甚至都懒的来评论。但主旋律再垃圾,唯物辩证法我觉的有道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觉的也有道理。

  2010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也曾在毛概课上手机没电以后翻看了几页,虽然套话比较多,但是其中有一些革命先辈的事迹信仰,以及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方法真的觉的挺有道理的,于是下课回宿舍以后又看了一会。

  目前我就一打工族不懂政治,认识几个政府朋友没事还要帮他们开发票。但是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可取之处。

  有些人不知道何为信仰,人各有志我们不怪,但至少你要去评价马列或者毛概你是否要先了解他?你压根都没读过这些东西,第一眼看到与这些东西挂钩的就全部否认。就像这部电影讲述红军的,何以没上映就直接一星?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有句话他指着自己的头说:“人都有这个吧?有的话好歹你们也用用啊!”

  现在中国就是长脑子的人多用脑子的人少。无关乎主义或者思想。顶多只能说没信仰。

  ………………………

  夜半喝酒想找一下近期那些要上映的片子,就看这部没上映的被打了十几个一星,所以胡乱写些。请各位网友不要喷我,全当我酒后失言!

  《生死96小时》影评(四):看完有脑子有信仰发表的五星评论有感!

  《生死96小时》

  《危机13小时》

  名子这么一放,还真像!还比你多83小时!假如《生死96小时》成功了,会不会来个国导拍个《生死危机》(CAPCOM倒地中枪),再来个《96小时+13小时》。

  不是无脑喷,我有脑子!!!听我解释给你听:

  96小时=4天。

  任何人计算时间,超过72小时后,都会以天数计算。

  例如:朋友问你坐了几天轮船啊?你会说4天4夜,还是96小时?如果你说96小时,你朋友数学好,会用脑子算一下,不好得用计算器了,算完后没准会说:“哦,4天啊!!!”

  任何机械、数码、电子设备计算时间,为了方便人类查看,超过24小时都会用天来计算,也可以说这片名已经反人类了!还好拍的片子,题材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要不片名就得要人命了?

  奉劝国导们,不能因为没有好的编剧,好的题材就在这玩文字游戏!少忽悠点人吧!把精力放在社会、文学、历史等等等等等,没准哪天“洪荒之力”一爆发,灵感就来了!不能《地心引力》火了,你就来个《月心引力》,像《妇仇联盟》、《清单遗愿》、《冰与火的青春》、《拥抱星星的月亮》,这是名子山寨的,更有内容山寨的,唉!

  因为今天才上映,没去影院的都无法判断片子好不好看,更无权讨论值不值得看。但如今是言论、宗教、信仰自由的时代,不能因为这是一部红军题材的影片,“有脑子有信仰”的就有权论证,打一星的就没有信仰,因为红军不是唯一的信仰!

  当然,别人没看就给一星,那是不对的!

  那你,“有脑子有信仰”的也没看,就打五星,更断定打一星的都是没有信仰,那就更不对了!

  我也没看,但看完“有脑子有信仰”的评论有感,必须逮扯几句,评论还必须评价,所以我打三星!

  《生死96小时》影评(五):可以看过再评吗?

  首先,说缺点。

  1.片名太山寨,也太商业化。是想吸引年轻观众吗?可能适得其反。

  2.聂远和那个女特务的戏干扰主线剧情,不如减少,或者干脆删了。真的,要写成个人的英雄传奇就弄部手撕鬼子的电视剧。要想写一群人的血色生死路,就写透,别穿插些矫情东西。结果是讨好不了只顾看得爽的人,也讨好不了想认真体味剧情的人。

  3.主演们的表演确实有些用力过猛,这样不能突出人物性格,反而显得假。

  再说说我给五星,优点在哪儿。

  1.能感受到主创们的热血激情。不管编剧加了多少狗血桥段进去,不管主演显得有多夸张,但是看完后你能感受到他们的那种热血激情。可能是主旋律题材的电影面临很多限制,但主创的野心又太大,想弄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结果弄得不伦不类。但是,你看了后会有一种麻木的心被刺痛一下的感觉。现在的人,对一切思想信仰都怀疑,几乎不可能再热血沸腾。即使要被刺痛一下都很难,所以我给五星。

  2.几位主演真心演得不好,但有几个小配角不错。戴眼镜的小男孩儿被蛇咬到的时候,我退了一步,纯粹出于条件反射的吓得退了一步。背锅的那个似乎是叫大猛的汉子竟然掉进陷阱了死了,我以为他不会就这样死。不是该干掉几个白狗子,或者给赵勇挡枪死吗?居然就这样死了。那个扛旗的小女孩,有一双真正纯净的大眼睛。那个操着不知是贵州话还是四川话的俘虏,他大喊大叫着要给弟弟二狗子报仇,我没听清他旁边的人说什么大道理。但我听清他说他弟弟才十六岁。那些认为当年的国军就是正规军的人,你们不知道当年的军阀到底是怎样?同样的没军饷,钱,多半抢来,人,多半拉壮丁拉来。

  3.风景确实好,雄浑中透出秀美。真的,和横店那种造出来的假山水完全不同。看片的时候有一种清新感觉能透过银幕扑面而来,可以让宅在高楼中的人心身清爽。

  再说两点忠告。

  1.不要带着男朋友(女朋友)去看,最好独自一人。只有这样,才能沉得下心。

  2.不要以单位和学校组织去看的电影而心生抵触,自己一个人重新看一遍,你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感觉。

  最后说说那些没看完和根本没看就发评论的人。

  1.在当时情况下不绕道怎么去东北?没到东北就***死翘翘了!东北丢了是谁的责任?当然是当年谁当家就是谁的责任!红军在这种时候没有趁着外患只顾占自己的地盘,这就算抛开政治来说,也是义举!

  2.不管当代,我们有多少的社会问题,那也不能忘了先辈的事迹。杨靖宇在日本军政界都有很高评价,赵一曼的遗书至今仍在日本的博物馆。唉,韩国已经抢走了我们的端午节,真怕哪天我们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别人的,所有的民族英雄都是由他们痛恨的敌人来祭奠!

  3.这部影片并没有多好,写长评是因看了别人的评价之后感到的现代人心态的浮躁和麻木。真的,那位说看看地图就知道当年北上抗日不需要绕甘肃,陕西的朋友,你真的了解过当时背景吗?那些点赞的朋友,请你们翻出1943年到1945年左右的中国敌占区和自己保有的地区的分布图。你会发现,如果红军一直窝在江西不走,中国能剩下的土地是已濒临亡国。

  4.抗战胜利之后的政争,已经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能说的。但北上抗战和抗日战争这一段,是无需争议的!后来有很多文化精英拒绝去台北,支持红方,主要还是在抗战中的表现打动了他们。我们讨厌战争篇打上政治烙印,但不能因此让我们自己失去最基本的是非辨别能力。我们可以没有信仰(我信道),可我们不能没有做为中国人的最基本良知。

  《生死96小时》影评(六):这只是长征路上的一个小故事,但要想想当时大的时代!!!

  80多年前,四路红军相继撤离苦心创建经营的苏区,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完成了这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力量的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间奇迹。

  伟大的创举必然顺应时代的需求。那么,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日军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团结御侮、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遭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发表于《独立评论》上的一篇题为《假如我是蒋介石》的文章,批评不抵抗政策是“最下流的自杀政策”,它使中国变成“一大块肥肉”,然后日本“一刀一刀的割去”。

  在广东的国民党中央委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认为“今日事势,舍抵抗而外,实无其他救亡之道”,要求国民政府切实进行抗战。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随后收复了察哈尔省全部失地。

  正当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陷入被动之时,驻福建的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于1933年11月20日发动“福建事变”,公开宣布反蒋抗日。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断发表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对日宣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提出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等三项条件下,红军准备与任何部队签订停战协定,共同抗日;帮助和加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皖边地区,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最高度的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尽管有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长征前的中国,民族危机依然日益严重,合作抗日似乎遥不可及。

  在日本加紧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高举着抗日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本应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剧烈变动的新情况,进一步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策略,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革命的生死关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他们虽然主张抗日,但忽视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否认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的抗日要求,否认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正发生分化,断定中间派别是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排斥一切上层分子、中间势力,只要“兵”、不要官。他们武断地认为“目前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斗争”。

  为此,他们无视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反对红军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方针,主张实行先发制人的进攻战略。在这种进攻战略下,他们反对必要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等等。在军队建设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造红军”的措施:一、实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改组各苏区党和红军领导机关;二、取消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强化政治委员个人决定作用;三、取消红军筹款、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强调红军的任务仅限于打仗;四、反对红军必要的游击性,片面强调正规化,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两大危机,考验着濒临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谋生存、图发展为主旨的长征随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