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安,亲爱的》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100字

2022-05-19 02:08: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100字

  《晚安,亲爱的》是一本由[瑞典] 英格尔·弗瑞曼森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安,亲爱的》精选点评:

  ●作者一贯的风格,以冷冽的笔触描写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复仇的故事。

  ●喜欢惊悚情节和血腥场面的还是绕道吧。这本书不适合你。这本书的重点还是在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内心探索方面。把人的内心层层剖开赤裸裸地给你看。喜欢里面的写景状物和貌似絮絮叨叨实则让人心疼的对话和心理描写。

  ●一个女人,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人性的扭曲,随之是扣人心弦的邪恶犯罪

  ●有过执念,放下执念。曾经的伤痛不是要去提醒我们生活的压抑和无可奈何的屈辱,它会是一段珍贵的史料,指引我们去寻找有阳光有温度有爱的明天。毕竟,我们是唯一有能力,也有机会,去扭转事态,步步前进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证明,未来都是美好的模样。

  ●从心理方面讲,谁都有被上帝原谅的理由。

  ●看不懂。。

  ●儿童没有同情心

  ●我还以为是推理,没想到三百多页差不多全是心理描写。不过还可以,三颗半星。唯一遗憾是题材有点儿老套。

  ●“没有天生的魔鬼,又何谈无辜的天使。”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一):养尊处优的富家女,我感兴趣的话题,但是这个clue似乎不那么给力

  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剧本有噱头。如果全部是花好月圆,没有扣人心弦的邪恶,估计也没人看了。可是,它能不被写成犯罪小说吗?女的犯罪总是让人于心不忍。可以写成科幻类或玄幻类的也好呀,起码不那么残酷。。。。。。我就写了这么多,豆瓣不让我发表,因为评论太短了。哎,这样加几行字总可以了吧?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二):汉怕啊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图书,作者是北欧罪案小说的权威作家,作品风靡大西洋两岸。这本书是她获得罪案小说奖的第一本书。在书中,她描述了一个很不靠谱的女人,不过故事像真的一样。也许是因为与之有相似的感受吧,那种细腻到一个眼神都能读解出无数信息的敏锐,实在让人害怕。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告诉读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元,女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如此,一旦她们狠心起来,比地球上任一一种生物都可怕。

  恐怖之中的震惊,恐怖之中的镇定,让人毛骨悚然,却又欲罢不能。好书。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三):主人公杀了人,但不是犯罪小说

  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读瑞典小说,当然作者的国籍对小说有多大影响,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所以即使我自以为在小说中感受到了瑞典的气息,也不见得是作者的本意。

  这本书被当成犯罪小说来出版是很奇怪的。《罪与罚》、《水浒传》是犯罪小说吗?并不是主人公杀了人,就能算犯罪小说啊。当然,这个奇怪的定位从这部小说得了犯罪小说的奖项就开始了——也许这也是瑞典文学跟我自己观念的文化差异之一吧。

  除了不能满足对犯罪小说的常规期望——读到一个紧张刺激的犯罪故事,期待犯罪者束手就擒或者逃出生天——这一点,这部小说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尽管主人公的生活并不快乐,小时候受虐待,人到中年还是个孤僻的宅女,同时又几乎是顺手杀掉了几个人,但这本书并不阴森。书中每一页都有一股寒气,但这寒气既不使人绝望也不使人畏惧,它仅仅是冷而已,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像瑞典的天气。这种寒而不阴的冷气本身,就足以构成阅读这部小说的特别体验了。

  至于情节,小说的情节都是难以概括的,无论好坏。概括以后,坏小说看起来没那么糟,好小说看起来却糟多了。所以还是谈谈非情节的成分比较靠谱。

  在我看来很离奇的是,主人公佳丝汀是富豪的女儿,却一直忍气吞声地受同学的欺负。在我国,有钱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在一起时,不去欺负后者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被后者欺负?佳丝汀的富有一点也没帮上她的忙,她的法国血统和不可爱的长相和性格这种常规的被欺负理由倒是稳稳地成立了。

  即使在她成年以后,和她有有限往来的少数人,比如她的老同学丽贝特和前后两任男朋友,也都没有把她当有钱人看。作为工薪阶层,他们知道她有钱,但看不出来他们因此对她另眼相看。比起考虑她有钱这件事,他们对她养了只大鸟这件事的反应还更大呢。

  这大概是在格外富裕的瑞典才会发生的事吧。身为家喻户晓的糖果公司老总的女儿,并不是使佳丝汀显得与众不同的理由。这个国家还真是值得羡慕。

  佳丝汀最后会幸福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会期望佳丝汀幸福还是被捕呢?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四):时间不止,记忆永固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回忆的瞬间伴随我们的一生,即便短暂地遗忘,也经不住在某一个特别的时刻,曾经的点滴悠忽涌上心头。这个,便叫做记忆。在时间的长河里,记忆构成每一滴河水。时间不止,流水不息,记忆永固。

  佳丝汀•达尔维克,不仅仅是一本书的主人公而已,她是我们自己,是我们不慎掉进琐碎生活中的身体碎片,是我们探求内心时不得不去面对的另一个自己。谁没有一些伤痛的过去,谁没有一些痛苦的经历,谁又没有一些不肯诉说的秘密?只因“欢乐短暂,苦难久远”,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忘记那些美好的片段而夸大痛苦的经验,于是记忆往往不能成为我们纪念生活的礼物,而沦为捆绑生命的枷锁。

  幼年丧母,父亲续娶,后母冷酷,同学欺侮,男友背弃,至亲死离……如若这一切经历的背后站着疾病、瘟疫、战争、民族屠杀这样的经验呢?苦难从来都是相对。

  对于佳丝汀而言,少年时代的记忆成为她无法摆脱的梦魇,成为她敷衍苦难、控诉罪行的借口,乃至最终成为她嗜血杀戮的理由。她将时间长河的长扭曲成时间圆环的圆,她将记忆的丰满削减成单一的苦难,而她自己则久居圆环的中心,自我怜悯,不屑逃离。直至她终于发现原来痛苦那么公平:她平等地造访了几乎所有的人;直到她懂得只要冷眼站在别人痛苦的伤口上,骄傲地冷嘲,只要冷酷,不思宽宥,不抱怜悯,她就可以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力量、一个强大的人,她就可以像人类对待蚂蚁一样,轻松地制造复仇的血腥。

  只是当受害者终于成为复仇者,当弱者成了主宰生命的强者,当罪恶的界限逐渐模糊,当惩罚的标准尚未建立……我们是否还能信任我们自以为是的人性?

  《晚安,亲爱的》没有给我们最终的答案,英格尔•弗瑞曼森也没有给我们答案。而且有理由相信,任何一部小说都不能给我们精准的答案,谁对谁错,谁是英雄谁是小人,谁该遭受惩罚谁要获得宽宥……读一本小说当然永远不够参透其中的深刻。

  然而,我们是真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感受是相通的,震撼一定也会是相似的。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是渺小的、孤独的,我们又是幸运的、丰富的。当然,最重要是,对于一种记忆,我们可以是健忘的。

  《晚安,亲爱的》读后感(五):每个人都难免孤独终老

  19号开始读这本书,用了四天,今天读完。很巧的是17号在微信上看到一篇书评《每个人都难免孤独终老》,几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社会人的角度——来解释这本书。

  一个孤独的女人,衣食无忧,有属于一个人的房子,还有一只鸟,房子是她的壳,鸟是她的魂。

  ——其实在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一样——只要躲进自己的屋子,其身上所附有的社会人属性瞬间消失,剩下的就是一个赤裸裸无依无靠的自然人,所需要的,向后,是爱;向前,是回忆。在爱和回忆之间,自然人的野性渐渐释放出来。

  可惜的是,佳丝汀以往的回忆几乎全是痛苦,新找到的爱也面临随时失去,成为以后回忆中新的痛苦内容。她所能做的,只能是立刻结束这种可能性,别无选择。

  附录:

  时常有人谈及中国社会中无所不在、难以逃脱的关系网络,如果你很厌烦它,那么小心,它的反面也一样可怕。这一景象在日本已渐渐变成现实:在那里,问题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所谓“无缘社会”,就是指这样一个人际关系极度萎缩的社会。虽然人们常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但现代城市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匿名性、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缺乏人情味和直接的联系纽带,这些一贯都是大都市的普遍特征。在人际联系密切的乡村或家族社会,传统既束缚了人,又保护了人;而现代城市社会则相反,它既给人自由,同时又将人抛入一个眼乱缭乱的陌生人潮中,任个人独自面对。在这里,没有人非得知道你是谁、关心你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别的朋友,因为这已被认为是“他人的隐私”;“大隐隐于市”是对这种现象的精确概括:你可以在一个大城市中不为人知地一直生活下去。

  在日本,每年有高达32,000例“无缘死”——这些人默默过着极为寻常的生活,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一点一点与社会失去关联,直到孤独地走完自己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他们中的不少人,活着的时候也并非完全没有社会交往,但到他一死,认识他的邻居或同事才意识到,根本就不知道他有什么亲友可以料理后事;甚至虽然身份得到确认,但明明有血脉相承的亲人,却并不来认领遗体。如果说在宗法社会中,人即便死了也会被作为祖先受祭祀而为人所记得,那么“无缘死”的人,则可说在去世之前,就已被人所遗忘。

  十年前,曾有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日本电影《无人知晓》(Nobody Knows),讲述四个被单身母亲抛弃的孩子,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绝望地生活着。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心悸,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如果活着的时候与外界几无联系,那也就无怪死后无人知晓,在陌生人组成的茫茫人海中,谁能注意到一个平素来往不多的人的消失?就像本书中所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对于隔壁住着什么人,他们日子是怎么过的,不也是知之甚少吗?我觉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即使自己周围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而我们没有觉察,也是不足为怪的。”

  日本这些年来,年轻人不断涌入大城市,中小城市不断衰退,越来越多的村庄因为人去楼空而从地图上消失,许多人再未重返家园。但也并非只有大城市才“人情冷漠”,其实中小城市也已远不如以前那样重视乡情纽带,如果一个人家中无人,又不断更换工作,在陌生的城市中不能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那么他的人际纽带就将渐渐萎缩,那些断绝了与故乡关联的无依无靠者,被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无缘死预备队”。

  这一社会现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折射出了日本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某些基本特性。这一社会的极端形态,就是社会的原子化:在社会基本单位析分到核心家庭后,正进一步渐渐走向单身家庭。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是这样一个社会的缩影:陌生人匆匆擦肩而过,不知道彼此是谁,他们看似人潮汹涌,但彼此并无有机联系,你可以在拥挤的地铁上看到一车的人之间彼此互不交谈。人际交往的形态很少是稳定的、贯穿一生的长期纽带,而常是碎片化的“偶遇”。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的,则是个人信息的私密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尽量简化,甚至连召集亲友一起举行丧礼,都让人觉得是一种“麻烦”。“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社会普遍的心态(”给您添麻烦了“似乎是最常用的日语之一),87%的受采访者都回答说不打算和亲属共同生活,宁可孤独生活,而原因正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但书中说得对,“‘关联’或是‘缘’,难道不就意味着互相添麻烦,并允许互相添麻烦吗?”

  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高度原子化的个人很容易丧失社会纽带而变得离群索居。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日本的调查显示,相比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常找同事或朋友沟通,三十四岁的青壮年常倾向于不找任何人沟通。这部分人群承受着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看起来忙忙碌碌,但有的人其实除了在工作场合的偶尔接触外,并无机会与人深入接触,许多人一旦退休后,失去了与公司和同事的联系,便暴露出与世隔绝的真相。换言之,在现代社会中,公司集体认同与情感化的群众运动,都可能是极具欺骗性的“我们感”(we-feeling)。很少有同事能在你离开公司后转变为终生的朋友,并最终出现在你的葬礼上。

  卡尔维诺在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曾虚构了一个城市,在那里,“为了建立维系城市生活的联系,居民从房子的各个角落拉起细绳,用白、黑、灰或黑白相间的颜色,显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买卖关系和代理关系。当纽带越来越多、再也不能穿行的时候,居民就搬离居所,房子就被拆除。”这是城市生活的一个隐喻:现代人常常逃避过多的社会关系纽带,试图匿名而自由地生活。与传统社会相比,如今人们在纵向(与祖先和后代的联系)与横向(与平辈朋友等社交关系)上的纽带都萎缩了。虽然如今聊天工具、社交媒体的兴起,一度能重建失落的纽带(很多人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又和失散多年的老同学联系上了),但这个虚拟网络仍是不坚固的,并且和现实生活不同,你可以随时从中退出。

  日本“无缘社会”之所以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日本社会的问题,而关乎现代人的根本生存境况。17世纪的英国诗人John Donne有一首著名的诗:“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身为大陆的一小块,若海洋冲去了一片土,欧洲大陆就少了一块,不管那一块是海岬所缺的一角,或是你朋友的庄园,或者你自己的园子所流失的土地。每一个人的死,都是‘我’的削减,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而鸣。”不要觉得“那与我无关”,生活在现代社会,每个人有都潜在的可能变成一座孤岛。书中那位水野君说得对,“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因为说到底,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