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摘抄

2020-07-05 22: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摘抄

  《一年级·毕业季》是一部由徐晴执导,张智霖 / 袁咏仪 / 陈建斌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一):好看

  额风格是通过梵蒂冈哈工大干哈刚发干哈个想法干哈v吃方法差点坐过站关系好的还发还发好大份哈哈发哈发哈方法还发哈哈放大还发哈哈发哈方法还发伙计方法就发飞机飞机腹肌防腐剂方法经济多喝点还打电话好方法好几床成绩成绩吃鸡鸡才刺激检查嘻哈苏打就发成绩成绩行吧呼吸等哈哈多大哈哈方法哈哈发哈放大后笑哈哈发回答到底有多好都好好的好方法还发还发哈哈嘻哈嘻哈嘻嘻嘻吃v就尴尬刚发勾搭呼吸有出车祸薪火相传女不回复都擦v不好刮擦v不好刮擦v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二):欣欣,你很棒

  为了欣欣重温了一年级,年轻时候看的第一遍,就很喜欢欣欣;现在成熟了看了第二遍,更喜欢欣欣了,看其他事情也有了很多改观,当时觉得赵志伟好,回头再看这不就是海王渣男吗?把人当备胎,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只一个劲的撩人,没同意做男朋友还要求人家像原来一样对你?可笑!当时很讨厌孟子义,现在看来,第一次女一号的事情,一开始确实是被排挤了,老师选的女一号,没和老师商量,没和孟子义商量直接刷掉合适吗??第二件事小偷真的需要脸那么脏吗?那么脏不会更让人怀疑吗?感觉孟子义也不是那么的令人讨厌。我竟然还想磕欣欣和成毅的cp,可惜找不到太多糖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三):剧本写的不太详细啊,让他们演得略尴尬啊……

  的确是看不下去啊,撑着看完了第三期,发现芒果台的剪辑全部用在预告片里了,而正片我最喜欢居然是不定时出现的那两只猫。

  孟子义的确招人讨厌,一点点网红脸吧,如果整容了的话那整的挺好的。

  不得不说,在第二期里我印象最深的就只有李莎和潘,李莎逻辑不错,表现可圈可点,在那一整组里不可谓不出彩。潘一个人完全承包了我的笑点,他怼孟子义然后在地上学狗叫的那一段是我一整期的笑点所在处。

  对于虞书欣我开始在第一期就觉得她公主病,在第二期尽管是学习了乐嘉的方法也让我觉得有点太不懂礼貌,辩论也是有辩论的规矩的,这样胡搅蛮缠未免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剧本痕迹太明显,第一期就开始撕了,第四期的预告片里孟子义仍然在觉得自己是小公举,简直辣眼睛。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四):这是所向往的青春

  科班生和旁听生的分组相比较第一季的混在同一个班更为疏离和歧视,还有对立。

  而且旁听生也并非素人,而是野生红人(有湖南卫视主持人李莎旻子)!这是使诈!而这季真人秀的剧本更加娴熟而显得做作虚假。

  不过我却半日闲连看五集,视觉享受着羡慕着他们过上了我想要的那种生活:明星导师仙靓夫妇陈八岁、金鹰节晚会登台、李安等大咖面对面交流等,并缅怀逝去青春岁月。

  喜欢赵志伟和王润泽CP,还有成毅和孟子义这对CP,田一彤和倪言在最后渐渐刷出了存在感,还有于济伟,都是科班出身,扎扎实实基本功。润泽哪一集被感动,像娄艺潇说的你们是来提升的,只有润泽他是来吃饭的!泪目~~

  尤其是最后的《仙剑奇侠传》二刷了,喜欢田一彤的林月如,还有倪言的赵灵儿,跟赵志伟的李逍遥很搭。音乐剧太棒了,歌曲好听,舞美简直就是大片!看不够,如果有完整版就好了,经典,都想重温了。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五):你们都是好“演员”

  一场已知结局的大戏,本来想说是可以猜到结局的真人秀,可是这节目真的不算是什么真人秀了,就是一场大戏。剧本已经写好,你出不出彩,不靠你的努力,只是靠剧本。

  最新的一期,虞书欣和成毅扭转了很多人对他们的看法。因为虞书欣做的不好,于是她一遍一遍的要求练习,大家觉得这个姑娘不错呀,路转粉。

  成毅一开始没有演上男主角,但是本期节目他才是男主角。他去当场工,去拉威压,我开始还在纳闷。为什么不让他演戏,配角也是戏呀。但是成毅虽然不是男主,但是胜似男主。拉威亚,早起,是剧本,是老师们的要求,为了什么,为了给他加戏呀。

  他拉威亚,只是看着别人演戏,观众和娄艺潇以及其他同学一样,“他好可怜呀”,于是,张智霖被感动,主动要求来个替身,给他加个戏。

  然后,感动大家,perfect!

  最后剧透一下毕业大戏的主演们:成毅,赵志伟,于济玮,孟子义,李莎旻子,虞书欣。

  聪明的捏们也看出来了吧?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六):毕业季比起大学季好听点天壤之别,难听点XX不如。

  之前没有看过这类的综艺节目,偶尔看到陈道明老师的一段授课,找了出来,一次性刷完了大学季。剪辑的很好看,不谈合格同学怎么样,好看在各类不同性格的同学,他们在20岁左右的碰撞出的青春的样子,好像就是我们大学时候的样子,叛逆,不知上进,然后努力,成长,泪水,再到收获认可。剪辑出了台前幕后。感觉get到了观众的点。

  再说说毕业季吧。因为刚看完大学季,顺手点开毕业季。忍着看了三集,真的看不下去了,大概内容就是我布置个任务,过程一笔带过,然后就是结果了。流水账一样无聊至极。是有了具体的台本没演好还是换了剪辑是个实习生?

  我也是艺考生,不过我是学习画画的,但都是小班十多个学生到二十个。老师会保留你的个性,但是,在你错的时候,会劈头盖脸的骂你,毕业季老师都太软了,没进入到一个老师角色进去。学生定位的是毕业季,大四了,22.3岁了,已经被大学的半社会性质染了点颜色了,剧中是不是比高中生还傻白甜了?

  有点感触,文笔不好,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七):为什么那些你看不顺眼的人总能比你更成功?

  三期下来,对其中任何一个学员都没有产生喜欢或是特别讨厌的情绪。我理解的喜欢是你会盯着电视追着看他的戏份,我理解的特别讨厌是你的眼睛一秒钟都不想多停留在他的脸上。很遗憾,竟然都没有。(摊手)即使是那两个引起大众极端情绪的姑娘,我也尚能保持平和地看着她们继续。关于这两个成为众矢之的的姑娘,我有话要说。

  大部分人包括我在看到她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后都会不自觉地皱眉。的确,她们的表现是张扬的、任性的、突破常人底线的,所以她们遭人白眼,让人唾弃。但仅就这三期内容,我也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先说虞小姐。她是最先触动我神经的,因为我平生最恨公主病。然而,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是的,她有公主病,但她的专业表现并不差。我们将目标转移到这个节目的性质上来,他们这么多人是在一所专业的艺术院校进行表演专业的PK。第一期,要选音乐剧女主角。她输给了张昊玥,却也是候选人之一,方俊和陈建斌均表示她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第二期,比演唱。专业乐评人说,那组表现最好的就是她。第三期,模仿辩论。胡搅蛮缠的她最后竟然上场了,说明她的身上一定有宝贵的特殊价值。

  再说孟小姐。第一期,袁咏仪最满意的女主角是她。第二期,歌唱实力不行的她最后竟然也有个完全记不得歌词的同学垫底,她留下来了。第三期,她表演林志玲这个不讨喜的角色,固然引起人们反感,然而她的模仿却是那几个女生里最惟妙惟肖最有感觉的。袁咏仪更是毫不犹豫表示一定是孟子义来演。

  综合三期的专业表现,毫无疑问,她们两个是成功的。让大多数人不满的她们性格上的“缺陷”并没有阻挡成功,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助力了她们的成功。是的,她们张扬、蛮横、任性、公主病。但同时,她们也聪明,漂亮,勇于表现自己,给自己争取机会并且有能力有价值。

  也许,你要说。虞书欣辩论时就像泼妇骂街,然而只有她默默地吸收了乐嘉教给她们的东西,并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了。难道不比认认真真准备却全场缄默的那两个同学好?(此处不是指正式比赛,是在乐嘉那边的模拟)

  最好的解释就是你拿出的成果。更多的时候,人们不会去倾听你失败的原因,紧张或是不擅长。他们只看结果。

  在你的身边,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人呢?他们是你讨厌的人,也是你嫉妒的人。他们身上有让你看不顺眼的缺点,但同时他们也有光芒万丈的一面。我能想到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各方面表现平均,低调又努力的你有一天发现,那个我天天唾弃的人比我更加成功更加耀眼。

  脑残粉绕道!只和平和观影的人讨论!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八):星素共赢,《一年级》成原创节目成功典范

  文/温翔

  最近几年全球综艺节目异常火爆,竞争亦非常激烈,国内大大小小的综艺节目也不胜枚举,真正颇具原创性的综艺节目稀缺,很多火爆的综艺节目几乎多是海外购买版权,有的更是变脸稍动修改就上线,虽然短时间吸睛指数高涨,赚得盆满钵溢,但时间长了,对于综艺节目高精尖发展并不有利。

  而《一年级》这样的原创品牌,它的成功意义非凡,作为唯一校园原创纪实节目,聚焦的话题性十足,参与录制节目的老师都是业界大咖,同时原创节目成功了,可以为卫视节省成本,将更多的资金给力节目内容。

  原创节目唯一性导致它不容易被模仿,现在版权意识较浓,国内应该不会有卫视敢猖狂复制。同时节目还比较有引导性,因为一旦原创节目成功,影响甚广,就容易吸引更多竞争对手的关注,自然就容易形成原创意识的扩散,促进综艺节目原创性绿色生态的变化。

  《一年级》本身节目初衷就比较有教育意义,作为不管艺术类院校学生还是其他学生,都能够从节目中感受到强烈的教育意义,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学生相处之道,或者是和老师的情感培养方面,都能够获益匪浅。

  节目每一季都能够出几个红人,比如《一年级·大学季》我们看到了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葛洧吟,还有娘炮搞笑的邵明明,以及主演过《我是路人甲》的万国鹏,而《一年级·毕业季》中十多名科班生和非科班生学员中,颜值表现都出众的孟子义,在《诛仙青云志》出演男二号林惊羽的成毅,公主病问题多多的虞书欣,外形条件不错的赵志伟等,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实力派演员。

  《一年级·大学季》出任老师的是演技实力派黄志忠、佟大为、袁姗姗和刘芸,而《一年级·毕业季》更是邀请到演而优则导的陈建斌、凭借《爱情公寓》系列火爆的娄艺潇,当然还有恩爱有加多栖成功发展的张智霖和袁咏仪夫妇共同出任老师。

  节目真实的表现了学生们在团战还是甄别大赛等过程中,是如何培养团队意识,又是如何努力不断完善自我,从自卑到自信,从怯弱到勇敢,从一塌糊涂到有型有表,从独来独往到共同发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是节目吸引人的地方,几乎真实的记录了这些星途征战中力争上游小伙伴们的点点滴滴。

  节目不仅仅只是拿学生们的表现来吸睛,而每期甄别大赛准备节目的过程中,都会邀请业界大咖来给学生传达技艺和以资鼓励。注意来的不是其他综艺节目争抢的流量明星,而是真正成绩杰出的业界精英。比如最近几期有中国著名主持人兼演员的倪萍老师、色彩学大师兼主持人乐嘉、著名笑星蔡明、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李安等人的出镜。

  这些业界大人物的出现,有经验之谈,更有具体的表演指导,当然还有像李安大导演为学生们打鸡血。他们的出现固然是节目组花大力气邀请来提高节目品质,当然也是吸引观众的焦点之一,更是学生难能可贵偷师学艺的机会。素人和明星缔造了一个双赢的契机,这主要还是节目背后制作团队辛苦努力的结果。

  节目是芒果台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制作,目前国内唯一校园原创性纪实节目,这个节目的意义在于尊重演员这个职业,无论是科班生还是旁听生都能强烈感受到完成一部得到别人认可的作品有多重要,做好一个自信的人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演员。

  《一年级·毕业季》可观点颇多,学生们之间的矛盾纠纷,或者是陈建斌老师的“咆哮式”教学,还是张智霖和袁咏仪的“放羊式”教学和亲力亲为的助演,抑或是特邀嘉宾火花四溅的表现,都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焦点。

  《一年级》节目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事实,国内电视人同样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同样可以不依赖舶来品提升节目收视率,同时《一年级》的成功模式,完全具备输出版权的标准,绝对会成为受众欢迎的品牌。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九):湖南卫视真人秀已经到了不知道怎么做的地步

  首先我要说明真人秀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有意义的节目,这类东西无非就是要吸睛赚收视率的,即使有意义也是为了让大众更为接受,提高收视率,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哪那么多核心价值观、艺术水平和思想内涵,关于价值表达国内的真人秀已经仁至义尽了,所以如果你愿意看真人秀无非就是为了娱乐或是窥探人性,不可能是为了精神净化的,也就不存在网友所探讨的意义问题,想获得意义去看电影和电视剧吧,那样收获更大。

  国内是最近这几年真人秀才开始火的为什么呢,因为不好拍。像欧美那种真人秀,动不动就展现人性真实一面,这一面多是自私自利或直接撕逼播出后肯定与很多国人价值观所违背,但是这就是真人秀的“真”之所在,这也是欧美观众愿意一直看的原因。无论是像极速前进那样竞技类的人为制造冲突还是比弗利娇妻那样非竞技类的性格冲突,有冲突才是吸睛手段也是真的表现。可是这种模式在国内只会水土不服,国人即使生活中各种暗斗但是这种搬到台面上的撕逼也确实令人不齿,俗称影响不好。

  于是国内的真人秀多选择韩式风格,降低“真”的成分,不用素人,多用明星,明星在节目一定会端着不会全部展现自我,于是就出现了大家和谐做游戏的情景。

  但是湖南卫视明显不甘心向其它卫视那样做游戏。他想提高收视率,一方面要用明星需要粉丝带动,另外一方面要制造冲突,赚足眼球,将观众从其他卫视的明星真人秀拉回来。于是出现了花儿与少年的撕逼大战,爸爸去哪儿乱组cp,至于偶像来了本身可能想多个女人戏多多,可是这些女人都端了起来,实在是太和谐了。反观这些年湖南卫视一直想把真人秀往人性真实了去做,但是总是莫名招观众反感,主要原因是国人不同于欧美人不想看到也不愿意承认人性丑恶真实,多年的电视价值导向本就是真善美,你怎么让人接受许晴跪地大哭节目组仍然还在拍。

  回到这个真人秀上,这个真人秀从第二季就放到了戏剧学院这很好,首先颜值有了,避免国人不爱看没颜值的素人,第二,drama来了,戏剧学院的学生天生就是戏,一方面搞艺术的个性锋芒毕露,冲突满满,体现真,另一方面,成长励志又有意义,另外不排除有真人秀剧本的顺利可执行性。但是就是这么好的设定湖南卫视还是搞砸了,纵观两季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追求过多的冲突,比如说屡次顶撞老师,没有冲突的真人秀就是纪录片,可是冲突过多也不真啊,由强调真人变为只是秀了。还有就是莫名的偶像剧情节。具体来说,cp,为什么几个月就能主要角色都谈恋爱,不觉得假吗,还有成毅送孟子琪,骑自行车接复活的同学(原谅我忘了他的名字),临别时一起高抬腿过马路等等,这些都只是偶像剧的情节,观众只会觉得剧本痕迹太重,无论是观众觉得假还是观众觉得没意思都不会再看这个节目了,结果是一样的。

  至于剧本问题,真人秀一定有剧本,但不一定明星和素人知道,但编导和剪辑心中肯定有,否则节目就失控了。也就是说即使这些学生生活就算戏这么多就这么浪漫,就是男女都谈恋爱你也不能那么剪,因为观众不相信,觉得假,你要给观众想看的,观众想看励志就不要剪他们生活那么多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真人秀算是湖南台的探索,虽然不算成功但是至少看出用心了。这几年湖南台无论从拍摄、配乐、光线和画面的角度来说都比其他台的真人秀高了几个等级,让人看出湖南台真人秀不是跟风是真想做好。只是需要时间和精力不断地与国人思想和审美融合,做出属于中国可以接受并喜爱的真人秀。

  《一年级·毕业季》观后感(十):从大师传授到学员奋发 《一年级》带给演艺圈无限希望

  湖南卫视新一季《一年级•毕业季》将视线聚集在即将迈入演艺生涯的毕业生,并请来陈建斌、娄艺潇和张智霖、袁咏仪担任旁听生与科班生的老师,意欲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去揭秘演艺圈的种种挑战、困难、艰辛、不易,帮助毕业生早一步体验演艺圈生活,让他们在在入行前少走弯路走岔路,昂首阔步的走上一条正确的阳光大道。

  从播出伊始,节目组的用心设计就将科班生和旁听生逼到种种绝境。几乎每一期的淘汰机制,让几位老师想方设法的为学生们制定战略战术,也让学生们紧张压力空前高涨,而这样的压力之下他们最后的表现和爆发也是相当出人意料。面对压力,有些学生不禁落泪,有些学生一再坚持,有些学生迎难而上。在紧张、残酷、优胜劣汰的毕业氛围里,老师和学生的胶着、沟通、互信,以及学生们骨子里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精神,亦是相当令人感动。

  昨晚播出的“实战”主题节目,不负众望的继续蝉联周六挡份额最高的节目。其中成毅担当武行工作人员时拉威亚的隐忍,以及虞书欣吊威亚时固执的坚持,都深深的感动着观众。成毅因为班长工作的不够进取和团结,让他失去了担当主角的机会,老师更是让他去体验武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面对武行工作的艰辛,他却懂得了隐忍坚持的力量。虞书欣则在吊威亚时用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难度颇高的翻滚动作,当动作指导和导演都担心她因此而受伤提出让替身上时,她却顽强的克服了自己的困难,用一遍又一遍的努力,最后自己完成导演的指定动作。她的坚持和坚韧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也感染了荧屏前的每一位观众。

  演员从来不仅仅是观众所看到的光鲜亮丽,冬戏夏拍,夏戏冬拍,十几二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动作戏、威亚戏,没有一样是简单容易的。这些切身体验,不仅是即将踏入演艺圈新人的专业课,也是人生课。对于观众来说,也了解到这个光鲜亮丽的圈子背后需要承载的努力。从节目组的角度出发,《一年级》既向观众展示了演员的不容易,也生动的呈现出了这些演艺新人对机会的渴望和珍惜。从更广的视野来看,这其实也反映出当前90后年轻人对机会的珍惜、努力和坚持,映射出他们面对挫折的隐忍、反思和奋发。从荧屏上到荧屏外,让观众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除了学生面对机会和挑战所展现出的努力、坚持、奋发的正能量外,《一年级》还有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标志性环节。从音乐大师汪峰的助阵,到主持大师倪萍的指导,再到电影大师李安和小品大师蔡明的授课,以及动作指导林迪安的亲身传教,短短几期节目,《一年级•毕业季》已经为学生请来娱乐圈各行业的大师空降教导,其星光度和重量级足以令人见识节目组的良苦用心。面对学生崇拜的眼神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这些大师级的老师都给予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和教导,让学生收获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仔细回顾去年和今年已经播出的节目,从《一年级•大学季》到《一年级•毕业季》,很多大师级的老师都成为了学生们的重要指导老师。上一季的陈道明、陈可辛、赵薇、胡军,这一季的李安、倪萍、蔡明、汪峰,这些大师级的老师频频亮相《一年级》,不仅给节目带来了夺目灿烂的星光,他们认真诚恳的建议和指导,都成为了演艺圈新人成长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对刚刚进入大学季的学生们,还是对即将步入工作的毕业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一年级》的学生是幸福的。不仅有一分一秒都宝贵的大师课之外,节目组还为学生们安排了实践课、去影视基地实习、自荐角色等。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步入演艺圈和期望步入演艺圈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能够得到大师和前辈的经验指导,真的可以令他们在缤纷复杂的演艺圈有着质的飞跃。他们在影视基地实习学习的过程,则让他们对演艺工作的认知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无论是宝贵的知识传播,还是珍贵的经验积累,都能够让他们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演艺圈工作,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做足更多更好的准确。

  从演艺圈大师的不吝传授,到学生实习的全力坚持奋发,充满着无限正能量的《一年级》已然谁也无法替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