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龄,你终将不争不吵不炫耀
人生,是一段旅程。
我们穿过四季的风尘,饱览似锦的繁花,仰望璀璨的霓虹。
一路行色匆匆,不甘落后,心却被这浮华虚空挤得越来越慌张。
走着走着,我们才发现,云淡风轻才是人间至美的风景;
才开始明白:
不争不吵不炫耀,方能品岁月静好,享现世安稳。
不争,是一种智慧
《道德经》有云“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刚者易折,柔者长存。
聪明的人,往往都懂得示弱忍让,在恰当的时候,用不争换一隅安宁。
左宗棠少时成名,但生活并不顺利。
18岁父母双亡,留下了十几亩田产,他靠着田地产粮的收入艰难度日。
19岁进京赶考,落榜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家的田地被大嫂联合族人占为了己有。
左宗棠可以据理力争,将田产夺回来。
但他没有,反而拿出田产契约一并送出,表明将这些田产赠与大嫂。
族内的一些宗老知道后,十分钦佩,纷纷站出来支持左宗棠,不允许族人们再有欺压他的行为。
左宗棠不争的好名声传扬开来,引起了湘潭周家的关注,家境殷实的周小姐很欣赏左宗棠的品格,与之结为了连理。
婚后夫妻感情甚笃,在周家的鼎力相助下,左宗棠步入仕途,最终开创了一番伟业。
宽厚待人,不争一时得失的处世之道,贯彻了左宗棠一生。
当时,他官至两江总督,手上拥有至高权势,但他并没有以此来争夺更多的财富,反而还会自掏腰包解决朝廷拖欠的军饷。
晚年时,更是心态平和,同僚政见不同,属下偶尔犯错,他都不争不嗔,宽容谦和。
左宗棠不争小利,不计较得失,于家为国,胸怀如海,获赞誉无数。
曾国藩称“国幸有左宗棠也。”
梁启超赞“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因不争而失去的,自会换一种方式获得。
人生苦短,一世浮华一刹那,真的没必要什么都争。
正如《甄嬛传》中所说:“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之人有福多了。”
江海不争,百川自来;高空不争,众鸟皆归。
我们的心,因为不争而更自由,因为自由而更宽阔!
不吵,是一种修养
《尚书》中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怀包容之心;
不与无谓的人争吵,方能去留随意,笑对风云。
圣人王阳明正是这样一位内心光明的人。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却也招来了一些权贵的嫉恨。
张忠和许泰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与宁王暗中有勾结,宁王被抓后,怕事迹败露,就把矛头对准了王阳明。
他们派士兵到王阳明家门口百般谩骂,污蔑王阳明和宁王勾结,图谋不轨,看到形势不好才出兵平叛,还借机侵吞宁王的财产。
王阳明丝毫没有忿怒,也不出面辩驳,处之泰然。
连续骂了几天,城里的老百姓都听不下去了,自发组成了团队,准备去对抗那些士兵。
王阳明却立刻制止了老百姓,他说,这些人跋山涉水来到陌生的地方,思念家乡,是在发泄情绪罢了。
随后,他将这些话写在布告上,广而告之,士兵们看到布告后,内心果然泛起了思乡情绪。
王阳明还熬药材、送饭菜给水土不服的士兵,士兵们自惭形愧,再也不好意思来辱骂了。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遇事不慌,不乱于心,王阳明用他的修养与智慧,化解了张忠和许泰企图挑起战端的阴谋。
人活在红尘俗世,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诽谤和中伤,无需汲汲皇皇地去澄清与辩解。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遮日的浮云终会散,只要内心光明,则无惧别人的风言风语。
子曰:“君子不器,达者不争。”
有容人之雅量,不争不吵,自己的心境也会更平和,看万事万物也就更透彻。
年华易逝,纷扰繁多,让我们不喧,不闹,修养身心,静守岁月祥和。
不炫耀,是一种内敛
《天龙八部》中我们敬佩萧峰的侠士心胸忠义勇,喜欢段誉的风流倜傥情依依,但最终却被低调内敛的扫地僧所震撼。
“功高盖世名不显,只许青灯伴佛前”。
他身着青衣,弓身扫地,纵使武功盖世,精通医理,却一直默默无闻,只做佛前一位普普通通的扫地僧。
在哈理工的校园里,也有这样一位“扫地僧”——王晓琮。
他的教学水平令人称奇,上课从不带教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的教学内容全部可以信手拈来。
他是黑龙江唯一一位全国建模竞赛评委。
他带学生去美国参加建模比赛,美国人直接研究如何保住第二,因为第一肯定是属于王晓琮队。
身怀绝学的王晓琮,从不显摆,生活行事更是低调得让人不可思议。
夏天一直穿一双塑料凉鞋,冬天穿一双黄色胶鞋,一件蓝色T恤不知道穿了多少年。
他住学校宿舍,吃饭去学校食堂,经常只打素菜。
后来大家不经意发现,他之所以如此省吃俭用,原来是为了捐助一些贫困学生。
但他没有对外宣扬过这些。
媒体想采访他,王晓琮直接跟校领导说:“如果记者来采访,我就辞职。”
王晓琮淡泊名利,拒绝了很多的晋升机会和物质褒奖,赢得同仁和学生莫大的尊重。
《围炉夜话》中有云:“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
朴素简单,不炫耀,不张扬,这种内敛的傲气是别样的风骨,流光暗藏。
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不会将所有荣誉摆上台面, 他们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生活最朴实的满足与从容。
越低调,越不炫耀,你将活得越通透,越怡然自得。
生活不易,柴米油盐茶,贪嗔痴欲妄;
生活实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佛曰:“功名利禄原是梦,虚荣到老一场空。”
让走过而立,迈向不惑的我们,用不争换一份豁达,用不吵换内心平静,用不炫耀“静”享余生。
水静则真,花淡则雅。
人生百态,起落浮沉,让我们看得开,忍得住,放得下,不争不吵不炫耀。
往后余生,让我们摒弃浮躁,以静养心,如此方能读懂自己,淡定面对未来。
与君共勉。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