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学:对外人很好,却对家里人不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心理学:对外人很好,却对家里人不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2020-07-10 18:48:16 作者:神奇小小 来源:第一心理 阅读:载入中…

心理学:对外人很好,却对家里人不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在你与一些人没有过多接触之前,他给人的印象十分好,为他人着想,从不斤斤计较,对身边的人也十分包容理解,常常以笑容回报对方

  而在你与他深入接触之后,成为他的伴侣,或者是十分好的朋友时候,你会发现,他仿佛变了一个模样

  对于自己亲近、十分重要的人,他常常大发雷霆,将自己在外所受的不耐烦情绪一股脑的发泄在亲人身上。

  在外,如果是一个陌生人向他请教问题,他可能毕恭毕敬回答

  而自己的父母不会使用能手机向他求助时,他变得十分的不耐烦,不断的指责父母:我不是教了你很多次吗,怎么还是不会?

  对待自己的伴侣也是如此。当伴侣犯了一些错误的时候,他们不再像恋开始那般,包容对方,而是大发雷霆完全忘记了自己最初追求对方时的耐心

  对自己越重要、越亲近的人反而脾气越大,包容越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这里有一些认知社会心理学能给我们一些解释

  什么是印象管理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试图管理他人对自己所形成印象的过程

  拥有恰当的印象管理有利于人际交往,这可以使双方顺畅交往下去。

  试图使别人积极待自己的努力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措施保护性印象管理

  而当我们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因为彼此关系十分牢固、深切,我们坚自己的亲友是爱我们的,所以我们在心中有着强烈安全感

  在遇到矛盾挫折的时候,并不会一味努力忍耐,而更可能的会顺着自己的心情直接爆发出来。

  但当我们面临不熟悉的人,我们对他们不确定内心有着不安全感。

  换句话说,他们随时可能会离开自己,而自己也会面临着一定的利益损失。所以大多数人企图通过印象管理来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稳定,想要通过印象管理给他人留下一个积极良好的印象。

  心理学效应符号互动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互动。

  参与到人际交往的人,会不自觉地站在他人立场上来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有了这一层自我的束缚,人们会在很多情境下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他人对自己感到满意,所以在面临不熟悉的人,更能换位思考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人倾向通过最少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也被称作为费力最小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所付出的需要与我们所收获的大致等同,这才能让我们感到满意。所以在商场中,顾客会倾向于讨价还价,企图用最少的钱购买价值最大的商品

  在与亲人相处的过程中,你会明白,无论你怎么做,你们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不会就此剪断,他永远会是你的亲人,你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安全感,认为他们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所以当你对亲人发脾气之后,会下意识的认为他们还是会像往常一样,过一会儿就原谅你,所以并不会付出过大的代价去道歉、争取他们的原谅。

  情侣之间也是如此,由于感情的稳定,不少人认为即使是吵架也不会对感情有所破坏,所以在吵架之后也只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而并非像最开始恋爱的那样一味的讨对方的欢心。

  这都是因为社会交换论中人们总是害怕自己得到的太少,付出的太多,心里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

  这些就如陈奕迅红玫瑰中的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依靠着与对方关系牢固就肆意妄为,会深深伤害那些与我们关系亲密人。

  而那些真正情商高的人,都会对自己亲近的人温柔以待——因为他们才是值得珍惜,最为重要的人。

  我们需要明,没有人该百分之百的包容你,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对待家人,我们更应该温柔礼貌,让对方感觉到被爱、被珍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